-
循证护理模式在口腔正畸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口腔正畸患儿护理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儿98例,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依从性调查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儿童口腔健康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COHIP)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调查问卷4方面评分与总分、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4维度评分与总分、COHIP量表除学校环境以外的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牙龈炎、托槽脱落、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为口腔正畸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患儿的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口腔健康水平,巩固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骨缺损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3岁[(31.9±9.0)岁]。术前均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上颌骨进行重建,根据缺损区需要恢复的最佳形态确定截取髂骨的范围,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头模及导板,在头模上进行钛网的预弯制,术中根据导板进行取骨和Onlay植骨。术后6~9个月进行种植修复,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观察植骨术后6个月髂骨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种植体植入前测量牙槽嵴近远中、垂直向及唇腭侧的骨量提升高度,烤瓷冠修复6个月后观察种植体周围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髂骨移植后、种植体植入后疼痛进行评估,手术当天及术后4个月采用种植体稳定系数(ISQ)评估种植体稳定性。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8个月[(33.3±9.7)个月]。8例非血管化髂骨全部成活。植骨后轻度感染1例,种植体植入后出现牙龈炎性增生1例,经治疗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种植体周围炎,移植骨未见明显吸收。缺牙区牙槽嵴近远中骨量提升为30.28~39.67 mm,垂直向骨量提升为9.58~11.32 mm,唇腭向骨量提升为2.06~7.41 mm。种植体均形成了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植入后VAS为(3.4±0.7)分,较髂骨移植后的(7.3±2.0)分明显降低( P<0.05)。术后4个月的ISQ(84.4±1.9)与手术当天(72.9±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可提高移植骨成活率;术后给予种植修复,可减轻疼痛,能够较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观,获得满意的口腔生理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100A8/A9蛋白与牙周炎症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S100A8/A9蛋白是由S100A8与S100A9蛋白组成的异二聚体,属于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是中性粒细胞的主要胞质蛋白,在免疫炎症反应中发挥多种胞内、胞外的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发现,S100A8/A9与牙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S100A8/A9在诊断牙周炎症性疾病、监测牙周炎症活动性、评价牙周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牙周炎易感性等方面有望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S100A8/A9蛋白与牙周炎症性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群组轨迹模型的含糖饮料摄入模式与儿童牙周健康关联的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童年期含糖饮料摄入模式对牙周健康的前瞻性影响。方法:以安徽省蚌埠市儿童4年随访队列为基础,应用群组轨迹模型(GBTM)建立童年期含糖饮料摄入轨迹发展模型,分别采用线性多元回归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含糖饮料摄入模式不同分组与菌斑指数和牙龈炎发生的关联。结果:共有997名儿童纳入分析,其中男童418名,女童579名,第三次随访年龄为(11.00±0.70)岁。GBTM识别出4种含糖饮料摄入模式:持续较低组(80.70%)、渐降组(12.40%)、先升后降组(2.20%)和渐增组(4.70%)。相比于持续较低组,含糖饮料摄入渐增组菌斑指数较高(1.73±0.80 vs. 1.08±0.70)( t=4.00, P<0.001)、牙龈炎检出率(12.80% vs. 3.00%)较高( χ2=12.40, P<0.001)。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发现,相比于持续较低组,渐增组和先升后降组菌斑指数分别增加0.58(95% CI:0.27~0.89)和0.38(95% CI:0.03~0.73)。渐增组牙龈炎风险显著增加( OR=4.42,95% CI:1.65~12.20, P=0.003)。 结论:童年期至青春期过渡阶段含糖饮料摄入较高儿童牙周疾病风险显著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的伤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的伤病特点,提出针对性防治建议,为提高极地科考医疗保障水平提供策略。方法:收集238名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员在航程中的伤病情况,统计发生伤病就诊人数和构成比、各种伤病例数和构成比、各系统伤病例数及构成比,分析常见伤病可能的诱发因素。结果:在198 d航程中,238名乘船队员中发生伤病就诊的有138人,占比58.0%;诊治伤病276人次(不含复诊),前10种伤病依次为:软组织损伤、咽炎、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失眠、眼疲劳、晕船、高血压、皮肤损伤、胃炎;根据发病系统和专科不同,前10类伤病依次为:耳鼻喉疾病、创伤与骨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科疾病、眼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神经心理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结论:为减少极地科考船乘船队员伤病发生,应采取安全和健康宣教、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合理安排值班、适时调节空气温湿度、加强后勤补给、调整饮食结构、丰富业余生活、纠正不良行为、改善居住环境、随船医生技能培训等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军队院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海军院校官兵口腔卫生情况及口腔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符合现代卫勤保障需求的口腔保健教育模式。方法:2022年1月随机选取某海军院校100名男性官兵,针对口腔卫生情况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对92份有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龋齿、牙龈炎、牙结石在口腔卫生问题中名列前三位,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9.3%、28.3%、17.4%,军官与学员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口腔溃疡患病率军官(30.2%)低于学员(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口腔溃疡、牙列缺失的患病率分别为7.6%和8.7%,军官与学员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龋齿、牙龈炎、牙结石是军队院校官兵口腔疾病防治的重点。经常性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宣讲、帮助官兵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养成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加强口腔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口腔卫生人才队伍培养是改善海军院校官兵口腔卫生情况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分布和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牙周组织炎症不同临床阶段的作用机制,为诠释牙周炎的免疫病理过程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制备实验性大鼠牙龈炎、牙周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RORγt和Foxp3在牙周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结果:选取纯种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BC):正常对照组(A组)、牙龈炎组(B组)、牙周炎组(C组),在正常组、牙龈炎组和牙周炎组均可观察到RORγt和Foxp3表达的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即这两种转录因子在3组中均有表达,RORγt在牙周炎中的光密度值最高,且明显高于牙龈炎组和正常组,牙龈炎组的RORγt光密度值高于正常组,且3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而Foxp3在牙龈炎组光密度值较高,且高于牙周炎组和正常组,牙周炎组的Foxp3光密度值高于正常组,且3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①牙周组织中的RORγt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牙周炎症的严重程度.②以Foxp3为特异性转录因子的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抑制牙周炎症的发展.③随着牙周炎症的发展出现了Th17和Treg细胞的失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正畸诱发牙龈炎的预防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综述系统探讨了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龈炎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文章分析了炎性细胞在牙龈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以及白介素-1β(IL-1β)等炎性介质在炎症反应中的核心作用,阐明了正畸诱发龈炎的病理机制.研究总结了常用口腔清洁工具和前沿技术在预防正畸牙龈炎中的应用效果,并详细介绍了药物治疗、龈上洁治术和激光治疗等多种有效治疗手段.综述强调,通过合理控制炎症反应,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正畸诱发的牙龈炎,提升正畸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琼海市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琼海市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6例老年初诊T2DM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将合并牙周病患者纳为观察组,无牙周病者纳为对照组.调查纳入患者对糖尿病口腔健康的认知,比较两组患者口腔健康行为、睡眠质量、血糖控制情况、规律运动等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初诊T2DM患者合并牙周病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x2检验.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67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95.64%),合并牙周疾病患者共286例(81.48%),其中牙龈炎77例,牙周炎209例.调查发现,19.94%(70/351)的老年初诊T2DM患者意识到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疾病,35.04%(123/351)的患者知道牙结石、牙菌斑会促进牙周疾病发生,22.79%(80/351)的患者知道严重牙周病变会影响糖尿病血糖控制,21.37%(75/351)的患者知道牙周病的治疗有助于血糖控制,33.90%(119/351)的患者知道牙龈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24kg/m2(OR=3.180,95%CI 1.516~6.672)、吸烟(OR=1.766,95%CI 1.375~2.270)、糖尿病控制差(OR=2.104,95%CI 1.021~4.337)是影响老年初诊T2DM患者罹患牙周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规律运动(OR=2.447,95%CI 1.264~4.738)、1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OR=0.347,95%CI 0.148~0.815)、竖式刷牙(OR=0.431,95%CI 0.215~0.865)、使用牙线或牙签(OR=0.660,95%CI 0.456~0.956)、接受过口腔健康相关教育(OR=0.476,95%CI0.313~0.724)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琼海市老年初诊T2DM患者牙周病患病率高,牙周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而督促患者做好血糖管理、及时戒烟、养成规律运动、合理饮食以及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提示患者做好口腔健康宣教及患者口腔保健积极性,可能在改善T2DM患者病程后期牙周健康中具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LncRNA LINC01133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表达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lncRNA LINC01133在侵袭性牙周炎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不同正常人群及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不同炎症状态下牙龈组织中LINC0113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细胞因子.构建侵袭性牙周炎细胞模型,通过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体外培养检测 HGFs 细胞中LINC01133表达水平的变化.构建LINC01133过表达载体,转染HGFs,用q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载体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侵袭性牙龈炎患者牙龈组织中LINC01133呈现低表达,MMP-9、IL-6、TNF-α呈现高表达,且LINC01133、MMP-9两者呈负相关.经过炎症细胞模型构建,HGFs LINC01133呈现低表达,且经过转染后上调LINC01133的表达,可以抑制MMP-9、IL-6、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的发生,改善侵袭性牙周炎的进展.结论:炎性牙龈组织中的 LINC0113低表达,提示其参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且LINC01133可调控MMP-9、IL-6、TNF-α的表达,以调控侵袭性牙周炎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