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氟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度摄入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笔者总结了近年来针对含氟废水常用的除氟技术,包括应用较广的物理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法、电渗析法和膜法等,重点介绍了最具有前景的吸附法和吸附材料以及最经济的微生物法,进而提出未来研究和优化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可观察的生化反应转变为可测量的物理量的仪器.生物传感器由分子识别元件(抗体、适配体、蛋白质等)、转换元件(氧电极、光敏管等)和信号放大装置组成.待测物质经扩散作用进入分子识别元件,由其识别并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息由转换元件转换成可量化和可处理的声、光、电等信号,再经信号放大装置放大并输出,从而得到待测物浓度.生物传感器由传感器检测原理可分为热敏生物传感器、压电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介体生物传感器等,在食品检测、环境污染、临床诊断、药物发现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表面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物传感器是一种光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无需标记、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简易、可靠、低成本、实时响应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细菌、病毒、生物毒素、重金属、蛋白、核酸等快速检测.本综述作者对SPR的原理、检测形式和近年来快速检测的应用进行总结,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水凝胶负载Erastin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温敏性水凝胶泊洛沙姆 407(P407)负载Erastin缓释系统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铁死亡.方法:构建并评估负载Erastin水凝胶复合物(P407Era)的物理表征、相变时间和缓释性能.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Ctrl)组、水凝胶(P407)组、Erastin处理(Erastin)组和水凝胶负载 Erastin(P407Era)组.CCK-8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OS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TUNEL原位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Mito-Tracker Red CMXRos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FerroGreen检测线粒体内Fe2+含量,免疫荧光和RT-q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P407 水凝胶的相变时间与浓度呈负相关,18%浓度的P407 水凝胶复合物药物缓释性能较优.与对照组相比,P407 组、Erastin组和P407Era组的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均受明显抑制,且P407Era组比Erastin组抑制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更加明显;Erastin组及P407Era组细胞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相对数量显著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Fe2+结果显示,Erastin组和P407Era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且线粒体Fe2+含量显著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Erastin组及P407Era组GPX4 含量显著降低,NRF2 含量无明显变化;Erastin组及P407Era组TFR1、NCOA4 和P53 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温敏性水凝胶泊洛沙姆 407 负载Erastin缓释系统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发生铁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关节术后伸膝迟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多数文献将伸膝迟滞定义为膝关节主动伸直的角度无法达到被动伸直的角度,也有文献将膝关节无法完成最后15°的伸直定义为伸膝迟滞。伸膝迟滞是膝关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术后长期制动导致的废用性萎缩、因疼痛和(或)肿胀导致的关节源性肌肉抑制、术中对伸膝装置的直接损伤以及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功能障碍均会造成伸膝迟滞。通过加强康复锻炼、物理因子以及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伸膝迟滞症状,但因伸膝装置损伤所致的伸膝迟滞必要时需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康复介入的不断提前,预防伸膝迟滞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术后伸膝迟滞的角度需引起患者、医生及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通过对膝关节术后伸膝迟滞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明确病因、治疗、预防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身照射技术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全身照射(TBI)是一类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利用钴-60 γ射线或高能X线对全身进行放射治疗,常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预处理。本指南以国际[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等]TBI技术相关的指南共识作为参考,以国内外TBI技术临床应用发表的文献资料为支撑,结合指南各申请单位已有的知识积累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指南内容涵盖了开展TBI放疗技术的设备要求、医务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范围、临床应用的适应证、TBI技术应用流程及其相关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标准等,旨在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开展TBI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胰腺星状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作用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胰腺星状细胞(PSCs)和胰腺癌细胞(PCCs)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PSCs、PC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PSCs和(或)PCCs的上清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处理HUVEC;以仅加入内皮细胞完全培养液(C/E组)和仅加入DMEM/Ham's F12(D/F组)作为对照。观察指标:(1)不同条件下HUVECs的增殖。(2)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血管生成。(3)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迁移。(4)PSCs和PCCs上清液中MMP-2的表达水平。(5)MMP抑制剂GM6001对HUVECs迁移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不同条件下HUVECs的增殖。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掺入法检测HUVECs增殖结果显示:D/F组,不同浓度(25%、50%、75%、95%)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为12.4%±1.0%,24.5%±2.9%、25.3%±3.0%、22.8%±2.0%、22.9%±2.8%,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60, P<0.05)。不同浓度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与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F组,不同浓度(25%、50%、75%、95%)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为12.4%±1.0%,30.0%±3.2%、32.1%±1.0%、32.3%±3.5%、26.2%±5.6%,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93, P<0.05)。不同浓度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与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血管生成。D/F组、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血管生成的数量分别为(15.2±2.3)个、(49.7±3.2)个,血管总长度分别为(12.1±1.5)mm、(39.8±2.3)mm,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迁移。单细胞追踪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PSCs、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迁移速度均较D/F组增快,其增强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比例PSCs和PCCs单培养物理混合上清液以及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均较D/F组增快,且共培养条件下迁移速度高于单培育物理混合条件,呈现出协同效应。(4)PSCs和PCCs上清液中MMP-2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结果显示:MMP-2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PSCs单培养上清液、PSCs和PCCs单培养物理混合上清液、PCCs单培养上清液。(5)MMP抑制剂GM6001对HUVECs迁移的影响。单细胞示踪法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0、1、10、25 μmol/L)GM6001后,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为(25.70±2.06)μm/h、(18.37±1.61)μm/h、(16.20±0.26)μm/h、(15.99±0.58)μm/h,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39, P<0.05)。加入1、10、25 μmol/L GM6001后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与未加入GM6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加入不同浓度(0、1、10、25 μmol/L)GM6001后,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为(30.06±3.70)μm/h、(22.76±1.56)μm/h、(23.87±2.84)μm/h、(22.10±2.35)μm/h,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06, P<0.05)。加入1、10、25 μmol/L GM6001后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与未加入GM6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SCs和PCCs均能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PSCs和PCCs相互作用释放刺激内皮细胞重要因子MMP-2,从而增加血管生成的刺激活性和内皮细胞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复杂性动静脉瘘致下肢静脉性溃疡合并淤积性皮炎一例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1例复杂性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并发动静脉畸形和严重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及淤积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综合治疗策略,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患者,男,79岁。入院后予以利伐沙班抗凝,阿托伐他汀调脂稳斑,迈之灵改善静脉瓣功能血压变化,人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格列齐特控制血糖等药物治疗,并接受溃疡清创+淤积性皮炎清理术。术后进行细致的创面处理与弹力袜加压支持、物理疗法以及康复训练以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预防再次血栓形成。结果:经过综合治疗,术后1个月患者左下肢溃疡明显缩小,淤积性皮炎得到改善,肢体功能也有所恢复。结论:对于病史复杂的下肢静脉性溃疡合并淤积性皮炎,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内科全身状态管理与外科局部治疗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及全身健康状况。进一步强调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持续监测和实施全面的治疗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视知觉优势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大脑高级视中枢把来自双眼的视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成一个具有立体感图像的过程中,双眼的视觉信息并不是均等的被处理,而是存在眼间竞争与抑制,由此产生了知觉优势,过强的知觉优势带来双眼视的异常。借助双眼分视和计算机生成的心理物理视觉测试程序,可以定量测定知觉优势强度,并通过光学矫正、遮盖或视知觉学习实时调控知觉优势。知觉优势的相关基础理论也延伸应用到眼科临床诊疗尤其是斜弱视的诊疗中,并有望为解决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双眼视异常相关的临床问题提供新思路。现就视知觉优势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强围手术期危机事件管理 提升儿科麻醉安全和质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围手术期危机事件是指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后发生的、非预料之中的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状态,需要临床团队快速识别、评估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而围手术期儿科麻醉的管理对于麻醉医师尤其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需要麻醉医师具备专业的技术和非技术技能。本文主要阐述围手术期儿科麻醉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引入麻醉危机资源管理的概念以及处理策略。并以恶性高热典型危机事件为例,介绍了麻醉团队需采取的麻醉危机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及时识别危机征兆、迅速终止诱发药物、静注特效药丹曲林钠、物理降温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寻求其他团队协助、记录和反馈等。以期提高麻醉医师的认知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事件,保障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乙醇对血红细胞生物物理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以血液为样品观察不同剂量的乙醇对血液中血红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取正常的血液8份,每份1 ml,其中1份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另外6份为试验组,分别加入20、40、60、80、100、120 μl的乙醇,然后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影响下红细胞的电泳率,渗透脆性和荧光光谱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未放入乙醇的血红细胞的各项指标相比较。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样本中加入的乙醇量在0~40 μl时,其电泳率逐渐增大,其中加入40 μl乙醇的血液红细胞的电泳率最高(1.192±0.280)明显高于对照组(0.803±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64, P<0.05)。但当其继续增大乙醇剂量时,电泳率逐渐减小,当达到80 μl时低于正常水平。加入乙醇120 μl后红细胞电泳率明显低于正常(0.415±0.300)明显低于对照组(0.803±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418, P<0.05)。样本中加入的乙醇量在40 μl时,其渗透脆性为(0.793±0.270),高于对照组(0.674±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791, P<0.05)。为激发波长为407 nm和532 nm的发射谱,发射谱的峰值出现在491 nm和608 nm处。从发射谱的强度来看,当加入的酒精量为5 μl时,其强度增大;加入酒精量为10 μl强度达到最大;当量达到20 μl时,其强度反而减小,小于没有加酒精的红细胞溶液的光谱强度。 结论:小剂量的乙醇对于红细胞膜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乙醇剂量过大时则使红细胞电泳率、渗透脆性下降,影响红细胞膜的结构,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变形性和膜的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