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组织材料脱细胞试剂残留量与细胞毒性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常用组织材料脱细胞试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硫代甜菜碱10(SB-10)的残留量与细胞毒性的相关性,并找出控制试剂残留的安全阈值。方法:参照GB/T 16886.5中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SDS、Triton X-100、SB-10对L-929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细胞毒性。细化上述3种脱细胞试剂的质量浓度区间,确定单种试剂残留无细胞毒性的阈值。将3种试剂两两混合或3种共混,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试剂混合后无细胞毒性的阈值。结果:SDS、Triton X-100和SB-10对L-929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的临界浓度分别为4×10 -3、2×10 -2和6×10 -1 mg/ml,对MC3T3-E1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的临界浓度分别为6×10 -3、4×10 -2和2 mg/ml。3种试剂细胞毒性大小趋势为SDS>Triton X-100>SB-10。将临界浓度的3种试剂两两混合或3种共混,对L-929细胞和MC3T3-E1细胞均无细胞毒性。 结论:采用上述3种脱细胞试剂制备脱细胞支架时应采用多种试剂清洗工序,高效清洗组织使试剂残留量低于临界值,以确保脱细胞支架的生物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猪肝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制备的猪肝脱细胞基质中蛋白的保留情况,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方法:分别采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两种表面活性剂并结合胰酶酶解等手段制备猪肝ECM。再以H&E染色、免疫组化、生物质谱分析等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两种ECM的成分及含量,进而优化ECM的制备工艺并探讨其中的机制。结果:Triton X-100和SDS两组都可以制备符合国际标准的ECM,其中Triton X-100组对胶原蛋白和生长因子的保留优于SDS组;但GAG流失较多。结论:综合运用胰蛋白酶+氨水+Triton X-100的脱细胞策略可以制备符合国际标准的ECM,同时减少了ECM蛋白的流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甘草酸/甘草次酸抗肝癌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肝癌属难治性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因.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抗癌药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疏水性分子,普遍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伴随生物利用率低、毒副作用严重和体内细胞膜以及其他天然生理屏障作用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甘草酸是从中药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也是具备双亲性结构的天然表面活性剂,甘草次酸是它主要水解物.研究表明,甘草酸/甘草次酸能够特异性靶向肝脏,并具有多重抗肿瘤活性.目前甘草酸/甘草次酸已应用于"壳-核"型载药胶束、脂质体、纳米颗粒等多种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以甘草酸/甘草次酸修饰的药物递送系统能够实现肝靶向治疗,提高抗肝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同时还能发挥自身的协同抗肿瘤效果,最终实现增强抗癌药物体系抗肝癌疗效的目的.文章综述了甘草酸/甘草次酸在抗肝癌载药系统的应用,并详细分析了它们自身的抗肝癌药理作用,以期为肝靶向抗癌药物体系的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基因BPSL197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研究可能的外排泵基因BPSL1972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完善Bp的耐药形成机制.方法 以Bp海南标准菌株HNBP001为对象,通过同源重组和电击转化分别构建BPSL1972基因敲除株及其回补株,通过酶切酶联的方法构建BPSL1972编码蛋白表达载体,通过His标签蛋白表达试剂盒对BPSL1972编码的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技术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验证,通过微量肉汤法、K-B法、比浊法、试管法、结晶紫染色和CCK-8试剂盒,依次比较了其在药敏、生长、生物膜形成和细胞毒力上的变化,通过Protscale在线网站、Protparam在线网站预测理化性质,利用SignalP 5.0在线网站预测BPSL1972编码蛋白的信号肽以及Smart在线网站预测了BPSL1972编码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及基因功能,通过Phyre 2在线网站对BPSL1972编码蛋白3D结构进行构建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BPSL1972编码蛋白是一类中性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其具有一个脂蛋白信号肽及一个跨膜结构区,属于RND外排泵系统,具有2个脂蛋白外膜外排蛋白,可能介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其3D建模结果显示其与VceC和镰刀酸外排蛋白高度同源,可能介导离子活化剂的外排.测序结果显示缺失株和回补株构建成功.但缺失株在各生物学特性上与野生株无差异,并且对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及脱氧胆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Bp中可能存在能够代替BPSL1972的基因,或者BPSL1972可能为LysR家族的辅助基因,而这种辅助基因是次要的,因此导致了其缺失后没有发生功能变化,其对其他抗生素如镰刀酸是否存在耐药性及具体的代替或辅助功能还有待后续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托伐普坦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与药动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制备托伐普坦纳米结构脂质载体(Tol-NLCs),以提高托伐普坦(Tol)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根据溶解度对辅料进行筛选,包括固体脂质(双硬脂酸甘油酯、山嵛酸甘油酯、聚乙二醇-8山嵛酸甘油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和单亚油酸甘油酯)、液体脂质(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和单辛酸丙二醇酯)和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和泊洛沙姆188),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Tol-NLCs,并使用Box-Behank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分别采用电镜(TEM)观察、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制备的Tol-NLCs进行表征,同时比较Tol原料药和Tol-NLCs体外药物释放特点、跨膜转运特征;比较Tol混悬液和Tol-NLCs经大鼠ig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 根据溶解度确定以山嵛酸甘油酯作为固体脂质,单油酸甘油酯作为液体脂质,聚乙二醇-15羟基硬脂酸酯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优化得到Tol-NLCs的最佳处方:总脂质质量浓度为40.0mgmL-1,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25.0 mg·mL-1,超声时间为6 min.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制备的Tol-NLCs呈类球状,分布均匀;Tol-NLCs的平均粒径为(106.2±14.7)nm,PDI为(0.196±0.004),Zeta电位为(-26.6±0.6)mV;药物在Tol-NLCs中以非结晶形式存在.Tol-NLCs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表现为前期药物释放较快,后期药物释放平缓.Caco-2细胞跨膜转运结果显示,Tol-NLCs的Papp(AP→BL)值为(11.16±0.58)×10-6cm·s-1,Papp(BL→AP)值为(4.51±0.46)×10-6cm·s-1,与Tol溶液相比,Pap(AP→BL)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Papp(BL→AP)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说明Tol包裹在NLCs中促进了药物吸收,抑制了P-糖蛋白(P-gp)的外排作用.与Tol混悬液相比,大鼠ig Tol-NLCs后,Tol生物利用度提高了 2.5倍.结论 按优化处方制备的Tol-NLCs,能够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通过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论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emodin solid lipid nanopartícle,Emo-SLN).方法 利用鱼骨法和使用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方法筛选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关键物料属性(critical material attributes,CMAs)以及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并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用 Box-Behnken 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优化制剂.结果 确定CMAs为脂质、表面活性剂、药脂比;CPPs为超声功率;CQAs为粒径、ζ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放率.通过BBD优化制剂,测得其CMAs:脂质单辛酸丙二醇酯(CapryolTM90),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Cremophor?RH40),药脂比1∶170;CPPs:超声功率216W;CQAs:粒径(138.900±1.143)nm,ζ 电位(-21.90± 0.50)mV,包封率(98.28±1.43)%、载药量(0.23±0.01)%、体外释放表现为在48 h内累积释放率达80%,具有缓释特性.结论 该项目利用QbD成功制备质量符合CQAs要求的Emo-SLN,提高其生物利用度,从而促进其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近年来,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通过与多糖(壳聚糖、海藻酸盐和纤维素等)和天然蛋白质(胶原蛋白、明胶和蚕丝蛋白等)相结合制备成的纳米纤维膜、薄膜和水凝胶等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机械性能、极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和抗菌性能以及聚合物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等,且能够作为载物平台,负载抗菌剂、生物活性剂及干细胞等,被逐渐应用于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对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BLI技术的BamAβ-barrel结合化合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以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折叠辅助因子关键蛋白BamA为靶蛋白,基于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建立化合物与BamA蛋白β折叠结构域(BamAβ-barrel)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建立靶向BamA蛋白的抗革兰阴性菌先导物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BLI方法检测BamAβ-barrel与已知的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的结合活性.原核表达并纯化带有His标签的大肠埃希菌BamAβ-barrel蛋白,使用表面活性剂LDAO对其进行复性和折叠;使用生物素标记折叠和未折叠蛋白,并结合到超级链霉*亲和素(super streptavidin,SSA)生物传感器,然后检测蛋白与不同浓度的darobactin结合信号的变化,同时做无蛋白或darobactin稀释液对照;空白对照采用未结合生物素化的BamAβ-barrel蛋白的传感器,检测上述系列稀释样品.相应信号采用Steady state analysis方式拟合分析,计算平衡常数(KD)值.结果 成功获得高纯度的折叠状态BamAβ-barrel蛋白,通过BLI技术检测到折叠状态的BamAβ-barrel与阳性化合物darobactin具有良好结合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R2为0.9998,KD值为(2.2E-06±8.0E-08)M.结论 基于BLI技术成功建立了折叠状态的BamAβ-barrel-化合物结合活性的评价方法,为后续BamA蛋白靶向性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的发现建立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一株肝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以白头叶猴粪便为材料分离到一株不形成芽孢、可产黄色色素的细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接触酶阳性,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Sphingobacterium daejeonense NS6-1.NS6-1 不能水解淀粉,但能降解肝素,肝素酶酶活为46.60 U/mL,当添加100 mmol/L的Ca2+为辅助剂时肝素酶活性可达107.29 U/mL.通过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对几种常规药物的敏感性,发现NS6-1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对利福平、四环素、多黏菌素B、氧氟沙星、头孢哌酮和万古霉素敏感.基于Illumina Hiseq 4000 平台对NS6-1 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其基因组大小为 4381042 bp,GC含量为 37.21%,预测到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数为 3852 个.功能基因注释结果显示,基因组中含 1 个编码肝素酶Ⅱ/Ⅲ基因,1 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功能基因以及 1 个与芳香烃化合物降解相关的邻苯二酚 1,2-双加氧酶基因.利用antiSMASH预测到 6 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其中,2 个为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簇,1 个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emulsan合成基因簇.综上,NS6-1 具有肝素类物质降解能力以及潜在的石油降解能力和类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以上结果为该菌的后续研究及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一株甲苯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为解决甲苯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家具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以甲苯为单一碳源的降解菌,经形态特征和16S rDNA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M1.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的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考察菌株对不同底物利用的广谱性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生长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M1 对甲苯有较强的耐受性,在 30℃、pH 7.0、甲苯质量浓度 200 mg/L 的条件下,3 d 后降解率达到63.03%.除甲苯外,M1 还能以苯、乙醇为碳源和能源,在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复合污染物下,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生长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 具有适度的可生物降解性,对甲苯降解的促进效果最好,在 100 mg/L甲苯质量浓度下,添加 0.5 倍临界胶束浓度的TritonX-100 后甲苯降解率为 93.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