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s108对天麻GA含量及其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探究独脚金内酯抑制剂Tis108对天麻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 μmol·L-1的Tis108溶液处理白麻块茎,对块茎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含量进行测定,通过RT-PCR技术克隆GA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基因,借助ExPASy、SWISS-MODEL、MEGA 等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定其在天麻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is108处理后天麻块茎的GA含量显著升高,GA失活关键酶GeCYP714A1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GeCYP714A 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1 173 bp,编码390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85 kDa,理论等电点为9.83,不稳定系数为49.20,脂肪系数为89.03,总平均亲水指数平均值为-0.235,属于碱性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且GeCYP714A1蛋白定位于线粒体,无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eCYP714A1与铁皮石斛DcCYP714C2(PKU78454.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序列一致性达67.25%.利用qRT-PCR技术分析天麻GeCYP714A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在天麻块茎中GeCYP714A1转录水平最高,其次是茎和花序.该研究表明Tis108可抑制天麻块茎中GA失活酶GeCYP714A1的转录水平,提高GA的积累量,影响天麻块茎生长,为进一步揭示独脚金内酯调控天麻GA信号和块茎发育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曹永清治疗便秘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挖掘曹永清治疗便秘的组方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中药内服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组合及药物关联等分析处理,利用熵聚类规则分析核心组合,运用聚类规则挖掘新组合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561首,涉及中药113味,按频次高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枳实、厚朴、党参、茯苓、川楝子;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25组,按置信度高低排序,前3位依次为枳实-莱菔子-厚朴、枳实-厚朴-川楝子、枳实-莱菔子-厚朴-川楝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其中,行气方4个(44.4%),如青皮-全瓜蒌-陈皮-厚朴-莱菔子-升麻-枳实-川楝子;健脾化湿方2个(22.2%),如茯苓-生地黄-佛手-金银花-党参-白术;活血化瘀方2个(22.2%),如丹参-广藿香-没药-当归;养阴益气方1个(11.1%),即石斛-首乌藤-黄芪-茯苓-佛手。结论:调治脾胃、理气化湿、活血通络是曹永清教授治疗便秘的主要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DNA条形码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了探讨不同省份基地栽培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否存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为种质筛选和栽培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 5 个省份的 30 份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样品,并利用ITS及叶绿体条形码标记对其进行种水平遗传分析.结果 在种水平上,部分叶绿体条形码在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上可以检测到变异,而ITS片段的种内变异少.其中trnH-psbA长度为790 bp(1 indel,2 SNP),pbsI-pbsK为473 bp(3 indel,1 SNP),trnF-ndhJ为682 bp(1 SNP);而ITS为551 bp(2 SNP).在叶绿体的NETWORK图和NJ树上可以看出,贵州的铁皮石斛样品具有特有的单倍型,而部分贵州安龙铁皮石斛样品的遗传距离与金钗石斛最接近;ITS分析的结果显示浙江的铁皮石斛样品与金钗石斛遗传距离更近.结论 贵州的铁皮石斛样品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提示其可能具有多个种质来源;而贵州和浙江的铁皮石斛样品与金钗石斛的遗传距离更近,说明其在种源上可能属于进化过程中较早的一支,其他样本更有可能是由其发展而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目前不能依靠种内的遗传变异对各地区的铁皮石斛进行产地区分,但可用于揭示不同地区铁皮石斛在种质来源上的遗传差异性,为铁皮石斛的栽培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专利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处方优化及更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中关于中药干预DR的专利.采用R语言中的itemFrequency函数、Apriori算法、hclusts包进行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通过可视化包arulesViz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最后通过Cytoscape挖掘核心处方.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专利复方96个,涉及253味中药.(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排名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54次,21.34%)、三七(44次,17.39%)、黄芪(43次,16.99%)、当归(41次,16.20%)、枸杞子(36次,14.22%).(3)中药属性:四气以寒性(101次,40.00%)最多,五味以甘味(104次,41.12%)最多,归经以肝经(89次,35.17%)最多.(4)中药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5位药对是菟丝子-车前子、决明子-茺蔚子、灵芝-蕤仁、密蒙花-黄连、决明子-青葙子.(5)聚类分析:得出5组聚类中药.第I类祛风散热、养肝明目;第II类滋阴清热;第III类补肝益肾明目;第IV类活血化瘀;第V类补气养阴、活血通络.(6)核心中药处方:共挖掘到1个核心处方,即山药、枸杞子、黄芪、生地黄、石斛、甘草、菟丝子、麦冬.结论 中药治疗DR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多选用活血化瘀及补虚类中药,根据兼症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配合治疗,新处方可用于疾病各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药石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中药石斛基原复杂,其主流品种有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铁皮石斛D.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05 年版石斛项下增加了"及其近似种"的描述,难以确定具体物种,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正本清源.对石斛属的起源进行本草考证,对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的本草起源进行梳理,为不同石斛属药材的应用提供参考.霍山石斛是最早作为中药石斛应用的品种,高效液相色谱法特征图谱等方法为《中国药典》2020 年版收录霍山石斛提供了技术支撑;铁皮石斛应为石斛药材中应用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品种,其主要为浙江、云南、贵州,以及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丹霞地貌上生长的种群,应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保护;D.nobile在历代文献中的中文名称混乱,应明确将其作为金钗石斛的拉丁学名.枫斗是我国名贵中药和传统保健品,起源于霍山石斛.古代名医对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川石斛的用法各有特色,建议厘清品种来源、功效,加强现代研究,在修订《中国药典》时将其各自单列,充分发挥中药石斛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广东省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三种食药物质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广东省3种食药物质灵芝、铁皮石斛和西洋参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健康暴露风险.方法 在广东省10个地市采集灵芝及其相关产品(137份)、铁皮石斛及其相关产品(96份)、西洋参及其相关产品(70份)共303份,包括3种物质的鲜品、干制品原料和食品产品,其中广州采集33份、其余9个地市各采集30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法进行铅、镉、总汞、总砷的含量测定和分析;根据点评估模型,计算鲜品(按折干率折算)和干制品原料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按照药用和膳食食用两种暴露方式,分别估计3种食药物质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 作为药膳食用,暴露量高于药用暴露量,其中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镉暴露量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8.51%、8.72%和8.56%;总汞的暴露量占PTWI的3.51%、0.91%和1.08%.铅暴露的暴露限值(MOE)分别为11.56、7.14和20.94,总砷暴露的MOE值分别为68.34、102.39和152.28.在考虑膳食暴露途径后,通过3种食药物质引起的重金属暴露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广东省居民通过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膳食暴露途径引起的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暴露风险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叶天士辛润通络法方剂构成因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辛润通络法相关医案的分析,提炼辛润通络法的核心构成因子,归纳此治法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遴选《临证指南医案》中使用辛润通络法的医案,建立辛润通络法医案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对遴选医案的药物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用R4.2.1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高频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三焦归属进行统计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使用CytoSpace 5.8软件构建辛润通络-病名-证型网络可视化表达.结果:纳入医案220则,发现辛润通络法共涉药物177味,大于10次的高频用药39味,其中以当归、桃仁应用频数最高,分别为97与90次.选取出现频数大于4次的病名、病证形成病名-证型可视化网络.降维分析后提取出12个有效公因子,对12个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得到3个方剂构成因子.药物以性温,味平、辛、甘,归脾、肝、肾经,归属中焦、下焦为主.结论:辛润通络法多选用药性温平,药味辛甘的药物,体现"味辛体润"的基本原则;在药物归经和三焦分属上多选用归脾、肝、肾经,归中、下二焦的药物;在体现"味辛体润"的基本原则上,叶天士多考虑升举奇阳与和少阳木火的兼复病因;在润燥养阴的配伍组成上,除应用子仁类养阴润燥外,叶天士还应用石斛清补法与营卫生会之理从阴阳互根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中国石斛属(兰科)植物新资料
编辑人员丨2024/7/6
在西藏开展兰科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发现了 2种石斛属(金石斛组)物种,通过文献和标本的查阅之后,分别确定为麦氏金石斛(Dendrobium macraei Lindl.)和西藏金石斛(D.ritaeanum King & Pantl.),两者均为中国首次记录.其中,麦氏金石斛与流苏金石斛(D.plicatile Lindley)近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唇瓣中裂片边缘全缘,中裂片具2条纵脊,并仅延伸至唇瓣中部,先端凹;西藏金石斛虽然植株与狭叶金石斛[D.angustifolium(Blume)Lindl.]近似,但该种花很小,萼片和花瓣不具紫色条纹且唇瓣长达1.4 cm,侧裂片三角形,花期时容易区分.同时,该文还提供了该2种石斛属植物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以及解剖图版等资料,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该发现丰富了中国兰科植物本底资料以及潜在药用植物资源储备,对中国兰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药用兰科资源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皮损部位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3组小鼠IL-4和IFN-γmRNA水平.收集3组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小鼠出现红斑、水肿、表皮剥脱和鳞屑等病理表现,皮损评分显著升高;皮损部位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层、真皮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血清及皮损部位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葡萄球菌丰度增加,Muri菌、拟普雷沃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丰度减少.使用杉上斛多糖干预后,AD小鼠的病理情况、皮损评分、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差异菌群丰度均有改善.结论 杉上斛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以发挥药理作用,可有效缓解AD的皮损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我国9省铁皮石斛食用情况及消费人群4种常见重金属累积暴露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了解我国9省居民铁皮石斛食用情况,评估铁皮石斛消费人群铅(Pb)、镉(Cd)、汞(Hg)、砷(As)4种重金属的累积暴露量和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基于2019年和2022年中国9省居民铁皮石斛消费量数据和文献筛选得到的部分地区铁皮石斛4种重金属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模型计算4种重金属暴露量,评估其健康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危害指数法(HI)进行累积暴露评估.结果 铁皮石斛消费者主要以食用干品为主(37.3%),其中以泡饮方式食用较多,单次消费量的平均值为8.2g/人;铁皮石斛鲜品食用人群占总调查人数的12.9%,以榨汁为主,单次消费量的平均值为30.8 g/人.暴露评估结果显示,在铁皮石斛(干/鲜)4种重金属暴露量中,干品均高于鲜品且Pb的平均暴露水平(干/鲜)最高;以健康指导值或基准剂量的5%进行判定,在铁皮石斛干品中不同性别-年龄组消费者As、Pb的平均暴露量的暴露边界值(MOE)>1;Pb P95暴露量的MOE值<1;Cd和Hg暴露量均低于其健康指导值的5%.不同省份居民铁皮石斛重金属暴露评估结果表明,江西省铁皮石斛消费居民4种重金属暴露量均最高.江西和浙江两省Pb的高端暴露量的MOE值<1.4种元素累积评估显示铁皮石斛消费者的HI值均<1.结论 我国9省铁皮石斛消费者As、Cd、Hg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高食物量消费人群应关注铅暴露的健康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