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西省资溪县为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独具森林资源优势地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变化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促进该类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资溪县为研究区,基于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和方法,在调节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氧气提供、碳固定、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质净化、空气净化、物种保育)及文化服务通用指标体系(景观游憩、教育)基础上,增加负氧离子、康养等指标,并引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修正系数,构建独具森林资源优势的GEP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10、2017和2020年GEP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弹性指数及价值损益分析方法量化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17和2020年资溪县GEP分别为167.88、268.17和384.07亿元.各生态系统GEP占总GEP比例依次为森林>湿地>农田>草地>城镇.研究期间,GEP增加值主要来源于森林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对GEP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8501.88 hm2.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依次为草地(-2811.17 hm2)>城镇(1428.06 hm2)>森林(1357.67 hm2)>湿地(1031.05 hm2)>农田(-1005.01 hm2).各类用地的绝对变化主要发生在2017-2020年.各测算指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弹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生态系统,说明GEP对林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价值损益分析表明,城市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GEP,林地、湿地的保护促进了 GEP增加.2010-2020年,资溪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导致GEP增加18.65亿元,说明资溪县土地利用变化整体上对生态的影响是正向的.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溪县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后的绿色发展成效,也为研究区今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支持,并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GEP核算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钝化剂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钝化剂可以使土壤重金属由活性态向稳定态转化,降低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有机碳是反映土壤质量和健康的重要指标,其转化过程对大气化学、全球碳循环起到决定性作用,受到利用方式、农艺措施和治理修复活动的影响.钝化剂的施用一方面会改变土壤结构、团聚体组成和pH、阳离子交换率(CEC)等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变有机碳转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上述影响受到钝化剂种类、施用量及施用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调控.本文论述了不同钝化剂施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变化情况,并探讨了钝化剂对土壤有机碳转化影响的作用机制.未来应基于作用机制,开发兼具固碳增汇与重金属钝化功能的新型钝化剂,并揭示钝化剂施用后土壤有机碳周转及稳定性有机碳的时空分布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碳离子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全脑预防性光子放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05-27-2023-04-13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2例L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碳离子处方剂量:72 Gy(RBE)/12次.所有患者碳离子放疗同步使用EP方案化疗,碳离子治疗结束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给予PC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相关毒性、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患者完成了同步放化疗,1例患者因心肾综合征病史,肾功能分级3级未能接受化疗,其余患者耐受性良好.22例患者治疗前后NSE平均水平分别为(30.73±13.27)和(9.56±3.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8,P<0.001.随访5~35个月,1例患者拒绝PCI,在治疗后10个月出现多发性颅脑转移.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0%和92.31%;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2%和84.71%,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77.73%.与碳离子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肺炎(1级9例,2级2例)、食管炎(1级4例)、皮肤反应(1级1例),均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PCI治疗LS-SCLC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好,但仍需要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中Cu2+和草甘膦的修饰碳点-荧光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将4-丁基-3-硫代氨基脲(BTSC)与碳点(CDs)偶联,建立了可用于高效检测实际血样中铜离子和草甘膦的荧光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BTSC对CDs表面进行修饰,制得修饰CDs(B-CDs).取两支1.5 ml的离心管,分别加入200 μl 0.1 g/L的B-CDs和铜离子溶液,用PBS缓冲溶液稀释至1.0 ml,混匀、反应5 min,λex=360 nm处扫描其中一只离心管中溶液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检测铜离子的含量;再在另一只离心管中继续加入50 μl草甘膦,反应10 min后,测体系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得到甘草磷的含量.结果 在0.2~30.0 mol/L的范围内,所得铜离子的回归方程为y=752.81-21.25x(r=0.9981);方法的检出限为 5.05 nmol/L,平均回收率为 91.4%~102.6%,RSD 为 1.8%~4.3%.在 0.4~30 μmol/L的范围内时,所得草甘膦的回归方程为y=421.97+14.14x(r=0.998 9);方法的检出限为0.27 μmol/L,回收率为98.3%~105.1%,RSD为0.8%~4.1%.结论 该方法成功构建了可高效检测血样中铜离子和草甘膦含量的新型荧光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网格堆叠结构展宽粒子束流布拉格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开发并验证一种用于展宽布拉格峰的结构体,以提高粒子放疗的效率与适形性.方法 通过随机堆叠与规律堆叠两种方式来制作具有多孔性的网格堆叠结构(MPS),每一层网格中,网格厚度、线宽与线间距分别为0.1、0.1、0.5mm,总尺寸为10cm×10cm.使用蒙特卡罗程序FLUKA模拟196 MeV/u的碳离子束流与105 MeV的质子束流穿过MPS后的输运过程,评估调制后束流的剂量分布、束流不均匀性以及MPS的调制能力稳定性,并评估MPS在鼻咽癌(63 Gy分21次)、肺癌(77 Gy分22次)与前列腺癌(70.4 Gy分16次)各1例临床计划中的调制效果.结果 MPS最多能够将质子束流和碳离子束流的布拉格峰宽度分别增加1.73 mm和2.95 mm,对于不同入射位置,10层以上的规律堆叠能够将MPS的调制能力差异降至5%之内.堆叠30层的MPS调制后的束流输运18 cm后可使不均匀性降至3%之内,与临床使用的波纹滤波器相比,MPS能够将质子等中心束斑减小0.91 mm.在鼻咽癌计划调制中,使用MPS能够将治疗时间缩短213s(37%)且脑干所受的最大剂量减小了 3.28 Gy(7.5%).结论 使用MPS能够有效地展宽粒子束流的布拉格峰,提高临床放疗效率,规律堆叠的MPS调制能力稳定性较强.调制后的束流能够实现相对良好的均匀性,具有贴近患者而减小横向散射并提高适形性的临床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碘及其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建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碘及其化合物的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碱性活性炭固体吸附管收集空气样品,加入2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10 mL进行30 min解吸.解吸液使用Dionex ICS-5000离子色谱仪,经Dionex IonPac AS11-HC高效阴离子分离柱分离,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来定性、峰面积来定量.结果 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0.519 μg/L(进样量为25μL).以采样体积为7.5 L计算,该方法的最低定量浓度为2.3 μg/m3,方法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72%~4.10%.模拟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8%~98.0%.碱性活性炭固体吸附管的平均解吸效率均大于(94.1%±2.65%).在4℃下,碘及其化合物能稳定保存5 d.结论 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定量分析法快速、便捷、高效且精度高,能够满足工作场所中碘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aO 2和PCT联合ROX指数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气管插管时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动脉血氧分压(PaO 2)、降钙素原(PCT)联合ROX指数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气管插管时机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湖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是否采用气管插管治疗将患者分为插管组(102例)和未插管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PCT、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入院1 d动脉血碳酸氢根离子(HCO 3-)、动脉血乳酸(Lac)、乳酸脱氢酶(LDH)、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氧合指数(PaO 2/FiO 2)、血压、入院30 min内和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ROX指数=SpO 2/FiO 2/RR)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患者气管插管时机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最佳气管插管预测截断值。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入院时WBC、LYM、CRP、Hb、LDH、HR、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组PLT、Lac、PCT、RR明显高于未插管组,HCO 3-、PaO 2、SpO 2、PaO 2/FiO 2、入院30 min内和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明显低于未插管组(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是SAP患者气管插管时机最大的负向影响因素〔优势比( OR)=0.723,95%可信区间(95% CI)为0.568~0.896, P=0.000〕,其次是PaO 2( OR=0.872,95% CI为0.677~1.105, P<0.001);PCT是其正向影响因素( OR=1.605,95% CI为1.240~2.089,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PaO 2、PCT、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和三者联合评估SAP患者气管插管时机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5、0.702、0.722和0.808,敏感度分别为78.1%、75.0%、81.5%和89.3%,特异度分别为66.7%、59.0%、73.2%和86.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0.23 mmHg(1 mmHg≈0.133 kPa)、2.72 μg/L、4.85和0.58。PaO 2、PCT联合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预测SAP患者气管插管时机的AUC显著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值(均 P<0.01)。 结论:PaO 2、PCT联合插管前30 min内最差ROX指数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SAP患者的气管插管时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Visual Basic.NET编程的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发一款"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用于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失衡)的类型。方法:以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和代偿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确定酸碱失衡分析的重要参数,制定分析流程。使用Visual Basic 2010.NET编程语言完成软件的编译,调试后生成安装程序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80至2015年发表的酸碱失衡案例文献,详细记录每个案例提供的血气参数〔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碳酸氢根(HCO 3-)和阴离子隙(AG)〕及酸碱失衡类型(文献结果);使用软件对上述案例的酸碱失衡类型重新进行分析得出判断(软件分析结果),对两种判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McNemar配对 χ2检验。 结果:以"四参数-四步骤"程序化分析方法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分析流程。其中,"四参数"指pH、PaCO 2、HCO 3-和AG。"四步骤"概述为:①根据pH初步判定血气的酸碱状态,结合HCO 3-、PaCO 2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发类型;②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双重混合型酸碱失衡(DABD);③根据AG判断是否存在三重混合型酸碱失衡(TABD);④使用ΔAG↑/ΔHCO 3-↓比值,判断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AG↑型代酸)是否同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或AG正常型代酸。"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具备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判断迅速、分析结果系统而全面的特点,可以判断除"AG正常型代酸合并代碱"以外的所有酸碱失衡类型。应用"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对文献报道的112例酸碱失衡案例进行再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与文献结果的一致率为87.5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检验: κ=0.84, P<0.01;McNemar检验: χ2=0.87, P=0.65)。 结论:"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可以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重要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碳离子放射治疗微剂量测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测量碳离子束的微剂量谱并计算其相对生物学效应(RBE)分布,为放射治疗微剂量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绝缘体上硅(SOI)微剂量计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提供的260 MeV/u的 12C离子束流进行微剂量谱测量,测量所得的脉冲幅度谱经转化得到剂量分布,通过摆放不同厚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组合,实现不同PMMA深度微剂量谱及RBE值的测量。 结果:测量得到不同PMMA深度下260 MeV/u的 12C离子束的微剂量谱,以及剂量线能 yD与RBE随PMMA深度的变化关系。PMMA深度为116.5 mm处,RBE值达到2.6的峰值,并在布拉格峰位后迅速下降,但在拖尾处RBE值仍有1.3约为坪区入口处的2倍。 结论:本文为碳离子束微剂量谱提供基础数据, 12C离子束的RBE值随着PMMA深度增加逐渐上升并达到峰值,布拉格峰位后迅速下降但在拖尾处的生物效应不可忽略。同时体现了不同线能区间处的导致的剂量份额,为评估重离子治疗中继发癌症的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产碳离子系统治疗54例肺癌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碳离子治疗早期(Ⅰ期)和局部晚期(Ⅱ-Ⅲ期)肺癌的治疗预后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重离子中心完成碳离子治疗、随访的54例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不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等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差异检验,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共纳入54例患者,其中早期肺癌患者10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44例。10例早期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0(6.75,17.25)个月,照射中位剂量为60 Gy[相对生物效应(RBE)],至末次随访,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没有出现病情进展的患者,1、2年局部控制率(LCR)、无进展生存(PFS)率、总生存(OS)率均为100%。治疗及随访期间,出现2例1级放射性肺炎,1例2级放射性肺炎、1例胸壁损伤(胸壁疼痛),没有2级以上的不良反应。44例局部晚期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2.5(4.25,21.75)个月,照射中位剂量为72 Gy(RBE),治疗过程中32例(73%)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放疗后有20例(45%)患者接受了序贯化疗、14例(32%)患者接受了免疫维持治疗、3例(7%)患者病情进展采用了靶向药物治疗。至末次随访,3例(7%)完全缓解,17例(39%)部分缓解,19例(43%)病情稳定,5例(11%)病情进展。1、2年LCR分别为96.0%、87.3%;1、2年PFS率分别为90.9%、84.1%;1、2年OS率分别为93.2%、86.4%;患者中位OS、PFS尚未达到。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后维持治疗( P=0.027)、临床靶区(CTV)照射体积( P=0.028)是影响PFS的因素;同步放化疗( P=0.042)、放疗后维持治疗( P=0.020)是影响OS的因素;肿瘤靶体积(GTV)≥215 ml( P=0.068)可能是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碳离子系统治疗早期和局部晚期肺癌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可控,联合同步化疗以及治疗后进一步维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不良反应没有显著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