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11月采用常规方案护理的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的60例冠心病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2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水平,并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得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共同参与模式在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患者共同参与模式对改善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病耻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男科诊治的60例心理性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男科常规教育疏导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教育疏导基础上采用共同参与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得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耻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共同参与模式可以提高心理性ED患者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降低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帕金森病管理模式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背景 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PD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 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PD综合管理能力,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5 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 102 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主动干预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主动管理组患者接受以PD为亚专业的社区医生的主动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用药调整、运动康复、饮食营养、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障碍管理等.分别于患者回归社区的 1 周内(管理前)和 6 个月时(管理后)对患者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单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四部分(UPDRS-Ⅳ)、Hoehn-Yahr(H-Y)分期、39 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结果 管理 6 个月时,主动管理组患者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于管理前,UPDRS-Ⅲ评分、UPDRS-Ⅳ的其他并发症维度得分、PDQ-39 得分低于管理前(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动管理组患者管理前后的PDQ-39 得分差值与其精神健康、屈辱感、认知、社会支持、交流、身体不适维度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值为 0.651~0.893,P<0.05),与UPDRD-Ⅳ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0.338,P<0.05),而与UPDRS-Ⅲ得分差值不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管理组患者PDQ-39 降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患者的 11.769 倍(95%CI=4.340~31.918,P<0.001).结论 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为PD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标本配穴"排针平刺联合揿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32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排针平刺联合揿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基于"标本配穴"取穴法,运用排针平刺(标穴,面部局部穴位)联合揿针(本穴,双侧足三里、关元)治疗,隔日1 次,每周3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中医症状、Sunnybrook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各分项评分及总分降低(P<0.05),Sunnybrook、躯体功能(FDIp)及社会功能(FDIs)评分升高(P<0.05),总有效率为 87.5%(28/32).结论:"标本配穴"排针平刺联合揿针可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减轻患者眼睑闭合不全、鼓腮漏气等临床症状,增强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强化认知干预对胆管癌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术期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术期患者康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强化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强化认知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及精神病性9个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6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将强化认知干预应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强化认知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及状态,而且还能提升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能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患者术后康复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通过骨痛量表分析放疗前后肝癌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肝癌骨转移患者的癌症治疗评估量表-骨痛量表(FACT-BP),研究放疗对肝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临床因素对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43例肝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FACT骨痛量表,从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总体功能状态、疼痛程度、躯体功能、社会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放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对比分析生活质量未改善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各临床因素与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后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较放疗前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21、5.887、9.407、7.785、4.487, P<0.05)。生活质量未改善患者中,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社会心理评估评分均降低明显,存在明显差异( t=3.381、4.982, P<0.05)。各临床因素中,骨转移部位软组织块、放疗处方剂量对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有明显影响(χ 2=5.180、7.457, P<0.05)。放疗前骨转移部位是否存在软组织肿块,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0.00%、85.00%。放疗处方剂量<40 Gy及≥40 Gy,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4.44%、84.00%。多因素分析发现骨转移部位软组织块、放疗处方剂量、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有相关性( OR=0.296、0.020、1.592, P<0.05)。 结论:骨转移部位的放疗能明显改善肝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心理状态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疗处方剂量≥40 Gy更可能改善骨转移部位存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认知能力训练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女性青年工作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甲基苯丙胺依赖青年女性工作记忆能力的特点,分析通过时空编码(CODING)训练任务对甲基苯丙胺依赖青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女子戒毒所甲基苯丙胺依赖青年女性60名作为甲基苯丙胺依赖组,同时选取某职业高中和大学女性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视觉记忆力测试(VISGED)评价被试工作记忆能力,运用SPSS 21.0软件对两组记忆力差异进行非参数检验;根据工作记忆基线匹配原则将甲基苯丙胺依赖组分为治疗组和等待组,对治疗组进行时空编码范式进行工作记忆训练,通过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其训练效果。 结果:(1)甲基苯丙胺依赖组与正常对照组工作记忆的个人参数[0.06(-1.62,1.67),1.93(-0.28,2.71)]和工作项目[15.00(14.00,16.00),17.00(15.00,20.00)]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83, P<0.05; Z=-3.50, P<0.05)。(2)通过记忆力训练,治疗组训练前后个人参数[(0.08±1.79),1.68(0.68,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63, P<0.05),等待组前后测试中个人参数[(-0.01±1.86),0.72(-1.54,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5, P>0.05)。 结论:甲基苯丙胺依赖会损伤青年女性的工作记忆,这种损伤不因年龄和教育水平而有所不同;记忆力训练能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提升记忆能力,有助于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恢复,为更好回归社会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分阶段认知行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度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度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自我感受负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NSCLC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该院外科三、四病区2017年8~12月脑卒中患者227例为对照组,2018年1~5月脑卒中患者215例为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脑卒中患者服药情况现状,对患者实施对策,比较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从活动前的31.30%提升至6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生理维度、社会/家庭维度、情感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品管圈可以规范脑卒中患者用药行为,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住院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5.64±1.98)d]、腹痛腹胀消退[(3.84±1.29)d]和首次排便时间[(3.09±1.02)d]均短于对照组[(8.37±2.43)d、(5.08±1.43)d和(4.25±1.20)d]( t=4.770、3.527、4.034,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规律(80.00%)和饮食控制(90.00%)均高于对照组(53.33%和60.00%)(χ 2=4.800、7.200,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责任感[(24.83±1.97)分]、自我概念[(26.59±1.35)分]和健康知识水平[(41.54±2.7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5±2.08)分、(24.08±1.92)分和(37.54±2.09)分]( t=5.568、5.857、6.358,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15.65±1.78)分]、环境功能[(17.89±1.06)分]、社会功能[(16.89±1.43)分]和心理功能[(16.08±1.46)分]均高于对照组[(13.18±1.40)分、(15.73±1.28)分、(14.34±1.92)分和(12.34±1.29)分]( t=5.974、7.119、5.834、10.514,均 P<0.05)。 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