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离子色谱无衍生测定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三乙醇胺水溶液吸收采集、离子色谱无衍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SO 2)的方法。 方法:用多孔玻板吸收管盛装3%的三乙醇胺水溶液10 ml,以0.5 L/min流量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SO 2 15 min,吸收液经IonPacAS14A分析柱(4 mm×250 mm)和IonPacAG14保护柱(4 mm×50 mm),在30 ℃柱温下,用Na 2CO 3(c=3.0 mmol/L)-NaHCO 3(c=1.0 mmol/L)混合液为流动相,以1.2 ml/min的流速洗脱,电导检测器检测。 结果:SO 2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吸收样在室温(25 ℃)和37 ℃下至少可保存7 d,在0~8.00 μg/ml的测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r=0.999 9,采样效率为98.1%~100.0%,方法的检出限为0.018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24 mg/m 3(以 V0=7.5L计),方法回收率为99.22%~101.69%,批内精密度为0.41%~1.36%,批间精密度为0.73%~1.77%。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防止SO 2被氧化,实现对工作场所空气中SO 2的无衍生直接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虫媒花粉经空气传播致敏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花粉症是指特应性体质的患者吸入或接触花粉过敏原后出现的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介导的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结膜炎、哮喘、荨麻疹、变应性皮炎等变应性疾病。既往多认为,花粉过敏原来自随风或空气流动飘散传播的轻小且不鲜艳的花粉颗粒(又称风媒花)。而研究表明,颗粒较大而黏且颜色鲜艳的花粉颗粒(又称虫媒花)除了借助昆虫携带传播外,也可借助空气飘散传播,并可引起季节性花粉症。目前国内外对于虫媒花粉致敏的认识还较浅,本文对虫媒花粉经空气传播致敏的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学机制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工作场所空气中2,3-丁二酮测定的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磷酸溶液采集、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2,3-丁二酮(简称丁二酮)。方法:于2022年10月,用多孔玻板吸收管盛装0.01%的磷酸溶液10 ml,以0.2 L/min流量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丁二酮,吸收液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75 min,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在30 ℃柱温下,用乙腈-水( V∶ V,1∶1)混合液作流动相,以1.0 ml/min的流速洗脱,紫外检测器(λ=365 nm)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结果:本方法中丁二酮的磷酸溶液吸收样在4 ℃下可保存7 d,在0.05~6.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 y=89.610 x+0.133, r=0.999 9,采样效率为98.33%~100.00%,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6 mg/m 3(以 V0=3.0 L计),方法回收率为95.96%~102.44%,批内精密度为4.36%~7.78%,批间精密度为4.96%~6.06%。 结论:本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好,灵敏度高,可防止丁二酮损失降解,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丁二酮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鼻腔结构的空气动力学及颗粒沉降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鼻腔具有复杂的几何结构,气流及可吸入颗粒进入鼻腔后伴随着鼻腔内解剖结构的改变会出现不同的气流场、速度场、温度和湿度变化以及颗粒沉降规律。鼻腔内物理场的改变直接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因此鼻腔内空气动力学及颗粒沉降规律一直是鼻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建模及数值模拟"可视化"出鼻腔空气动力学特征及颗粒沉降情况。本文回顾近年来正常及异常鼻腔结构空气动力学特征、鼻腔颗粒沉降规律的研究进展,旨在对于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鼻腔流体力学、临床鼻腔疾病研究做铺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降雨减少对刺槐树干液流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水文过程将产生重要影响.为揭示降雨量减少对树木蒸腾耗水特征及其响应环境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对象,在减雨样地林分行间布设人工减雨板减少约47%的降雨输入,采用Granier型热扩散探针测定树干液流动态,并同步监测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雨事件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分析了树干液流对减雨处理及季节性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减雨处理显著降低了刺槐液流通量密度标准化值,处理第3年标准化液流通量密度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减雨样地刺槐标准化液流日变化峰值时间早于对照样地,表明减雨样地刺槐较早实施了气孔调节,改变了其与气象因子的时滞时间;标准化液流通量密度响应蒸腾驱动因子的拟合方程参数值在样地间呈极显著差异,显示减雨样地刺槐响应气象因子的敏感性有所降低.降雨量的改变不仅影响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还会对刺槐蒸腾耗水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典型浅街峡谷布局及其植物配置模式春季花粉飞散特征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
城市中的气传花粉已成为春秋季节性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研究典型建筑布局及其植物配置模式下花粉飞散特征能够为合理优化城市绿地配置提供数据支撑,为花粉飞散研究提供补充.基于北京市海淀区校园绿地春季观测数据,提取3个采样地街谷布局和植物特征参数,借助CFD平台构建15个典型浅街峡谷布局及其植物配置模式参数化场景,探究不同场景下花粉飞散特征和距离阈值.研究结果表明:①花粉高浓度区位于风速较低、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区域,花粉低浓度区位于风速高、空气流动性较好的地方.②4种植物配置模式的花粉飞散特征表现为行道树式>散点式>行道树+组团种植>组团式,花粉沉降特征表现为组团式>行道树+组团种植>行道树式>散点式.错列式布局结合行道树式植物配置花粉浓度降低率最高为24.89%,飞散效果相对更好.围合式布局结合组团式植物配置花粉浓度降低率最低为7.31%,聚积效果相对较好.③受不同建筑、植物和风场的影响,3类建筑布局花粉飞散距离远近依次为行列式>围合式>错列式,行列式需要约35-75m的飞散距离,围合式需要约28-60m的飞散距离,错列式需要约20-53m的飞散距离.风速低且花粉浓度高、飞散距离近的植物配置模式易于聚积,风速高且花粉浓度低、飞散距离远的植物配置模式易于飞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行道树冠形对街谷内流场及PM10浓度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城市道路绿化通常被作为应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城市街谷中行道树的种植易导致内部空气流动受阻并引发污染物堆积.为进一步揭示行道树冠形特征对街谷颗粒污染物分布的影响,采用城市微气候数值模拟软件ENVI-met,模拟分析了平行、斜交、垂直3种来流风向下4种典型行道树冠形对街谷内流场及PM10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来流风向下,4种行道树树冠对街谷空气流动均存在阻塞效应;树木冠层的叶面积密度分布是影响阻塞效应的重要因素,通常在叶面积密度最大的冠层高度风速降幅最为显著;行道树冠形在不同来流风向下对两侧行人高度PM10扩散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平行、斜交风向下对PM10积聚程度的强弱顺序为:圆锥形树冠>球形树冠>卵形树冠>倒卵形树冠,而垂直风向下为:倒卵形树冠>球形树冠>卵形树冠>圆锥形树冠;未来在街谷行道树种植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街谷来流风向选择适宜的行道树或对行道树树冠进行修剪整形,从而降低街谷两侧行人的污染暴露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行道树种植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工作场所空气中双乙酰的4-硝基邻苯二胺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背景]双乙酰(DC)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行业,过量职业接触会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但目前对于工作场所空气中DC尚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目的]建立 4-硝基邻苯二胺(NPD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DC的方法.[方法]用溶液吸收法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DC,采用 4-硝基邻二苯胺作为衍生化试剂.通过调整吸收液磷酸浓度,优化反应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时间,建立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DC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得到线性、检出限、定量下限等性能指标.采用相对比较法评价方法采样效率,吸收液保存试验评价样品稳定性,加标回收试验评价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并进行干扰试验.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检测,考察方法的适应性.[结果]衍生化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衍生化效率越高,因此选择 60℃衍生化 2 h.反应液经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分离,在 30℃柱温下,用甲醇-水(体积比:65%/35%)混合液为流动相,以 1.0 mL·min-1 的流速洗脱,紫外检测器(λmax=257 nm)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本法DC检测范围为 5~2000 μg·L-1,相关系数为 0.9999,检出限为1.3 μg·L-1,定量下限为 4.3 μg·L-1,最低检出浓度为 4.3 μg·m-3,最低定量浓度为 14.3 μg·m-3(以采样体积V0=3.0 L计).本法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99.1%~100.8%,批内精密度为 0.5%~3.0%,批间精密度为 1.2%~2.0%.本法平均采样效率为 94.5%,样品在 4℃下至少可保存 14 d,工作场所空气共存成分不干扰DC的测定.本法检测某香精生产车间空气,DC含量为 5.86~8.85 mg·m-3.[结论]采用 1.0%磷酸吸收液采集、NPD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DC,方法简单实用,准确度好,灵敏度高,DC吸收液无损失降解,可应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DC的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垫底材料对深龋近髓磨牙充填后疼痛及术后敏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树脂垫底对深龋近髓磨牙充填后的疼痛及术后敏感性.方法 120颗深龋近髓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流动树脂组,每组40颗患牙.对照组采用dycal护髓,玻璃离子水门汀组采用dycal护髓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组采用dycal护髓和流动树脂垫底,酸蚀粘接后,3组上层均加压充填3M ESPE FiltekTM P60 复合树脂.分别于修复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采用疼痛程度标尺(Visual Analog scales,VAS)记录自觉疼痛程度,采用Ryge评价标准记录对压缩空气刺激的敏感性.结果 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和 3 个月,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之间自觉疼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期两实验组之间自觉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天和 1 周,3 组之间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和 3 个月,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流动树脂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玻璃离子组与流动树脂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深龋近髓磨牙充填中,双垫底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疼痛以及敏感的发生,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流动树脂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极强,通常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影响人群健康.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频繁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人口流动、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和疫苗接种情况,均影响水痘发病率.水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综述主要介绍国内外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影响水痘流行的疫苗接种、气象因素、空气污染物和社会经济因素,从而为水痘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