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为临床选择适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的流动性复合树脂提供参考。 方法:以可压实复合树脂(Majesty)为对照组,选用5种充填用流动性复合树脂(A组:Filtex 350 XT Flow;B组:Beautifil Flowable Plus;C组:Clearfil Majesty LV2;D组:Unifil LoFlo Plus;E组:Sonic Fill组)为研究对象,每组材料制备6个半球形试件。在微摩擦磨损实验机下,树脂试件垂直加载20 N,与牛牙釉质往复对磨1万次后测量球头磨斑直径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磨斑微观形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磨斑直径差异。结果:对照组、A、B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033±43)、(1 068±48)、(1 237±86)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D、E组磨斑直径[分别为(1 550±150)、(1 384±222)、(1 525±81) μm ]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和A组( P<0.05)。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A、B组填料粒度范围较大,磨耗面可见填料的碎裂和局部缺损;C、D、E组填料颗粒较小,并可见多处整块填料脱落的痕迹。 结论:填料粒度范围大的流动性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与可压实复合树脂相当,有望用于 力承担区直接充填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需在牙面上粘接一定数量的附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可增加矫治器的固位力,有效传递正畸力,帮助实现可预测的牙齿移动。目前临床上被用作附件的材料多种多样,包括通用型充填树脂、正畸粘接树脂、流动树脂及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等,对于何种材料最适宜用作附件和粘接尚无定论。本综述回顾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材料性能的相关研究,以探索用于附件制作的最佳材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釉质成形窝沟封闭术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在窝沟釉质龋中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分析釉质成形窝沟封闭术(EST)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在窝沟釉质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的6~12岁患儿125例,以诊断为早期窝沟釉质龋的247颗年轻恒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常规清洁窝沟+常规封闭剂)32例、62颗,B组(常规清洁窝沟+释氟流动树脂)29例、62颗,C组(EST+常规封闭剂)33例、62颗,D组(EST+释氟流动树脂)31例、61颗.随访6、18个月后,比较各组封闭剂保留率与无龋率.结果 随访6个月A、B、C、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75.00%、76.67%、93.33%和95.00%,随访18个月分别为45.76%、41.38%、71.93%和9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随访6、18个月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均有明显差异(P<0.0083),且随访18个月C组与D组的封闭剂保留率有明显差异(P<0.0083).随访18个月,A、B、C、D组的无龋率分别为66.10%、63.79%、94.74%和98.31%;进一步多重比较显示,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无龋率均有明显差异(P<0.0083).结论 在窝沟釉质龋的治疗中,采用EST的封闭剂保留率和远期防龋效果都明显优于常规窝沟封闭术,结合释氟流动树脂可进一步提高封闭剂保留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不同材料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微渗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不同材料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80颗患牙)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修复材料不同分为玻璃离子组(富士Ⅱ玻璃离子)39例(39颗患牙)和流动树脂组(Z350XT流动树脂)41例(41颗患牙).修复3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微渗漏情况,比较修复前和修复3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学效果[红色美学指数、白色美学指数]、牙周健康[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结果:修复3个月后,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美学效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树脂组微渗漏程度轻于玻璃离子组(P<0.05);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较修复前降低,且玻璃离子组低于流动树脂组(P<0.05);两组ALP、AST水平均较修复前升高,且流动树脂组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两组IL-1β、IL-6、MMP-2水平均较修复前升高,且流动树脂组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Z350XT流动树脂与富士Ⅱ玻璃离子在牙颈部楔状缺损中修复效果、美学效果相当,但Z350XT流动树脂修复后微渗漏较轻,富士Ⅱ玻璃离子修复后牙周较健康,龈沟炎症反应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对刺五加的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建立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HPLC指纹图谱及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B1、刺五加苷E、丁香树脂酚7种成分含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5μm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 ℃,体积流量0.8mL/min,进样量10μL.通过"中国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了刺五加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 7种成分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对刺五加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刺五加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 18个共有色谱峰;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绿原酸、刺五加苷B1、刺五加苷E以及丁香树脂酚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等于 0.999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2.51%、97.63%、95.11%、101.08%、105.29%、98.92%、85.44%、94.89%.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2个主成分,其方差累积为66.920%,表明这2个主成分可包含原有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刺五加样品中2个差异性成分(紫丁香苷、刺五加苷B1);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紫丁香苷、绿原酸和刺五加苷B1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建立的刺五加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刺五加的质量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渗透树脂与流动树脂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早期龋修复中的应用及美学效果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分析渗透树脂与流动树脂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早期龋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到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就诊的98例乳磨牙邻面早期龋患儿(共11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渗透树脂组(渗透树脂治疗,49例,共56颗患牙)和流动树脂组(流动树脂治疗,49例,共60颗患牙).统计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时的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材料未脱落患牙的美观度(颜色匹配性及形态匹配性);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时修复成功患牙的邻面接触松紧度及牙周健康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时,渗透树脂组修复成功53颗(94.64%)患牙,明显高于流动树脂组的49颗(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6,P=0.032);渗透树脂组患儿随访6个月时修复材料未脱落患牙的颜色匹配性明显优于流动树脂组(Z=2.212,P=0.027),而两组形态匹配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3,P=0.301);随访6个月时,渗透树脂组患儿的患牙邻面接触松紧度达标率为90.57%,流动树脂组为8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8,P=0.297);随访6个月时两组牙周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流动树脂相比,渗透树脂修复乳磨牙邻面早期龋的修复成功率高,色泽稳定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流苏石斛中3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建立流苏石斛中3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质谱(HPLC-ESI-MSn)联用技术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保留时间定位结合紫外吸收光谱(UV)比对鉴定流苏石斛中的木脂素类成分.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8 mL·min-1,柱温为35℃,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HPLC含量测定采用与MS分析相同的色谱柱,流动相甲醇+乙腈(V/V=1∶1)-0.01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从流苏石斛中鉴定出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线性范围分别为0.1701~3.4020、0.1020~2.0400、0.0403~0.8060 μg(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7.71%~101.6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10批样品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单葡萄糖苷、丁香树脂酚的含量分别为0.7779~1.3852、0.0734~0.1966、0.0295~0.1882 mg·g-1.[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为流苏石斛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三七伤药片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三七伤药片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与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6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采用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反相吸附树脂(MCX)固相萃取小柱对供试品进行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使用COSMOSIL C1a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以甲醇-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2 nm.采用SIMCA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产品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与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 101.8%(1.6%)、100.6%(1.4%)、97.8%(1.1%)、100.8%(1.5%)、101.0%(1.6%)、100.7%(0.8%).17批次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次之间6种生物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之间差异的关键因素.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三七伤药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三七伤药片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流动纳米树脂治疗,63例)和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67例),对比两组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2年的充填体状态、充填体脱落情况、牙体修复及牙周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2年,两组USPHS各项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年,观察组充填体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牙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损率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治疗后1年,且不同时期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患者,修复及美学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垫底材料对深龋近髓磨牙充填后疼痛及术后敏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比较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树脂垫底对深龋近髓磨牙充填后的疼痛及术后敏感性.方法 120颗深龋近髓磨牙,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流动树脂组,每组40颗患牙.对照组采用dycal护髓,玻璃离子水门汀组采用dycal护髓和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流动树脂组采用dycal护髓和流动树脂垫底,酸蚀粘接后,3组上层均加压充填3M ESPE FiltekTM P60 复合树脂.分别于修复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采用疼痛程度标尺(Visual Analog scales,VAS)记录自觉疼痛程度,采用Ryge评价标准记录对压缩空气刺激的敏感性.结果 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和 3 个月,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之间自觉疼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期两实验组之间自觉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天和 1 周,3 组之间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和 3 个月,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流动树脂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玻璃离子组与流动树脂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深龋近髓磨牙充填中,双垫底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疼痛以及敏感的发生,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流动树脂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