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照顾模式联合时效性激励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多学科照顾模式联合时效性激励在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n=38)和多学科干预组(n=42).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多学科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多学科照顾模式联合时效性激励.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感[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多学科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多学科干预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多学科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照顾模式联合时效性激励可改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Orem理论干预在老年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Orem理论干预在老年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行骨肿瘤保肢术治疗的老年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Orem理论干预)和对照组(n=42,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满意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SUPPH、ESCA、QLIC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SUPPH、ESCA、QLICP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Orem理念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肿瘤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效能联合自我管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联合自我管理干预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5例喉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自我效能联合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营养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RF)]、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C-SUPPH、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SDS、SAS评分及ALB、PAB、TRF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SUPPH、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ALB、PAB、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联合自我管理干预应用于喉癌术后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韧性在服务型领导力与临床护士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服务型领导力对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为医院提升护理管理者的服务型领导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 年 10-11 月选取河南省 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 401 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服务型领导力量表、员工韧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分析服务型领导力、韧性与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相关性,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 4.1分析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 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57.20±8.54)分,服务型领导力总分为(25.65±3.40)分,韧性总分为(35.80±3.02)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37±4.67)分.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与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0.422,P<0.01)、与服务型领导力总分呈正相关(r=0.545,P<0.01);服务型领导力总分与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0.327,P<0.01).韧性在服务型领导力与临床护士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 0.161,占总效应的 10.8%.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了服务型领导力与韧性的关系(β=0.154,P<0.001).结论 服务型领导力有助于提升临床护士韧性水平且受自我效能感增强的作用,进而提高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强调了培育服务型领导力及提升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和韧性的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TP与SWI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CT灌注成像(CTP)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P、S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CTP、SWI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诊断效能.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出血性转化分型的检出率.结果 经DSA检查,108例患者中有37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其中17例为HI-1型、10例 HI-2型、6例PH-1型、4例PH-2型.CTP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582,一致性一般;SWI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609,一致性较高;联合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的Kappa值为0.741,一致性较高.CT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38%、81.69%、80.56%.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78%、80.28%、81.48%.联合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19%、85.25%、86.73%.联合检查对HI-1型的检出率高于CTP、SWI(P<0.05),CTP、SWI对HI-1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CTP、SWI与联合检查对HI-2型、PH-1型、PH-2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P与SWI联合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较高,可有效鉴别患者的出血性转化分型,能为临床出血性转化的防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用于本科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项目管理内涵制定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用于建立本科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可行性,为护生相关能力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成立培养团队,基于项目管理内涵制定课程材料,对 77名本科护生进行培养,每周 1次,每次 90 min,共 9 次.采用护理信息能力自评量表、学习动机策略问卷评估有用性,采用课程学习评价表、应用程序项目产出和报告评分表评估适用性.结果 培养后,护生在信息角色、基本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无线设备 4 个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分别t=7.148,2.029,5.767,5.729 均P<0.05),自我效能感得分得到显著改善(t=2.944,P=0.004).学生共产出 9个应用程序项目,评分均在 85 分以上.在课程内容、知识、态度和专案管理方面的满意度均分为中上水平.结论 基于项目管理内涵制定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初步取得较好成效和较高满意度.可进一步合作开展随机对照组研究,以探讨长期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大分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风险的控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对大分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特点,大分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评价指标的特点,如安全性评价方面、药代动力学以及药效学评价方面、疗效评价方面,以及大分子药物Ⅰ期临床试验风险管理控制实施中受试者管理方面、试验用大分子药物管理方面、大分子药物已识别的和潜在的风险因素三方面的控制要点,结合既往临床试验研究经验展开深入探讨.通过讨论分析,本课题组建议各研究中心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控制策略,提高风险管控效能,有利于临床试验的顺利实施,提高临床试验试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卒中后疲劳患者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干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干预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内科74例住院卒中后疲劳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方案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评估两组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及随访.两组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试验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多理论模型的卒中后疲劳行为改变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为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对32例门诊孕产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相关信息,探索她们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认识、理解、感受和需求.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析出知识与信息(获取渠道、提升认知、提早识别),支持与沟通(咨询参与、沟通能力、支持网络),应对与调适(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心境塑造),效能与弹性(提升技能、提高韧性、增强信心)4个主题.结论 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的构建为深化对其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基础,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以为推动一体化医疗服务开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一体化应用系统、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4个部分.其中,一体化网络管理体系主要是从架构、虚拟局域网、性能、拓扑、告警等方面对全院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一体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利用虚拟化平台、超融合平台等将各应用服务端进行集中管理,共享信息,提升资源管理效能;一体化应用系统主要是各院区和门诊部部署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及门诊和住院等应用系统,避免数据格式、标准不一致;一体化安全策略机制主要是按照三级等保2.0标准,从设施、策略、主机、数据等方面加强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结果: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解决了多院区之间网络连不通、系统不统一、信息难共享、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难题,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增强了信息安全.结论:多院区医院一体化医疗信息支撑体系实现了医疗业务跨院区协同,为实施一体化医疗提供了信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