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大骨节病三年攻坚行动防治现况,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自"全国地方病防治综合管理系统(三年攻坚行动管理系统)"收集2019 - 2020年甘肃省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县(市、区)辖内全部病区村的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包括7 ~ 12周岁儿童病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现症患者个案调查、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及治疗情况。结果:平凉市大骨节病患者分布在6个县(市、区)、64个乡(镇)、690个病区村,且全部为重病区。2019、2020年分别临床检查7 ~ 12周岁儿童40 537、41 053人,临床检出率分别为0.08%(31/40 537)和0.03%(12/41 053),X线检出率均为0。2018 - 2020年平凉市居民膳食结构中,大米、面粉、其他膳食的食用比例依次为15.03%、76.63%、8.34%,主食购入比例为19.28%;3年间累计搬迁病区群众9 564户、36 282人,7 ~ 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4 831人,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的14.81%(420 914/2 842 939),退耕还林(草)占原耕地的21.81%(620 045/2 842 939),发放6 ~ 24月龄儿童营养包231 811人份。共调查登记大骨节病现症患者6 269例,其中男性3 722例、女性2 547例,男女性别比为1.00∶0.68;临床分度以Ⅰ度患者最多,占78.00%(4 890/6 269),其他依次为Ⅱ度(15.89%,996/6 269)、Ⅲ度(6.11%,383/6 269);发病年龄为(64.57 ± 10.01)岁,范围为16 ~ 87岁,以50岁以上为主,占86.57%(5 427/6 269)。2019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659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38%(421/1 659)、52.92%(878/1 659)、21.70%(360/1 659);2020年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患者1 395例,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19.50%(272/1 395)、61.65%(860/1 395)、18.85%(263/1 395)。结论:平凉市所有大骨节病病区村均达到消除标准,实现了消除目标;应继续做好病情动态监测,加强防控措施落实和大骨节病现症患者康复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西安市2013—2018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西安市2013—2018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结果:西安市2013—201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4 221起,涉及病例12 301例。聚集性疫情每年主要发生在4—7月。雁塔区、长安区和未央区的累计疫情数位居全市前3位。疫情发生场所以托幼机构为主。疫情的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5.37%(1 620/2 926),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为主。疫情发生报告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发病人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0.727和0.502, P<0.05)。 结论:西安市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春夏季高发,应加强高发区县的疫情监测、报告管理、病例标本采集检测工作,以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对骨关节感染诊断的潜在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胸科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月至12月临床确诊为骨关节感染的3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手术途径获取感染病灶核心部位组织样本,分别对样本进行分枝杆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常规培养,结核分枝杆菌(MTB)-DNA扩增检测及mNGS检测。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mNGS和常规培养病原体及单纯细菌感染检出率。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培养、mNGS和MTB-DNA扩增检测对骨关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三种方法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后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7例患者年龄32~90岁。感染部位:31例为脊柱,6例为其他骨关节。入院前症状:12例患者表现为感染部位疼痛和发热,11例表现为疼痛,5例表现为疼痛和活动受限,5例表现为疼痛、发热、乏力及食欲减退,2例表现为疼痛、发热及活动受限,1例表现为疼痛伴体质量减轻,1例表现为疼痛、发热伴腹泻。mNGS共发现3类病原微生物,累计检出频次为42例次,其中细菌39例次(包括10个菌属),占92.8%(39/42);真菌2例次,占4.8%(2/42);柯克斯体1例次,占2.4%(1/42)。37例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29例,占78.4%(29/37);单纯真菌感染2例,占5.4%(2/37);单纯柯克斯体感染1例,占2.7%(1/37);5例患者同时检测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占13.5%(5/37)。37例患者mNGS和常规培养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100.0%(37/37)和67.6%(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987, P<0.05);29例单纯细菌感染患者mNGS和常规培养检出率分别为100.0%(29/29)和69.0%(2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913, P<0.05)。常规培养、mNGS和MTB-DNA扩增检测诊断骨关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95% CI:0.866~1.000, P<0.05)、1.000(95% CI:1.000~1.000, P<0.05)和0.958(95% CI:0.866~1.000, P<0.05),诊断效能均较好。37例患者均根据mNGS及常规培养结果进行针对性抗感染药物治疗,其中28例接受手术干预。随访至2020年4月30日,1例患者死亡。随访3个月后患者WBC计数、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分别为(5.5±1.5)×10 9/L、(41±38)mm/h和(5.0±4.6)mg/L,均低于抗感染治疗前水平[(8.0±2.9)×10 9/L、(79±42)mm/h和(63±5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536、8.302和6.373, P均<0.05)。 结论:mNGS对于骨关节感染的鉴别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海军飞行人员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调查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病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17例海军飞行人员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年度体检数据,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组及高尿酸血症组,计算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了解发病特征。通过 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飞行人员发病影响因素。 结果:717名海军飞行人员中,共检出高尿酸血症195例(195/717,27.20%),纳入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水平(473.70±48.35)μmol/L;血尿酸正常522例(522/717,72.80%),纳入正常尿酸组,血尿酸水平(350.10±42.73)μmol/L。 χ2检验结果显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在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睡眠等生活习惯,职业累计时间、体重指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方面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饮食、运动、饮酒、睡眠、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海军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其发病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关。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应指导其养成少食用海鲜、多食新鲜蔬菜、保持规律运动、戒酒、改善睡眠等良好生活习惯,控制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提高海军飞行人员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3-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山西省晋中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布病疫情数据和晋中市历年布病防控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晋中市布病流行特征及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2013-2020年晋中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5 235例,年均发病率为19.60/10万,各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561.09, P < 0.001)。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平遥县(903例),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榆社县(59.78/10万)。历年各月均有发病,季节发病明显,发病高峰为3-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0.50%(3 167/5 235)。人群分布以男性、20~60岁、农民为主,分别占81.07%(4 244/5 235)、85.06%(4 453/5 235)、81.34%(4 258/5 235)。流行病学调查高危职业人群33 522人,血清学检查24 544人,血清学阳性率为4.45%(1 091/24 544);病原学培养样本263份,检出布鲁氏菌52株,检出率为19.77%,均为羊种3型。 结论:近年来晋中市布病疫情呈散发态势,发病有明显地区差异,职业人群仍为目前防控重点。建议继续开展职业人群监测,做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临床路径精细化管理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对二级医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老年CAP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同等数量的两组,试验组61例(给予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及对照组61例(抗菌药物选择及应用时间以临床经验决定),观察两组患者的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疗程、费用、联合用药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痰病原学送检率及病原菌检出率95.1%(58/61)、27.6%(16/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8%(45/61)、13.3%(6/45)( χ2=10.536、5.545, P=0.001、0.019)。试验组单一种抗菌药物的DDD数、用药时间及应用人次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所有抗菌药物的累计DDD数41.8(46.5)、累计用药时间41(61)d及累计应用人次6(7)人次,与对照组78.3(111.0)、50(131)d、9(15)人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526、-0.559、-0.429,均 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率16.4%(10/61),低于对照组65.5%(40/61)( χ2=30.500, P=0.000);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疗程(8.98±2.05)d、抗菌药物费用(1 928.03±1 156.47)元、住院时间(11.00±3.16)d及住院费用(12 172.94±3 934.52)元,均低于对照组(11.75±3.16)d、(2 335.92±1 038.56)元、(13.90±3.72)d、(14 036.85±5 591.11)元( t=5.748、2.050、4.643、2.129,均 P<0.05)。试验组患者治愈率及30 d内病死率95.1%(58/61)、4.9%(3/61),与对照组88.5%(54/61)、8.2%(5/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1.743、0.535,均 P>0.05)。 结论:老年CAP患者实施精细化临床路径管理后可有效提高痰病原菌送检率及检出率,降低抗菌药的使用强度、疗程、费用及联合用药率,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临床抗菌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对临床医疗费用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年重庆市城市污水新冠病毒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了弥补传统大规模人群监测的不足,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提供预警信号,重庆市自2023年起开展城市污水新冠病毒监测工作。方法: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选择了重庆主城4个区5个有自动样本采集设施的污水处理厂作为监测点,每周每个污水处理厂各采集2份污水,用铝盐沉淀法进行富集浓缩,应用多重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新冠病毒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23年1月16日至12月31日累计监测城市污水496份,其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85份,总检出率57.46%。第3~5周、18~21周、40~47周新冠病毒检出率均为100.00%。城市污水中新冠病毒核酸浓度在第18周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进入低水平、波动流行期,污水监测新冠病毒核酸日均浓度与传染病监测系统显示的每日新增新冠感染者数、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论:重庆市城市污水中新冠病毒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4~5月份,污水监测可以间接反映新冠病毒感染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甘肃省大骨节病流行的长期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甘肃省大骨节病监测数据,了解大骨节病发病长期变化趋势。方法: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1990 - 2021年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查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的变化趋势,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对观察指标进行趋势分析;同时构建多项式回归模型拟合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1990 - 2021年,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X线累计检查儿童126 726人次,阳性检出为3 011人次,2019 - 2021年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为0。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990 - 2018年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 = - 14.40%, P = 0.001)。1990 - 1998、2002 - 2008和2008 - 2012年APC分别为- 17.75%、- 21.89%和- 49.89%,均呈下降趋势(均 P < 0.05);2012 - 2018年,APC = 6.15%,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 P = 0.475)。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随时间变化曲线拟合的四次多项式模型方程为 y = 0.000 314 5 x4 - 0.021 37 x3 + 0.487 1 x2 - 4.635 x + 22.08。 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以后,X线检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9年后达到消除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危因素量化问卷与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及分别联合粪便免疫化学检测在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筛查中效果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高危因素量化问卷(HRFQ)与亚太结直肠癌筛查评分(APCS)及分别联合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在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效果,为结直肠肿瘤早筛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总结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间在浙江嘉善县对40~74岁户籍人口进行结直肠肿瘤筛查的结果。排除合并严重疾患以致不适合行结肠镜检查者以及精神、行为异常不能配合筛查者。符合HRFQ问卷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列为HRFQ高危人群:(1)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3)本人有肠道息肉史;(4)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近两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慢性腹泻(近两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本研究中,将HRFQ评估为高危者记为“HRFQ(+)”,非高危者记为“HRFQ(-)”。APCS问卷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和吸烟4项危险因素进行风险评分:(1)年龄:50~69岁为2分,70岁及以上为3分;(2)性别:男性为1分,女性为0分;(3)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2分;(4)吸烟:当前或过去吸烟1分,不吸烟0分。将人群分为低危(0~1分)、中危(2~3分)、高危(4~7分)。将APCS评估为高危者记为“APCS(+)”,中、低危者记为“APCS(-)”。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阳性的血红蛋白阈值设定为100 μg/L。将APCS评估为高危者且FIT阳性记为“APCS+FIT(+)”,将APCS评估为高危者且FIT阴性、APCS评估为中低危者且FIT为阳性和APCS评估为中低位者且FIT为阴性记为“APCS+FIT(-)”。观察指标包括:(1)队列人群筛查顺应率及进展期结直肠肿瘤检出情况;(2)HRFQ与APCS及其联合FIT筛检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3)比较HRFQ与APCS问卷对不同结直肠病变检出率。采用SPSS 21.0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RFQ与APCS及分别联合FIT筛查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结果:浙江嘉善2017—2018年共筛查队列目标人群53 268人,实际完成问卷调查42 093人,顺应率为79.02%。接受肠镜检查者8 145人,HRFQ阳性人群(5 320例)中共3 607例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肠镜顺应率为67.80%;确诊结直肠癌8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88例。APCS阳性人群(11 942例)中共2 977例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肠镜顺应率为24.93%;确诊结直肠癌17例、进展期结直肠腺瘤148例。HRFQ筛查的阳性率低于APCS[12.6%(5 320/42 093)比28.4%(11 942/42 093),χ 2=3 195.547, P<0.001]。FIT阳性人群(6 223例)中共4 894例接受了结肠镜检查,肠镜顺应率为78.64%;确诊结直肠癌34例、进展期腺瘤224例。HRFQ与APCS及其联合FIT筛检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67%、5.54%、5.44%、8.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9%、96.85%、96.11%和96.99%;灵敏度分别为29.27%、50.30%、12.20%和39.02%;特异度分别为55.09%、64.03%、91.11%和82.51%。将HRFQ、APCS、FIT、HRFQ+FIT及APCS+FIT构建ROC曲线,提示APCS+FIT筛检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的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0.608,95%CI:0.574~0.642)。HRFQ与APCS问卷对不同结直肠病变的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两种问卷对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APCS问卷与HRFQ问卷比较,在非进展期腺瘤[26.10%(777/2 977)比19.43%(701/3 607),χ 2=51.228, P<0.001]、进展期腺瘤[4.97%(148/2 977)比2.44%(88/3 607),χ 2=30.249, P<0.001]及结直肠癌[0.57%(17/2 977)比0.22%(8/3 607),χ 2=5.259, P=0.022]方面其检出率要高于HRFQ(均 P<0.05)。 结论:APCS比HRFQ有更高的进展期结直肠肿瘤检出率,APCS联合FIT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展期结直肠肿瘤筛查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中心82例慢性肉芽肿病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的治疗和预后情况,以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管理,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明确诊断为CGD且于1999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生的82例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一般特征、感染、炎症并发症、治疗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2例患儿中存活组55例(67.1%),死亡组27例(32.9%)。49例(59.8%)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死亡组所占比例(81.5%)高于存活组(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确诊后58例(70.7%)开始服用复方磺胺甲 唑预防感染,平均用药36.8个月;52例(63.4%)接受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预防真菌感染,平均用药34.3个月。82例患儿累计因感染住院288次,细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三大病原检出率为41.3%,死亡组(51.8%)高于存活组(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出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死亡组患儿使用特殊级抗生素比例(70.4%)高于存活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7例(20.7%)患儿出现炎症并发症,以间质性肺病或肺纤维化、炎症性肠病、不完全川崎病为主。32例(39.0%)患儿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其中25例(78.1%)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移植,成功率为96.0%(24/25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依赖于特殊级抗生素治疗、未接受移植的患儿生存率更低。 结论:CGD患儿临床表现出现越早、特殊级抗生素使用比例越高,提示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目前药物保守治疗仍有不足,耐药菌的产生更增加了治疗难度。炎症并发症的认识和治疗仍有待加强。HSCT是目前CGD患儿的唯一治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