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及短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行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ICA或MCA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20例(120侧手术).根据术后14 d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影响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应用1:2倾向评分匹配方法筛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CT灌注加权成像(CTP)分期的差异.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共19例(15.83%)发生并发症,其中脑梗死5例(4.17%),脑出血2例(1.67%),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12例(10.00%).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并发症组患者手术侧别为左侧的占比高,术前收缩压及红细胞比容高,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收缩压高(OR=1.06,95%CI:1.01~1.11,P=0.022),术后第 1 天 NLR 高(OR=1.14,95%CI:1.04~1.24,P=0.006),手术侧为左侧(OR=12.87,95%CI:2.68~61.70,P=0.001)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预警因素.应用1:2倾向评分匹配的并发症组(15例)与无并发症组(25例)患者比较,术后3~6个月mRS及CTP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前收缩压高、术后第1天NLR高、手术侧为左侧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ICA或MCA闭塞患者颅内外血运重建术后并发症的预警因素;术后新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醛固酮诱导多器官损害小鼠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建立与评价醛固酮诱导多脏器损害小鼠模型.方法 小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 μg/(kg·d))、醛固酮低剂量组(150 μg/(kg·d)),醛固酮中剂量组(300 μg/(kg·d)),醛固酮高剂量组(450 μg/(kg·d)),通过手术在皮下埋置含有醛固酮的渗透性微泵,输注醛固酮4周建立醛固酮损害模型.每周记录小鼠体重、血压.4周造模结束后,小鼠处死取材,观察并分析小鼠血压及各脏器组织学形态等.结果 (1)输注醛固酮4周后,醛固酮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而醛固酮低剂量组无明显升高;(2)小鼠置入渗透泵后,第2周与第3周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收缩压均显著升高,但在第4周,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血压均有所下降;(3)醛固酮低、中、高剂量组肾以及心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间质水肿、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醛固酮低剂量组肝出现了少量的胶原沉积;醛固酮中、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的肝细胞损伤、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结论 醛固酮可以诱导小鼠的多脏器损害,在该种造模方式下脏器的损伤主要表现水肿、胶原沉积和纤维化病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术中体温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依据术中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6例NSCLC患者分为常规组(n=51)和控温组(n=55),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术中干预,控温组患者给予术中体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应激反应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10min(T1),控温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常规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0 min(T2)~麻醉苏醒5min(T5),控温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组,SpO2、体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控温组患者hs-CRP、TNF-α、IL-6、Cor、ACTH、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控温组患者FVC、PEF以及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干预能够更好地维持NSCLC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细胞和bulk RNA测序的综合分析预测肺鳞状细胞癌治疗反应和预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整合单细胞RNA测序(sing-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探索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基于这些基因的预后模型。为了更好地了解LUSC中的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进一步分析了免疫细胞的浸润特征,揭示其与LUSC患者预后的潜在关联。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GSE118245)中获取LUSC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并通过质量控制和数据标准化,鉴定出不同的细胞群体。使用Seurat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统一流形近似投影(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 UMAP)进行降维聚类。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LUSC患者样本,使用TCGAbiolinks包获取批量RNA测序数据,并对肿瘤样本和正常样本之间的DEGs进行筛选,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使用Cox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构建基于DEGs的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使用CIBERSORT算法评估不同风险组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比例,比较22种免疫细胞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中的差异。结果:从LUSC单细胞数据中质控得到出5 360个细胞,注释为13个不同的细胞群,并通过SingleR注释为8种细胞类型。与对照组相比,LUSC组中的中性粒细胞、CD4+ T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共筛选出3 396个DEGs,其中1 851个基因上调,1 545个基因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感染和补体级联反应等重要生物过程。在TCGA-LUSC数据中,使用WGCNA识别出与LUSC发展显著相关的蓝色模块,在此基础上筛选出61个交集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共识别出4个独立的预后相关基因(ITIH3、MME、PLAAT1和ATP13A5),构建了风险评分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风险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组患者肿瘤中的CD8+ T细胞、活化的记忆CD4+ 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低风险组,进一步支持了免疫微环境对LUSC进展的关键作用。结论:通过整合单细胞和TCGA数据,成功鉴定了LUSC中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构建了有效的预后模型。模型在多个验证队列中表现出预后预测,揭示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为LUSC的免疫微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免疫细胞在LUSC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如皋市中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5月—2021年6月经肛瘘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62例的病例资料,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原则,分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两组均予以肛瘘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术后温水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程度(fecal incon-tinence severity index,FISI)、渗液程度积分,测定肛门功能指标,治疗后采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族(interleukin,IL)及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ISI评分、渗液程度积分降低,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um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longest contraction time,ALCT)升高,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降低,治疗后血清IL-4、IL-6、IL-10以及β-EP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FISI、渗液程度积分较低,ALCT较低,RRP、ARP较高,血清IL-4、IL-6、IL-10以及β-EP含量较低(P<0.05);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22.16±3.21)d、(20.04±2.69)d与治疗组(17.25±2.69)d、(15.92±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2.84%(59/81),治疗组有效率为90.12%(73/8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疗效显著,较好的保护患者肛门功能,降低疼痛应激及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土茯苓总黄酮改善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的预防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研究土茯苓总黄酮(Smilax glabra flavonoids,SGF)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ISO模型组(1.25 mg/(kg·d))、SGF低剂量组(50 mg/(kg·d))、SGF高剂量组(100 mg/(kg·d)).SGF低剂量组和SGF高剂量组均在造模前预防给药7 d,之后各组进行ISO皮下注射,连续注射7 d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收集心肌标本,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法检测心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检测心脏相关肥大基因mRNA水平变化以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半胱天冬酶-1/白介素18(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interleukin-18,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上关键因子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 SGF预防给药可降低超声心动图中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inter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d)、左室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s)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IDs)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降低血中 IL-1β、IL-6、TNF-α 和 NT-proBNP 含量,抑制心脏相关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β-肌球蛋白重链(beta-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水平上调,抑制心肌ROS水平增加,下调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上关键因子NLRP3、Caspase-1(p20)和IL-18的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肥大和排列紊乱的情况,减少心肌纤维外的成纤维细胞增多,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和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结论 SGF可改善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大和心脏炎症,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IL-18炎症级联通路起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DVT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超声血流参数[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血清生物化学指标[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8(IL-1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DVT诊断,血栓组有36例患者,非血栓组有110例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Vs、Vd低于非血栓组,RI、D-D、Hcy、IL-18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科围术期DVT形成患者Vs、Vd与D-D、Hcy、IL18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RI与D-D、Hcy、IL-1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6项指标联合预测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大于Vs、Vd、RI、D-D、Hcy、IL-18单独预测的AUC(Z=6.055、5.725、5.583、5.014、4.479、5.318,P<0.05).结论 骨科患者围术期 Vs、Vd、RI、D-D、Hcy、IL-18水平异常,且与DVT形成密切相关,6项指标联合对骨科患者围术期DVT形成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19b对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9b对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选取7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拟对照物(NC)组、miR-19b组、miR-19b+质粒互补DNA(pcDNA)3.1组、miR-19b+PTEN组.采用高脂饲料+垂体后叶素建立冠心病模型,尾静脉注射miR-19b mimic、pcDNA3.1-PTEN慢病毒液构建miR-19b、PTEN过表达大鼠.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冠状动脉组织miR-19b和PTEN信使RNA(mRNA)水平,测定大鼠心功能,观察大鼠冠状动脉病理变化,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冠状动脉中PTEN/PI3K/AKT信号通路、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水平.分离培养冠心病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根据转染方式分为野生型质粒(WT)+NC组、WT+miR-19b mimic组、突变型质粒(MUT)+NC组、MUT+miR-19b mimic组,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9b与PTEN的靶向关系.将冠心病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细胞组、NC细胞组和miR-19b细胞组,检测PTEN mRNA和PTEN蛋白水平.结果 miR-19b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iR-19b、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AKT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 和 cleaved Caspase-9、PTEN mRNA、内皮素-1(ET-1)、PTEN 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b+PTEN 组 LVESV、LVEDV、细胞凋亡率、PTEN mRN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ET-1、VEGF、PTEN 蛋白水平高于 miR-19b 组,LVEF、NO、p-PI3K/PI3K 蛋白和p-AKT/AKT蛋白水平低于miR-19b组,差异均 有统计 学意义(P<0.05).模型组LVEF、miR-19b、VEGF、NO、p-PI3K/PI3K蛋白、p-AKT/AKT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组,LVESV和LVEDV、细胞凋亡率、PTEN mRNA、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ET-1、PTEN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并伴有明显的水肿.与模型组比较,miR-19b组冠状动脉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WT+miR-19b mimic组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于 WT+NC组、MUT+NC 组、MUT+miR-19b mimi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b mimic 细胞组 PTEN mRNA和PTEN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细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9b靶向抑制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冠心病大鼠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疮愈膏外敷促进湿热蕴结证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疮愈膏外敷对湿热蕴结证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70例湿热蕴结证肛周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术后常规换药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疮愈膏外敷创面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创面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肛门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疼痛、创面分泌物评分均较术后第2天降低,治疗组疼痛、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较术前降低,治疗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后第2天降低,治疗组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疮愈膏外敷可有效改善肛周脓肿湿热蕴结证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改善肛门功能,促进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蛋白组学技术探究健胃消食片改善小儿厌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健胃消食片对小儿厌食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3周龄SD大鼠,除对照组外均采用高脂高蛋白饮食4周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多潘立酮(10mg·kg-1)组、健胃消食片2g·kg-1组和健胃消食片5g·kg-1组,给药1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和胃肠动力指标,并取血和胃部组织分别进行血浆激素水平检测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 口服健胃消食片使得小儿厌食模型大鼠的摄食量和胃肠动力显著提高,同时血浆胃动素(MTL)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升高,生长抑制素(SST)水平下降;蛋白组学分析发现小儿厌食模型大鼠的发病过程以及健胃消食片的治疗过程与多个蛋白的差异表达有关,其中的胰蛋白酶原2(Prss2蛋白),主要参与消化及蛋白质的吸收;Ndufb2参与了内源性大麻素信号传导,在激活的状态下对摄食具有促进作用,这两种蛋白在模型诱导过程中下调,但在健胃消食片灌胃之后表达上调.同时多个信号通路参与到了健胃消食片的治疗,其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通路在治疗之后显著富集于胃组织,此通路具有促进胃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结论 健胃消食片通过增加小儿厌食模型大鼠的摄食量和胃肠动力改善厌食情况,调节MTL、β-EP和SST的分泌;Prss2和Ndufb2两个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不仅参与了小儿厌食的发病过程,同时也参与了健胃消食片对小儿厌食的治疗过程,推测可能是健胃消食片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