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交换进镜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水交换与常规注气进镜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搜集关于水交换与单纯注气的常规进镜方式对结肠镜检查质量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8日.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对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研究,106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水交换虽延长了进镜时间(MD=1.81,95%CI:1.28~2.35,P=0.000),但其腺瘤检出率(ADR)(O(R)=1.40,95%CI:1.26~1.55,P=0.000)、盲肠插管率(O(R)=1.62,95%CI:1.24~2.10,P=0.000)和肠道准备质量评分(MD=0.61,95%CI:0.42~0.79,P=0.000)高于常规进镜方式,疼痛评分(MD=-1.07,95%CI:-1.39~-0.76,P=0.000)、腹部按压(O(R)=0.42,95%CI:0.29~0.60,P=0.000)和体位变化(O(R)=0.59,95%CI:0.42~0.82,P=0.002)低于常规进镜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交换进镜方式虽延长了进镜时间,但提高了ADR、盲肠插管率和肠道准备质量评分,减轻了疼痛,降低了腹部按压和体位改变的概率,其是进行高质量结肠镜检查的较佳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饮食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血糖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不同干预措施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血糖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应用RevMan 5.3软件根据干预措施分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的10项RCT研究,包含3 3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 603例、干预组1 7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0项研究报道了清肠低血糖发生率及干预手段,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 P<0.000 01, I2=8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饮食干预能显著减少清肠准备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0.19,95% CI:0.09~0.40, P<0.05)。 结论: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期间的饮食干预,可以预防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的限制,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间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成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予以单切口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肿瘤标志物、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142.58±23.76)ml vs (121.37±20.23)ml],肠道功能恢复快[(3.87±0.65)d vs (3.12±0.45)d],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3.52±0.70)分vs (2.46±0.49)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26.19%(11/42) vs 7.14%(3/42)](均 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术后皮质醇(Cor)[(473.25±52.58)nmol/L vs (447.53±49.73)nmol/L]、肾上腺素(E)[(662.41±73.60)μg/L vs (622.84±69.20)μg/L]、去甲肾上腺素(NE)[(18.52±2.06)μg/L vs (17.48±1.94)μg/L]、白细胞介素6(IL-6)[(51.24±5.26)pg/ml vs (47.33±5.26)p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1.47±3.58)ng/ml vs (19.26±3.21)ng/ml]水平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CD3 +[(58.34±3.89) vs (60.21±4.01)]、CD4 +/CD8 +[(1.24±0.14) vs (1.31±0.15)]水平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生存曲线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结直肠患者予以传统常规腹腔镜根治术和单切口腹腔镜根治术均有较好疗效,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患者均有较好预后,但单切口腹腔镜根治术对患者应激损伤较小,可减轻免疫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少,能促进术后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线智能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无线智能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20年4-10月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患者在肠道准备前给予同样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智能手环在肠道准备时监测运动步数;对照组根据肠道准备指南要求,只鼓励患者适当行走,不做步数要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镜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7.68±0.92)分]高于对照组[(6.17±1.25)分]( t=4.53, P<0.05),肠腔气泡评分[(0.23±0.14)分]低于对照组[(0.83±0.28)分]( t=2.13, 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行走步数[(1 807.75±93.48)]、行走距离[(1 205.71±53.62)m]显著高于对照组[(1 232.33±87.67)、(833.14±32.17)m]( t=13.467、11.930,均 P<0.05);观察组患者门诊就诊满意度[98.68%(75/76)]高于对照组[88.15%(67/76)](χ 2=6.851, P<0.05)。 结论:无线智能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准备中可以量化活动情况,提高患者服药期间活动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肠道清洁质量。研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全面检索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的相关证据,评价和总结最佳证据,为临床提高儿童肠道准备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儿童及家长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循证检索资源的"6S"金字塔分类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临床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及数据库中有关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站)至2021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提取证据和确定证据推荐级别。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其中临床指南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4篇。对相关证据汇总后,从宣教方式、饮食准备、肠道清洁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8个方面总结了共计16条证据内容。结论:内镜诊疗团队、外科医师、护理等多学科团队应在儿童结肠镜术前考虑儿童的不同年龄段及特殊情况,联合讨论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案,从而提高儿童结肠镜检查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儿童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结肠镜检查已成为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肠道准备作为结肠镜检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其影响因素在成人中已有广泛的研究。由于儿童与成人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其肠道准备的影响因素也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而目前有关儿童肠道准备影响因素的研究仍较少。故现就患儿个体因素、既往疾病史、肠道准备方案、肠道准备宣教、肠道准备期间排便情况及肠道准备与结肠镜检查间隔时间等方面,对影响儿童肠道准备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中与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相关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采用2014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所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进食前评估、限制饮食时长、饮食内容、评价指标、进食效果、肠道准备方法、健康教育等7个方面汇总出25条证据。结论:本研究严格遵循循证方法,归纳、总结出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可为我国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提高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芒硝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清洁准备中的护理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芒硝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清洁准备中的护理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单纯采用芒硝清洁肠道,B组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C组采用芒硝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比较各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BPS)评分情况,清肠剂耐受性、盲肠插管的成功率、息肉检出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各组肠道清洁质量直肠至降结肠、脾曲至肝曲、升结肠至盲肠和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C组肠道清洁质量直肠至降结肠、脾曲至肝曲、升结肠至盲肠和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耐受性、盲肠插管的成功率高于A组、B组,息肉检出率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C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芒硝、复方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在肠道清洁准备工作中,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联合应用可更好提高肠道清洁质量和患者清肠剂耐受性,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专家共识意见(2023,广州)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自201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国消化内镜诊疗相关肠道准备指南(2019,上海)》以来,随着国内人群对于结肠镜检查的需求普遍加大,国内消化内镜技术得以飞速发展,质量控制体系逐渐健全,人工智能评价领域逐渐开展。为进一步更新相关进展,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结直肠学组牵头拟定本共识意见,聚焦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并邀请国内消化领域专家进行讨论及修改,对各推荐意见的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评估并投票。本共识意见主要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必要性、质量控制及质量评分、常用肠道清洁剂的推荐使用策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的有效措施、肠道准备的个体化应用、肠道准备的宣教方式共6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对结肠镜检查前相关肠道准备的实施与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维成像装置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三维成像装置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初步应用。方法:纳入2019年1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60例,每例患者先后进行两次结肠镜检查,按照随机码分为2组,其中3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进镜均使用二维结肠镜,首次退镜使用三维结肠镜,再次退镜使用二维结肠镜),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镜均使用二维结肠镜,首次退镜使用二维结肠镜,再次退镜使用三维结肠镜),观察2组息肉检出情况,并进行退镜时间、操作体验、图像质量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试验组首次息肉检出率为77.3%(17/22),高于对照组的43.5%(10/2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51, P=0.021)。试验组10例操作者合并头晕症状,而对照组操作者无头晕症状( P=0.001)。2组首次结肠镜检查检出息肉直径[0.50(0.70)cm比0.30(0.20)cm, U=57.000, P=0.170]、退镜时间[(4.6±1.5)min比(5.2±1.9)min, t=-1.189, P=0.239]、图像质量(2组病变性质识别3分均为27例,腔道识别3分均为28例, 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三维成像装置在结肠镜检查息肉检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可操作性,可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