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基地化培训课程设置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建立贴近实战化、系统化的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基地化培训课程内容。方法:对现有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并组织专家讨论,初步构建集中培训课程内容,同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评估课程整体框架设计以及各模块的合理性及重要性得分。在此基础上,根据积极系数(%)、权威系数(Cr)、协调系数( W)及变异系数(Cv),进一步筛选并优化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培训课程内容。 结果:初步建立了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培训课程内容,专家对于战现场急救技能、战创伤救治科目评分较高,其合理性评分分别为(9.32±0.75)分、(9.33±0.75)分、重要性评分分别为(9.45±0.65)分、(9.28±0.74)分,对于野外生存评分最低,其合理性、重要性评分分别为(7.95±2.28)分、(7.87±2.16)分。结论: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分队部署前基地化培训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实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维和医疗分队部署前培训体系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刚果(金)维和任务区28例重症疟疾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刚果(金)维和任务区重症疟疾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评价以青蒿素为主联合疗法效果及不良反应,为重症疟疾救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联合国驻刚果(金)稳定特派团中国二级医院住院治疗的28例重症疟疾维和人员进行分析。结果:期间疟疾住院患者362例,其中重症疟疾28例,占7.73%,均为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时间2.3 d(2~5 d)。使用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或蒿甲醚后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抗疟治疗及对症治疗均治愈,2例出现治疗反应延迟,无死亡病例。结论:青蒿琥酯或蒿甲醚后口服复方双氢青蒿素片抗疟疗法对于重症疟疾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刚果(金)维和任务区362例疟疾病例的发病特征及基于青蒿素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刚果(金)维和任务区疟疾的发病特征和诊治情况,同时评价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的效果,为疟疾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MONUSCO)中国二级医院收治的感染疟疾维和人员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发病特点、治疗及临床结局等情况。结果:2014年1月至2020年9月,362例维和人员因感染疟疾住院,年均发病例数为54例/年,年发病率为9.5/1 000,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的时间中位数为2.5 d,范围为1 ~ 9 d;患者中,重症疟疾占7.73%(28/362),非复杂性疟疾占92.27%(334/362);旱季(4 - 9月)发病占37.57%(136/362),雨季(10月至次年3月)发病占62.43%(226/362)。使用ACT抗疟治疗后均临床治愈,其中8例出现复燃,经药物转换ACT再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结论:在刚果(金)维和任务区,维和人员对疟疾普遍易感,在临床治疗中采用ACT,治愈率高,安全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于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联合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对携带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功能特征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找到可预测此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超声指标。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就诊的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成人HCM患者43例,根据有无终点事件发生分为2组,即终点事件组( n=13)和无终点事件组( n=30)。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随访结果,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一级终点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SCD),心脏骤停抢救存活或植入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CD)适当放电;二级终点事件包括急性心梗,因心力衰竭住院,血栓栓塞,室上性心律失常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终末期HCM。 结果:4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 012(812,1 330)d。13例(30.2%)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其中6例(14.0%)发生一级终点事件(SCD 2例、心脏骤停抢救存活3例、ICD适当放电1例),7例(16.3%)发生二级终点事件(因心力衰竭住院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致晕厥复律1例、终末期HCM 1例)。与无终点事件组比较,终点事件组患者5年SCD风险评分较高( P<0.05),发生晕厥的患者比例较高( P<0.05),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大( P<0.05),左心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较低( 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S是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HCM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HR=0.814,95 %CI 0.663~0.999, P=0.04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绝对值曲线评估结果显示,GLS绝对值≤13.67%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AUC=0.753,95 %CI 0.558~0.948, P<0.05),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69%。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进一步显示,GLS绝对值≤13.67%的HCM患者无终点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GLS绝对值>13.67%的患者( P<0.05)。 结论:3D-STI指标GLS可作为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H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马里维和二级医院骨科疾病分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马里东战区维和二级医院接诊的骨科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掌握骨科疾病谱分布特点.[方法]选取第十批马里东战区维和二级医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就诊的骨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门诊接诊登记、门诊病例及专家咨询等方式汇总其疾病类别、国家和月份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年共接诊3 442例,骨科疾病占13.3%.纳入本研究的326例,男306例,女20例;年龄20~61岁,平均(35.1±8.4)岁.疾病类别,软组织损伤62.6%;劳损性腰痛13.8%;骨折11.4%;腱鞘滑囊疾病和腰椎间盘突出分别为4.6%、3.7%.患者类型及国别,维和军事人员占骨科患者首位(79.1%);发病率前5位的国家是约旦(13.7%)、埃及(13.0%)、斯里兰卡(10.3%)、中国(9.8%)、孟加拉国(9.4%).就诊季节,发病主要集中在雨季和凉季,共80.1%;6、9个月达到高峰.疾病发生部位,下肢141例(40.6%);腰部81例(23.3%);上肢79例(22.8%);肩部26例(7.5%);头颈部13例(3.8%).[结论]马里维和人员骨科疾病类型主要为软组织损伤、劳损性腰痛和骨折.伤病员主要出现在约旦、埃及、斯里兰卡、中国、孟加拉国等出兵人数多的国家,雨季及凉季和各出兵国轮换期是疾病的高发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马里维和任务中髋臼骨折髋后脱位1例诊疗经过
编辑人员丨2024/7/6
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高速损伤所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引起的髋臼骨折也在逐渐增多.髋臼骨折患者中很多都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髋关节脱位.由于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复杂性,造成此类复合损伤明确分类和手术治疗的困难.联马团维和中国二级医院是联合国医疗救治体系的重要环节,负责东战区维和人员的医疗救治.但受限于联合国要求,二级医院缺乏CT、MRI等先进检查设备,手术室无菌等级低,且按照要求只能收治不超过7d治疗期的患者,导致很多急危重症患者只能转诊至巴马科的Ⅱ+级医院,从而延误患者治疗.本文报道1例右侧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战士的救治过程,讨论维和医疗体系的缺陷,并提出分析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南苏丹维和任务区1例重症疟疾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报告及分析1例重症疟疾,探讨血小板作为疟疾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价值,为重症疟疾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驻南苏丹维和二级医院收治的1例恶性疟原虫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诊断为"重症疟疾"在院治疗,以"血小板重度减少、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经蒿甲醚规范抗疟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1周后复查发现"疟疾再燃",继续予以青蒿琥酯规范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 血小板可作为评价疟疾严重程度的指标,血小板严重减少的疟疾患者应按重症疟疾来管理,延长复查周期,联合使用抗疟药物,以取得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南苏丹中国二级医院口腔科感染控制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1/4
2006 年 5 月,根据联合国安理会 1590 号决议,我国向南苏丹瓦乌市派遣了维和医疗队组建二级医院,为来自 40 多个国家联合国维和人员提供卫勤保障任务,这些人员包括各出兵国军人、军事观察员、维和警察、大量的当地雇员等 [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维和分队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随着承担维和任务的增加,我国每年都要派出多支维和分队到海外执行维和任务.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负责维和部队的卫勤保障任务,但受地域、国籍、语言和保障范围等限制,部分维和官兵有时不愿前往维和医院就诊,维和部队官兵卫勤保障工作面临一定困难.为克服这一短板,我们依托地方力量研制了远程医疗系统,为我国驻利比里亚某维和警察防暴队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保障,探索了军民融合方式为维和分队提供卫勤保障的路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里维和部队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及其护理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5年6月中国第三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在西非大陆执行保障任务,维和部队二级医院收治各国维和部队因受恐怖袭击而受伤或执行任务时受到意外伤害而入院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一部分出现了创伤性心理应激障碍.因此,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对发生创伤后心理障碍的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生理上伤痛,还可以有效缓解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防止心理危机的产生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本文综述了维和期间产生创伤性心理应激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创伤后心理应激护理干预,旨在为后继维和部队治疗因创伤引起的心理应激障碍患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