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互动教育在肾癌术后细胞因子治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教育在肾癌术后细胞因子治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泌尿外科肾癌术后行细胞因子治疗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术后健康指导和以网络健康教育为平台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满意度、知识知晓率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疲劳、疼痛、呼吸困难、食欲下降、腹泻、便秘等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网络互动教育能够为肾癌术后行细胞因子治疗患者的延续护理带来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本科教育领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热点与前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中文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英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检索源,采用CiteSpace对检索到的2008—202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到中文文献43篇,英文文献83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育改革、在线学习和课程体系评估,研究前沿为网络授课、德育教育和人文关怀等。国外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育模式选择、强调互动性,研究前沿为开展有创新性的混合式教学、注重护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环境构建。结论:未来混合式教学应注重开展创新性研究、学生满意度的动态评估反馈,尤其需加强护理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培养,旨在促进护理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而不断优化和创新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本科教育领域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饮食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状态、疾病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饮食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状态、疾病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72例。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营养干预,联合组患者实施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及出院后疾病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白蛋白(ALB)及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后3个月,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实施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联合阶梯式饮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对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心健康管理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的微信小程序。方法:依托网络平台与智能手机,根据脑卒中高危人群以及医护人员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需求分析,以健康数据采集、卒中风险评估、健康教育知识库匹配及干预计划、数据隐私及安全为关键技术,设计与开发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健康管理网络平台。结果:小程序包括患者端、医护人员端和后台管理端3个端口,具有脑卒中风险评估、健康管理随访计划智能推送、健康指标记录与服药提醒、互动咨询、健康知识推送等主要功能。结论:开发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和健康管理微信小程序,应用简捷、有效的智能评估,实现对人群脑卒中风险快速分级,为小程序功能模块开展个性化、精准高效的脑心健康管理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课程线上教学现状与启示——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拟从整体上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生对医学课程线上教学的认识和线上学习现状,并对医学课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读医学生188人,采用自编问卷匿名调研。运用SPSS 2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结果:88.83%(167人)的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为线上教学最大的优点。而59.57%(112人)的学生认为学习自觉性降低,49.47%(93人)的教师对教学平台不适应,59.57%(112人)的教师对教学方式改变不适应,可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学生对疫情期间开展的医学课线上教学普遍认可度高,但仍存在学生自律性降低、师生互动不够、对部分网课平台建设不满意、无法亲临实验室和参与临床实践等问题。本次调研对后疫情时代及未来的医学教育模式修订仍可起到帮助作用,推荐医学理论课和PBL讨论课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应加强临床实践和医学实验课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开展专科联盟医学线上教育的调查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牙颌面畸形专科联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遴选教师团队,针对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学科特点设计理论知识和软件实操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借助“国家口腔远程教育平台”开展“云培训”。通过对参与课程的10名授课讲师、325名理论课学员及50名实操课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参与人员的地域分布、人员组成、软件实操效果及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本次课程覆盖范围大、受众广,学员总体接受度、教学效果满意度高。首次开展的线上软件实操课程进行顺利、师生互动及时,学员对三维手术设计流程均能熟练掌握。但这种云培训模式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卡顿、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形势下的线上远程医学专科教育在疫情过后,仍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可作为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远程医学教学的实践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青春期哮喘患儿自我管理影响因素的描述性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青春期哮喘患儿对影响疾病自我管理因素的观点,为改善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提供依据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3年2—6月,通过目的抽样方法,招募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10~17岁青春期哮喘患儿。围绕自我管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结果:共纳入17例青春期哮喘患儿,年龄(13.00±2.03)岁,病程(5.00±2.85)年。经过分析,访谈资料包括自我管理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2个方面。其中,促进因素编码为3个主题及7个亚主题,包括哮喘患儿的个人管理意识(责任感、依从意识);社会支持(家长照护和补偿、教师和同学支持、病友互动);健康教育(医护健康指导、学校健康宣传)。阻碍因素编码为3个主题及6个亚主题,包括疾病认知(需求竞争、重视度);社交环境(人际互动、物理环境);医疗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可及性、学校相关医疗资源)。结论:青春期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人管理意识、社会支持和健康教育可促进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而疾病认知、社交环境和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不利因素会阻碍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医护人员应制定和开展针对哮喘患儿自我管理的赋能方案,通过调动多渠道医疗资源、给予多维度全程赋能并帮助哮喘患儿构建多元人际支持网络系统等方式,促进青春期哮喘患儿实现有效的健康管理过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络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使用网络标准化病人(Web-SP)进行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北京市某高校的219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周的线上精神科护理实习,组建线上实习教研组,在医院护士中招募并培训15名标准化病人(SP),根据临床真实案例设计具备典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等共12种角色。按实习计划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设线上实习课堂,由临床带教老师直播和现场访谈SP及SP扮演的家属,学生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与线上带教的老师及SP进行互动。实习结束后,向219名护生在线发放SP模拟质量评价量表(SQSPS)以及自制"精神科Web-SP的使用效果评价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219名本科护生SQSPS总分为(92.08±10.89)分,护生对Web-SP应用于线上实习的总体评价得分为(46.52±4.60)分,其中"加深了对患者的共情"得分最高,为(4.79±0.47)分;其次是"加深了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为(4.75±0.68)分;第3位是"理解了症状对患者影响",为(4.73±0.52)分。结论:将Web-SP应用于线上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满足护生对精神科及护理课程的实习需求,经过系统培训的Web-SP可以替代真实的患者完成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军队教学医院临床医学网络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时代军队教育方针的转变,网络教学逐渐成为军队教学医院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采取以录播教学为主、直播教学为辅,鼓励优势学科进行MOOC教学和研讨教学的网络教学,通过基础设施配备、授课教员预案、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测验、教学评价、督导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网络教学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学员和教员双向调查结果发现,23.26%(30/129)的学员和65.38%(17/26)的教员认为学员学习能力不足,34.88%(45/129)的学员和23.08%(6/26)的教员认为现有技术不满足网络教学要求,55.04%(71/129)学员和69.23%(18/26)教员认为网络教学效果不如面授教学,28.68%(37/129)的学员和57.69%(15/26)的教员要求回归面授。加强智慧教室的建设、建立健全网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各种创新性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将有望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网络教学,实现网络教学的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徽省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参培现状调研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提升社会药房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安徽省 13 个地级市市区、县域及乡镇药店(社会药房)的 800 名执业药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钉钉App定向推送自制调查问卷,汇总问卷数据,分析执业药师对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85 份,有效回收率为 85.62%.受访者中,年龄>30 岁(642 人,93.72%),大专及以下学历(411 人,60.00%),近 3 年参加过继续教育(682 人,99.56%)的执业药师较多.受访者对希望提高的能力、调动参培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师资选择、教学方法、培训内容等项目选择率最高的分别为药学服务能力(625 人,91.24%),增强时效性(554 人,80.88%),一线专业技术人员(558 人,81.46%),案例引导式(495 人,72.26%),常见病症诊疗指南(579 人,84.53%);较希望在继续教育中获得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临床诊疗知识(624 人,91.09%)及用药指导方面的药学知识(614 人,89.64%).受访者选择网络授课的比例高于面授(58.83%比 15.18%),650 人(94.89%)支持分类(生产、经营、使用)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结论 当前,国内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项目开展中存在配套政策更新不及时,网络学习有不足,教学形式及师资设置欠灵活等问题,建议制订继续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类型、开展形式、内容及需达到的教育效果,对不同专业背景、工作岗位的执业药师采取分类教学模式开展继续教育;注重药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情景互动、案例分享等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执业药师沟通交流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