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育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医学教育应用现状,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障碍,为推进SP参与教学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以网络能够检索到明确联系方式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79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邮件向SP相关负责人发送调查表与知情同意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收到64所院校回复的有效问卷,其中有37所(57.8%)院校在教学中应用了SP,培训SP的主要方法为情景演练、示教、看视频、现场观摩。37所院校中,SP主要应用于病史采集教学[29所(78.4%)]、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28所(75.7%)]、医患沟通教学[27所(73.0%)]、体格检查教学[23所(62.2%)]。SP质量评估方式主要为教师反馈[27所(73.0%)]、学生反馈[26所(70.3%)]、自制评价表评估[11所(29.7%)]。SP应用的主要问题为SP队伍不稳定[27所(73.0%)]、缺乏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课程培训[17所(45.9%)]。结论:SP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教学领域中已经开始重视SP的应用。今后需要加强SP培训的规范化,进一步推进SP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络标准化病人在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使用网络标准化病人(Web-SP)进行本科护生精神科临床护理线上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北京市某高校的219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周的线上精神科护理实习,组建线上实习教研组,在医院护士中招募并培训15名标准化病人(SP),根据临床真实案例设计具备典型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等共12种角色。按实习计划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设线上实习课堂,由临床带教老师直播和现场访谈SP及SP扮演的家属,学生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与线上带教的老师及SP进行互动。实习结束后,向219名护生在线发放SP模拟质量评价量表(SQSPS)以及自制"精神科Web-SP的使用效果评价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19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219名本科护生SQSPS总分为(92.08±10.89)分,护生对Web-SP应用于线上实习的总体评价得分为(46.52±4.60)分,其中"加深了对患者的共情"得分最高,为(4.79±0.47)分;其次是"加深了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为(4.75±0.68)分;第3位是"理解了症状对患者影响",为(4.73±0.52)分。结论:将Web-SP应用于线上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可以满足护生对精神科及护理课程的实习需求,经过系统培训的Web-SP可以替代真实的患者完成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人工智能在麻醉与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人工智能(AI)是研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通过算法使机器能够推理问题和执行任务[1] . 随着芯片存储、通信网络、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无线传输模块和各类传感遥测设备的日新月异,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2] . 由于其在快速识别、处理大规模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AI正推动着包括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在内的各个医学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3-4] . 目前,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麻醉从业人员的缺乏以及麻醉手术量的需求增长等诸多医疗矛盾日益突显,而这些因素均易引起病人麻醉质量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围术期的风险增加[5] . 因此,大力发展 AI在麻醉与围术期学科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髋部骨折病人住院总费用和材料费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髋部骨折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髋部骨折住院总费用和材料费的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和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2011-2015年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方式、住院费用等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对费用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SPSS 18.0模拟神经网络模型,得出各个变量的敏感度,评价各因素对住院总费用和材料费的影响.结果 结果显示,对住院总费用影响前3位的因素分别为:手术方式、住院天数和骨折分组,对材料费影响前3位的因素分别为:手术方式、骨折类型和使用下腔静脉滤器.结论 控制髋部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应该着力于材料费和药费两个部分,合理安排手术方式、缩短住院天数、对下腔静脉滤器规范使用和降低下腔静脉滤器价格是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OOC在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将MOOC应用在普通外科学研究生的教学中,借助其教学视频精品化、学习时间灵活化、视频微型化等独特优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在线资源共享、测验考核和模拟虚拟病人等途径,在网络上与教师同学积极互动,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研究表明,学生各分数段的平均成绩均有所提升,总成绩也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将MOOC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接受与承诺疗法对晚期胰腺癌病人心理应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接受和承诺疗法(ACT)对晚期胰腺癌病人压力、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的晚期胰腺癌病人122例.由没有参与该研究的人员使用网络随机化方案根据性别和疾病的种类对病人进行分层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失访19例,治疗组失访24例,最终有效例数对照组42例、治疗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标准化的8周ACT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干预后8周和20周两组疾病活动、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8周和20周两组视觉模拟感知压力评分、接受和行动问卷(AAQ-Ⅱ)得分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21)的抑郁、焦虑和压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疗法可改善晚期胰腺癌病人的心理压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多元整合诊断学教学改革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响应大学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整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研究型教学模式(RBL)、三明治教学法(Sandwich)、标准化病人(SP)、微格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多媒体网络等,构建了多元整合诊断学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医学人文关怀的职业素养,考验了教师的综合能力.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病种急诊预检分诊信息化模型的初步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方法,构建急诊预检分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2018年11月30日就诊的急诊病人分诊情况,应用ANN模型,模拟预检护士预检分诊头晕/眩晕病人的思维过程,将分诊依据作为输入层,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格拉斯哥评分(GCS)、疼痛评分、血糖,输出层为分诊结果,预测分诊准确率.[结果]基于传统人工预检分诊预检结果(准确率为80.2%,AUC=0.509)进行逻辑演练及专家分级后进行ANN模型构建,测得预测准确率为99.4%,AUC=1.000,血压是判断头晕/眩晕病人重要依据.[结论]构建的急诊预检分诊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分诊正确率,使急诊病人的评估同质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实用型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方法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实用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 成立网络式的培训小组,采取模拟病房实际工作情景,将护理不安全信息、护理制度及规范要求纳入培训流程中;培训小组人员之间有被动提问、主动发言共同参与形成互动.结果 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提高了2.82分,合格率提高了9.03%,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护理不安全信息主动上报率提高了0.05%,病人满意度提高了O.84%.结论 实用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方法来自临床又应用于临床,不仅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不安全信息上报的主动性,护理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电压和标准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系统评价高电压和标准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 pain,Z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国家知识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8个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以获取比较高电压与标准电压PRF治疗ZAP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时间截止为2022年6月,不设置语言限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进行文章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软件进行荟萃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或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改善的效果,次要结局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病人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安全指标为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0篇RCT研究,病人601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ZAP病人疼痛评分方面,高电压PRF治疗组低于标准电压PRF组(P<0.00001);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面,高电压PRF治疗组低于标准电压PRF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高电压PRF治疗组与标准电压PR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高电压PRF在改善ZAP病人的镇痛疗效和睡眠质量方面优于标准电压PRF,且并不增加ZAP病人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