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的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选穴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常用耳穴及其选穴配伍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Excel 2021建立数据库,R Studio软件分析耳穴配伍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165篇文献,单独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136篇,结合其他干预措施治疗的文献29篇;常见证型为肝火亢盛、痰浊壅盛、阴虚阳亢及阴阳两虚;常见的穴位依次为神门(15.10%,135/894)、降压沟(14.09%,126/894)、交感(10.63%,95/894)、肝(10.29%,92/894)、心(9.73%,87/894)、肾(9.06%,81/894)、皮质下(6.94%,62/894);常见配伍穴位为神门-降压沟-交感-肝-肾、神门-降压沟-肝-肾、神门-降压沟-交感、神门-降压沟。结论: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选穴提供可靠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穴位敷贴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212例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进行一般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进行穴位敷贴,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降压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91.51%,高于对照组的73.58%( 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68.87%(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人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中医证型H型高血压25羟维生素D与脉搏波速度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H型高血压患者25 羟维生素D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余市人民医院2021 年12 月至2022 年9 月H型高血压患者100 例,将患者根据不同证型分为痰湿内盛、阴阳两虚、肝火亢盛、阴虚阳亢4 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测量并比较各证型患者血糖、血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 羟基维生素D与脉搏波速度,分析各证型脉搏波速度与25 羟维生素D的相关性.结果 各证型之间总体收缩压为(155.61±10.61)mmHg,总体舒张压为(87.91±11.15)mmHg,各证型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血清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内盛证、阴阳两虚证Hcy水平显著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之间脉搏波速度和25 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间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内盛证、阴阳两虚证脉搏波速度与25 羟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P<0.05),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脉搏波速度与25 羟维生素D呈负相关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型高血压若证属痰湿内盛或阴阳两虚,同时患有维生素D缺乏,应及时纠正,降低脉搏波速度,改善血管弹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降低卒中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心脾疾病验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脏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及精气血津液运行皆弛张有度,无太过或不及,以维持中和的状态.若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全身气机枢转,可导致病理表现截然相反的五脏病变.如肝气疏泄不及,气滞肠腑,或肝血不足,阴津匮乏,会导致大便干结、秘而不通;肝气疏泄太过,横乘脾土,又可导致腹痛泄泻、大便稀溏.肝郁乘脾,脾虚生痰,会出现乏力懒言、多寐等症状;肝火亢盛,影响心神,可导致少寐、不寐.文章列举分析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的脾胃病泄泻案、便秘案和心系疾病不寐案、多寐案,旨在说明临床治疗心脾疾病时可以调肝为主,调整阴阳,补虚泻实,双向调节,使肝气无太过亦无不及,全身气血不急不怠,脏腑经络等恢复和合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探析儿童抽动障碍的病机和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基于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发展以肝气病→肝火病 肝风病的动态演变规律为主线,三个阶段分别以肝气郁结、肝火亢盛、肝风内动为基本病机;同时以肝血虚滞、肝阴失养为主的肝之气血阴阳偏颇为要点,以他脏累及或渐及他脏的五脏关系失衡为补充.以治肝三十法为指导原则,TD肝气病治以疏肝理气法、疏肝通络法,可用小柴胡汤、四逆散;TD肝火病治以清肝法、泻肝法、化肝法,可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化肝煎;TD肝风病治以熄风和阳法、熄风潜阳法,可用羚角钩藤汤、六味地黄丸;同时全程兼顾调和肝之本脏气血阴阳以及他脏病变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态靶因果"理论辨治桥本甲状腺炎临证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通过分析仝小林院士"态靶因果"辨治方略的理论内涵,基于桥本甲状腺的中医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累计成果,探索将"态靶因果"理论运用于桥本甲状腺炎的诊疗过程中以提高临床疗效.根据病程的发展阶段赋予桥本甲状腺炎新的命名,提出桥本甲状腺炎郁滞态→火毒态→虚损态的态势演变,并强调共态-痰瘀滞络态贯穿疾病始终.郁滞态可分为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火毒态可分为肝火亢盛证、气阴两虚证;虚损态为脾肾阳虚证,据此初步确立治法方药.提出治疗共态的病靶方-芪箭消瘿方,枚举不同症靶的核心药物及标靶药-夏枯草、麻黄、黄芪、穿山龙、鬼箭羽、白芍等.强调审查因态,未病先防,已病防治,同时关注进展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性,及早治疗阻断传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食偏嗜、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证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年龄、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及饮食偏嗜具有相关性(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阴阳两虚型为对照组,年龄≤65岁(P<0.05,OR=29.328)和高血压病家族史(P<0.05,OR=9.499)与肝火亢盛型相关;年龄≤65岁(P<0.05,OR=9.241)和饮食偏咸(P<0.05,OR=4.840)与痰湿壅盛型相关;年龄≤65岁(P<0.05,OR=10.304)和高血压病家族史(P<0.05,OR=8.312)与阴虚阳亢型相关.结论 痰湿壅盛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证型,饮食偏咸是痰湿壅盛型的危险因素;家族史是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复方野菊花提取物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2
目的 探讨复方野菊花提取物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影响及降压作用机制.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ig复方附子汤建立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大鼠模型,给予复方野菊花提取物干预后,检测大鼠中医证候指标、心率和血压,测定血清与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dystem,RAAS)相关因子的含量,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血脂水平,观察靶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复方野菊花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眩晕恢复时间、面温、耳温、尿液吸光度(P<0.01),增加唾液分泌量及粪便含水量(P<0.01),缓解模型大鼠尖叫、攻击、打斗、撕咬等攻击性行为;显著降低模型大鼠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P<0.05、0.01);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 ET-1 水平(P<0.01),升高 NO 水平(P<0.01);改善心脏、肾脏及胸主动脉组织结构异常;降低血清中醛固酮(aldosterone,ALD)、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水平(P<0.05、0.01),降低肾脏肾素、Ang-Ⅱ、ACE 和胸主动脉Ang-Ⅱ的蛋白表达(P<0.05、0.01),增加肾脏ACE2蛋白表达(P<0.01).结论 复方野菊花提取物能够缓解高血压模型大鼠肝火亢盛证,改善模型大鼠的内皮状态,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过度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96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中医证候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分析969 例代谢综合征患者 10 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中医证候,归纳疾病风险升高过程中证候变化特点.[方法]收集 2021 年9月—2022 年 1 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患者的体检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量表.采用China-PAR模型评估患者 10 年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运用隐结构归纳 3 种卒中风险程度内中医证候.[结果]969 例 40~60 岁代谢综合征患者 10 年脑卒中低、中、高危风险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 411 例(42.41%)、274 例(28.28%)和284 例(29.31%).共纳入中医症状42 个,分层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 8、14 和9个隐类.结合专家咨询得出 3 种风险程度各自证候,低风险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夹湿证和肾阴虚证;中风险患者以心脾两虚夹痰和肝火炽盛证为特点;高风险患者多为脾肾两虚证和肝阳上亢证.[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 10 年心脑血管病多处于中、高风险程度.虚证是代谢综合征患者转变为心脑血管病风险的基础,阴亏阳亢是达到高风险期的重要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张志远从肝、脾、肾论治耳鸣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2
总结张志远教授从肝、脾、肾论治耳鸣的临证经验.认为耳鸣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耳窍失养,多与肝郁、肝火、肝阳上亢、肝胆湿热、脾虚痰凝、肾精亏损等因素有关.治宜调肝、健脾、滋肾,具体临证治疗时,肝气郁结型耳鸣运用仙女饮疏肝行气、开郁散结,肝火炽盛型耳鸣运用通玄泻青汤清肝泻火、通玄散郁,肝胆湿热型耳鸣运用泻肝除湿汤清利肝胆、除湿通窍,肝阳上亢型耳鸣运用熄风潜阳饮平肝潜阳、清肝熄风,脾虚痰阻型耳鸣运用定眩除鸣汤健脾利湿、化痰定眩,肾精亏损型耳鸣运用滋肾清火汤滋肾益精、清热开窍,肝肾亏虚型耳鸣运用补水制木防风汤滋补肝肾、平肝熄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