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亚急性甲状腺炎(SAT)是一种常见的复发率较高的甲状腺炎性疾病.清代医家王旭高基于中医经典理论和自身临床经验总结"治肝三十法",其分类符合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法循序渐进,现今医家将这些治法广泛用于各系统疾病.SAT病位为肝经所过,常因情志因素而发,故其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久而痰瘀互结以及肝阴不足致化火生风,治疗可选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中的部分治法.SAT甲亢期可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治以搜肝、疏肝理气、疏肝通络、清肝、泻肝、化肝、息风和阳、养肝等法;过渡期和甲减期则可随证使用培土泄木、温肝等法;恢复期则运用补肝法以养肝血、调肝阴.验之临床,获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弥漫性肝血管瘤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成人弥漫性肝血管瘤病(DHH)是一种极罕见的良性疾病。成人DHH可局限于肝脏的一段或几段,也可弥漫性分布于整个肝脏;还可能同时累及肝外其他器官。由于成人DHH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容易误诊。不同类型成人DHH治疗原则不同,预后也不尽相同。本文对成人DHH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从虚而始,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亏虚,气血阴阳衰少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血虚,肝失疏泄,气血亏虚;消渴日久,脾气亏虚,失于运化,气血运行不通;肾气、肾阳亏虚,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血脉运行迟缓,寒则血凝,瘀血而生;肺脏亏虚,气虚无力运血,血液运行阻滞而成血瘀.同时,因脏腑亏虚导致的气血阴阳不足与痰浊的产生可致病理产物瘀血的出现,常见气亏血少以致瘀、阳虚寒凝以致瘀、阴虚燥热以致瘀、聚湿生痰以致瘀,因此虚而致瘀,故该文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凝练为"因虚致瘀".虚为病之本,瘀为病之标,因虚致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的始终.掌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为今后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马林教授治疗斑秃的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运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对马林教授治疗斑秃的处方用药进行数据挖掘,总结马林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22年9月-2023年9月马林教授于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皮肤一科门诊治疗的斑秃患者的门诊病例及处方,将其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软件,运用其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证型、用药频次、常用药对、药物组合、潜在新方进行分析挖掘.结果:共获得处方113首,涉及中药64味,药性以平为主,药味多为甘、苦,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肾经、脾经.单药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当归、甘草、木瓜、酸枣仁、桑椹、女贞子、何首乌、黄精、山茱萸、山药;共演化得到潜在新处方2首.结论:马林教授治疗斑秃主要根据脏腑、气血辨证进行论治,认为斑秃的主要病机在于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心神失养、脾失健运,在治疗上以滋补肝肾为主,佐以养心安神、健脾除湿,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属性之不同,结合体质情况酌情加减药物,寒热平调,攻补兼施,从而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之偏颇,达到生发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从"肝藏血"初探围绝经期肝血不足与衰老的关系论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其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基础,一生中多处于"血不足"的状态.肝血亏虚所致气血化生、贮藏、血量调节等肝藏血功能失调与衰老和围绝经期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围绝经期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和肝藏血的功能,认为肝血不足、肝藏血功能失调会加速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并提出从中药五味之"酸、甘、辛"养肝血、柔肝体、调肝气以延缓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心脾疾病验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脏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及精气血津液运行皆弛张有度,无太过或不及,以维持中和的状态.若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全身气机枢转,可导致病理表现截然相反的五脏病变.如肝气疏泄不及,气滞肠腑,或肝血不足,阴津匮乏,会导致大便干结、秘而不通;肝气疏泄太过,横乘脾土,又可导致腹痛泄泻、大便稀溏.肝郁乘脾,脾虚生痰,会出现乏力懒言、多寐等症状;肝火亢盛,影响心神,可导致少寐、不寐.文章列举分析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的脾胃病泄泻案、便秘案和心系疾病不寐案、多寐案,旨在说明临床治疗心脾疾病时可以调肝为主,调整阴阳,补虚泻实,双向调节,使肝气无太过亦无不及,全身气血不急不怠,脏腑经络等恢复和合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天癸理论探讨天癸与糖尿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最早提出"天癸"一词,认为天癸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力的最基本物质.天癸与肾精、肾气、精血、气血、肾阴肾阳均有密切联系.中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其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及其常见合并症、并发症与"天癸"理论存在一定联系:老年糖尿病患者有着独特的病理特点,天癸亏少,肾精肾气不足,加之代谢失常,低血糖为临床常见并发症;若天癸生而不足,五脏精气薄弱,气滞、血瘀、痰饮、浊毒等病理产物内生,易发为Ⅰ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等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疾患,在中医理论中均与天癸相关;糖尿病合并情志病者多见阴虚内热病机,阴虚包括肾阴、肝血、津液不足,以及天癸和肾精肾气亏虚.在基于天癸理论的糖尿病中医治疗方面,多数医家认为治疗天癸亏虚的要点在于补肾,还需考虑影响天癸施泄的其他脏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肝论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基于肝的生理特点,从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证素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进行探讨.由于患者素体阴精不足,或阴血亏虚,阴虚不能制阳,阳亢化风;或肝郁克脾,脾运失司,痰湿内生;或肝气郁滞,阻碍血行;或痰瘀留滞经络而致病.阴精、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为虚;痰浊、血瘀阻滞经络为实.治则以平肝滋阴、疏肝清热、理气化痰、活血养血为主,中药和针刺并用.肝风内扰,以平肝为主,兼以滋阴,选方镇肝熄风汤;肝火伤阴,以清热为主,兼以养阴,选方丹栀逍遥散;气滞痰阻,以理气为主,兼以化痰,选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气滞血瘀,以理气为主,兼以活血,选方血府逐瘀汤;肝血亏虚,以补血为主,兼以柔肝,选方补肝汤.针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加减配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从"肝肾同源"及"痰瘀同病"论治早期特发性黄斑前膜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肝肾同源"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指肝血、肾精互生互化,精血同源,强调肝肾关系密切;"痰瘀同病"滥觞于《黄帝内经》"津血同源"理论,指痰和瘀乃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由朱震亨于《丹溪心法》首提"痰瘀同病",强调痰瘀互生互化.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为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底病,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虚标实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临证基于肝肾同源、痰瘀同病理论,提倡肝肾同补、痰瘀同治,自拟经验方黄斑前膜方治疗早期IMEM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编辑人员丨2024/2/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肝阴不足,肝郁以及肝热.治疗分虚实寒热、标本缓急,以调肝为关键.密蒙花方是名中医高健生所创,入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十病十药",被广泛用于NPDR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改善视功能.《脏腑标本药式》由易水学派张元素所著,是脏腑辨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各脏腑虚实、标本寒热治法及用药.故本文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深入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