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血补肾配方颗粒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活血补肾配方颗粒对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ER)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50例PCOS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1例。2组均于月经周期或黄体酮撤退出血第5天起口服枸橼酸氯米芬。在此基础上,于月经第5天起观察组服用活血补肾配方颗粒,对照组服用戊酸雌二醇片。服药至注射hCG后7 d,自月经第10天起监测排卵并指导同房。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于排卵后6~8 d行B超检测并获取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评分(Salle评分)评估ER水平,记录2组妊娠情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14.0(13.0,15.0)分比16.0(14.5,19.5)分, Z=-3.23]低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治疗后Salle评分[12.0(9.5.0,13.5)分比10.0(9.0,11.0)]分, Z=-3.84]高于同组治疗前( P<0.001)。观察组治疗后PI[(0.68±0.52)比(0.81±0.06), t=18.25]、RI[(1.65±0.36)比(2.24±0.45), t=22.78]及对照组治疗后PI[(0.68±0.61)比(0.82±0.07), t=18.89]、RI[(1.80±0.41)比(2.23±0.44), t=21.82]低于同组治疗前( P<0.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39、-1.37,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86%(22/29)、对照组为71.43%(15/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2, P=0.724)。观察组妊娠率为82.76%(24/29)、对照组为57.14%(12/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6, P=0.04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1/29)、对照组为9.52%(2/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0, P=0.372)。 结论:活血补肾配方颗粒可改善PCOS不孕症肾虚血瘀证患者ER,提高妊娠率,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中药超微粉腹部热敷、温针灸三联疗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3月在石家庄杏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药克龄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子补肾育卵方口服、中药超微粉腹部热敷、温针灸综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超声观察2组治疗前后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及促排卵后优势卵泡数量及其大小,统计2组排卵率、妊娠率、月经恢复率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E2及AM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2组间血清FSH、LH、E2、AMH水平比较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窦卵泡数及卵巢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促排后治疗组优势卵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优势卵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为73.26%(189/258),月经恢复率为97.67%(84/86),成功妊娠率为46.51%(40/86),总有效率为95.34%(82/86),对照组分别为 53.92%(55/102)、67.65%(23/34)、17.65%(6/34)、88.24%(30/34),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医三联疗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疗效好,能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促进月经周期恢复和排卵,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海派蔡氏妇科育肾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的理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海派蔡氏妇科育肾周期疗法是调经、助孕的重要方法.蔡氏妇科第七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蔡小荪认为,不孕症的基本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结合女子月经周期特点、年节律特点和育肾调经的治疗原则,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形成了以"暖益肝肾、调经种子、培育生机"为特色的育肾周期疗法.育肾法源于中医"肾主生殖"理论,衍生于"五行生克"理论,基于数代蔡氏妇科传人调经种子之法,拟定育肾通络方、育肾培元方,注重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创新性地配合中医外治法,多管齐下治疗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分期介入辅助生殖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本文介绍整合针灸分期介入辅助生殖的临床经验.在针灸介入辅助生殖的治疗中,应根据移植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分期论治,在降调期以"静、补"为原则,注重安神定志,补益脾肾,为优质卵细胞的形成奠定基础;促排卵期及取卵前期以"疏、温"为原则,重视疏肝调神,温肾助阳,以促进卵细胞的发育成熟,同时缓解患者畏惧取卵手术的紧张情绪;移植前期以"通、补"为原则,重视通调气机,补益气血,以改善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的种植与发育.治疗上,整合针刺、精灸、皮内针、耳针等治疗方法,组成以"一针二灸三巩固"为特点的整合模式,发挥各种疗法的专治特点,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廖慧慧论治子宫内膜息肉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子宫内膜息肉为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育龄期妇女异常子宫出血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岭南罗氏妇科传承人廖慧慧教授认为,子宫内膜息肉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脾肾阳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病证以虚实夹杂为特点,可分为痰瘀互结证、湿热瘀结证、肝郁肾虚证及脾虚痰湿证4种证型.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应结合息肉大小、病机特性、患者需求等确定疗法:若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较小(<1 cm)、单发,伴有异常子宫出血,但不伴有子宫内膜增厚,以祛除癥瘕为首要目标,予脱花煎加味(由当归、肉桂、川芎、牛膝、车前子、红花等药物组成)温经活血、化瘀消癥,以祛除息肉;若患者息肉较大(>1 cm)、多发,或同时存在异常子宫出血严重、内膜增生等情况,则建议患者先行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术.待息肉已去,则分经期与非经期两个阶段辨证论治,调理体质,预防复发,结合周期疗法调经助孕,临床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火龙灸序贯疗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及其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受孕希望的同时,仍有15%~20%的患者因子宫内膜过薄等原因导致反复移植失败[1].笔者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脏腑盛衰、气血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借鉴顺应女子血海盈亏有期和"肾主生殖"的周期疗法,对薄型子宫内膜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的患者在传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火龙灸序贯疗法辅助治疗,探讨其通过补肾活血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补肾化痰活血法对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促排卵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对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促排卵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PCOS所致不孕妇女78例,分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氯米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化痰活血汤治疗,均治疗6个月经周期.检测血清生殖激素变化,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子宫内膜发育以及卵泡发育情况,并随访6个月记录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FS H、E2、P升高,L H降低.子宫动脉RI、PI降低,Vmax、Vmean无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增厚.子宫内膜A 型比例升高,卵巢体积、卵泡数目降低,主卵泡直径增大.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S H、E2、P较高,L H较低,子宫动脉RI、PI较低,子宫内膜厚度较厚,子宫内膜A型比例较高,卵巢体积、卵泡数目较低,主卵泡直径较大,总有效率较高,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较高.结论: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肾阳虚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助于卵泡发育及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化痰活血法 肾阳虚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integrated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例性发育异常合并异位肾上腺组织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性发育异常患者合并异位肾上腺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于 2007 年8 月至 2017 年 8 月行手术治疗的 139 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异位肾上腺组织 5 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39 例性发育异常并在我院手术的患者中有 5 例(3.60%)切除性腺组织内存在异位肾上腺组织成分.5 例患者中一例为45,X,SRY(+)合并无性细胞瘤,4 例为 46,XY,其中 3 例 17α羟化酶缺乏,1 例为单纯性腺发育不全(PGD).所有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染色体均含 Y成分.术前各项检查均未发现有异位肾上腺组织成分及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均为术后病理证实,术后恢复良好.2 例 17α羟化酶缺乏患者术后继用糖皮质激素用量较术前略减少,1 例术前未用药,术后用药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降至正常.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生长发育良好,2 例青春期患者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均有规律月经周期. 结论 发育不良的性腺合并异位的肾上腺组织发病率极低,术前不容易发现,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异位的肾上腺组织多为无功能性,应予以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火针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疗效,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针药组、火针组、西药组.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休息1个周期,然后随访,其中针药组成功怀孕5例,双相体温例数为15例.火针组成功怀孕3例,双相体温例数为14例.西药组脱落11例,成功怀孕0例,双相体温例数6例.西药组中医症候改善不明显,且脱落较多,无法统计分析.针药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月经量色质、腰膝酸痛、性欲、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治疗前后月经量色质、性欲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并用疗效较好,初步显示出火针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调经汤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汤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促卵泡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补肾调经汤进行联合治疗,每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FS H 、E2、T 、LH)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月经周期改善、成熟卵泡排卵、卵泡发育改善例数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0%,对照组为82 .0%( P<0 .05) ;治疗前,两组患者FS H 、E2、T 、L H无明显差异(P>0 .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SH 、T 、LH降低程度,E2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月经周期改善、成熟卵泡排卵、卵泡发育改善例数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 .05) ;治疗前,两组卵泡个数、卵巢体积无明显差异(P>0 .05) ,治疗后,观察组卵泡个数和卵巢体积减少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 .05)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 .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观察组患者3例出现头晕、恶心,对照组患者4例出现头晕、恶心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 .05) .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清促卵泡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