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黄芩素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汉黄芩素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建立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及汉黄芩素联合顺铂组(联合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检测各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同时构建SPF级裸鼠成瘤模型进一步验证。多组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第4天时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在波长450 nm处时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2±0.109、0.765±0.087、0.484±0.122、0.356±0.056比1.114±0.256、0.824±0.225、0.623±0.239、0.378±0.191, F=259.633、205.262, P<0.01)。EdU实验结果显示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EdU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0±2.0)%、(48.8±3.2)%、(22.5±1.4)%、(16.1±3.8)%比(56.7±1.5)%、(46.6±2.8)%、(21.2±2.2)%、(14.2±1.8)%, F=65.198、89.293, P<0.01]。克隆实验结果显示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克隆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3.5、96.0±4.8、50.0±2.9、25.0±3.5比125.0±0.8、121.0±2.5、55.0±3.9、30.0±3.3, F=68.151、52.086, 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TUNEL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6)%、(7.3±3.2)%、(21.2±4.6)%、(36.6±3.8)%比(3.8±2.2)%、(7.5±1.4)%、(23.5±3.8)%、(35.2±2.9)%, F=18.110、36.258, P<0.05]。流式分析可见肺腺癌A549、H1299细胞株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凋亡细胞数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6±2.73)%、(22.38±3.16)%、(50.78±4.85)%、(66.08±2.96)%比(4.78±1.95)%、(23.75±2.56)%、(52.14±3.82)%、(63.56±3.14)%, F=66.565、89.298, P<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细胞中促凋亡蛋白Caspase-3、c-Caspase-3、bax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呈明显上升趋势,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与与对照组比较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裸鼠成瘤模型表明,4周后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78±3.62)、(365.64±2.58)、(220.25±2.24)、(122.69±4.86) mm 3,空白对照组、汉黄芩素组、顺铂组、联合组肿瘤质量分别为(0.72±0.14)、(0.44±0.05)、(0.22±0.04)、(0.16±0.04) g, F=115.480、145.298, P<0.01]。 结论:汉黄芩素联合顺铂作用可抑制肺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两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主要通过bax/bcl-2/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上调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发挥作用,可能通过ROS途径增敏顺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增强CT联合血清CYFER21-1、NSE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前增强CT联合血清细胞角片段19(CYFER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60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证实8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组)、76例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非转移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增强CT图像特征及血清CYFER21-1、NSE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病灶长径≥3.0 cm、胸膜凹陷、CT显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短径≥10 mm、淋巴结边界模糊、淋巴结强化的患者占比均显著大于非转移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转移组患者的血清CYFER21-1、NSE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YFER21-1、NSE水平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652、0.845,诊断截断值分别为4.81 ng/ml、24.14 ng/ml;CYFER21-1+NSE+增强CT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4.74%。 结论:术前增强CT诊断NSCL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合血清CYFER21-1、NSE水平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d-生长抑制因子4-polyA-promoter-白细胞介素-24对NCI-H460肺癌细胞抑癌增效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白细胞介素(IL)-24双基因共表达对NCI-H460肺癌细胞抑癌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感染复数(MOI)各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NCI-H460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ING4和/或IL-24基因在NCI-H460细胞中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各重组腺病毒对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经膜联蛋白V-藻红蛋白(Annexin V-PE)/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染色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CI-H460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生存素(Survivin)等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中裂解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因子的表达。结果:ING4和/或IL-24基因在NCI-H460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96 h时相点生长抑制率Ad-IL-24、Ad-ING4、Ad-ING4-IL-24组对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Ad组(27.800±4.271, t=6.508, P<0.01)、(27.130±3.341, t=8.121, P<0.01)、(50.767±2.671, t=19.005,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ING4-IL-24组对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优于Ad-IL-24(22.967±4.933, t=4.655, P<0.01)、Ad-ING4(23.633±4.154, t=5.689, P<0.01)单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现抑癌增效相加作用( Q=0.93)。FCM检测结果表明,Ad-IL-24、Ad-ING4、Ad-ING4-IL-24组作用于NCI-H460细胞72 h的诱导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磷酸盐缓冲液(PBS)组(16.440±0.896, t=18.340, P<0.01)、(14.000±1.562, t=13.255, P<0.01)、(29.660±1.519, t=19.522, P<0.01)和Ad组(14.450±1.058, t=13.660, P<0.01)、(12.010±1.196, t=1.040, P<0.01)、(27.670±1.620, t=17.08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d-ING4-IL-24组中NCI-H460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d-IL-24(15.660±1.773, t=8.834, P<0.01)、Ad-ING4(13.220±1.628, t=7.858, P<0.01)单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ING4-IL-24组可明显上调bax、Caspase-3等因子的表达,下调bcl-2、Survivin等因子的表达。 结论:Ad-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在体外对NCI-H460细胞具有抑癌增效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等促凋亡因子的表达,下调bcl-2、Survivin等凋亡抑制因子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BCRP、LUNX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 BCRP)和肺特异性X蛋白( LUNX)基因的mRNA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类型及分期的相关性及其对于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89例患者为NSCLC组,以同期收治的5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 BCRP、LUNX的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NSCLC组外周血中 BCRP、LUNX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 P<0.05);NSCLC患者 BCRP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 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其 LUNX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与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无关( P>0.05); BCRP mRNA表达组与 LUNX mRNA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无表达组( P<0.05);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 BCRP mRNA表达、 LUNX mRNA表达均为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 BCRP、LUNX mRNA的水平显著偏高,且 BCRP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 LUNX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可作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缺氧激活IRE1a/JNK通路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缺氧是否通过肌醇依赖酶1α(inositol requires enzymes1α, 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激活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通路参与调控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系(MPASMCs),构建缺氧MPASMCs模型,分别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RS关键基因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以及JNK通路基因的表达;用siRNA转染敲低IRE1α表达,用JN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抑制JNK通路,XBP-1s质粒转染增加XBP-1s表达,CCK8实验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观察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分型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检测观察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氧培养后的MPASMCs中HIF-1α表达明显上调;在缺氧后GRP78、磷酸化IRE1α(P-IRE1α)以及磷酸化JNK(P-JNK)表达量均上升,提示IRE1α介导的ERS以及JNK通路被激活,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P-JNK表达减低,说明JNK通路被抑制;缺氧组PCNA蛋白水平上调,结合CCK8实验提示细胞增殖水平上调,缺氧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水平下调,结合流式细胞分型结果提示凋亡水平减低,SiIRE1a抑制IRE1α表达后,上述变化被延缓;用SP600125处理细胞后,也可部分延缓缺氧所引起的促增殖抗凋亡改变;常氧状态下过表达XBP-1s激活了JNK通路,同时出现了类似缺氧的改变。结论:缺氧激活IRE1α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进而通过JNK通路促进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达沙替尼相关肺动脉高压文献病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达沙替尼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集报道达沙替尼相关PH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达沙替尼剂量、PH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和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为24篇,报道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3~73岁,平均50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达沙替尼剂量为140 mg/d者14例,100 mg/d者7例,70 mg/d者2例,不详2例;开始服用达沙替尼至发生PH的时间为10 d~144个月,中位时间37个月;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症状者24例,水肿8例,肝肿大5例,颈静脉扩张5例,咳嗽、胸闷各3例,胸痛2例,乏力1例;胸部CT、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出现胸腔积液和/或心包积液者20例;WHO功能分级为Ⅳ级者8例,Ⅲ级9例,Ⅱ级4例,不明4例。右心导管和/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25例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和/或肺动脉收缩压均升高。诊断PH后,24例患者遵医嘱停用达沙替尼,其中22例给予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2例未予特殊干预;1例自行间断服用达沙替尼。19例患者换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停用达沙替尼并对症治疗1周至36个月(平均7个月)后,好转17例,部分好转7例,不详1例。结论:达沙替尼相关PH多见于CML患者,男性多见,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37个月,临床表现多为呼吸困难,多合并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停药及予特异性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人附睾蛋白4、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90例肺癌患者和5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选择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血清HE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SM-1、EGFR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E4、ESM-1、EGFR表达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诊断肺癌有效指标,构建诊断肺癌的预测模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19.55 pmol/L(82.06 pmol/L,189.00 pmol/L)、58.84 pmol/L(45.62 pmol/L,69.41 pmol/L)、42.67 pmol/L(37.09 pmol/L,51.84 pmol/L),ESM-1水平分别为33.00 ng/ml(25.85 ng/ml,47.40 ng/ml)、20.14 ng/ml(11.93 ng/ml,28.90 ng/ml)、15.39 ng/ml(11.84 ng/ml,20.19 ng/ml),EGFR水平分别为46.60 pg/ml(37.45 pg/ml,58.98 pg/ml)、32.77 pg/ml(26.27 pg/ml,40.86 pg/ml)、30.43 pg/ml(27.54 pg/ml,35.75 pg/ml),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肺癌组血清HE4、ESM-1、EGFR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肺癌患者中,以HE4(X 1)、ESM-1(X 2)、EGFR(X 3)为自变量,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肺癌预测回归模型: P=0.171X 1+0.351X 2+0.184X 3-24.660,计算得到预测肺癌的准确率可达98.5%,血清HE4、ESM-1、EGFR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HE4(0.960)、ESM-1(0.942)、EGFR(0.859),血清HE4水平为63.67 pmol/L时诊断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97.5%。肺癌患者血清HE4与EGFR具有相关性( r=0.304, P=0.004),ESM-1与EGFR具有相关性( r=0.416, P<0.001)。 结论:血清HE4、ESM-1、EGFR可作为诊断肺癌的有效指标,根据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肺癌的诊断与预测具有较好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干扰RNA沉默干扰素调节因子-8对缺氧复氧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RNA)靶向沉默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缺氧复氧后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IRF-8 siRNA、Negative control(NC)siRNA通过脂质转染试剂转染至肺泡上皮细胞株[L2(购自中国上海拜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细胞分为4组,si-IRF-8组,转染含有IRF-8 si-RNA的细胞组;质粒对照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NC) siRNA的细胞组;正常对照组,无转染质粒,完全正常培养;阴性对照组,无质粒转染,给与缺氧复氧干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泡上皮细胞L2细胞株转染后凋亡相关分子标志物: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转录水平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转染IRF-8 siRNA后,L2细胞内IRF-8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NA组(0.146±0.009)对比si-NC组(1.001±0.055), t=15.566, P<0.01]。经过缺氧复氧干预后L2细胞株si-IRF-8组Caspase-3、bax水平(1.877±0.250、1.989±0.145)较si-NC组(3.681±0.292、4.636±1.26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6、-5.110, P<0.01),bcl-2水平在L2细胞的si-IRF-8组(0.837±0.858)较si-NC(0.179±0.533)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955, P<0.01);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0.257±0.051)较质粒对照组(0.485±0.751)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05, P<0.01)。 结论:IRF-8 si-RNA能特异性下调肺泡上皮细胞L2细胞株中IRF-8的表达,并显著降低缺氧复氧干预后细胞的凋亡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及上调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转录过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FDG PET/CT对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参数预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进行PET/CT显像和EGFR突变检测的146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的患者[男83例,女63例,年龄(60.2±10.3)岁]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EGFR突变组和野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NapsinA、细胞角蛋白(CK)-7、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评分]及PET/CT相关参数[原发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淋巴结SUV max、远处转移SUV max];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EGFR突变的独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原发肿瘤SUV max及其联合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直径预测EGFR突变的效能。 结果:EGFR突变型患者46.58%(68/146),野生型患者53.42%(78/146)。2组患者在性别、吸烟情况、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原发肿瘤SUV max、淋巴结SUV max、TTF-1、NapsinA、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23~-2.032, χ2=4.725~33.749,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比值比( OR)=3.236,95% CI:1.213~8.779; P=0.029]、不吸烟者( OR=4.947,95% CI:1.796~13.621; P=0.019)、原发肿瘤SUV max< 9.1( OR=2.960,95% CI:1.227~7.141; P=0.016)、肿瘤直径< 3.5 cm( OR=2.750,95% CI:1.109~6.818; P=0.001)是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预测因子。原发肿瘤SUV max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43.6%(34/78)和27.9%(19/68);4种预测因子联合的AUC为0.83,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71.8%(56/78)和83.8%(19/68)。 结论:原发肿瘤SUV max可预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联合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直径时,其预测能力更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薯蓣皂苷对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耐奥沙利铂(L-OHP)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L-OHP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耐药细胞株HT-29/L-OHP。噻唑蓝(MTT)法检测0~72 h细胞活性。以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薯蓣皂苷干预48 h对HT-29/L-OH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肺耐药蛋白(LR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Livin及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活性的影响。应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A分析和 t检验。 结果:MTT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对HT-29、HT-29/L-OHP细胞有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特征( P<0.05)。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凋亡率处理组为(19.05±2.99)%,对照组为(9.07±2.84)%( t=5.928, 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迁移率为(50.45±10.77)%,对照组(78.25±10.16)%( t=-4.599, P<0.01);处理组HT-29/L-OHP细胞穿膜数[(93.50±16.12)个],对照组[(150.67±20.85)个, t=-5.313, P<0.01]。薯蓣皂苷处理后HT-29/L-OHP细胞中MDR1、bcl-2、CXCR7、MMP-2明显降低,bax增高(RT-qPCR结果: t=6.052、4.699、6.082、2.882、-5.215, P<0.05;Western blot结果: t=5.569、4.162、5.284、3.438、-4.299, P<0.05);LRP、Livin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 t=0.188、0.706, P>0.05;Western blot结果: t=0.184、0.188, P>0.05);HT-29/L-OHP细胞Caspase-3活性在处理组(1.63±0.33),对照组(0.77±0.13)( t=5.939, P<0.01)。薯蓣皂苷与L-OHP联合应用对HT-29/L-OHP的抑制率为(71.42±7.83)%,L-OHP组为(35.90±7.51)%,薯蓣皂苷组为(44.03±6.37)%( F=39.361, P<0.01)。 结论:薯蓣皂苷可能通过调节多种基因表达而减轻结肠癌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