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桔梗白散治疗肺腺癌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探讨桔梗白散治疗肺腺癌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 借助TCMSP数据库及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TTD、OMIM数据库检索桔梗白散有效成分相关靶点及肺腺癌相关靶点,获取二者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及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PyMOL、AutoDockTools1.5.6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建立肺癌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桔梗白散联合顺铂组及桔梗白散低、中、高剂量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14 d,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PI3K、PTEN、Akt、mTOR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桔梗白散治疗肺腺癌的TP53、CASP3、BCL2L1、AKT1等核心靶点,富集的关键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等.桔梗白散能有效抑制模型小鼠肿瘤生长;与模型组比较,桔梗白散中、高剂量组PI3K、Akt、mTOR mRNA表达降低,PTEN mRNA表达升高,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降低,PTE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桔梗白散治疗肺腺癌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与自噬,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北美及其他发达国家,肺癌的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肺癌的早期临床症状通常并不明显,当患者因为出现咳嗽、胸痛等身体不适前来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早中期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目前NSCLC手术方式的演变,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到目前所流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以及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ATS)作一综述,旨在为NSCLC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脑室内化疗联合伏美替尼加倍剂量及贝伐珠单抗治疗三代EGFR-TKIs耐药肺癌软脑膜转移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联合或者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软脑膜转移(L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09-01-2023-05-3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68例三代EGFR-TKIs耐药后的NSCLC伴L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脑室内化疗(培美曲塞30或50 mg)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160 mg,口服,1次/d)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照组28例患者仅接受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治疗.主要根据神经肿瘤评价标准(RANO)评估软脑膜转移瘤的治疗效果,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RANO标准进行软脑膜转移瘤的疗效评价,30例(44.1%)有效,31例(45.6%)稳定,7例(10.3%)进展.观察组中20例(50.0%)有效,18例(45.0%)稳定,2例(5.0%)进展;对照组中10例(35.7%)有效,13例(46.4%)稳定,5例(17.9%)进展,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14,P=0.181.头颅增强MRI显示好转32例(47.1%),稳定30例(44.1%),进展6例(8.8%).总人群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iPFS)为7.6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位 iPFS 分别为 4.6 和 11.6 个月(HR=2.724,95%CI:1.425~5.207,x2=10.003,P=0.002).总人群的中位OS未达到,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中位OS分别为8.8个月和未达到(HR=4.391,95%CI:1.606~12.001,x2=9.930,P=0.002).160 mg伏美替尼常见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贝伐珠单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和蛋白尿,侧脑室内注射培美曲塞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无菌性脑膜炎,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室内化疗和伏美替尼加倍剂量联合贝伐珠单抗能够提高NSCLC伴LM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碳离子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全脑预防性光子放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05-27-2023-04-13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2例L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碳离子处方剂量:72 Gy(RBE)/12次.所有患者碳离子放疗同步使用EP方案化疗,碳离子治疗结束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给予PC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相关毒性、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22例患者中21例患者完成了同步放化疗,1例患者因心肾综合征病史,肾功能分级3级未能接受化疗,其余患者耐受性良好.22例患者治疗前后NSE平均水平分别为(30.73±13.27)和(9.56±3.9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8,P<0.001.随访5~35个月,1例患者拒绝PCI,在治疗后10个月出现多发性颅脑转移.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0%和92.31%;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2%和84.71%,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77.73%.与碳离子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肺炎(1级9例,2级2例)、食管炎(1级4例)、皮肤反应(1级1例),均为1、2级急性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碳离子治疗联合化疗和PCI治疗LS-SCLC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较好,但仍需要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随访进一步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放化疗联合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放化疗联合免疫检点抑制剂(ICIs)与单独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晚期NSCLC治疗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5月27日的相关文献,检索关键词为 chemoradiotherapy、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纳入标准:比较放化疗联合ICIs和单独放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局指标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总生存率、1年无进展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语种限制英文.排除标准:单臂试验;病例报告、尸体或动物实验、文献综述、新闻、评论、书信;资料不全、重复报道的临床数据集.结果 共纳入了 23项研究,在疗效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 ICIs 治疗改善了患者 OS(HR=0.57,95%CI:0.52~0.62,P<0.001)和 PFS(HR=0.58,95%CI:0.53~0.62,P<0.001),延长了一年总生存率(OR=1.98,95%CI:1.68~2.34,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OR=1.85,95%CI:1.62~2.12,P<0.001).在安全性分析中,相比单独放化疗,放化疗联合ICIs组任何级别不良事件(OR=1.93,95%CI:1.34~2.78,P<0.001)、任何级别肺炎(OR=1.64,95%CI:1.24~2.16,P<0.001)、发热(OR=1.96,95%CI:1.18~3.24,P=0.001)、皮疹(OR=1.10,95%CI:0.73~1.67,P=0.009)、瘙痒(OR=3.51,95%CI:1.86~6.62,P<0.001)、甲状腺功能障碍(OR=8.15,95%CI:3.24~20.48,P<0.001)发生率更高.结论 对于晚期NSCLC患者,放化疗联合ICIs的疗效优于单独放化疗,但增加了呼吸、皮肤、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热点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化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之一,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不同类型EGFR的突变对EGFR-TKIs治疗的反应不同.目的 比较EGFR非热点突变型NSCLC一线应用EGFR-TKIs及化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2 年 4 月—2019 年 6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的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患者,并确认为EGFR非热点突变型患者共 90 例.以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一线EGFR-TKIs治疗组和一线化疗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EGFR基因突变情况.所有患者通过电话进行随访或复查住院及门诊病例获得患者预后情况,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03-31.观察并比较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90 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 52 例,一线化疗组 38 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 16 例,初诊分期为ⅢB~Ⅳ期患者 74 例.EGFR非热点突变患者中,单基因突变 51 例,复合突变 39 例.一线EGFR-TKIs治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 8 例,二线化疗患者 9 例.一线化疗进展后二线EGFR-TKIs治疗患者 8 例,二线化疗患者 16 例,免疫治疗患者 1 例.EGFR非热点突变不同亚型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的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6,P<0.001).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突变亚型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合位点突变患者中,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EGFR-TKIs治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线化疗进展后的患者中,二线EGFR-TKIs治疗(8 例)与化疗(16 例)的中位PFS分别为 11.3 个月和 5.6 个月,二线EGFR-TKIs治疗与化疗患者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7,P=0.006).结论 在EGFR非热点突变型术后复发或晚期NSCLC中,EGFR ex20ins和E20 S768I突变患者与其他突变类型患者接受一线EGFR-TKIs治疗后的生存期存在差异.而在各突变亚型中,与一线化疗相比,一线EGFR-TKIs治疗均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30例ES-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评估其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至2023年8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17.3(15.1,19.4)个月,1年OS率为83.3%(95%CI:64.3%~94.1%).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8.7(6.4,12.1)个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4例,疾病稳定(SD)3例,疾病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3.3%.23例(76.7%)患者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未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依托泊苷+洛铂+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明显延长了ES-SCLC患者中位OS、PFS时间,且不良反应可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E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风险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基于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ECT)影像组学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方法:选取2018 年3 月~2021 年9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就诊的252 例行新辅助化疗的NSCLC作为模型组,2021 年10 月~2022 年7 月就诊的110 例行新辅助化疗的NSCLC作为验证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利用LIFEx软件提取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前的CECT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对CECT定量影像学指标的参数进行筛选.建立CECT影像组学、临床特征模型.通过整合优化的CECT影像组学及临床特征模型,采用R软件建立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列线图.结果:Logsit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Ⅳ期NSCLC、腺癌、低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数目≥4 等均是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模型组和验证组的校正曲线均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较好;模型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759(95%CI:0.701~0.811),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788(95%CI:0.747~0.829);模型组的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7%~81%时,列线图预测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净获益值较高,验证组的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 4%~85%时,列线图预测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净获益值较高.结论:基于CECT影像组学的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列线图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较好,能够用于预测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脑转移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癌术后化疗期间症状群困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肺癌术后化疗期间症状群现状,分析影响肺癌术后化疗期间症状群困扰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肺癌化疗症状群困扰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22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术后化疗的19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文版安德森症状测评量表(MDASI-C)评估化疗症状群困扰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困扰组及重度困扰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术后化疗期间存在症状群重度困扰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 190例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有180例(94.74%)发生不同程度的疲乏,134例(70.53%)发生不同程度的焦虑,97例(51.05%)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124例(65.26%)发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化疗周期≥4个、Ⅲ~Ⅳ级不良反应、白细胞计数<2×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是肺癌术后患者对化疗期间症状群存在重度困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内部及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32、0.867,95%CI 分别为(0.771~0.882)、(0.779~0.929),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接近重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1.896,P=0.204.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期间疲乏-负性情绪-疼痛-睡眠障碍症状群发生率较高,基于其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肺癌术后化疗期间发生症状群的及困扰程度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有利于肺癌术后化疗期间发生症状群的早期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Krüppel样因子4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Krüppel样因子4(KLF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9年9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磐安分院和金华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归档病历中资料完整的94例NSCLC组织标本,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靶向免疫治疗,同时另取距离癌组织边缘5 cm非肿瘤组织石蜡标本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4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IAP和Cdc42表达水平。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XIAP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75.53%比14.89%, t=69.76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IAP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t=7.686、4.171, P<0.05);KLF4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低于对应癌旁组织(30.85%比84.04%, t=54.39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LF4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t=6.224、7.523、7.650, P<0.05)。 结论:联合检测XIAP和KLF4有助于判断NSCLC临床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