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电场不可逆电穿孔抑制人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氟尿嘧啶生长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不可逆电穿孔技术对5-氟尿嘧啶(5-Fu)耐药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5-Fu,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长、细胞膜完整性以及荷瘤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拍照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来评价细胞膜完整性。构建BEL-7402/5-Fu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来评价体内抗肿瘤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压电场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并且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处理24 h后,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组的细胞存活率为(89.56±12.37)%、(66.29±7.47)%、(29.19±3.62)%、(17.66±1.64)%、(11.74±1.08)%( F=77.730, P<0.01)。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在场强为1 000 V/cm时,实验组的细胞膜完整性以及细胞器结构损伤严重。高压电场500、750、1 000、1 500、2 000 V/cm各组的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分泌水平分别为(35.33±8.74)、(64.33±7.67)、(144.02±12.16)、(194.33±5.13)、(207.33±11.01)、(213.33±20.81) U/L( F=122.690, P<0.01),呈场强依赖性。高压电场能够抑制BEL-7402/5-Fu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模型组的瘤重为(1.51±0.32) g,高压电场治疗组小鼠的瘤重为(0.28±0.05) g( F=619.870, P<0.01),抑瘤率达81.45%。 结论:高压电脉冲能显著抑制BEL-7402/5-Fu细胞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肿瘤电场治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对于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放射治疗后使用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目前的标准方案之一。近来,肿瘤电场治疗由于其能够延迟DNA修复和增加DNA复制压力的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同步放射治疗,并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一定疗效,但关于其理论基础、对放疗剂量的影响、实际临床操作、患者获益、安全性等一直存在争议,缺乏一致性的共识。本文就上述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脉冲电场对胰腺癌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的脉冲电场(PEF)作用下,胰腺癌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方法:将鼠源胰腺癌细胞Panc02经电场强度分别为0、250、500、750、1 000 V/cm的PEF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法,在体外探究细胞内ROS的生成规律,并探索不同场强下鼠源和人源胰腺癌细胞凋亡情况。选取20只6~8周龄的雄性C57BL/6 SPF级小鼠制备小鼠原位胰腺癌模型,分为5组,每组4只:250 V/cm PEF治疗组、500 V/cm PEF治疗组、750 V/cm PEF治疗组、1 000 V/cm PEF治疗组和假手术组。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残存肿瘤组织的ROS表达情况。结果:在500 V/cm、750 V/cm、1 000 V/cm电场强度作用下,与作用后2 h相比,作用6 h、12 h、24 h、48 h后细胞内ROS表达阳性的细胞比例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0 V/cm PEF处理相比,500 V/cm及750 V/cm PEF处理后的Panc02细胞的ROS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相同作用时间下250 V/cm PEF处理相比,电场强度为500 V/cm和750 V/cm时Panc02细胞中ROS的表达水平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anc02细胞和MIA-PaCa-2细胞凋亡比例均随场强的增高而增加,并在场强为750 V/cm时,肿瘤细胞凋亡比例达到峰值。与假手术组相比,在500 V/cm PEF治疗组(16.65±6.01比2.38±1.21, t=-6.53)和750 V/cm PEF治疗组(16.54±4.41比2.38±1.21, t=-6.48)小鼠胰腺癌组织中ROS的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PEF处理能够增加胰腺癌细胞及组织内ROS水平,当电场强度为500及750 V/cm时,ROS产生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电场治疗联合放疗中贴片阵列对放疗剂量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胶质母细胞瘤(GBM)电场治疗(TTF)的电场贴片阵列对同步放疗的剂量学影响。方法:构建TTF阵列对放疗剂量影响的准确模拟计算策略,包括建立TTF阵列的准确勾画方法、确定TTF阵列的相对电子密度(RED)及验证治疗计划系统(TPS)剂量算法对TTF阵列的计算精准性。在此基础上,评估TTF阵列对10例GBM患者临床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进而比较不同能量射束在佩戴TTF阵列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差异分析根据差值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选择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通过设计Mim工作流,实现了TTF阵列的自动勾画,勾画结果和标准勾画相比,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93,Jaccard相似系数为0.87。对比TTF阵列对百分深度剂量(PDD)影响的测量结果和TPS模拟结果,确定了TTF阵列的RED为3.3。对不同深度面剂量的测量结果和TPS计算结果进行γ分析,发现在3%/3 mm标准下,4 mm和5.1 cm深度的γ通过率分别为96.64%和94.55%,表明TPS剂量算法对TTF阵列的计算准确性可以满足临床需要。在GBM临床放疗计划中,TTF阵列会使靶区剂量降低1%左右,头皮剂量升高约5%,而对其他危及器官影响很小。佩戴TTF阵列时,10 MV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比6 MV计划高0.3%,而头皮剂量比6 MV计划低3%左右。结论:本研究构建的TTF阵列对放疗剂量影响的准确模拟策略可以保证模拟计算的精准性,在GBM电场治疗联合放疗中,TTF阵列对靶区剂量影响不大,但会显著增加头皮剂量,而高能射束可以降低TTF阵列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研究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探索相位差、触点设置、电极数量和电压等参数对电场的分布的影响,逐步优化参数,探索电场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结果 合理地设置相位差在相同电压下可以扩大电场覆盖的范围,并提出了一种双层环绕递增相差设置方法.以5根电极5 V电压为例,对比了不同数量的触点激活的电场分布范围,阐明了双层触点激活的优势及触点选择的方式.仿真了使1 V/cm的有效治疗电场覆盖不同大小残腔切除边缘所需的最少电极数量和最小整数电压,3根电极6 V的电压即可覆盖直径2 cm残腔的切除边缘,而直径5 cm的残腔需要5根电极和10 V的电压.针对直径3.5 cm的残腔探究了电极数量与电压的相互替代关系.结论 脑肿瘤切除术后通过植入式电极可以将中频交变电场聚焦在切除边缘附近,优化参数可以覆盖残腔表面,场强超过1 V/cm,表明植入式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潜在可行的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器械小型化和供能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究温下方正丁醇部位联合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温下方正丁醇部位(n-butanol fraction of Wenxia Formula,NWXF)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GEF)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潜在作用机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MS)检测NWXF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ADME数据库筛选NWXF的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NWXF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搜集NSCLC相关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 3.9.0 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和关键靶点筛选,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运用SYBYL-X 2.0 软件对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MTT法检测NWXF和GEF单用及联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PC-9)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NWXF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的作用,运用Q值评价两药联用的效果,TUNEL法检测NWXF和GEF单用及联用对A549、PC-9 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NWXF和GEF单用及联用对A549、PC-9细胞EGFR、JNK、Bax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NWXF和GEF单用及联用对A549 和PC-9 细胞EGFR、p-EGFR、JNK、p-JNK、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取NWXF治疗NSCLC的 77 种活性成分、488 个潜在靶点及 49 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WXF干预NSCLC可能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过程及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WXF干预NSCLC可能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及肿瘤中的microRNA等信号通路相关.NWXF中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91.9%的对接分值>5,表明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体外实验表明NWXF和GEF联用可协同抑制A549、PC-9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抑制p-EGFR/EGFR、p-JNK/JNK蛋白表达水平和EGFR、JNK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综上,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阐明NWXF联合GEF可协同治疗NSCLC,其作用机制与调控EGFR/JNK通路进而促进细胞凋亡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研究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研究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前期研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的活性成分,通过 TCMSP 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靶点,Drugbank、OMIM、GeneCards、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分析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富集的信号通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利用 AutoDockTools 1.5.6 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利用牛Ⅱ型胶原乳剂诱导建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进行关节炎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PCR分析关键基因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 46 个核心化学成分对应靶点 661 个,搜索收集获得疾病靶点2604个,两者交集后获得283个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分析得到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 10 个核心靶点,10条GO相关条目及 15条KEGG通路,关键通路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 信号通路、HIF-1 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秦皮乙素、5,7-二羟基香豆素、东莨菪苷核心成分与Akt1、HIF-1α核心靶点均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可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度,降低关节指数,HE染色结果显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减轻滑膜增生、软骨退化,PCR结果表明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显著降低HIF-1α mRNA水平,ELISA实验结果显示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显著降低IL-6、HIF-1α水平.结论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揭示了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可能作用于Akt1、PI3K等靶点干预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进程,结合药效学实验,发现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可能是通过降低IL-6、HIF-1α,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UHPLC-QE-MS的橘荔散结丸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炎症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的药物成分,围绕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橘荔散结丸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炎症机制.方法 ①采用UHPLC-QE-MS技术分析橘荔散结丸化学成分.②培养原代人子宫肌瘤细胞,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实验分为 5 组,空白组常规培养,基质组加入0.05%DMSO培养,米非司酮组加入1×10-5mol/L米非司酮含药液培养,橘荔散结丸高、低浓度组分别加入2 mg/mL和1 mg/mL橘荔散结丸含药液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IKBα、p-IKBα、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情况,采用qPCR技术检测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IKBα、p65、TNF-α、IL-6 mRNA表达量.结果 鉴别橘荔散结丸主要化学成分 91 个,冻干粉与中成药间共有22 个.米非司酮组和橘荔散结丸高、低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基质组(P均<0.05),且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细胞中IKKα、p-IKBα、p65、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且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细胞中IL-6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中p-IKBα、p65、IL-6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P均<0.05).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子宫肌瘤细胞中 IKKα、IKBα、p65、IL-6 mRNA相对表达量和米非司酮组、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橘荔散结丸高浓度组和米非司酮组IKBα、p65、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橘荔散结丸低浓度组(P均<0.05).结论 橘荔散结丸化学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其治疗子宫肌瘤分子机制与干预肌瘤细胞微环境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肿瘤治疗电场在头颈部癌症中的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展,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其仍然是目前全球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是一种全新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TTFields可提供给肿瘤局部一个低强度(1~3 V/cm)、中频(100~300 kHz)的交变电场,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期的染色体分离及诱发介电泳现象,使细胞结构紊乱,发生凋亡.TTFields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敏感参数不同,对静止期细胞则没有作用,故其抗肿瘤治疗的毒副作用小、创伤小,具有很大潜力.TTField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在其他实体瘤也相继开展了临床研究.本文就TTField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阐述其微观机制及讨论在头颈癌中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虎杖调控脂质代谢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研究虎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的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脂质代谢及炎症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 50 μL RSV病毒液(4×106 PFU·mL-1)联合博来霉素(Bleomycin,2 mg·mL-1)气管滴注C57BL/6 雄性小鼠,建立RSV感染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RSV 感染肺纤维化组、虎杖(4.55 g·kg-1·d-1)治疗组.造模第 21 天后采集各组小鼠的肺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及检测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和RSV感染肺纤维化组肺组织病理可见明显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浸润,伴肺部炎症因子如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组相比,RSV感染肺纤维化组呈现显著脂质代谢异常(P<0.05),具体表现为神经酰胺(Cer)、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酰基乙醇胺(NAE)、鞘磷脂(SM)、甘油二酯(DG)、甘油三酯(TG)、心磷脂(CL)、脂肪酸(FA)等脂质代谢紊乱.经虎杖(4.55 g·kg-1·d-1)干预后,上述指标均呈现显著回调趋势.结论 RSV可加重肺纤维化进程,虎杖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减轻RSV感染肺纤维化小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胶原沉积,改善小鼠肺组织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