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卓西平诱导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及免疫相关基因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地卓西平(dizocilpine,MK-801)重复给药建立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灰质体积和候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出生后28 d的30只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K-801中剂量组(0.25 mg/kg)、MK-801高剂量组(0.50 mg/kg)和生理盐水(5 mL/kg)组,每组10只,大鼠按照分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 d,1次/d。大鼠在出生后60 d依次进行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和Y迷宫实验,分别检测自发活动、探索能力、焦虑程度和物体识别记忆能力以及空间工作记忆;在出生后67 d时采用结构磁共振成像检测大鼠海马灰质体积的变化;在出生后70 d采用q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候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1)行为学结果表明,3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新物体识别指数、自发正确交替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15,10.11,13.62,11.99,均 P<0.05)。MK-801中剂量组和MK-801高剂量组大鼠的运动总距离[(21.44±2.17)m,(22.87±1.96)m]均高于生理盐水组[(18.70±1.88)m](均 P<0.05),中央区域活动的时间[(3.24±1.58)s,(2.50±1.32)s]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05±2.48)s](均 P<0.01),新物体识别指数[(56.10±3.99)%,(54.00±6.41)%]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5.90±5.65)%](均 P<0.01),自发正确交替率[(54.60±7.03)%,(51.60±8.84)%]均低于生理盐水组[(68.40±8.57)%](均 P<0.01)。(2)结构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3组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24, P<0.001)。MK-801中剂量组和MK-801高剂量组大鼠的海马灰质体积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均 P<0.05)。(3)通过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4个候选免疫相关的基因:神经肽Y、生长抑素、胆囊收缩素和速激肽1。qRT-PCR结果发现3组大鼠海马神经肽Y、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的mRNA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41,10.43,5.85,均 P<0.05),3组间速激肽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8, P>0.05)。MK-801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肽Y、生长抑素和胆囊收缩素的mRNA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均 P<0.05)。 结论:中剂量和高剂量MK-801给药均可导致大鼠海马灰质体积减小,但二者对海马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高剂量给药造成的影响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嗪米特对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低胃酸环境下胃排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阿嗪米特在质子泵抑制剂相关低胃酸环境中对胃排空能力和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6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低胃酸对照组、低胃酸模型组、阿嗪米特+低胃酸模型组、高胃酸对照组、高胃酸模型组和阿嗪米特+高胃酸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低胃酸和高胃酸对照组大鼠均以0.9%氯化钠溶液进行处理,低胃酸模型组和高胃酸模型组大鼠分别采用奥美拉唑(20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7 d)和五肽胃泌素(2 mg/kg,皮下注射,1次/d,连续3 d)构建模型,阿嗪米特+低胃酸模型组和阿嗪米特+高胃酸模型组大鼠分别在低胃酸和高胃酸模型基础上给予阿嗪米特(50 mg/kg,灌胃,连续3 d)进行干预。以下仅分析构建低胃酸模型的3组大鼠的情况:建模第0、2、4、6、8天,测量并比较大鼠体重;建模结束后,测定并比较大鼠胃内容物质量、胃液pH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并比较大鼠外周血胃蛋白酶原A、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忠实显著性差异法。结果:低胃酸模型组和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胃液的pH值均高于低胃酸对照组(2.17±0.53、2.03±0.69比1.32±0.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26、0.041);低胃酸模型组与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胃液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胃酸对照组、低胃酸模型组、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在建模第0、2、4、6、8天的体重分别为(285.40±10.86)、(283.40±6.38)、(282.00±5.04) g,(287.10±10.73)、(283.20±5.83)、(284.00±5.72) g,(292.20±11.18)、(281.90±6.23)、(289.00±5.82) g,(296.40±11.12)、(277.70±6.96)、(292.00±6.82) g,(300.80±11.29)、(274.30±8.84)、(297.00±4.17) g。低胃酸模型组大鼠在建模第6、8天的体重均低于低胃酸对照组,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在建模第6、8天的体重均高于低胃酸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均<0.01);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在建模第0、2、4、6、8天的体重与低胃酸对照组比较,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在第0、2、4天的体重与低胃酸模型组比较,低胃酸模型组在第0、2、4天的体重与低胃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低胃酸模型组大鼠的胃内容物质量高于低胃酸对照组[(2.36±0.11) g比(1.85±0.20) g],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胃内容物质量低于低胃酸模型组[(1.87±0.42) g比(2.36±0.11)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9、0.016);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胃内容物质量与低胃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胃酸模型组大鼠外周血胃蛋白酶原A水平低于低胃酸对照组[(551.80±190.00) ng/L比(857.00±164.80) ng/L],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外周血胃蛋白酶原A水平高于低胃酸模型组[(799.90±97.80) ng/L比(551.80±190.00)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37);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外周血胃蛋白酶原A水平与低胃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胃酸模型组大鼠外周血胃泌素水平高于低胃酸对照组[(49.31±11.93) ng/L比(35.59±5.29) ng/L],胆囊收缩素水平低于低胃酸对照组[(10.26±5.32) ng/L比(25.55±11.6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37、0.035);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外周血中胃泌素水平低于低胃酸模型组[(35.65±6.49) ng/L比(49.31±11.93) ng/L],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低胃酸模型组[(27.59±11.22) ng/L比(10.26±5.32)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48、0.021);低胃酸+阿嗪米特干预组大鼠外周血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水平与低胃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阿嗪米特通过调节低胃酸条件下胃肠激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水平,影响胃蛋白酶原A表达,进而促进低胃酸环境下的胃排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代谢手术对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型糖尿病(T2DM)是当前备受瞩目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亚洲地区尤为突出。发病年龄小、体质指数(BMI)低以及早期出现胰岛功能缺陷是亚洲T2DM患者的特征。代谢手术已经成为T2DM的标准治疗手段,其可通过调节能量稳态和降低体脂质量等多种机制显著改善T2DM。事实上,胰岛功能的恢复在T2DM的缓解过程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代谢手术后,亚洲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显著改善,其短期及长期效果均已获得验证。不仅如此,胰岛功能还是代谢手术前进行患者选择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代谢手术后胰岛功能改善的机制尚不明确,但术后胃肠道的解剖改变所致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抑胃肽、酪酪肽、胃饥饿素及胆囊收缩素等激素的变化可能参与其中。笔者分析了目前针对代谢手术对亚洲低BMI 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总结了关于代谢手术改善亚洲低BMI T2DM患者胰岛功能的临床证据,并探讨其内在机制。这对于实现代谢手术的个性化、精准化治疗,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对胃动力指标、胃肠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分别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效果以及对胃动力指标、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菱湖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F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4, P=0.025);用药后,研究组胃动力指标中胃动素(MTL)、血浆瘦素(LEP)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分别为(184.22±25.36)μg/mL、(18.57±2.44)μg/L、(7.21±1.14)pg/mL,均优于对照组的(111.25±21.00)μg/mL、(15.41±2.28)μg/L以及(9.02±1.32)pg/mL( t=15.19、6.48、16.23, P < 0.001、< 0.001、< 0.001);用药后,研究组胃肠激素相关指标中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胃泌素(GAS)分别为(45.36±5.12)ng/L、(5.48±1.25)ng/L、(86.35±12.11)pg/mL以及(105.24±12.05)ng/L,均优于对照组的(50.21±6.18)ng/L、(7.01±0.98)ng/L、(98.75±14.18)pg/mL以及(97.35±11.48)ng/L( t=4.14、6.60、4.55、3.25, P < 0.001、< 0.001、< 0.001、0.002);研究组复发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27.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低于对照组的34.04%(χ 2=4.66、10.80, P=0.031、0.001)。 结论:采用莫沙必利治疗FD的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胃动力指标以及胃肠激素水平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相对较低,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段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腰段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腰段脊柱手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50~75岁,BMI 18.5~28.0 kg/m 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25):对照组(C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C组取四肢非穴位部位连接设备但不通电进行试验。TEAS组取双侧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下巨虚穴,使用频率为2/100 Hz的疏密波,刺激强度设置为每例患者的最大耐受水平。2组于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7 d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1次/d,每次30 min。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于术后24、48和72 h时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和发生情况。于术前、术后1和3 d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物质和缩胆囊素浓度。 结果:与C组比较,TEAS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腹胀发生率降低( P<0.01);2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时PONV评分、发生率、术前、术后1和3 d时血清P物质和胆囊收缩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腰段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机器学习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预后模型的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分子特征,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并构建能有效预测术后复发的预后模型。方法:整合3个数据集GSE198950、GSE179265及GSE136825,其中对照组39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组16例,CRSwNP组89例,提取校正 P值<0.05且Log2FC>1的差异基因,随后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及蛋白互作评分。采用随机森林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法(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进行变量筛选,交集分析后得到关键节点。回顾性分析二代RNA测序数据(对照4例,CRSwNP 8例),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前述关键节点进行比较,将 P<0.05的变量纳入模型。利用既往测序数据(原发CRSwNP 16例,复发CRSwNP 15例)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CRSwNP的预后模型,绘制列线图,利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验证模型可信性。 结果:对CRSwNP组中上调和下调的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其中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被激活,而钙信号通路及间隙连接被抑制。利用随机森林和LASSO鉴定出关键节点,其中G蛋白γ亚基4( U=3.00, P=0.028)、胆囊收缩素( U=0.50, P=0.006)、表皮生长因子( U=1.00, P=0.008)和神经突触细胞黏附分子1( U=0.00, P=0.004)在Whitney U检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纳入回归模型。将预后模型制成列线图,验证模型校准曲线和ROC表明其高度可信(C-index=0.875,AUC=0.866),而测试集中的ROC曲线显示其可有效预测CRSwNP的术后复发(AUC=0.859)。 结论:本研究利用CRSwNP相关数据集,全面描述了该疾病的分子特征。通过随机森林和LASSO回归筛选出的关键节点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验证中表现出高准确性,为推进CRSwNP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大黄联合穴位按摩在机械通气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生大黄联合穴位按摩对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GID)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GI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相关指标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GID)评分及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腹内压与胃潴留量均明显降低,24 h尿量明显增加,但观察组的以上指标变化大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TL)、P物质(SP)、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RF)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MTL、SP、CC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IP、CR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GID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均 P<0.05),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生大黄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预后良好,这可能与降低胃肠道VIP、CRF水平,升高MTL、SP、CCK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有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活血化瘀生肌方对瘀血阻络型胃食管反流病肠道菌群、胃蛋白酶原、食管动力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生肌方对瘀血阻络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肠道菌群、胃蛋白酶原、食管动力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115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7 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 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活血化瘀生肌方治疗.连续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胆囊收缩素(CCK)水平,肠道葡萄球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食管动力指标(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平均值、总反流时间百分比),中医证候评分,胃酸分泌量,胃液胆酸量,以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统计2 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55%(56/58),对照组总有效率 82.46%(47/5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PGⅠ、TG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PGⅡ、CCK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肠道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葡萄球菌数量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平均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总反流时间百分比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胃酸分泌量、胃液胆酸量及RDQ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化瘀生肌方治疗瘀血阻络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改善胃蛋白酶原指标,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平衡肠道菌群,提高食管动力,缓解患者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胆囊收缩素的认知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作为一种重要的脑肠肽,与饱腹感、探索性运动和活动、学习记忆、焦虑等各种行为功能有关,对认知功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CCK被作为神经递质和调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也使其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药物设计的靶点。本研究总结了CCK及其受体对认知功能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80只7~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假伤组(8只)、假伤+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组(8只)、严重烫伤+CCK8组(32只)和特重烫伤+CCK8组(32只),分别作相应处理。2组假伤大鼠伤后即刻及2组烫伤大鼠伤后1、2、3、7 d,采用改进的胰管穿刺置管法动态收集大鼠胆胰混合液(PBJ),记录1 h内分泌PBJ的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并计算PBJ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含量(样本数为8);收集股静脉血,采用标准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的浓度,反映其活力(样本数为8);提取胰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水平(样本数为8),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改良Schmidt法评估(仅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样本数为6),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胰腺组织腺泡细胞超微结构。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ukey检验、独立样本 t检验和LSD检验。 结果:与单纯假伤组大鼠伤后即刻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0.740±0.030)mL相比,假伤+CCK8组的(0.823±0.033)mL显著升高( t=4.92, P<0.05)。与假伤+CCK8组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0.681±0.024)、(0.608±0.056)、(0.525±0.025)、(0.720±0.044)mL]、特重烫伤+CCK8组[(0.540±0.025)、(0.406±0.021)、(0.475±0.036)、(0.690±0.018)mL]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均显著下降(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 d胰腺组织1 h内的PBJ分泌体积均显著下降( P<0.05)。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PBJ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含量均显著升高( t值分别为4.56、3.30、4.99, P<0.05)。与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的PBJ中胰脂肪酶和α-淀粉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2 d的PBJ中胰蛋白酶含量显著降低(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 d的PBJ中胰脂肪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伤后1、2 d的PBJ中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含量均显著降低( P<0.05)。4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活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相比,严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 d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中的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严重烫伤+CCK8组和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1、2、3、7 d胰腺组织中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2、3 d胰腺组织中的IL-1β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伤后2 d胰腺组织中的IL-6水平均显著升高( P<0.05)。单纯假伤组和假伤+CCK8组大鼠伤后即刻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均较低;相较于假伤+CCK8组伤后即刻,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均呈一定程度的升高,其表达位置由胰腺组织边缘向全胰腺过渡,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于伤后7 d趋于正常。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腺泡细胞胞质占比增大;2组烫伤大鼠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坏死及炎症浸润。与严重烫伤+CCK8组相比较,特重烫伤+CCK8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胰腺组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得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且2组烫伤大鼠胰腺组织各项目评分均于伤后7 d基本恢复正常。相较于单纯假伤组伤后即刻,假伤+CCK8组大鼠胰腺组织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数量增加;2组烫伤大鼠随伤后时间的延长,腺泡细胞内酶原颗粒基本呈逐渐减少趋势。 结论: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酶合成和分泌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下降;且烫伤面积越大,外分泌功能下降程度越显著。这一变化可能与严重烫伤后胰腺组织发生缺氧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