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迫症患者人格发展的忆溯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从忆溯角度分析研究强迫症的人格发生发展情况。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103例强迫症患者(患者组)以及88例在汪卫东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 Weidong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al inventory,WMPI)全国城市人口常模数据库中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条件相匹配的正常被试(对照组)。采用WMPI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与比较。统计软件使用SPSS 22.0,数据统计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结果:1.人格发展外部影响因素方面:生活事件方面,患者组童年期家庭内部事件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教养方式方面,患者组童年期严厉[(5.637±3.463)分]与惩罚[(6.275±4.565)分]得分高于对照组[(4.341±3.092)分,(5.000±3.698)分, t=-2.703,-2.093,均 P<0.05]。2.人格要素发展方面:(1)胆气分量表中,在童年时期,自然恐惧[(7.686±3.441)分]、适应能力[(15.000±5.321)分]两维度患者组比对照组[(6.023±3.991)分,(12.841±6.070)分]得分高( t=-3.085,-2.613,均 P<0.05)。人际恐惧维度的3个年龄段,患者组[(20.284±8.255)分,(22.804±7.458)分,(22.725±7.145)分]均较对照组[(16.205±7.937)分,(19.841±6.319)分,(18.364±6.277)分]得分高( t=-3.458,-2.929,-4.437,均 P<0.01)。(2)人际关系分量表的依恋性维度中,童年期患者组[(10.804±3.621)分]得分高于对照组[(8.830±4.850)分, t=-3.205, P<0.01]。(3)性发展分量表中,在少年期,异性交往[(11.941±4.878)分]、爱情观[(15.098±4.180)分]与性观念[(8.892±2.988)分]患者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9.125±5.040)分,(11.761±5.202)分,(6.943±3.288)分,均 P<0.01]。(4)自我分量表中,在童年期患者组自理性维度得分[(6.465±2.890)分]比对照组[(4.239±2.861)分]得分高( P<0.01),在童年与少年时期患者组自主性维度得分[(10.772±2.694)分,(11.347±2.621)分]较对照组[(8.011±4.039)分,(9.818±2.693)分]得分高(均 P<0.01)。(5)思维方式分量表中,在童年期,患者组绝对化思维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1)。谨慎维度中患者组在童年期与少年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1)。(6)意志力分量表的果断性维度中,患者组在少年期与青年期较对照组得分高(均 P<0.01)。在青年期患者组自觉性维度得分比对照组得分高( P<0.01)。坚持性维度中,患者组在童年期与青年期较对照组得分高(均 P<0.01)。(7)世界观分量表,动机、事业观与友谊观3个维度中,在少年期患者组比对照组得分高( P<0.01)。价值观维度中,在青年期患者组较对照组得分低( P<0.01)。 结论:强迫症患者童年时的教养方式中存在较多严厉与惩罚,导致童年呈现出胆气不足、人际关系不良、低自理自主性、高依恋性、思维绝对化及较多自我压抑等表现;在青少年时期,胆气的缺乏、自理自主性差、谨慎固执的思维会进一步加重并显现出较保守的性发展与传统的世界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张崇泉基于“三焦分治,引火归元”治逸病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逸病是指安逸少劳、过食肥甘厚味所致之病。张崇泉教授提出,逸病病位多在脾,以三焦不和、虚火上炎为基本病机,常兼痰湿、瘀血之邪。张老善于借助脏腑间的功能联系而辨证施治,认为逸病湿瘀之邪,从中上二焦分候论治,其中痰湿蕴脾者,可借胆气升发之性助脾气升清之能,予升清宣湿饮;痰湿蕴肺者,可借心阳温煦之性宣散水湿,借肾阳下通水道,予温阳宣湿饮。逸病虚火上炎者,当中下二焦分部论治,其中中气不足、阴火不固者,予扶土潜阳饮;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导致心血失养、虚火内生者,予生血潜阳饮;脾阴不足,阴性之精微化生不足所致虚火上炎者,予益阴潜阳饮;下焦腑气不通,逆气携中焦浊热上扰所致虚火上越者,予通下潜阳饮。临床中常获满意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傅杰英从少阳证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傅杰英教授从少阳证论治失眠的临床经验.傅杰英教授认为,失眠病在少阳者,常见肝气升发太过或不及、胆汁瘀积、胆气亏虚、痰饮内扰、阴虚火旺、寒热错杂等证,继而损伤脾胃,针灸治疗以调神、调心为先,以体质平和为健,俞募配合,以通调一身阴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胆"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身心共患疾病.现代医学多从胃肠动力障碍、脑肠互动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精神心理因素等角度阐述治疗该病,但存在疗效欠佳,症状反复等诸多问题.中医学认为胆腑具有藏精寄火助运化、升清降浊疏中土、决断有度畅情志、勇怯得宜御外辱等功能,且现代研究表明FD的发病与胆囊及胆汁酸病变存在密切联系,基于中医胆腑的生理功能,笔者提出胆腑功能失调,精汁失疏、中土失煦、气机失调,可导致FD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胃肠动力不足、胃肠动力障碍;胆失决断,情志失疏,判断失误,可导致FD患者精神心理异常、脑肠互动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胆气虚弱,勇怯失度,御邪无力,则可导致FD患者肠道炎症出现、黏膜屏障受损、通透性及敏感性增加,同时发现中医从胆论治在提高FD的临床疗效的同时,可有效干预FD发病机制的产生,为临床F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名中医吴清明应用"胆气春生"理论治疗不寐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失眠是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传统中医学称"不寐""不眠"等,现代医学称为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其主要表现有在合适的睡眠条件下仍入睡困难,或时睡时醒,或醒后难再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等.本病病位在"心",与情志因素等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为心神不安,神气不和.吴清明教授将"不寐"的生理病理与《脾胃论》中的"胆气春生"及其中"少阳为枢"的学术思想相联系,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观点:少阳在气的运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胆气为人体阳气激发的重要枢纽,在人体阴阳调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阐明了失眠与胆气的关系,主张调节全身气机必先升发胆气,在本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王宝亮分期论治多系统萎缩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王宝亮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沉疴之疾,本为脏腑亏虚,标为风动、痰瘀、湿热,久之表现为气血、阴阳虚损,主张分期论治.早期以风痰、瘀热为主要病机,责之于少阳,胆气不舒,痰瘀阻络,肝风内动,治当和解少阳、宣畅三焦,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中期以阴(血)液亏虚为主要病机,责之于肝肾,痰瘀积留,久之伤阴,筋脉失养,肝阳上亢,变生内风,治当滋阴填精、养血活血,予镇肝熄风汤合龟鹿二仙胶加减;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责之于脾肾,正虚积损,肾之精气不足,阳气难以化生,加之脾胃虚衰,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则形体不足,肌肉萎缩不用,治当健脾补肾、温阳益气,予补中益气汤或地黄饮子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从肺论治胆石症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胆石症的形成与精气血津液失调密切相关,肺参与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运行,并因此对胆气通降、胆汁排泄、胆腑疏通等产生影响.通过宣肃肺气、补益肺阴、顾护肺卫,可改善机体因精气血津液失调而产生的气滞、血瘀、湿盛、阴虚等病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胆石症的目的.当前临床治疗胆石症多从脾胃肝肾入手,从肺论治是一种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针刺联合安神定志汤加减治疗失眠心胆气虚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安神定志汤加减治疗失眠心胆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4 例失眠心胆气虚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7 例.对照组给予安神定志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2 组连续治疗 4 周.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神经递质水平,并评估 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1.49%,高于对照组 76.60%(P<0.05).治疗后,2 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多巴胺(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5-羟色胺(5-HT)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SR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安神定志汤加减治疗失眠心胆气虚证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平衡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名中医方显明从少阳论治高血压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方显明认为传统治疗多从滋肾阴、补气血、潜肝阳、平肝风、化痰浊、祛瘀血立论.《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论述,此观点历代医家看法不一,如金元时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明末医家张景岳认为:"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居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乎此也".据此,方教授提出从少阳论治高血压病的学术观点,以清火息风、和胃降逆、和解少阳之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堪称满意.现结合典型验案介绍方显明教授从少阳论治高血压病的病机与辨证,以期与同道分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对47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采取大样本、多中心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北京市12个分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市朝阳区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区精神卫生保健所、清华大学垂杨柳医院、北京市延庆区精神病医院、北京市平谷区精神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招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4734例,男性2529例,女性2205例,平均年龄50.81岁.通过中医证候学量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四诊资料,评价患者精神状态并记录症状,填写《精神分裂症中医证候观察表》.构建症状关系网络图,从中提取证候靶位及证候要素.然后将证候靶位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形成基础证.分别通过关联规则、贝叶斯网络、聚类分析对基础证进行证候提取,最后汇总3种方法得出的证候类型,结合中医理论和专家组意见,同类合并,提取共同的证候.结果 运用关联规则构建了162项症状之间的关系网络图,提取了16个基础证.关联规则提取了痰火扰神、心肝火旺、气滞血瘀、阴虚火旺、肾虚肝郁、痰蒙神窍、脾肾阳虚、心脾两虚、痰气郁结9个证候,聚类分析提取了心肝火旺、痰火伤阴、气滞血瘀、阴亏血少、脾肾阳虚、痰湿内阻、心脾两虚、肾气亏虚、胆气亏虚9个证候,贝叶斯网络提取了痰火扰神、心肝火旺、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瘀热互结、肾虚肝郁、痰蒙神窍、脾肾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和肝肾亏虚11个证候.经过汇总,提取了3种方法重合的痰火扰神、心肝火旺、气滞血瘀、阴虚火旺、痰蒙神窍、心脾两虚、脾肾阳虚和肾虚肝郁8个证候类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包括阴性症状(2893例,占61.11%)和阳性症状(1841例,占38.89%),前者属中医学"癫证"范畴,证候为脾肾阳虚(22.94%)、痰蒙神窍(17.79%)、心脾两虚(13.98%)、肾虚肝郁(6.40%);后者属中医学"狂证"范畴,证候为痰火扰神(12.63%)、气滞血瘀(11.03%)、阴虚火旺(10.25%)、心肝火旺(4.99%).结论 本研究探索了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证候规律,总结了常见的8个证候类型,为中医药论治精神分裂症提供了辨证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