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的病因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行外科治疗的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5~82(62.6±12.1)岁。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三尖瓣手术,其中,正中开胸手术8例,右侧小切口开胸4例,腔镜辅助及全腔镜手术10例;三尖瓣置换8例,三尖瓣成形术14例。结果:术中见起搏电极累及三尖瓣及瓣下结构10例,三尖瓣瓣环扩张7例,起搏电极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三尖瓣5例。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包括右胸小切口手术及胸腔镜手术的术后24 h引流量[281(120,489)ml比368(180,560)ml, P=0.02]、住院时间[9.2(4.8,14.5)d比11.2(6.3,16.9)d, P=0.03]均减少。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右房右室较术前明显减小,心功能正常。术后起搏器程控仪检测起搏电极参数(感知度、起搏阈值、起搏阻抗)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无瓣膜及起搏器相关并发症。 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电极相关三尖瓣病变根据不同的病因机制积极外科手术行三尖瓣置换或成形术结果满意。微创腔镜三尖瓣手术是治疗单纯三尖瓣病变的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外膜起搏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的观察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植入心外膜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期先天性Ⅲ°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经验,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CAVB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2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收治的4例CAV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2例于早期(1岁以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例于非早期(1岁及以上)植入。术前通过临床症状及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术后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监测起搏阈值等方法,观察起搏器的起搏情况与感知功能,通过临床症状改善、生长发育情况及有无其他并发症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例患儿均植入成功,除1例非早期植入的患儿死于重症肺炎及严重脓毒症外,其余3例患儿随访期阈值水平、幅度、阻抗和每分通气量传感器功能均良好,心率为起搏心率,患儿发育沿着百分位曲线生长,运动和认知发育均未受损。结论:对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期诊断的CAVB患儿,通过早期开胸植入心外膜起搏器,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长发育未受影响,该治疗方案安全可行,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及食管功能检测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诊疗决策。方法:纳入2015 年11月至2017 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反酸、烧心及食管外症状就诊的患者,采集临床资料及心理评分资料,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焦虑量表SAS,Zung氏抑郁量表SDS,完成胃食管反流监测及食管高分辨测压。根据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反应,将患者分为RGERD 组及非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NRGERD)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特征,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RGERD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9例患者,其中RGERD 61例(51.3%),NRGERD组58例(48.7%)。RGERD患者体重指数(BMI)、典型症状(反酸)比例显著低于NRGERD组( P<0.05);但不典型症状(胸骨后不适或胸痛)的比例高于NRGERD组( P<0.05)。RGERD患者酸反流事件及近段反流比例显著低于NRGERD组,但病理性非酸反流事件和基线阻抗值较NRGERD组高( P<0.05)。RGERD 患者在食管高分辨测压基本参数及芝加哥分型的食管动力障碍与NRGER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ERD患者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敌对得分显著高于NRGERD组( P值均<0.05),抑郁状态为R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3.915 (95% CI1.464~10.466), P=0.007]。 结论:RGERD患者非典型症状比例更高,病理性非酸反流增多。抑郁状态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食管胃连接部流出道梗阻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动力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GERD合并食管胃连接部流出道梗阻(EGJOO)在动力学特征、相关临床症状、食管24 h pH-阻抗测定中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12例GERD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EGJOO分为EGJOO组(85例)和非EGJOO组(427例),根据内镜检查是否合并食管糜烂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393例)和反流性食管炎(RE)组(119例)。分析各组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动力特征、相关临床症状和食管24 h pH-阻抗检测结果。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配对资料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EGJOO组患者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整合松弛压(IRP)、远端收缩积分(DCI)、食团内部压力(IBP)、IBP最大值均高于非EGJOO组[分别为30.70 mmHg(22.50 mmHg,40.75 mmHg)(1 mmHg=0.133 kPa)比19.90 mmHg(14.50 mmHg,26.20 mmHg)、17.80 mmHg(16.20 mmHg,22.85 mmHg)比7.80 mmHg(5.20 mmHg,10.20 mmHg)、1 282.80 mmHg·s·cm(654.55 mmHg·s·cm,2 563.20 mmHg·s·cm)比818.90 mmHg·s·cm(495.10 mmHg·s·cm,1 365.10 mmHg·s·cm)、7.00 mmHg(4.40 mmHg,11.65 mmHg)比3.60 mmHg(1.10 mmHg,5.80 mmHg)、14.90 mmHg(11.50 mmHg,18.80 mmHg)比10.40 mmHg(8.10 mmHg,13.10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7.82、-14.57、-4.25、-7.16、-6.27, P均<0.01)。NERD组患者LES静息压高于RE组[21.70 mmHg(15.65 mmHg,29.40 mmHg)比19.40 mmHg(13.60 mmHg,25.1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7, P=0.014)。EGJOO组患者的DeMeester评分、长反流(>5 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时间百分比均高于非EGJOO组[分别为6.60分(2.70分,11.20分)比3.25分(1.30分,9.18分)、1.00次(0.00次,1.00次)比0.00次(0.00次,0.00次)、6.50 s(2.00 s,15.00 s)比1.00 s(0.00 s,5.00 s)、1.70%(0.30%,2.30%)比0.30%(0.00%,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4、-2.94、-3.98、-2.42, P均<0.05)。EGJOO组治疗前吞咽困难的比例高于非EGJOO组[9.4%(8/85)比2.1%(9/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1)。EGJOO组和非EGJOO组治疗后烧心、嗳气、腹痛、腹胀、胸痛比例均低于治疗前[EGJOO组:11.8%(10/85)比34.1%(29/85)、34.1%(29/85)比51.8%(44/85)、4.7%(4/85)比20.0%(17/85)、3.5%(3/85)比22.4%(19/85)、4.7%(4/85)比21.2%(18/85)。非EGJOO组:14.8%(63/427)比33.0%(141/427)、36.8%(157/427)比51.5%(220/427)、5.4%(23/427)比26.5%(113/427)、6.6%(28/427)比21.1%(90/427)、2.8%(12/427)比18.3%(78/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McNemar检验, P均<0.05)。 结论:EGJOO患者LES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更严重,酸反流更明显,且常规促动力药物对其治疗效果欠佳。食管糜烂的发生不仅与酸反流和酸暴露时间的增加有关,还与食管动力障碍、局部黏膜屏障功能等的影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阻抗微分心动图(ICG)监测老年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科收治的50例老年HFrEF患者。通过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心脏超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ICG监测评估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老年HFrEF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显著提高( P<0.05),NT-proBNP显著降低( P<0.05),NYHA显著改善( P<0.05),心输出量(CO)和每搏输出量(SV)显著增加(均 P<0.05),收缩压、舒张压、每搏外周阻力(SSVR)和胸液传导性(TFC)显著降低(均 P<0.05),射血收缩指数(EPCI)和变力状态指数(ISI)显著增加(均 P<0.05)。 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老年HFrEF患者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导线起搏器对超高龄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无导线起搏器对超高龄老年人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年龄≥85岁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合并症、既往手术情况及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中记录起搏器程控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纳入55例超高龄患者,男33例,女22例,体重指数(BMI)为(23.0±4.4)?kg/cm 2,年龄(90.1±3.8)岁。植入起搏器适应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7例,房室传导阻滞30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部位均为右心室间隔中部。植入时起搏电学参数:阈值(0.5±0.3)?V/0.24 ms、R波振幅(9.3±4.5)?mV、阻抗(917.6±354.1)?Ω。围术期未出现心脏穿孔、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器械移位、器械感染、胸痛、血胸等不良事件。 结论:在≥85岁超高龄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无导线起搏器将为此类患者提供一种可替代经静脉起搏器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肌收缩调节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肌收缩调节器(CCM)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2至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CM置入的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个月,监测CCM感知、阻抗、输出百分比、工作时间,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记录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CM。其中男性7例,年龄(56±14)岁,3例患者为缺血性心肌病,6例患者为扩张性心肌病。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CCM阈值平稳,感知较术中下降[右心室:(8.2±1.1)mV比(16.3±7.0)mV, P<0.05;局部感知电极:(6.7±2.5)mV比(15.7±4.9)mV, P<0.05],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右心室:(470±65)Ω比(846±179)Ω, P<0.05;局部感知电极:(464±63)Ω比(832±246)Ω, P<0.05];CCM输出百分比为(86.9±10.7)%,输出幅度为(6.7±0.4)V,工作时间为(8.6±1.0)h/d。患者LVEF较术前升高[(38.3±4.3)%比(29.4±5.2)%, P<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术前延长[(289.3±121.7)m比(96.8±66.7)m, P<0.05],NYHA Ⅲ~Ⅳ级患者比例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比7/9, P>0.05)。患者未有因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再次入院,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且胸闷、气短等症状明显缓解。术后未发现囊袋血肿、囊袋感染及破溃、电极脱落、瓣膜功能损害、心包积液、心脏穿孔等相关并发症。 结论:CCM具有较好的短期安全性及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九分区法左束支区域起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无多导仪指导的新简化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方法(九分区法LBB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拟接受起搏器置入的患者11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诊断和心电图参数等基本临床信息;行九分区法LBBaP(将右前斜心室影分为9个区,左束支电极初始旋入点在后下1/3区域),在X线影像下,3830电极的位置位于左束支区域,单极起搏QRS波呈右束支阻滞形态,且刺激到左心室激动的峰值时间<90 ms定义为手术成功。记录术中静脉通路穿刺方式、电极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刺激到左心室激动的峰值时间、起搏器类型、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即刻心电图参数。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电极参数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18例患者中,男性62例(52.5%),年龄(65.9±13.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49例(41.5%),窦房结和房室结双结病变患者6例(5.1%),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3例(53.4%),心房颤动患者26例(22.0%),心肌病患者20例(16.9%);术前QRS波宽度为(109.21±39.03)ms。其中109例成功行九分区法LBBaP手术,成功率为92.4%。104例(95.5%)为腋静脉穿刺,5例(4.6%)为锁骨下静脉穿刺;手术时间为(80.3±23.0)min,X线曝光时间为(12.29±5.13)min;术后QRS波宽度为(116.36±18.11)ms。左束支电极阈值为(0.92±0.63)V,感知为(10.60±5.04)mV,阻抗为(798.71±194.90)Ω;1 V起搏时,刺激到左心室激动的峰值时间为(67.91±12.15)ms,5 V起搏时为(67.52±12.45)ms;置入单腔起搏器1例(0.9%),双腔起搏器106例(97.3%),三腔起搏器2例(1.8%);术中无血肿、气胸和血胸、电极脱位、感染以及囊袋出血等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共有97例(89.0%)患者完成随访,随访(6.21±2.90)个月,所有患者电极参数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九分区法LBBaP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生理性起搏方法,但其远期效果仍待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EIT指导个体化PEEP设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胸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指导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对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在麻醉后监护室(PACU)内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方法将纳入受试者分为两组:EIT-PEEP组(EP组, n=30)和固定PEEP组(FP组, n=30)。在完成气管插管、气腹-屈式体位建立后,EP组用EIT指导个体化PEEP设定,FP组PEEP设置为5 cmH 2O(1 cmH 2O=0.098 kPa)至术毕。术中机械通气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在PEEP设置后5 min(T 1)、30 min(T 2)、60 min(T 3)和气管导管拔除后(T 4)时的驱动压、肺动态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PaO 2/FiO 2)和血流动力学等参数。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拔管后在PACU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结果:EP组患者拔管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3%(1/30),低于FP组的26.7%(8/30)( P=0.030);两组患者驱动压在T 2[(13.1±2.4)比(14.9±2.9)cmH 2O, P=0.012]、T 3[(12.7±2.4)比(15.6±2.8)cmH 2O, P<0.00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FP组相比,EP组的Cdyn在T 2[(38.4±7.2)比(31.9±5.2)ml/cmH 2O, P=0.006]、T 3[(37.5±9.0)比(30.4±5.9)ml/cmH 2O, P=0.001]时改善;EP组的PaO 2/FiO 2在T 1[(465.7±84.5)比(383.5±58.0)mmHg,1 mmHg=0.133 kPa, P<0.001]、T 2[(504.7±105.8)比(418.9±73.7)mmHg, P=0.001]、T 3[(520.7±92.2)比(423.2±90.7)mmHg, P<0.001]、T 4[(368.7±42.0)比(339.5±54.9)mmHg, P=0.024]时升高。 结论:EIT指导的个体化PEEP设定可降低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在PACU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导线起搏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后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患者,回顾性分析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起搏电学参数(阈值、R波振幅、阻抗)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76.2±6.0)岁,其中9例患者为囊袋感染,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所有患者均完整移除感染起搏装置并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美国美敦力公司),植入部位均为右心室中位间隔部。平均手术时间(65.0±24.8)min,平均X线曝光时间(9.6±2.3)min,平均X线曝光量(212.6±96.4)mGy。植入时起搏电学参数:阈值(0.5±0.2)V/0.24 ms、R波振幅(9.0±2.2)mV、阻抗(687.0±120.9)Ω。围术期未出现心脏穿孔、心脏压塞、血管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器械移位、装置感染、胸痛、血胸等不良事件。结论:在起搏装置感染移除术后患者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是安全、可行的,无导线起搏器将为此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