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囊虫病合并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文献检索,脑囊虫病合并相关性动脉瘤破裂的病例较为少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夹闭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术中分离右外侧裂时可见3个半透明囊状病变,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囊尾蚴。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口服吡喹酮片抗囊虫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淋巴细胞参与囊虫病的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猪带绦虫是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之一,其幼虫和成虫均可致病,其中以幼虫——囊尾蚴引起的脑囊虫病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囊尾蚴感染引起宿主的免疫反应及其调控机制一直是该病防治研究的重难点问题。作者就T淋巴细胞参与囊虫病的免疫应答及其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囊虫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脊液二代测序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脑脊液二代测序在脑囊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断为脑囊虫病的6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癫痫、颅内高压、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脑脊液化验示:颅内压正常或升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多,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正常或增高。影像学可累及脑膜或脑实质,可出现囊性病灶、环形或片状强化、脑积水。6例患者常规实验室病原学均阴性,3例患者血清囊虫抗体阳性,3例患者脑脊液二代测序检测出链状带绦虫序列。结论:二代测序能够提供脑脊液病原学线索,辅助脑囊虫病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猪囊尾蚴病合并肝内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猪囊尾蚴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通过血流进入脑实质,寄生在大脑皮质邻近运动中枢而引起的中枢系统疾病。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及数量不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因脑囊尾蚴大多寄生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故大部分患者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现报道1例脑猪囊尾蚴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同时合并肝功能损伤,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内多发感染病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CE-MRI衍生参数在脑囊虫病所致癫痫复发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衍生参数在脑囊虫病(CC)所致癫痫复发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于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CC所致癫痫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6± 11.0)岁。依据在半年内癫痫是否复发,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于患者首次入院和随访半年后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的DCE-MRI衍生参数:速率常数(K ep)、容积转移常数(K trans)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 e)。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 χ2检验。 结果:40例患者中,复发组16例、未复发组24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癫痫首次发作时间和癫痫发作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0 , t=0.692 , t=0.902 , χ2=0.030,均 P>0.05 )。首次入院检测时,未复发组患者的K ep、V e和K trans水平分别为(30.17±5.32)×10 -2/min、(102.32±6.58)× 10 -2、(19.98±2.64)×10 -2/min,显著低于复发组[(36.32±4.36)×10 -2/min、(110.35±7.12)×10 -2、(23.21±3.21)×10 -2/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839、3.660、3.477,均 P<0.001)。随访半年后检测时,未复发组患者的K ep、V e和K trans水平分别为(12.57±3.29)×10 -2/min、(78.02±4.36)× 10 -2、(17.96±3.01)×10 -2/min,亦显著低于复发组[(24.25±3.58)×10 -2/min、(90.37±8.27)×10 -2、(23.32±3.98)×10 -2/min],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620、10.161、4.848,均 P<0.001)。 结论:基于DCE-MRI衍生参数可以分析BBB的通透性,对CC所致癫痫的复发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囊虫合并颈椎硬膜下髓外囊虫致脑积水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囊虫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脑实质,而脑囊虫合并颈椎硬膜下髓外囊虫致脑积水的病例较为罕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肿瘤外科于2020年9月收治1例脑囊虫合并颈椎硬膜下髓外囊虫致脑积水的患者,行颈椎椎板切开和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囊尾蚴。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吡喹酮治疗,9个月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快速游走性脑室内囊虫病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脑室内囊虫病发病率较低,但危害较大,属于神经外科急诊,需要及时、积极的干预措施,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本文报道1例,通过影像学观察到囊虫短时间内从侧脑室游走至三脑室,通过脑室镜手术完整取出囊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脑寄生虫病伴化脓性炎症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寄生虫感染性疾病是原生动物或蠕虫感染所致的疾病,常见的有脑囊虫病、脑肺吸虫病、脑血吸虫病、脑裂头蚴病等[1-2].脑寄生虫病合并脑脓肿者目前少见报道.福州总医院第四七六临床部神经外科收治l例脑寄生虫病伴化脓性炎症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实质型囊虫病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囊虫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并在十二指肠中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寄生在脑实质、脑室、蛛网膜下腔或脊髓内,导致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易识别.特别是在非疫区散发,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现报告1例脑实质型囊虫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外伤后巨大血管周围间隙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男,43岁.因头晕、眼胀伴失眠10余天于2015年12月30日入院.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语言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意识障碍.10岁时有脑外伤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入院时查体:血压158/74 mmHg,意识清楚,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和感觉检查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3.62×109/L,中性粒细胞0.38,ALT 51 U/L,AST 40 U/L.血液肿瘤标志物:AFU 43.82U/L(正常参考值14.3~39.9 U/L),cPSA/tPSA 0.75(正常参考值<0.75),FER 386.10 ng/ml(正常参考值22~322 ng/ml).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106个/L,淋巴细胞0.72,单核细胞0.28,抗酸和墨汁染色阴性,血吸虫、肺吸虫、囊虫、旋毛虫抗体阴性,寡克隆带阴性,脑脊液培养阴性.眼压正常.颅脑CT示:右侧胼胝体、扣带回及额顶叶近中线区见条片状低密度影,近似于脑脊液密度,截面大小约1.9 cm×7.3 cm,邻近脑沟、脑裂加深增宽,大脑纵裂区钙化灶(见图1A).颅脑MR示:右侧胼胝体、扣带回、顶叶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截面积约4.7 cm× 6.8 cm,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B、C、D).住院期间,未给予特殊治疗.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