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咽喉反流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AH)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该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了2021年3—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190例因AH入院手术治疗的患儿资料,其中男122例,女69例,年龄3~13(5.3±2.0)岁。记录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并评估腺样体的肥大程度,术前完成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及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估,术后将腺样体组织进行胃蛋白酶(peps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染色结果分为研究组(pepsin染色阳性)和对照组(pepsin染色阴性)。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190例AH患儿中pepsin染色阳性率为78.4%(149/19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在术前喉部红斑和/或充血[(2.1±0.7)分 比(1.8±0.6)分, t=2.23]、声带水肿[1.0(0,1.0)分 比 1.0(0,1.0)分, Z=2.00]、弥漫性喉水肿[0(0,1.0)分 比 0(0,0)分, Z=2.48]、后连合黏膜增生[(1.4±0.6)分 比(1.1±0.5)分, t=2.63]以及RFS总分[(6.2±2.7)分 比(5.0±2.6)分, t=2.47]均明显升高( P值均<0.05)。RFS评分诊断AH伴LPR的灵敏度为24.8%、特异度为80.5%;当以RFS>5分作为阳性界值时,RFS评分诊断AH伴LPR的灵敏度为61.1%,特异度为58.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间RFS评分阳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例比17例, χ2=5.04, P=0.032)。 结论:AH患儿中LPR发生比例较高。AH合并LPR患儿在电子喉镜检查方面存在特异性表现,当出现喉部红斑伴水肿、后连合黏膜增生、声带水肿时需要警惕LP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0例(按样本计算公式得出最少样本量为9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所采取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组(简称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组(简称常规切除术组),每组各50例。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创伤应激指标、CC类趋化因子中CCL2和CCL21、通气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咽痛持续时间、恢复鼻腔通气时间以及白膜完全消退时间均短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手术后第1、2、3天,患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for pain,VAS)评分以及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 F2α)、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皮质醇(cortisol hydrocortisone,Co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CL21水平、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with oxygen saturation <90% during sleep,SLT 90%)、血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xygen desatura tion indes,O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均低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CCL2水平、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 2)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切除术组( 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常规切除术组(38/5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62,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4.00%)低于常规切除术组(9/5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05, P<0.05),而复发率[(1/50,2.00%)比(2/5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0, P>0.05)。 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复发率无差异,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专家观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代谢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2022)》,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OSA合并MS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医疗负担沉重。为了增强OSA合并MS的防治水平并改善预后,推出本文,以期为OSA合并MS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论著《平坦型突发性聋再分型》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全国33家医院收治的1 024例单侧突聋患者资料,认为可对平坦型突聋进一步分为平坦上升型、平坦下降型和平坦一致型。其中平坦上升型痊愈率与低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好;平坦下降型痊愈率与高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差;平坦一致型痊愈率高于全聋型突聋,平均纯音听阈在平坦一致型和全聋型突聋的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论著《850例耳聋基因筛查 SLC26A4单杂合突变新生儿的基因型及合并第二突变位点者表型分析》一文,分析850例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为 SLC26A4单杂合突变的新生儿个体,合并明确第二致病突变位点的概率为2.12%,均为点突变或小片段缺失,均确诊为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研究结果可为 SLC26A4突变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得出合并 KCNJ10基因突变者,在婴幼儿期均未出现听力损失,提示需进一步随访。论著《基于鼻孔暴露度鼻翼退缩分型的外鼻整形术》认为,基于正面观鼻孔暴露度的鼻翼退缩分型方式可全面评估患者鼻翼退缩的严重程度,并将治疗方案系统化、全面化,患者满意度较高。论著《儿童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总结24例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认为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对于并发视力下降、出现颅内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进行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及眼眶脓肿引流术。论著《声带截短术用于跨性别女性音调提升的疗效分析》得出声带截短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论著《无充气颏下全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一文,采用无充气颏下入路腔镜术式成功切除了13例甲状舌管囊肿病例,认为该入路术后瘢痕隐蔽,可带来较好的美容效果。继续教育园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与分级研究进展》对腺样体的内镜分级和影像学分级这2类方法的发展演进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了两者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各种评估体系对于疾病转归及干预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腺样体肥大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腺样体肥大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术患儿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基本资料的可比性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行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和对照组44例(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认知情况、行为情况、睡眠质量和心理疾病恐惧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计算言语理解指数(Verbal Comprehension Index,VCI)、知觉推理指数(Perceptual Reasoning Index,PRI)、作记忆指数(Working Memory Index,WMI)、及总智商(Full Scale IQ,FSI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儿的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评分均表现为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术后4 d>术后5 d,术后3~5 d,观察组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腺样体肥大术患儿应用卡通游戏式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儿的认知,改善行为,缓解心理疾病恐惧,促进睡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以及与声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或单纯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12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者36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者14例。另选取双侧扁桃体Ⅰ度且无腺样体肥大,夜间睡眠无打鼾现象者22例(男13例,女9例)为对照组。评估腺样体及扁桃体大小,记录患儿手术后发音主观改变,分析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平稳发/a/、/i/时的基频(F0)、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音时间(MPT)、共振峰频率(formant frequencies,F1~F5)及带宽(bandwidths,B1~B5)变化。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36例(72.0%)患儿诉术后出现发音改变,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其中4~6岁,7~9岁,10~12岁组患儿发生率分别为83.3%(25/30),63.6%(7/11),44.4%(4/9)。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发音改变的发生率(77.8%,28/36)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7.1%,8/1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患儿发元音/a/的MPT( Z=2.18, P=0.041)、F2( t=2.13, P=0.040)增高,B2( Z=2.04, P=0.041)、B4( Z=2.00, P=0.046)降低,元音/i/的F2( t=2.035, P=0.050)、F4( t=4.44, P=0.0001)增高,B2( Z=2.36, P=0.019)降低,其他各参数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P>0.05)。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元音/a/的F2( r=-0.392, P=0.032)和元音/i/的F2( r=-0.279, P=0.048)、F4( r=-0.401, P=0.028)增高更为显著。50.0%患儿的发音改变在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 结论: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引起患儿发音特征的变化与共振峰频率及带宽变化有关。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对患儿发音特征的影响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更为明显。除MPT外,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与肥胖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行手术治疗的2~12岁患儿799例的病例资料,按入院时测量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比患儿与同龄儿童BMI有无差异,及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与患儿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患儿与同龄儿童的BMI进行分组比较,Spearman秩相关对BMI与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程度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扁桃体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78, P=0.077,而腺样体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58, P=0.100。学龄期患儿(7~12岁)超重及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学龄前患儿(2~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男=22.386, P男<0.001,χ 2女=14.478, P女<0.001)。 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与肥胖无明显相关,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超重及肥胖的概率相应增加,在7~12岁的儿童中肥胖所占的比例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合并垂体GH-PRL混合腺瘤的McCune-Albright综合征四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合并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GH-PRL)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探讨更有效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MAS合并垂体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外科手术及药物干预的疗效。结果:临床特点:4例患者中,3例为女性,均7岁前起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类型均为多骨型,且均累及颅面部。均有明显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表现,3例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1例视交叉明显受压。4例患者均无自发或触发泌乳。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明显升高,GH水平不被高糖抑制,血PRL均大于100 ng/ml,4例患者ALP水平明显升高,血钙、磷水平正常。影像学特点:4例患者垂体瘤均为大腺瘤,病例2、3出现单侧海绵窦包绕,病例4在第一次手术后残余肿瘤再次增大并包绕双侧海绵窦。4例患者头颅CT均显示颅面骨和颅底部多发FD。治疗与转归:4例患者均接受垂体瘤切除手术及静脉双膦酸盐治疗,并根据情况选择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其他对症治疗。较早诊断并起始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另2例患者治疗后未缓解。结论:MAS合并GH-PRL混合腺瘤患者,起病年龄更早,更易出现视神经损害。早期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手术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生化指标(GH、IGF-Ⅰ和PRL等),同时联合药物(生长抑素类似物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以更好地维持生化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腺样体和扁桃体菌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腺样体和扁桃体疾病在儿科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OME)有关,扁桃体肥大与复发性扁桃体炎(recurrent tonsillitis,RT)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有关。腺样体和扁桃体菌群在上呼吸道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以往对腺样体和扁桃体菌群多样性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培养,因此不能提供完整的微生物多样性评估。不依赖培养的基于16S核糖体RNA编码基因(16S rD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近年来被用于确定腺样体和扁桃体表面和组织内的微生物群,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腺样体和扁桃体菌群。本文介绍了测定腺样体和扁桃体菌群的技术,并总结了应用这些技术的相关研究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氯化琥珀胆碱致儿童横纹肌溶解症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3岁男性患儿因腺样体肥大全麻下行腺样体切除术,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静脉注射抑制腺体分泌;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纳布啡注射液静脉注射;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术后约7 h患儿出现深茶色尿,下肢酸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256 U/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 706 U/L,肌酸激酶(CK)>16 000 U/L,CK-MB>1 000 U/L,肌红蛋白(MYO)417 μg/L,尿潜血(+)。给予补液、碱化尿液、保护心肌等对症治疗。术后第1天患儿尿色正常,肌痛消失;术后第3天MYO 42 μg/L;术后第7天,实验室检查:ALT 126 U/L,AST 41 U/L,CK 395 U/L,CK-MB 23 U/L。1个月后门诊复查患儿心肌酶、肝肾功能均正常。经查阅文献,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丙泊酚、纳布啡注射液及七氟烷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可能性较小,考虑本例患儿为氯化琥珀胆碱相关横纹肌溶解可能性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圆枕增生外科处理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复发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儿中圆枕增生的发生情况及外科处理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4 922例儿童OS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 266 例,女1 656 例;年龄1~14 岁(中位年龄5岁);筛选在我院或外院接受过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手术,因症状复发而再次就诊病例22例,详细记录上述患儿性别、首次手术年龄、症状复发年龄及发病情况及手术方式。采用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应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 922例儿童OSA患者中,因症状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病例共计22例,其中11例为圆枕增生,占全部病例的2.23‰(11/4 922);1例咽鼓管圆枕瘢痕增生黏连,占全部病例的0.20‰(1/4 922);10例为残留腺样体增生+管扁桃体肥大,占全部病例的2.03‰(10/4 922)。11例圆枕增生病例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手术治疗的年龄为2.4~6.0岁(中位数3.0岁),症状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5.5年[(2.4±1.9)年],接受圆枕部分切除术的年龄在4.0~12.0 岁[(7.0±2.7)岁];2 次手术时间间隔0.5~6.0年[(3.5±2.1)年]。采用低温等离子技术以圆枕部分切除术为基本术式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所有病例治疗效果良好,均未发生鼻咽狭窄并发症。随访时间1.6~13.0年(中位随访时间6.2年),22例病例随访率100%。结论:圆枕增生为腺扁术后OSA症状复发的原因之一,且易与管扁桃体肥大混淆;低温等离子辅助圆枕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