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足患者病耻感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足患者病耻感的真实体验、来源和应对方式,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借助Nvivo 12.0软件,根据Colaizzi现象学分析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糖尿病足患者经历病耻感可归纳为3个主题。主题1:病耻感真实体验,包括羞耻感、焦虑、沮丧、自责和后悔、自尊感降低;主题2:病耻感来源,包括家人、朋友和同事、媒体、治疗费用;主题3:病耻感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隐瞒、回避和拒绝。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存在较强烈的病耻感,其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进行应对,因此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需充分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病耻感,为其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和心理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随机抽取武汉市4个中心城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386名失智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现状和属性,采用Better-Worse系数法和敏感度公式计算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的重要度。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分析自变量对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力。结果: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得分(88.67 ± 29.71)分。各项社会支持服务需求Better系数均大于Worse系数绝对值。1项(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需求为一维属性,其余29项为魅力属性。重要度排序前6位是信息性支持2个条目(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家庭照顾者提供电话咨询指导)、工具性支持1个条目(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陪伴支持3个条目(文化娱乐/体育锻炼活动、上门陪伴、陪同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检验: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模型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2.75~4.23,均 P<0.01)。失智老年人性别、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家庭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失智老年人亲属关系是自尊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失智老年人亲属关系是信息性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文化程度、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文化程度、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社会陪伴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失智老年人失智类型、家庭照顾者自评身体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照顾者与老年人亲属关系是工具性支持的影响因素(均 P<0.05)。自变量影响作用力进入排序前3位次数分别为家庭照顾者人力资源5次、家庭经济资源和失智老年人因素各3次,亲属资源因素1次。 结论: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需求偏低,具有需求"期待性倾向"和"集中性"特点。提供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应优先满足"压疮预防及处理指导"需求,提供经济援助、咨询指导、社会陪伴等服务。家庭照顾者人力资源是影响城市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社会支持服务的关键因素,家庭经济资源和失智老年人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充分挖掘亲属资源与社区资源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同伴支持为中心的TTM理论下路径式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自尊、希望水平和伤残接受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以同伴支持为中心的行为转变(TTM)理论下路径式护理对颜面部烧伤患者自尊、希望水平和伤残接受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颜面部烧伤患者8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同伴支持为中心的TTM理论下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自尊感、希望水平、伤残接受度及负面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自尊量表(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希望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伤残接受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同伴支持为中心的TTM理论下路径式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提升自尊感、希望水平及患者伤残接受水平,降低负面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行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状态自尊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行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状态自尊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效能组各48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效能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效能及状态自尊水平、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效能组患者出院时,其自我效能及状态自尊评分分别为(36.56±6.17)分及(75.12±6.86)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的(27.64±7.02)分及(51.89±8.63)分( P<0.05),且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干预后,其不良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效能组HAMA及HAMD评分分别为(12.52±2.47)分及(10.11±2.4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3个月后,效能组患者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状态自尊水平及自我效能,并纠正其不良心理状态,同时,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挫败感及自尊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挫败感及自尊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同一病区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干预。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挫败感量表、Rosenberg自尊感量表及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挫败感、自尊感以及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挫败感、自尊感以及社会功能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挫败感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自尊感以及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回归社会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其挫败感,调整患者自尊水平,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陪伴疗愈计划的家庭-康复团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陪伴疗愈计划的家庭-康复团队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济南市优抚医院收治的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疗愈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疗愈组实施基于陪伴疗愈计划的家庭-康复团队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尊水平〔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病耻感(Link病耻感量表问卷)、精神障碍程度〔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个人及社会功能障碍程度〔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SE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相较于对照组,疗愈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Link病耻感量表问卷、BPRS、PSP、SQL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疗愈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陪伴疗愈计划的家庭-康复团队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降低病耻感,改善其精神障碍、社会障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简版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检验简版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individuation test for emerging adults short version,ITEAS)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2021年8—10月对1 778名大学生进行中文版ITEAS、青少年分离个体化测验中分离焦虑与拒绝依靠分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测评;间隔4周后,对其中的90名大学生重测中文版ITEAS。使用SPSS 26.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发现,修订后的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父亲版(ITEAS-F)与母亲版(ITEAS-M)均有寻求支持、联结感、侵入感、自我依靠、担心养育者失望5个维度,共21道题目。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ITEAS-F与ITEAS-M量表的五因素模型均拟合良好( χ2/ df=2.27,CFI=0.92,TLI=0.90,RMSEA=0.06,SRMR=0.07; χ2/ df=2.38,CFI=0.94,TLI=0.93,RMSEA=0.06,SRMR=0.07)。效标效度检验表明,ITEAS-F和ITEAS-M中的寻求支持、联结感、自我依靠维度都与分离焦虑、拒绝依靠呈显著负相关、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侵入感和担心养育者失望维度与分离焦虑、拒绝依靠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信度检验结果显示,ITEAS-F与ITEAS-M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在0.79~0.90( P<0.01)和0.82~0.92( P<0.01),重测信度分别在0.73~0.86( P<0.01)和0.78~0.86( P<0.01)。 结论:简版成年初期个体化测验中文版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信效度指标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同伴支持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适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同伴支持教育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及心理痛苦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同期类实验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9年6—8月收治的51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9—12月收治的53例乳腺癌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4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心理社会适应及心理痛苦的差异。结果:干预4个月后,对照组完成研究49例,干预组完成研究51例。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中焦虑/抑郁、自尊与自我接纳、态度、自我控制与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得分分别为(29.43 ± 2.83)、(32.08 ± 3.07)、(28.10 ± 2.62)、(28.08 ± 3.27)、(31.53 ± 3.7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7.67 ± 3.96)、(30.14 ± 2.54)、(25.94 ± 2.91)、(25.16 ± 2.95)、(30.02 ± 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680~-2.312, P<0.05);干预组患者心理痛苦得分为(2.37 ± 1.15)分,低于对照组的(3.57 ± 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867, P<0.05);干预组中心理痛苦为轻、中度的患者数量51例占100%(51/51),高于对照组48例占98%(4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2.272, P<0.05)。 结论: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其痛苦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自尊、心理控制源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5所三级医院346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患者病情稳定时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自尊量表(the self esteem scale,SES)和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ultidiment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MHLC)进行调查。SPSS 20.0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Process 2.13.2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AMOS 23.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和路径分析。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最近一年再入院次数为0~8次, M( P25, P75)为1(1,3)次;自尊量表平均分为(29.25±3.67)分,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得分为(22.67±3.85)分;有势力他人得分为(26.45±3.38)分;机遇得分为(19.84±3.82)分;SPBS平均得分为(22.19±9.49)分。(2)SPBS总分与自尊显著负相关( r=-0.359, P<0.01),机遇心理控制源显著正相关( r=0.169, P<0.01);自尊与内控性( r=0.237, P<0.01)、有势力他人心理控制源( r=0.225, P<0.01)显著正相关。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次数与自尊( r=-0.119, P<0.05)显著负相关,与内控性心理控制源显著负相关( r=-0.173, P<0.01)、与自我感受负担显著正相关( r=0.219, P<0.01)。(3)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再入院次数、自尊、心理控制源可以解释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18.0%;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00%。 结论: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在再入院次数和自我感受负担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自尊水平,促进积极的内控性应对策略,将可能更加有效的缓解自我感受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毛发移植发展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日常生活中,脱发是人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多种系统性疾病、皮肤病、创伤等均可导致脱发,但雄激素性脱发是其最主要的病因。脱发会带来一系列影响,甚至影响人的自尊和情感健康。健康秀美的毛发对一个人外在形象不言而喻,外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亦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随着毛发移植手术逐渐演进发展,其手术效果显著。然而,毛发移植并不完美,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供发区的毛发供应量、毛发存活率、手术时长以及术后痕迹的隐藏等问题。旨在探讨毛发移植手术现状及面临的一些重要挑战和可能应对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