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后,由于隔离病区环境污染及防护服等导致操作受限等因素,定点收治医院的静脉用药应集中配置。结合现有流程,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操作台操作模式,优化排班机制,探索并制定"一审五核对"的节点控制流程,以满足COVID-19患者24 h静脉用药需求;结合新冠病毒药物治疗特点,调整处方审核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行无纸化处方,减少不必要的传播媒介;实行分段式输液配送管理,确保无交叉感染;分级分区管控配置环境,加强药师防护管理,规避人员感染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次流程重组及优化构建了COVID-19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保障了COVID-19患者静脉用药需求和安全,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为今后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海上灾害事件药事应急救援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应对海上突发灾害事件时药事应急救援管理的实施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广西海上紧急医学救援中心的药事应急管理的海上救援实践,分析与探索海上救援在药事应急管理方面的实施模式.结果:通过建立统一的领导指挥模式、健全药事应急管理机制与应急预案、规范药学技术保障工作、加强应急药品储备管理、改进药品的海上运输模式、重视海上军地联合救援,初步建立了可适应海上灾害救援的药事应急管理模式.结论:海上药事应急救援管理作为医学救援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实施将对海上灾害的医学救援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动化住院药房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自动化设备在住院药房的使用情况,探讨自动化住院药房的运营模式.方法 以智能存储柜和全自动包药机的应用为节点,分析我院自动化住院药房的建设对药品调配模式转变的影响,并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自动化设备的使用,提高了发药效率,医嘱调配耗时从(2.04±0.23)min/份降至(1.04±0.17)min/份.降低药师的工作强度,运动步数从(8612.3±719.15)步/日降至(5643.1±867.51)步/日,减少差错事件,调剂差错从(2.53±1.46)件/日降至(1.07±0.94)件/日,全面提升了药事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结论 建设自动化住院药房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自动化住院药房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建立应急预案,规避不良事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医院药学部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提高医院药学部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COVID-19疫情防控的具体实际和既往相关医院的管理经验,在深入分析医院药学部门的药品供应和质量保障、药品调剂管理、提供临床药学服务及其他相关物资保障等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构建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并梳理各环节的注意点和应对措施.结果:医院药学部门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药品和消毒产品供应管理(重点包括关键治疗药品和消毒产品清单制订、管控、库存量调增等)、药品调剂管理(重点包括处方、药房窗口、规划定量储备、退药等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管理(重点包括提供药学信息支持、线上药学服务、监测药物安全性等)、人员防护与消毒(重点包括人员防护以及环境和窗口、设备和容器、纸质处方的消毒等)、捐赠药品专项管理、人员防控知识培训、药学教育与科研管理等环节.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有助于医院药学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规范管理.COVID-19疫情期间医院药学部门应启动疫情防控应急综合管理模式,加强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在特殊时期发挥好关键职能部门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药师规范化培训教育的应急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药师规范化培训的应急管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学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防控知识宣传、理论学习模式、专业技能培训模式、考勤管理、个人防护、报告制度和心理干预8个方面,探讨华西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药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应急管理工作.结果 医院所有药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均已参与正常药学部门轮转工作,共收到每日健康报告30份,所有学员均无发热、咳嗽症状,无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干预工作,灵活改变教学模式,保障学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药学部早期心理预防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药学部药学服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危机的预防方法.方法:结合“预防-预警-干预”的三级干预模式,以不同的目标设置不同水平的预防模式,构建出针对药学服务人员的早期心理预防药事管理模式.结果 与结论:通过积极构建早期心理预防药事管理模式并开展相关工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期间,保证了药学部药学服务人员在疫情应急中的心理健康,使药学部在疫情中保持稳定的药品供应和为应急救援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了药事管理中应急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甲综合医院多模式药房管理与服务
编辑人员丨2023/8/5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入防控的关键时期,有效的药学管理与服务对提高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有着具有重要意义.药学部在疫情期间迅速建立了多种工作模式药房,包括常规门诊药房、发热门诊药房、定点医院药房、方舱药房.各药房开展疫期防控知识培训、加强药师防护措施,制定药品目录,承担了高强度的药品保障任务.各药房根据各自特点采取不同模式的管理,加强药品的应急供应,为庞大数量的患者和不同医疗团队提供快速有效的药品供应和药学服务.同时药学部开展处方点评、药学科普与指导,为临床医师的救治工作提供药品信息支持.通过科学防控,合理安排,多模式药房药品保障工作和药学服务有序推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实践Δ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药房应用自动化发药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房模块的功能,以及药师发药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建设我院自动化发药系统(包括自动发药机、处方调配与发药模式、智能药筐),并进行运行与持续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使用磨合过程,自动发药机的硬件已趋于稳定,软件功能得到了优化,软硬件的优化包括预配药模式、药品储位、系统提示、出药数量、药品有效期管理、取药高峰期配药模式等方面;同时,制定了自动发药系统应急预案.自动化发药系统日均可分担药师80%的处方调配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约可减少2个药师的人力成本),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平均由7.45 min缩短至6.61 min,P<0.01),降低了处方调剂未出门差错率(由0.0409%降至0.0195%,P<0.01).结论:我院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立,减轻了药师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调配差错,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定点收治医院的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药学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与服务模式,以期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总结我院药剂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药学服务情况,包括构建药事应急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制定COVID-19临时药品目录、启动发热门诊药房、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等.结果 为150余例COVID-19患者和约400名医务人员提供了药学服务.在此期间除确保药品供应,还通过关注临床用药,降低患者用药风险.此外,中药预防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及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感染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结论 突发重大传染病事件过程中,药学服务工作涉及面广,药事管理专业性强.药剂科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以便在提高医疗救治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突发事件中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体会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药学中心快速启动药事应急管理预案,重点包括监控药品及物资、加强信息管理及细分药学各专业小组工作等方面.通过梳理重点工作,总结提出康复医院药事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即药品管理是基础,康复药学技术服务是举措,监测管理是保障;管理模式由单纯的保障供应转向明晰责任分担、互相合作协作、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综合管理;技术服务模式由平时的“同步+事后”被动模式转变为“事前+同步”的主动模式.同时,指出药事应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整改措施,包括应对信息爆炸式增加、专业小组增加信息宣传报道组、保障体系中应适宜增加商业保险作为有效补充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