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过劳生成机理理论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构建医生过劳形成机制的综合理论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医生过劳研究、缓解医生过劳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1月对黑龙江省4所三甲医院的25名医生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结果:三段编码后,共得到38个概念、14个范畴以及5个主范畴.结合文献和课题组的研究结果,纳入经济需求、成就动机、政府监管、法律法规、加班文化、人际支持、组织支持、家庭支持8个范畴,将医生过劳生成过程总结为3个阶段、6个影响因素.三阶段分别为疲劳产生阶段、疲劳蓄积阶段以及过劳结局;6个因素分别为工作负荷力、个人抗压力、个人驱动力、组织助推力、政策调和力、社会支持力.构建了"三阶段-六元力过劳生成机理理论模型".结论:基于该模型,深入剖析医生过劳形成的内在机理,为缓解医生过劳现状,提出有效干预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长工时对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长工时暴露特征,分析长工时暴露对职业紧张、抑郁、疲劳蓄积、失眠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在广州市、珠海市、东莞市、汕头市、茂名市、河源市各抽取2家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等量表对其职业心理健康进行评估.结果 医务人员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99±2.18)h;长工时暴露2094例,占比78.96%.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等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后,长工时(周工作时间大于40 h)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疲劳蓄积的危险因素(P<0.01);且周工作时间越长,发生职业紧张、抑郁症状、疲劳蓄积的风险越高;周工作时间大于48 h是发生失眠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医务人员长工时暴露水平较高,长时间工作是引起职业紧张、抑郁、疲劳蓄积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的影响,为开展员工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某石化企业抽取406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最终纳入分析的3763名员工中,职业紧张者1143人,职业紧张率为30.4%;1143名职业紧张员工中,轻度职业紧张者607人(53.1%),中度职业紧张者256人(22.4%),重度职业紧张者280人(24.5%);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低生活满意度、失眠症状、疲劳蓄积和肌肉骨骼疾患分别检出1670、1338、2016、1548、2377和2934人,检出率分别为44.4%、35.6%、53.6%、41.1%、63.2%和78.0%;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平均收入、职务、岗位、岗位工龄、周工作时间和是否倒班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抑郁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3.582、6.114和14.016倍,焦虑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4.268、4.429和9.365倍,低生活满意度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790、2.896和7.849倍,失眠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425、3.033和5.218倍,疲劳蓄积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4.806、8.818和18.017倍,肌肉骨骼疾患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189、2.381和4.367倍.结论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降低职业紧张程度可减少其早期健康效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及其交互作用对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背景]蓄积性疲劳如不加以干预,会严重威胁劳动者身心健康.轮班和生活满意度与疲劳蓄积存在一定关联. [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及其交互作用对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影响,为预防蓄积性疲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 2021年 7—10月,抽取江苏省某石化企业全体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项目组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员工轮班作业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劳动者的疲劳积蓄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对生活满意度和蓄积性疲劳程度进行测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对蓄积性疲劳的影响;采用相加和相乘模型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轮班的交互作用. [结果]共回收 406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3763份,有效回收率 92.5%.石化企业员工中蓄积性疲劳者占63.2%(2377/3763);生活满意度低和轮班的石化企业员工分别占53.6%(2016/3763)和 54.2%(2041/37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不同婚姻状况分组间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外,不同年龄组、性别、学历、平均月收入、职务、岗位工龄、工时、夜班、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分组间石化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调整年龄、性别、学历、平均月收入、职务、岗位工龄、工时、夜班、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高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为生活满意度低者的 0.129(95%CI:0.109~ 0.154)倍,轮班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为不轮班者的 3.792(95%CI:2.713~5.300)倍,生活满意度高且轮班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是生活满意度低且轮班者的 0.105(95%CI:0.081~ 0.135)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及轮班交互作用的相对超额危险度比、归因危险度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504(95%CI:-7.247~-3.760)、-4.728(95%CI:-7.575~-1.880)、0.029(95%CI:0.002~0.351),即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对蓄积性疲劳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生活满意度和轮班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688,95%CI:0.476~0.936). [结论]生活满意度和轮班是石化员工蓄积性疲劳发生的影响因素,两者对蓄积性疲劳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生活满意度高可以降低轮班导致劳动者产生的蓄积性疲劳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北五味子水煎液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煎液对小鼠抗运动性疲劳和抗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五味子水煎液高(400 mg/kg)、中(200 mg/kg)、低(100 mg/kg)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结果:五味子水煎液对负重小鼠游泳时间有延长作用,五味子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味子水煎液各剂量组小鼠肝糖原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五味子水煎液各剂量能降低血液中BL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五味子高剂量组小鼠运动疲劳后BUN体内蓄积含量降低;五味子水煎液各剂量能提升SOD活力,抑制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五味子水煎液高剂量组CAT含量升高.结论:五味子水煎液具有延缓疲劳和提高机体抗疲劳、抗氧化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肝糖原、CAT含量及SOD活力,降低BLA、BUN与MDA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县级医院医护人员"过劳"程度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运用科学方法评估县级医院医护人员的"过劳"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3月,选择湖北省武汉市周边6家县级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描述性分析、χ2 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回归方法,分析医护人员"过劳"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县级医院有 48. 3% (156/323)的医生工作周时长>60 h,医生的工作周时长显著高于护士;同时,基于疲劳蓄积度自测诊断量表(fatigue self-assessment scale,FSAS)测量的医生工作负担度也显著高于护士,医生工作负担非常高者占61.9% (200/ 323)护士工作负担非常高者占33.3% (118/354).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家庭子女情况的医护人员工作负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周时长是影响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重要因素.结论 应制定合理的医护人员工作时间,特别关注中青年医生的工作负担,缓解医护人员的积蓄疲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情况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甲状腺及其功能的各种变化,包括循环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外周激素代谢改变、与载体蛋白结合减少及甲状腺碘蓄积增加.尽管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晚期肾功能衰竭相关的症状有相当多重叠(如疲劳、嗜睡、认知和性功能障碍),但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或严重程度知之甚少.有人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在ESRD患者中更常见.因而,本研究旨在评估ESR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尿素循环障碍的三级防控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尿素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主要是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在饥饿、疲劳、发热等应激状态下,部分蛋白质加速分解,各种氨基酸在转氨基、脱氨基、再氨基化等反应中产生氨.此外,肠道微生物的脱氨基酶和尿素酶将部分氨基酸和尿素分解后产氨,并经肠道吸收.肝脏是尿素循环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大部分氨通过肝脏尿素循环形成尿素,自尿中排出,不会产生蓄积.而尿素循环障碍、严重肝损害、有机酸代谢病、脂肪酸代谢异常、线粒体病患者可能出现血氨蓄积,导致高氨血症,引起急性或慢性脑病及肝病,致残、致死率很高[1-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肠道微生态研究黄芪超微粉饮片的抗疲劳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黄芪超微粉饮片对C57BL/6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黄芪超微粉高剂量组(2.50g·kg-1)、中剂量组(1.25g·kg-1)、低剂量组(0.63g·kg-1)、传统饮片组(2.5 g·kg-1)、传统粉末组(2.5 g·kg-1)和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30d,期间和给药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行为学指标和生化指标.在灌喂第30天时无菌取结肠内容物,提取DNA,扩增肠道菌群16S rDNA基因的V3+V4区,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β多样性和α多样性、分析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物种组.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黄芪超微粉饮片高剂量组小鼠的爬杆时间、转棒距离与跑步距离均延长,分别为14.8%(P<0.05),26.8%(P<0.01)和16.2%(P<0.01);小鼠肝糖原和骨骼肌ATP均升高,分别为20.48%和20.86%(P<0.01).血清中的BUN和LA的含量下降了 5.87%(P<0.01)和12.34%(P<0.01);血清中T-SOD活性升高18.15%(P<0.01)、MDA水平显著降低 16.14%(P<0.01).小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含量排在前 20的为 Ruminiclostridium(P=0.001 7)和Lachnoclostridium(P=0.014 1),含量均增加.结论 黄芪超微粉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比其他2种给药方式好,与增加能量供应、抗氧化、减少代谢物质蓄积直接相关.另外,黄芪超微粉组的肠道菌群与空白组有明显差异,肠道菌群变化或许与黄芪超微粉饮片抗疲劳间接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互联网企业员工工作时长与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互联网企业员工工作时长与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关联.方法 整群抽取浙江省嘉兴市5家互联网企业员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信息、工作时长等资料,采用《劳动者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和《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评估疲劳蓄积和WMSDs;按每周工作时长分为≤40 h、>40 h~、>48 h~、>56 h组,>40 h定义为长工时,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工作时长与WMSDs的关联.结果 回收问卷334份,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为83.83%.调查男性211人,占75.36%;女性69人,占24.64%.年龄<36岁204人,占72.86%.长工时暴露234人,占83.57%.检出疲劳蓄积93人,检出率为33.21%.检出WMSDs 183例,检出率为65.36%;其中颈部WMSDs检出率最高,为5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婚姻状况和睡眠障碍后,每周工作时长与患WMSDs有统计学关联(>40~48 h,OR=2.199,95%CI:1.083~4.468;>56 h,OR=6.688,95%CI:1.902~23.520);将疲劳蓄积纳入回归模型后,每周工作时长与患WMSDs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长工时可能增加互联网企业员工WMSDs患病风险,疲劳蓄积可能起到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