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症状在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间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抑郁症状在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间的中介效应,为制定WMSDs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7-10月在江苏省某石油化工企业抽取4 06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其职业紧张、抑郁症状与WMSDs的关系,并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法验证抑郁症状在职业紧张与WMSDs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3 763名石化企业员工中,检出WMSDs者2 934例,WMSDs检出率为77.97%.石化企业员工WMSDs得分为(3.47±3.17)分,抑郁症状得分为(10.04±5.99)分;职业紧张得分为(45.79±9.48)分,其中社会支持、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和自主性维度得分分别为(19.81±3.75)、(15.85±4.94)、(12.35±3.39)和(4.62± 1.80)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石化企业员工WMSDs得分与职业紧张、组织与回报、要求与付出和抑郁症状得分均呈正相关(r=0.334、0.284、0.202和0.463,均P<0.01),与社会支持和自主性得分均呈负相关(r=-0.256和-0.141,均P<0.01);石化企业员工抑郁症状得分与职业紧张、组织与回报和要求与付出得分均呈正相关(r=0.621、0.540和0.410,均P<0.01),与社会支持和自主性得分均呈负相关(r=-0.419和-0.196,均P<0.01);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得分与组织与回报和要求与付出得分均呈正相关(r=0.848和0.639,均P<0.01),与社会支持和自主性得分均呈负相关(r=-0.648和-0.310,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在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的社会支持和要求与付出维度与WMSDs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37(-0.155~-0.120)和0.177(0.159~0.196),中介效应百分比分别为72.87%和78.67%;抑郁症状在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的组织与回报和自主性维度与WMSDs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46(0.131~0.160)和-0.126(-0.158~-0.094),中介效应百分比分别为90.12%和98.44%.结论 石化企业员工WMSDs检出率较高,抑郁症状在其职业紧张与WMSDs间具有中介效应,可通过缓解员工的抑郁症状来预防或减少部分WMSDs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的影响,为开展员工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9-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某石化企业抽取406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对早期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最终纳入分析的3763名员工中,职业紧张者1143人,职业紧张率为30.4%;1143名职业紧张员工中,轻度职业紧张者607人(53.1%),中度职业紧张者256人(22.4%),重度职业紧张者280人(24.5%);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低生活满意度、失眠症状、疲劳蓄积和肌肉骨骼疾患分别检出1670、1338、2016、1548、2377和2934人,检出率分别为44.4%、35.6%、53.6%、41.1%、63.2%和78.0%;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平均收入、职务、岗位、岗位工龄、周工作时间和是否倒班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抑郁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3.582、6.114和14.016倍,焦虑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4.268、4.429和9.365倍,低生活满意度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790、2.896和7.849倍,失眠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425、3.033和5.218倍,疲劳蓄积症状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4.806、8.818和18.017倍,肌肉骨骼疾患检出风险分别为无职业紧张石化企业员工的2.189、2.381和4.367倍.结论 南京市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降低职业紧张程度可减少其早期健康效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及其交互作用对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背景]蓄积性疲劳如不加以干预,会严重威胁劳动者身心健康.轮班和生活满意度与疲劳蓄积存在一定关联. [目的]探讨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及其交互作用对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影响,为预防蓄积性疲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 2021年 7—10月,抽取江苏省某石化企业全体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项目组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员工轮班作业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劳动者的疲劳积蓄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对生活满意度和蓄积性疲劳程度进行测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对蓄积性疲劳的影响;采用相加和相乘模型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轮班的交互作用. [结果]共回收 406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3763份,有效回收率 92.5%.石化企业员工中蓄积性疲劳者占63.2%(2377/3763);生活满意度低和轮班的石化企业员工分别占53.6%(2016/3763)和 54.2%(2041/37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不同婚姻状况分组间石化企业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外,不同年龄组、性别、学历、平均月收入、职务、岗位工龄、工时、夜班、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分组间石化员工蓄积性疲劳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调整年龄、性别、学历、平均月收入、职务、岗位工龄、工时、夜班、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高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为生活满意度低者的 0.129(95%CI:0.109~ 0.154)倍,轮班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为不轮班者的 3.792(95%CI:2.713~5.300)倍,生活满意度高且轮班者发生蓄积性疲劳的风险是生活满意度低且轮班者的 0.105(95%CI:0.081~ 0.135)倍.交互作用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及轮班交互作用的相对超额危险度比、归因危险度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504(95%CI:-7.247~-3.760)、-4.728(95%CI:-7.575~-1.880)、0.029(95%CI:0.002~0.351),即生活满意度和轮班对蓄积性疲劳的影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生活满意度和轮班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0.688,95%CI:0.476~0.936). [结论]生活满意度和轮班是石化员工蓄积性疲劳发生的影响因素,两者对蓄积性疲劳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生活满意度高可以降低轮班导致劳动者产生的蓄积性疲劳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间的关系,为防治NAFLD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3年3-11 月符合研究条件的2 124名年龄60岁及以上宁波市镇海区某石化企业退休员工,测量腰围、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尿酸、血脂谱、肝功能、hs-CRP和腹部B超结果.按hs-CRP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Q1 组为≤0.4 mg/L(n=667),Q2组为>0.4 mg/L~≤0.7 mg/L(n=437),Q3组为>0.7 mg/L~≤1.4 mg/L(n=515),Q4组为>1.4 mg/L(n=505),NAFLD 患病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NAFLD的患病率为25.8%(548/2 12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Q2、Q3、Q4组的NAFLD患病率为13.2%(88/667)、24.5%(107/437)、32.6%(168/515)、36.6%(185/505),患病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46,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升高的血清hs-CRP是老年人患NAFLD 的危险因素,未校正相关因素前Q2、Q3、Q4分组的NAFLD患病风险分别是Q1 的2.133、3.185、3.804倍,校正相关因素后分别是Q1 组的1.554、1.828、1.895倍.结论 升高的血清hs-CRP是老年人N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关联规则方法在某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测试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以关联规则方法探索石化企业员工常见心理异常症状的发生规律.方法 于2014年7至9月,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对某石化公司全体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SCL-90量表数据结果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和民族石化工人的心理异常症状发生规律.结果 共收集该石化企业有效问卷8 248份,SCL-90量表测试阳性石化工人共1 623人(19.68%);其中,567人(34.94%)1项因子阳性,1 056人(65.06%)2项及以上因子阳性;共发现7条强关联规则,所有规则均包含强迫症状和抑郁;男性({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女性({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各有特有的关联规则;中年龄组(35 ~44岁)和少数民族特有的关联规则数量分别17条和5条.结论 该石化企业员工存在SCL-90多因子共阳性的现象;35~44岁以及少数民族员工各种心理症状的组合较丰富,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时应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石化企业10327名加油站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加油站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为改善该人群职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石化公司10 327名加油站作业工人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对10 327名研究对象的体检结果进行汇总,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29.31%、42.21%,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2.03%、43.73%,其他项目异常检出率相对较少.不同年龄组加油站职工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脂升高、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尿常规异常、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汽油和苯系物对加油站员工产生健康损害,石化企业应重视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维护员工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化企业苯暴露的概率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使用概率风险评估(概率评估)法对某石化企业员工苯职业接触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与点估计风险评估(点评估)法进行比较.[方法]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吸入风险评估模型,运用@risk软件,对某石化企业2个工种(化工部外操工和质检部分析员)苯职业接触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概率评估.根据EPA的推荐,风险值(用于评估致癌风险)大于1×10-4为高风险,1×10-6~1×10-4为低风险,小于1×10-6为无风险;危害商数(用于评估非致癌风险)≥1为健康风险较大,<1为健康风险较小.同时用传统的点评估法对前述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比较两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点评估结果显示:外操工和分析员苯职业接触的致癌风险分别为0.43×10-4和0.37×10-4,位于低风险水平;而危害商数分别为3.24和3.76,健康风险较大.概率评估结果显示:外操工职业接触苯的致癌风险位于高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水平的概率分别为10.6%、88.9%和0.5%,分析员相应的概率分别为2.1%、97.9%和0%;外操工苯职业接触的危害商数较大和较小的概率分别为72.3%和27.7%,分析员相应的概率分别为100%和0%.[结论]点评估法结果单一,无法显示人群中的风险分布,有可能忽视或者高估人群风险.概率评估法减少了不确定性,展示风险概率的全分布,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可为人群的健康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宁波某石化企业员工人群糖尿病患病和治疗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宁波某石化企业员工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影响因素及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相关部门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选择宁波一家大型石化企业的8 867名≥35岁在职和退休员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糖尿病相关资料)、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体质指数等)和空腹血液生化检测(血糖、血脂),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x2检验.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8.6%(男性8.9%、女性7.8%)和3.2%(男性3.6%、女性2.4%).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和空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80.5%、71.9%和6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高血压、吸烟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067、1.714、1.460和1.521,P<0.05,P<0.01);而空腹血糖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增龄、高血压、体质指数增大和甘油三酯升高(OR值分别为1.042、1.491、1.077和1.574,P<0.05,P<0.01).结论 宁波35岁及以上石化员工糖尿病患病率相对较低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高达60%以上,表明该石化员工人群的糖尿病防控成效较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完善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3/8/5
石油化工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而且事故危害性较大,为减少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两个阶段,分别阐述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预防、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强调预防阶段要使用更加安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合理规划建设,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在准备阶段应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组建、应急资源的配备以及应急培训和演练这4项内容,并给出了完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某石化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石化企业3 50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评估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0.6%(1 071/3 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月均收入、工龄、周工作时间、轮班是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月均收入<5 000元、工龄>5~10年、周工作时间>40 h、轮班工作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较高(P<0.05).提示需重点关注一线轮班男性员工的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