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 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A解聚素和金属蛋白酶及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19(ADAMTS19)的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手术切除的EC患者8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组织及癌旁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采用Phi相关系数分析EC组织中STAT3、ADAMTS19表达的相关性.根据EC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分为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STAT3、ADAMTS19阳性/阴性表达EC患者生存曲线,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EC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对E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EC组织STAT3阳性表达率升高,ADAMTS19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EC组织中STAT3与ADAMTS19表达呈负相关(φ=-0.443,P<0.001).STAT3、ADAMTS19表达与EC患者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82例EC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9.51%(57/82).STAT3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0.71%低于STAT3阴性表达组88.46%,AD-AMTS19阳性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88.89%高于ADAMTS19阴性表达组64.06%(P<0.05).FIGO 分期Ⅲ期、肌层浸润深度≥ 1/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STAT3阳性为E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D-AMTS 19阳性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预测E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60,大于癌组织STAT3、ADAMTS19表达单独预测的0.758、0.750(P<0.05).结论:EC组织STAT3高表达、ADAMTS19低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且STAT3、ADAMTS19表达联合对E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形成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中不同中医证型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015年6月-2019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5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并比较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crit, PCT)、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 P-LCR)、FIB、D-二聚体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各指标对中医证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500例患者经辨证分为3组,其中湿热下注证组286例(57.2%)、血瘀湿重证组132例(26.4%)、脾肾阳虚证组82例(16.4%)。各组间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其中血瘀湿重证组较湿热下注证组MPV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降低( P<0.05) ;脾肾阳虚证组MPV、PDW、P-LCR水平高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湿热下注证组与血瘀湿重证组( P<0.05或 P<0.01)。FIB (AUC= 0.592 9)和D-二聚体(AUC =0.673 1)对于DVT血瘀湿重组和脾肾阳虚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MPV(AUC=0.601 5)、PDW(AUC= 0.615 4)、P-LCR (AUC =0.606 1)、FIB (AUC =0.616 4)和D-二聚体(AUC =0.721 8)对DVT湿热下注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MPV、PDW、P-LCR、FIB和D-二聚体与DVT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中医微观辨证客观指标的有效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38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根据PDW是否升高分组(PDW降低组、正常范围组、升高组)并进行亚组分层,分析PDW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用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在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表示]的关系,同时分析PDW对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方面的预测价值。结果:PDW降低组、正常范围组、升高组的PDW、T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322、10.745,均 P<0.01)。不同抗凝质量患者的PDW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532, P<0.05)。ROC曲线显示,PDW预测华法林抗凝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1,95%CI:0.524~0.737, P=0.023。PDW<14%、14%~<16%、16~<18%、≥18%四组间的PDW、T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8.075、11.638,均 P<0.01)。而PDW<14%、14%~<16%、16~<18%三个亚组间PDW、T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43, P=0.401)。16~<18%、≥18%两个亚组间的PDW、TT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54、6.712,均 P<0.01)。 结论: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达标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考虑作为预测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达标的随访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细胞相关炎症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北辰眼病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血细胞相关炎症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进行的北辰眼病研究Ⅰ期数据纳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常规全身和眼部检查及实验室血细胞相关指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检查,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DR诊断及分型参照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单眼或双眼DR均定义为DR患者。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及DR,将受检者分为非糖尿病组、糖尿病无DR组、DR组。定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分类变量比较采用 χ2检验。逐步调整变量,构建未经调整的单变量模型以及调整不同参数后的模型Ⅰ、Ⅱ、Ⅲ。不同模型下MPV、PDW、NLR、PLR与DR的相关性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不同模型对DR的诊断效能。 结果:共招募受检者3 328名。其中,男性1 121名(33.68%,1 121/3 328),女性2 207名(66.32%,2 207/3 328);年龄61.84(6.05)岁。非糖尿病组、糖尿病无DR组、DR组分别为2 679、476、173名。三组受检者MPV、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5.98、1.94, P=0.051、0.379);但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无DR组比较,DR组PDW、NLR呈上升趋势。完全调整相关因素的模型Ⅲ中,非糖尿病组与DR组[比值比( OR)=1.440,95%可信区间( CI)1.087~1.920, P=0.041]、糖尿病无DR组与DR组( OR=1.990,95% CI 1.440~2.749, P<0.001),NLR均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模型Ⅲ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51(95% CI 0.706~0.796, P<0.001),最佳截断值为0.390,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4.3%、64.8%。 结论:与非糖尿病、糖尿病无DR受检者比较,DR组患者NLR显著增高;NLR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小板相关指数与溶栓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血小板体积相关指数(platelet volume indices, PVIs)、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这些参数的组合与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符合AIS诊断标准的147例静脉溶栓患者。根据3个月后随访结果,将研究人群依据MRS评分(modified rank in scale,MRS),分为MRS≤2和MRS≥3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NLR( OR=1.045, 95% CI:1.032~2.350, P=0.032),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OR=4.212, 95% CI:1.074~16.513, P=0.039),MPV×NLR/血小板计数(PLT)( OR=5.711,95% CI:1.342~24.298, P=0.018),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 OR=1.015, 95% CI:1.001~2.372, P=0.03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IHSS)评分( OR=1.266, 95% CI:1.111~1.443, P<0.01)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结论:NLR、MPV、MPV×NLR/PLT、PDW、NIHSS评分是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MPV×NLR/PLT可以较好地预测3个月后AIS神经功能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调节性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与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集32例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和33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取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中Breg细胞(CD3 -CD19 +IL-10 +B细胞)占B细胞的比例,以及Treg细胞(CD4 +CD25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克罗恩病患者于第0、2、6周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5 mg/kg)诱导缓解,其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的英夫利昔单抗维持治疗。于第14周再次检测PBMCs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并与第0周进行比较。同时,克罗恩病患者分别于第0周和第14周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沉降率辅助评估英夫利昔单抗疗效。 结果: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克罗恩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整体比较,PBMCs中Breg细胞比例较高[(3.15±1.17)%比(2.64±0.38)%, P=0.024],Treg细胞比例较低[(2.15±0.49)%比(4.25±0.41)%, P<0.001]。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前和治疗第14周,克罗恩病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呈独立正相关( r=0.628, P<0.001; r=0.749, P<0.001)。治疗第14周,根据症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内镜下黏膜愈合进行评估。CDAI<150且内镜下黏膜愈合者定义为缓解组(R组),CDAI≥150或内镜下黏膜未愈合者为未缓解组(N组)。治疗第14周与治疗前比较,R组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5.89±2.60)%比(3.19±1.27)%, P<0.001;(4.59±0.72)%比(2.08±0.47)%, P<0.001],CDAI和CR P均显著降低[CDAI:(63.19±14.69)比(195.62±58.13), P<0.001;CRP:(3.65±2.23) mg/L比(29.80±30.06) mg/L, P<0.001]。治疗前和第14周,克罗恩病患者中Breg细胞比例和Treg细胞比例与CRP( r=-0.279, P=0.026; r=-0.406, P=0.001)和CDAI( r=-0.409, P=0.001; r=-0.708, P<0.001)始终呈独立负相关。治疗第14周,ROC曲线分析显示"Breg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参数(曲线下面积:0.782,截断值:0.895 5, P=0.034)。 结论:Breg细胞和Treg细胞不仅与克罗恩病疾病活动密切相关,而且在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中,联合检测这两类免疫细胞对英夫利昔单抗疗效的预测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七失神同源物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七失神同源物2(SIAH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六安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癌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标本(距肿瘤组织至少5 cm),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IAH2、PDGF-BB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乳腺癌组织中SIAH2、PDGF-BB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SIAH2、PDGF-BB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SIAH2、PDGF-BB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2.92%(70/96)比9.38%(9/96)、56.25%(54/96)比11.46%(1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0.03、43.01, P<0.01)。乳腺癌组织中SIAH2和PDGF-BB表达具有相关性( r = 0.425, P<0.05);并且组织学分级越高,SIAH2、PDGF-BB阳性表达率越高( 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SIAH2、PDGF-BB阳性表达率高于ER、PR阴性患者[91.38%(53/58)比44.74%(17/38)、90.16%(55/61)比42.86%(15/35)、81.03%(47/58)比18.42%(7/38)、72.13%(44/61)比28.57%(10/35)]( P<0.05)。 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IAH2、PDGF-BB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其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的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衰减参数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临床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影响UAP检测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并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存在肝脏脂肪变性的慢性肝病患者130例,应用iLivTouch检测UAP以及肝脏硬度(LSM);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外周血小板(PLT)计数。以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为依据,分析UAP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UAP诊断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准确性及特异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影响UAP值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诊断为肝脏脂肪变性程度F1级43例,F2级47例,F3级32例,F4级8例;UAP与BMI( r = 0.363, P < 0.001)、UAP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r = 0.380, P < 0.001)呈正相关。BMI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为UAP值的独立预测因素;UAP诊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F≥2、F≥3和F = 4的截断点分别为276 dB/m、288 dB/m、293 dB/m,其敏感度分别为0.379、0.500、0.750,特异度分别为0.930、0.922、0.836。 结论:超声衰减参数不仅可以明确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存在肝脏脂肪变性,还可以较好地评估其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P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治疗的268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收集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计算NLR、PLR和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肌酐(Ucr),以α1-MG/Ucr、β2-MG/Ucr和RBP/Ucr作为反映肾小管损伤的指标。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炎性指标与肾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94例)的NLR和PLR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94例)和微量白蛋白尿组(8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NLR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着NLR、PLR四分位数的递增,患者UACR及RBP/Ucr、α1-MG/Ucr、β2-MG/Ucr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LR、PLR与UACR、RBP/Ucr、α1-MG/Ucr、β2-MG/Ucr均呈正相关( r=0.254~0.385,均 P<0.01),与eGFR呈负相关( r=-0.328、-0.151,均 P<0.01)。ROC曲线显示,NLR判定UACR>30 mg/g、eGFR<60 ml·min -1·(1.73 m 2) -1及肾小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0、0.679、0.717、0.702、0.737,灵敏度分别为75.29%、85.87%、80.88%、83.74%、85.59%,均优于PLR(AUC分别为0.639、0.639、0.659、0.644、0.676,灵敏度分别为58.05%、75.00%、63.24%、65.04%、58.56%)和hs-CRP(AUC分别为0.597、0.559、0.618、0.644、0.653,灵敏度分别为62.50%、30.12%、63.93%、68.42%、70.87%)。 结论:NLR和PLR与T2DM患者肾小管损伤密切相关,NLR在综合反映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方面优于PLR和hs-CRP。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膜氧合期间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患儿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ECMO治疗82例患儿的一般情况、ECMO参数、实验室检查和随访(截至出院后90 d)等。根据有无CNS并发症分为CNS并发症组和无CNS并发症组,比较两组ECMO模式、置管方式,ECMO启动前及启动24 h后临床与实验室指标、住院病死率及90 d病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 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临床参数对ECMO治疗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结果:82例患儿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34(8,80)月龄。ECMO支持患儿中18例(22%)发生CNS并发症,其中单纯脑出血8例、癫痫发作6例、单纯脑梗死3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1例。CNS并发症组中静-动脉ECMO患儿比例更高[17/18 比67%(43/64),χ 2=4.02, P=0.045],手术切开置管患儿比例更高[16/18比53%(34/64),χ 2=7.55, P=0.006]。监测ECMO启动前与启动24 h后指标,CNS并发症组ECMO启动前pH值较低[7.24(7.15,7.28)比7.35(7.26,7.45), Z=-3.65, P<0.001],启动24 h后血小板计数低[66(27,135)×10 9/L比 107(61,157)×10 9/L, Z=-2.04, P=0.041]。CNS并发症组住院死亡人数与90 d死亡人数均为7例,与无CNS并发症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18比31%(20/64),7/18比34%(22/64),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启动前pH值预测ECMO患儿发生CNS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8(95% CI 0.598~0.877),最佳截断值为7.325。 结论:ECMO治疗患儿CNS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启动前pH值<7.325是发生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减少静-动脉ECMO模式及切开置管有助于减少CNS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