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发性高颅压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特发性高颅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临床特点,以及归纳梳理相关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神经内科住院的I1H患者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身高、BMI、颅内压)、临床表现、MRV或DSA及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颈内静脉的内径及流量、视神经鞘直径、视盘高度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①本研究共入组32例患者,年龄(32.0±10.6)岁,男女比例9∶23,身高(162.0±8.3)cm,BMI 27.5(24.0~31.8)kg/m2,颅内压330.0(300.0~396.3)mmHg(1 mmHg=0.133 kPa).②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16例(50.0%)、视物模糊16例(50.0%)、恶心/呕吐12例(37.5%)、头晕6例(18.8%)、耳鸣/脑鸣6例(18.8%).③入组的32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6例(50.0%)、高脂血症13例(40.6%)、高血压7例(21.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例(12.5%)、自发性脑脊液漏2例(6.3%);入组的23例女性患者中,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21.7%).④超声测量入组患者的视神经鞘直径4.92(4.90~5.09)mm,视盘高度0.83(0~1.28)mm.⑤MRV或DSA结果显示,颅内静脉窦狭窄共7例(21.9%),其中右侧颅内静脉窦狭窄5例(15.6%),左侧颅内静脉窦狭窄2例(6.3%).⑥颅内静脉窦非狭窄组中,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6.48±1.69)mm vs.(5.63±1.10)mm,P=0.006;(4.62±1.44)mm vs.(3.42±0.88)mm,P<0.001],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376.8±172.8)mL/min vs.(229.6±93.3)mL/min,(214.4±104.0)mL/min vs.(115.2±62.9)mL/min,均P<0.001];颅内静脉窦狭窄组中,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内径小于健侧内径[(3.23±1.05)mm vs.(3.99±1.25)mm,P=0.011],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流量小于健侧流量[(91.4±68.7)mL/min vs.(192.9±87.9)mL/min,P=0.004].结论 结果显示,IIH与肥胖密切相关,且伴较高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自发性脑脊液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颅内静脉窦狭窄发病率.同时,颅内静脉窦狭窄侧J3段颈内静脉内径及流量均小于健侧.IIH引起视神经鞘直径的增宽和视盘高度的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全球近视患病率日益上升,引发了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近视易合并其他严重的眼科疾病,尤其是高度近视(HM)患者,常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屈光状态正常的人群.当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存时,病情变得尤其复杂.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集中关注患者的眼底改变特征.从高度近视人群中早期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这是对两种疾病深入了解并进行有效防治的关键.文章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面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度近视及合并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参数的差异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HM)和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HMG)患者视网膜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对象包括HM患者20例(36只眼)和HMG患者21例(35只眼).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视力、眼压、视野(VF)等人口学及临床特征,使用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黄斑厚度,使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扫描黄斑、视盘为中心的浅层毛细血管丛、深层毛细血管丛和脉络膜毛细血管丛三个层面的血流密度(VD),再分别测算上下两个半区的VD血流密度比值(VDR),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NFL在上侧、下侧、颞侧、中央厚度参数上,HM组均高于HMG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01).HM组9个分区的黄斑厚度均大于HMG组,但存在统计差异的区域只有内层下侧、颞侧和外层下侧(均P<0.05).无论黄斑还是视盘,HMG组VD均低于HM组(均P<0.05),其中SCP下侧区域血流密度的降低最为明显,只有SCP VDR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黄斑厚度、视盘和黄斑血流密度等结构参数有助于HMG的临床诊断,其中SCP VDR的降低可能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近视眼视盘形态学变化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研究发现,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眼部形态改变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密切,这些形态改变不仅是近视患者易患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对此类患者病程进展有着一定影响。开角型青光眼是进行性、不可逆性的致盲性眼病,因此近视患者早期发现、确诊、病情进展时及时干预显得十分重要。现笔者回顾近年文献,在形态学变化上就近视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误诊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报道1例误诊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例。患者男,64岁,因“左眼胀痛、视力下降6 d”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就诊,初诊眼底检查发现左眼鼻侧视盘边界模糊,眼B超示视盘鼻侧筋膜囊水肿,疑诊为左眼后巩膜炎。2 d后上述症状加重伴上睑下垂及眼球突出,眼球基本固定不动,进一步完善眼科检查及眼眶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少见的左眼眶蜂窝织炎合并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确诊后及时治疗,左眼眶蜂窝织炎得以控制,但视力无明显提高。因此,针对初发表现为后巩膜炎的眼眶蜂窝织炎患者,应当高度警惕视网膜血管阻塞的发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免造成严重的视力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盘旁萎缩弧和脉络膜血管指数及其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盘旁萎缩弧(PPA)和视盘周围脉络膜血管指数(CVI ),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9~ 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近视患者281例281只眼纳入研究,均以右眼为受试眼。其中,男性135例135只眼,女性146例146只眼;年龄(28.18±5.78)岁;等效球镜度数(SE)(-5.13±2.33)D。根据SE,将患眼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3.00 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视盘旁血流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参数变化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连续就诊的2型糖尿病(DM)患者(DM组)28例47只眼和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20名40只眼纳入研究。两组受检者年龄( t=-1.397)、性别构成比( χ2=0.0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69、0.843)。均行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选择视盘HD 4.5 mm ×4.5 mm血流成像扫描模式,设备自带软件测量视盘旁RNFL(pRNFL)厚度及视盘旁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密度(ppVD)。观察两组受检眼ppVD、pRNFL变化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象限ppVD与pRNFL的相关性。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受检眼比较,DM组患眼全周及上半侧、下半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各象限ppVD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07、4.360、3.713、4.007、2.806、4.046、2.214, P<0.05);全周及各象限pRNFL厚度均降低,上方、下方象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17、2.349, P>0.05),而全周、上半侧、下半侧、鼻侧、颞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67、1.717、1.869、0.720、0.303,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患者鼻侧pRNFL厚度与鼻侧ppVD呈高度正相关( r=0.734, P<0.001)。 结论:早期DR患眼ppVD下降,pRNFL变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视盘高度对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视盘高度(ODE)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21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及急诊科患有CVST需行腰椎穿刺术并行ONSD检查的患者50例。腰椎穿刺术后,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初压。颅内压80~200 mmH 2O为颅内压正常,颅内压>200 mmH 2O定义为颅内压增高。将50例CVST患者分为颅内压正常组(14例)和颅内压增高组(36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ONSD、ODE的差异,并生成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以及ONSD的诊断界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ONSD、ODE、CVST累及范围评分与颅内压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结果:①颅内压正常组与颅内压增高组之间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颅内压增高组ONSD、ODE大于颅内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0.33)mm比(4.21±0.21)mm、(0.67±0.44)mm比(0.24±0.29)mm,均 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NSD、ODE与患者颅内压呈正相关( rs=0.74、0.51,均 P<0.001)。③颅内压增高组CVST累及范围评分高于颅内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3.0,7.5)分比2.5(2.0,5.0)分, P=0.01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VST累及范围评分与患者颅内压呈正相关( rs=0.43, P<0.001)。④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诊断颅内压增高时,ONSD的AUC为0.935,ONSD最佳诊断界值为4.5 mm,敏感性0.81,特异性0.93。 结论:超声测量ONSD与ODE是识别CVST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可靠影像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国际近视研究院关于轴性近视患者非病理性眼组织变化的报告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描述人眼的非病理性近视相关特征。方法:基于组织形态学与临床研究,分析与近视眼轴增长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果:在轴性近视眼中,眼球形状由球形变为长椭球体,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密度和视网膜总体厚度均减少,以赤道后部最为明显,其次为赤道部。脉络膜和巩膜变薄,以后极部最为明显,锯齿缘最不显著。巩膜成纤维细胞活性发生改变,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与重塑。Bruch膜(BM)体积增加,但其厚度与眼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中度近视时,BM开口发生移位,通常朝向中心凹的方向,导致BM突出至鼻侧视乳头内区而在颞侧(如视乳头旁gamma区)缺失;视盘呈垂直椭圆形,中心凹至视盘的距离增大但不伴黄斑区BM的延长,kappa角减小;视乳头黄斑的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纤维变直拉长。高度近视时,BM开口和视盘增大,筛板、视乳头周巩膜缘(如视乳头旁delta区)和视乳头周围脉络膜边界组织变长变薄,形成圆形gamma区和delta区。结论:全面描述非病理性近视的眼部变化对于更好地了解近视眼轴增长的机制、病理性结构改变,以及近视导致的心理生理后遗症对视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OL9A3基因新变异致Stickler综合征一家系2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男,47岁。因无明显诱因突感右眼视物不清,于2019年3月7日到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30余年。眼科检查:右眼、左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10、0.15。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3.0、22.3 mm Hg (1 mm Hg=0.133 kPa )。双眼后囊膜混浊。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腔内重度混浊,可见大量色素颗粒,鼻下方视网膜脱离明显,黄斑区受累,鼻上方中纬部约1个视盘直径大小的视网膜撕裂孔,变性区明显;左眼玻璃体腔轻度混浊,视网膜平伏,视盘颜色淡红,颞侧萎缩弧,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视网膜血管走形正常,"豹纹状"眼底(图1A,1B )。全身情况:体态臃肿,鼻梁塌陷,面中部后缩,感音性耳聋。诊断: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视网膜脱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