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space对伏诺拉生应用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通过对伏诺拉生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探析近8年该领域的研究演变历程和热点变化.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收录伏诺拉生研究相关的文献,出版时间限定为2015年至2023年,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引文、期刊、国家/地区、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引文采用重要性指数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文献460篇,发文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已成为发文量第2、中心度第3的国家,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幽门螺杆菌根除",关键词聚类分析提示伏诺拉生应用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胃食管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酸相关性疾病是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提示伏诺拉生序贯疗法、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是近年来的关注点.结论 伏诺拉生已广泛应用于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学者更关注其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微生物群为导向的食物干预在营养不良患儿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保持肠道微生物的稳态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人体肠道微生物的演变参与诸多的生理功能,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就开始出现变化。婴幼儿的营养不良发病率居高不下,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的发育不成熟及其代谢物异常与营养不良有关。营养饮食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最主要因素,已有研究开始致力于评估以微生物群为导向的食物干预,在改善婴幼儿营养不良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因此,该文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寻找新的婴幼儿营养不良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泌体与胶质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存在基因异质性,仅靠手术后的病理检查,无法准确评估肿瘤基因及微环境的动态演变。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的最小胞外囊泡之一,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载体,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免疫逃逸、放化疗抵抗及血氧微环境的改善,提高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本文现围绕外泌体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回顾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回顾2010年至2018年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HbA 1c)一致性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HbA 1c检测质量的演变,为进一步提高全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0年至2018年所有参加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的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各实验室所在医院分布、检测方法分布的演变。对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比对计划中各参加实验室历年的判断标准、季度及年度通过率、偏倚、变异系数( CV)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上海市临检中心以及美国病理家协会(CAP)开展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结果进行比较。收集2019年第一季度的比对数据,计算各实验室比对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变异系数和Sigma(σ)值,并绘制Sigma结合生物医学变异参数评估模型图。 结果:参加实验室从上海地区9家增长至全国192家,年平均增长率为76.6%;各季度比对判断标准从允许偏差百分比为±8%提高至±6%,各参加实验室通过率从39.1%提高至近90%;各仪器方法组内的最大 CV从14.3%降低至4.8%。2019年第一季度,比对结果满足6σ的实验室均近60%,95%以上的实验室满足生物学变异参数模型中的合格及以上标准。 结论:上海糖化血红蛋白一致性计划使各参加实验室的HbA 1c检测结果一致性明显得到了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早期包容手术对Perthes病自然史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比较Perthes病患儿早期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病程演变,探讨早期手术治疗Perthes病的意义。方法:收集自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Perthes病患儿资料,分为手术组(35例)和保守组(32例)。手术组35例,男32例,女3例,年龄(8.3±1.0)岁(范围7.0~11.8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保守组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8.4±1.4)岁(范围7.1~12.0岁),左侧22例,右侧10例。每3个月摄取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参照改良Waldenstr?m分期评估Perthes病的病程演变,在系列观察未发现改良Waldenstr?mⅡb期视为跳过碎裂期。在愈合期后的骨盆正位及蛙式位X线片根据Stulburg分级评估结果,并且测量患侧与健侧干骺端宽度比值和股骨头骺高度比值。结果:35例手术组进入Ⅲa期所需时间(0.58±0.33)年(范围0.1~1.5年),32例保守组(0.96±0.30)年(范围0.4~1.8年),进入修复期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59, P<0.05);手术组病程跳过碎裂期共11例(31%),保守组5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626, P<0.05);手术组干骺端患侧与健侧比为108.0%±6.0%(范围101%~123%),保守组115.8%±11.2%(范围10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50, P<0.05)。手术组股骨头骺高度患侧与健侧比为82.5%±8.2%(范围61%~96%),保守组74.7%±1.3%(范围3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21, P<0.05)。手术组改良Stulberg分级为Ⅰ类髋关节29髋,Ⅱ类髋关节6髋,Ⅲ类髋关节0髋;保守组Ⅰ类髋关节16髋,Ⅱ类髋关节10髋,Ⅲ类髋关节6髋。两者进入Ⅳ期后Stulberg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386, P<0.05)。 结论:早期手术改变了Perthes病的自然演变,早期手术治疗缩短Perthes病碎裂期病程,使其更早进入修复期,并且有机会跳过碎裂晚期,改变其自然病程,愈合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更接近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体检人群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演变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完成甲状腺彩超和甲状腺功能检查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个人疾病史等资料以及甲状腺功能复检信息,随访期间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则随访截止,或至随访结束。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累积发病率及发病密度。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演变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 754例,年龄为(45.80±12.12)岁,女性占42.7%。平均随访时间1.82年,累积随访12 263人年。随访期间新发甲状腺功能异常154例,累积发病率为2.28%(95% CI:1.94%~2.66%),发病密度为12.56/1 000人年(95% CI:10.66/1 000人年~14.69/1 000人年)。多因素调整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者发生单纯促甲状腺素异常风险与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均显著增加, HR(95% CI)分别为3.09(2.02~4.73)和2.92(1.96~4.33),均 P<0.001。分层分析显示,除体重指数<18.5 kg/m 2、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外,其他分层因素显示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均明显增加。 结论:甲状腺实质回声异常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演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重视甲状腺功能的持续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知识图谱的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近年来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护航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医院"和"纪检监察"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使用Excel和CiteSpace V软件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11篇。研究发现,关于医院纪检监察的工作研究可分为2002年至2011年的初始期和2012年至今的抬升期。研究热点集中于对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方式的探索、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以及纪检监察工作助力医院建设等方面。未来研究热点趋向是建立结合时代背景的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大数据+"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应用性研究和评估体系研究。结论:今后的研究应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建立重点领域的合作研究机制、改进研究方法等,以提升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ICU入院后2~4年间生理、情绪/行为和神经认知发育预后:早期和晚期肠外营养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的二次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PICU患儿面临长期发育障碍,部分原因与早期/晚期肠外营养(early/late-PN)有关。本研究调查early-PN遗留损害随时间演变情况。设计:对2012至2015年间纳入1440名危重儿童的多中心PEPaNIC-RCT(ClinicalTrials.gov,NCT01536275)研究及其后2年(2014~2016年)和4年(2016~2019年)横断面随访研究进行了预先计划的二次分析。场所:比利时Leuven、荷兰Rotterdam和加拿大Edmonton的PICUs。对象:在两个随访时间点都接受了身体/情绪/行为/神经认知功能纵向评估的患儿和人口统计学匹配的健康对照儿童。干预措施:PEPaNIC-RCT研究中,患儿被随机分配到early-PN组和late-PN组。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这项个体内纵向研究调查了614名(297 early-PN和317 late-PN)[受试年龄为(5.4±4.2)岁和(7.3±4.3)岁]患儿PICU入院后2~4年间的身体/情绪/行为/神经认知功能变化,对照组为357名人口统计学匹配的健康儿童[(5.6±4.3)岁和(7.5±4.3)岁]。研究确定了组内时间进程,时间和组相互作用,以及危重疾病和early-PN对这些时间进程的独立影响。与健康儿童相比,患儿的大多数缺陷在这两年仍然突出( P≤0.01)。身高、体块指数、执行力、智力、运动协调(交替/同步敲击)和记忆学习指数缺陷进一步加重,而语言记忆缺陷(工作/即时/延迟记忆)减小( P≤0.05)。风险因素校正确认了大多数上述结果,并显示患儿附加执行功能(灵活性/情绪控制/总执行力)"进展为缺陷",而附加记忆功能(识别/图片)"摆脱缺陷"( P≤0.05)。时间进程基本不受early/late-PN影响,但early-PN患儿体重减轻,视觉-运动整合和警觉功能发育追赶有限( P≤0.05)。 结论:PICU入院后2~4年间的患儿发育障碍仍然突出。在这段时间内,身高、执行力和智力发育受损加剧,记忆力受损和early-PN损害仅部分恢复。对成年后发育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治策略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腹膜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与其他转移部位相比预后较差。早期的观点认为,腹膜转移是疾病的终末状态,全身化疗为主的姑息性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模式逐渐得到外科医生的认可,以及靶向治疗和免疫药物的应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治仍面临很多挑战和争议。本文从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认识演变出发,讨论了腹膜转移可能的机制,包括"寡转移"学说和"种子-土壤"学说;进一步探讨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治策略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腹腔镜探查的争议、腹膜转移负荷评估困难、术后复发监测和疗效评估手段有限以及中国不同地区间诊治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同时强调了CRS+HIPEC围手术期多学科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加强腹膜转移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推广腹膜转移的规范化诊治是提高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根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静息态功能MRI联合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大脑网络的变化特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联合扩散张量成像(DTI)探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HBV-RC)全脑功能连接(FC)、白质结构连接(SC)随疾病进展的演变规律,及其与肝性脑病心理测量(PHE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前瞻性分析2011年4至10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HBV-RC患者的资料,其中肝硬化合并轻微肝性脑病13例(MHE组)、肝硬化无肝性脑病17例(NMHE组),另同期纳入与HBV-RC患者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38名(HC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rs-fMRI、DTI数据和PHES评分。使用Gretna工具包和PANDA工具包分别对rs-fMRI和DTI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构建功能和结构网络。采用基于网络的统计方法(NBS)比较3组被试功能网络和结构网络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功能网络和结构网络的异常与PHE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FC、SC、PHES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C组相比,肝硬化患者从NMHE到MHE阶段,其功能网络和结构网络均表现为渐进性破坏,主要分布于认知控制网络、默认网络以及边缘网络( P<0.01,NBS矫正)。HBV-RC患者功能网络和结构网络的破坏与其PHES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P<0.05,错误发现率矫正)。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证实HBV-RC患者功能网络的破坏介导了其结构网络破坏与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关系( P<0.05)。 结论:HBV-RC患者功能网络和结构网络均表现为随疾病进展的渐进性破坏,并与PHES评分显著相关。此外,HBV-RC患者功能网络的破坏介导了其结构网络的破坏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