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疗效,临床多从脑、肝与肾、心与脾或痰瘀论治,可发挥充养髓海、调理肝肾、濡养心神、健运脾胃作用。针刺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及受体、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以及调节脑肠轴等,发挥抗抑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浊理论在脑小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9/30
血浊理论在脑小血管病的辨证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阐述血浊的基本概念、性质、致病特点及血浊与诸病理因素的关系,提出在血浊理论指导下的脑小血管病"浊血伤髓"的发生学认识.明确了浊血伤髓是脑小血管病的核心病机,指出脑小血管病的发生是以肾精不足、髓海亏虚为前提条件,血浊壅盛、损伤脑髓为关键原因.因此在治疗上主张从血浊入手,在清化血浊、填精益髓的核心治法下,选择化浊益髓方为基础,结合调肝和气、理血通络、调理脏腑等方法改善脑小血管病的病情,为其辨证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疑难病.韩碧英教授认为该病属于骨繇证,其基本病机为肾精不足、脾胃失养导致的髓海失调.其病位在髓海,涉及的经脉主要有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脏腑主要为脾肾二脏.病证中协调运动障碍定位于阴阳跷脉和阴阳维脉,眩晕、语言笨拙与记忆力减退等定位于脾脏及肾脏.针灸治疗遵循调理髓海的治则,用髓海穴百会、风府、脑空等,同时注重调整阴阳蹻脉功能以复运动之常,调整阴阳维脉的功能平衡两侧阴阳,并强调调后天以补先天,即通过补脾达到益肾的目的,以恢复脏腑经脉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血脉康复理论探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以调理血脉为切入点.脑梗死患者大脑多缺血缺氧、脉道不通导致关键区域损害或代谢障碍而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其病性多属本虚标实,以髓海不足、肾精亏虚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清窍为标;病机多为气血失衡,脉道不通,痰瘀上蒙清窍致神明失用.血脉康复理论是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键,运用针电结合疗法,在调神的基础上重脏腑,调精血,疏通经络,调理血脉,使病灶脉道通利,血气充沛,髓海充足,从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得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通督启神”针法治疗神志病的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主要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对“通督启神”针法进行系统总结.五脏功能调达是脑府得以充盈的根本,而督脉作为沟通“脑”与“五脏”联系的桥梁在治疗神志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脑神-督脉-五脏神之间的密切关联,以通调督脉、调理五脏为手段,“启神”为目的,将“治神”理念贯彻神志病诊察、治疗、调养全过程.“督脉”经气顺畅,“五脏”功能调和,髓海得养,神机得启.通过再探讨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的学术思想,为针刺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参考,以餮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电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选穴用经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统计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临床文献中针灸处方的穴位,总结并分析其中选穴及其归经的特征和规律.方法 通过搜索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以"电针and脊髓损伤and神经源性膀胱and临床试验",英文数据库以"(electro-acupuncture)and(spinal cord injury)and(neurogenic urinary bladder)and(clinical trials)"为检索式,检索2005年6月至2020年6月的文献,并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统计其常用穴、用经、分布、特定穴,对选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临床文献51篇,统计发现运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针灸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是中极、关元、三阴交、八髎穴;穴位主要来自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集中在腹部、腰背部、下肢;最常见的腧穴配伍是中极-关元(支持度58.82%).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核心选穴分成3类:(1)中极、关元、三阴交;(2)肾俞、膀胱俞、水道、命门、气海、阴陵泉;(3)八髎穴.结论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视"温补阳气,调理膀胱""激发肝、脾、肾功能,标本兼治",穴位配伍具有"俞募配合,远近结合,辨证取穴"的特点,核心处方是:中极、关元、三阴交、八髎、肾俞、膀胱俞、气海、阴陵泉、水道、命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四海理论探讨腹部推拿治疗慢性下腰痛所致抑郁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下腰痛所致抑郁基本病机为气机失畅,五脏元气失充,脑髓不足,元神失司,多治以调补五脏气血,调畅气机,调神定志.四海理论指导下的腹部推拿手法,主要作用于胸腹部腧穴,有调理全身气机,促进气血生成输布,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之功,可调补五脏元气,上充脑髓,起到调神定志解郁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下腰痛所致抑郁.现代研究表明,腹部推拿疗法治疗精神和行为障碍疾病有显著疗效,其可能机制是调节了脑肠肽如5-羟色胺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智龙治疗脑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张智龙教授认为,脑的生理特点为"宜实宜满,宜清宜静",脑的病理特点为"髓海空虚,空则神浮,虚则邪害,浊邪害清,元神受损,神机失用".髓海空虚、痰瘀闭阻、神机失用是脑病的病机关键,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治疗应辨证论治,依据病情虚实之偏重,养精益髓补其虚,清浊开闭泻其实,或攻补兼施,补虚不碍邪,祛邪不伤正.脑病易虚易闭,治疗应以"清""养"为原则.张教授认为,治疗中风中脏腑,治宜分清闭脱,以调理脏腑为先,中风日久,勿忘祛邪;治疗痴呆,以养精益髓、清浊开闭、调神益智的治疗原则,创立了调神益智针法及定志益聪颗粒,并根据虚实偏重的不同随证加减;治疗癫痫,依据动态平衡理论,采用"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的方法,以通督镇静针法和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治疗眩晕,勿忘中焦升降,强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五官诸窍皆赖清阳上升而以为养,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周身气机得以舒展,故采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针刺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65例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A组(55例)、对照B组(55例).3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对照A组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B组给予针刺调理髓海,治疗组予针刺调理髓海疗法联合认知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MMSE、AD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结论 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能改善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靶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中医"健忘、善忘、呆症"等范畴,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书籍大多认为AD本虚为肾精不足和气血亏虚,标实为痰浊、淤血阻滞脑络,髓减脑消为其基本病机[1].AD虽病位在脑,但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表现出各种综合症状,其发生发展亦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神经退行性变总属于神经炎症反应,与肠道菌群息息相关,可采用中医学传统方剂调理脾胃来改善肠道微生物组紊乱,抑制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功能[2].因此,采用中医药疗法调理脾胃功能以重塑肠道菌群,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变,未来可能成为AD治疗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