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氨葡锌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酶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统计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心肌酶含量,评价患儿的疗效。结果:研究组腹泻停止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2.61±0.69)d、(1.31±0.48)d、(2.17±0.54)d、(4.03±0.8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84±0.82)d、(2.76±0.63)d、(3.39±0.71)d、(5.42±1.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207、8.154、7.316、5.593,均 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4%(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238, 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35.02±5.36)U/L、(92.83±9.62)U/L、(112.09±12.73)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6.54±6.93)U/L、(118.36±10.83)U/L、(118.36±10.8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629、10.637、9.592,均 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恶心、便秘、皮疹和嗜睡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5/55)比10.91%(6/55),χ 2=0.101, P=0.751]。 结论:与消旋卡多曲单独治疗比较,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可有效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总体疗效,降低心肌损伤程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赖氨葡锌颗粒辅以干扰素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 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赖氨葡锌颗粒辅以干扰素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机体微炎症、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宁河区医院于2019-2021年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研究组75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脱水等纠正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干扰素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赖氨葡锌颗粒辅以干扰素方案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儿肠道菌群数量变化、机体微炎症状态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的改善作用,分析两组临床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泻停止、发热消退、呕吐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腹泻停止(1.29±0.30)d vs.(2.34±0.65)d、发热消退(1.42±0.21)d vs.(2.21±0.29)d、呕吐停止(1.67±0.24)d vs.(2.11±0.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道菌群数量含量异常恢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乳酸杆菌(9.81±0.57)lgCFU/gvs.(8.12±0.76)lgCFU/g、双歧杆菌数量(9.11±0.96)lgCFU/g vs.(7.95±0.53)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对照组[(6.00±0.32)lgCFU/g vs.(6.45±0.79)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机体微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β(16.74±2.43)ng/L vs.(20.91±2.74)ng/L、IL-6(10.29±1.23)μg/L vs.(13.64±1.75)μg/L、CRP(7.82±0.98)mg/L vs.(10.12±1.87)mg/L、TNF-α(1.12±0.29)ng/L vs.(2.23±0.4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DAO(0.87±0.09)mg/L vs.(1.22±0.12)mg/L、D-乳酸(1.23±0.56)mg/Lvs.(3.86±0.8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赖氨葡锌颗粒辅以干扰素可明显缓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症状,抑制机体微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小儿消食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相关因子影响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分析小儿消食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对患儿血清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7月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厌食症患儿,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儿消食颗粒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多酶片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消食颗粒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小儿消食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体质量变化,比较干预前、后血清中胃肠激素、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常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3.33%(22/30),小儿消食颗粒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小儿消食颗粒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给药完成后,小儿消食颗粒组的食欲不振、腹胀以及恶心等主要症候积分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P<0.05);与给药前比较,小儿消食颗粒组给药后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口臭、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臭秽、倦怠、口渴的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给药完成后,小儿消食颗粒组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均明显升高,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水平明显降低(P<0.01).给药完成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小儿消食颗粒组的血清Zn2+、Ca2+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给药前两组的血红蛋白和体质量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完成后,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小儿消食颗粒组的HGB和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小儿消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减轻中医症候,提升体质量和血清中血红蛋白、微量元素含量,并对患儿的胃肠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典型幼年型毛发红糠疹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男,3岁.主诉:全身红斑及鳞屑1年余.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足红斑及脱屑,后皮损逐渐累及躯干、四肢及头面部.曾于当地医院及北京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掌跖红斑角皮症”,予赖氨葡锌颗粒口服,肤舒止痒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以及复方乳酸乳膏外用,未见明显好转.后于某皮肤医院诊治,予阿维A 10mg,隔日1次口服,皮损加重,累及全身,并出现瘙痒,于2015年10月19日来我科就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酸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对轮状病毒肠炎(RVE)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酸(AST)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神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VE患儿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消旋卡多曲颗粒,研究组予以消旋卡多曲颗粒+赖氨葡锌颗粒,两组均持续治疗7 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K-MB、AST水平、生活质量(SF-36)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71.70%(4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0,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K-MB、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823,t2=6.006,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精神状态、躯体疼痛、精力、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44,t2=11.812,t3=5.716,t4=7.19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6/53)与对照组15.09%(8/5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9,P>0.05).结论 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可降低RVE患儿血清CK-MB、AST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赖氨葡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血锌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和血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和赖氨葡锌组各7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包括电解质紊乱的纠正、退热、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等,并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治疗.赖氨葡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赖氨葡锌颗粒.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热、腹痛、腹泻次数、血常规、呕吐和粪便性状)缓解时间,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锌水平,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质(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赖氨葡锌组(P<0.05).治疗后赖氨葡锌组患儿的发热、腹痛、腹泻次数、血常规、呕吐和粪便性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赖氨葡锌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后赖氨葡锌组CRP、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之间的血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赖氨葡锌组的血锌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赖氨葡锌辅助治疗小儿腹泻,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和血锌水平,减少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促进患儿血清CRP、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温和灸对脑瘫患者慢性腹泻的肠道菌群调节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脾肾两虚型脑瘫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瘫慢性腹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赖氨葡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和灸神阙、脾俞和肾俞穴.检测治疗前后肠道sIgA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肠道sIgA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温和灸配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赖氨葡锌颗粒对脑瘫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有良好调节作用,是治疗脾肾两虚型脑瘫患者慢性腹泻的较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JCI标准下住院患儿口服单剂量药物使用情况调隆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儿口服单剂量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单剂量的操作,改善病区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经济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信息系统,提取2018年我院住院患儿口服单剂量药物的使用资料,根据美国医疗机构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和药物经济学指南,确定用量最多的药物类别及其代表药品,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和肠内肠外营养与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是我院最常拆分的3大类药物,其代表药品包括氨溴特罗口服液、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蒙脱石散和赖氨葡锌颗粒;氨溴特罗口服液2.5、5和10ml,蒙脱石散1、1.5和3 g,赖氨葡锌颗粒125 mg、5 g和250 mg等规格用量较大.结论: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用药规格短缺,建议拆分单剂量或药品生产企业增加药品规格.单剂量发药为住院患儿节约了一定的医药费用,提高了药学服务质量,增加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12例厌食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赖氨葡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脾养儿颗粒.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锌(Z n)水平,食欲调节因子[胃动素(M T L)、P物质(S P)]水平及体重、身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54/56),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Zn、MTL、S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身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患儿耐受性良好.[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血清Zn、食欲调节因子水平,对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胃肠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微生态、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康市安康人民医院治疗的364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18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赖氨葡锌颗粒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治疗3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肠道微生态、胃肠激素水平[包括血管活性肠肽(VIP)、胰高血糖素(Glu)、神经肽Y(NPY)]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真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真杆菌为(2.85±0.20)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0.18)CFU/g,乳杆菌、肠球菌属分别为(10.31±1.21)CFU/g、(12.40±1.13)CFU/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8±1.08)CFU/g、(11.03±1.17)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VIP、Glu、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VIP、Glu水平分别为(25.92±7.09)pg/mL、(86.95±7.6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5.81)pg/mL、(93.51±9.5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NPY水平为(187.97±25.50)pg/mL,与对照组的(189.52±23.8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64%,略高于对照组的10.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及胃肠激素VIP、Glu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