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系统遗传代谢病患儿临床和基因特征的病例系列报告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背景 既往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近年来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率也逐渐升高.目的 总结常见的消化系统遗传代谢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设计 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纳入在单中心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9年 12 月 31 日因消化系统症状就诊且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结果异常的患儿.从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主要结局指标 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结果 320 例行基因检测的消化科患儿中结果异常 111 例(34.7%),诊断时年龄(2.4±2.8)岁,男 68 例(61.3%).主要疾病表型包括:遗传性肝病 70 例(63.1%),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和糖原累积病各 15 例,Citrin缺乏症 13 例,Alagille综合征、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和胆红素代谢障碍各 9 例;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O-IBD)8 例(7.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0 例(9.1%)等.肝豆状核变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持续性转氨酶升高(53.3%),ATP7B基因c.2333G>T(p.R778L)是最常见的变异位点(53.3%).糖原累积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低血糖、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均为 93.3%)以及TG升高(60.0%),亚型包括Ⅸa型6 例,Ⅲ型5 例,GSDⅠa、GSDⅡ、GSDⅥ和ⅩⅤ型各 1 例.9 例Alagille综合征患儿均有肝功能异常,8 例(88.9%)以"皮肤、巩膜黄染"就诊;8 例(88.9%)为JAG1基因变异(Alagille综合征 1 型),1 例为NOTCH2 基因变异(Alagille综合征2型).Citrin缺乏症患儿多因"皮肤黏膜黄染"入院(92.3%),多有肝酶异常、胆汁淤积和低血糖,13例均检出SLC25A13基因突变,以c.851_854del(38.5%)和c.852_855del(30.8%)位点最为常见.9 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均有肝脏肿大,ALT、AST和总胆汁酸升高,分型包括 2 型(ABCB11基因变异)6 例,3 型(ABCB4 基因变异)2 例,1 型(ATP8B1 基因变异)1 例.9 例胆红素代谢障碍患儿主诉均为"黄疸和/或肝功能异常",均检出UGT1A1 基因突变,c.211G>A(p.G71R)(66.7%)和A(AT)6TAAinsTA(55.6%)是最常见的变异位点.8 例VEO-IBD患儿均以"慢性腹泻"为主诉,均有血WBC计数和CRP水平升高,消化道内镜均显示结肠黏膜出现鹅卵石样改变和深度溃疡;7 例为IL10-RA基因突变,最常见的为c.301C>T(p.R101W)(62.5%)和c.537G>A(p.T179T)(50%),1 例为IL10-RB基因的杂合突变.结论 基因检测在儿童消化系统遗传病的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生育史女性再发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生育史女性妊娠再发风险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新发突变家系DMD基因突变规律,并探讨此类家系遗传咨询的模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DMD家系64例,首先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DMD家系患者及其母亲DMD基因79个外显子进行缺失或重复分析,选取患者DMD基因突变而其母亲DMD基因未见突变的新发突变家系纳入本研究,然后利用MLPA技术联合短片段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连锁分析对新发突变家系女性再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结果:64个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均为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家系;共对65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其中性别决定基因(SRY)阴性26例,SRY阳性39例,DMD基因无突变63例,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2例,产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DMD基因新发突变家系外显子突变主要表现为外显子的缺失突变,集中在45~55外显子区域,对于新发突变家系,有DMD患者生育史的女性,即使DMD基因外显子未见突变,仍建议其孕期进行DMD产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营养不良患儿的多导睡眠监测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肌营养不良(MD)患儿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表现及特征,为适时的呼吸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经临床、肌电图、基因或病理确诊的MD且进行了整夜PSG监测患儿的资料。分析其PSG监测特征。结果:总计入组10例MD患儿,其中男7例,女3例,行PSG监测时年龄(9.40±3.13)岁,均经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确诊为MD。MD患儿在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期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较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睡眠期呈增高趋势。在呼吸事件方面,MD患儿可表现阻塞性呼吸暂停、中枢型呼吸暂停、混合型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其中低通气指数(HI)最高,混合型呼吸暂停指数(MSAI)最低,HI显著高于MSAI( P<0.05)。REM睡眠期的中枢型呼吸暂停不排除膈肌性呼吸事件的可能。在睡眠结构方面,PSG显示MD患儿REM睡眠时间减少。 结论:MD患儿的早期睡眠呼吸紊乱,表现为以低通气事件为主,呼吸紊乱最早出现于REM睡眠期,REM期的呼吸紊乱指数可作为MD患儿呼吸肌受累的早期参考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孕前优生平台的育龄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筛查模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平台中建立育龄期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筛查模式,提高携带者的检出率。方法:应用速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血清酶学检测,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杭州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61 870名育龄女性进行肌酸磷酸肌酶( creatine kinase,CK)测定,针对CK高于阈值(≥200 U/L)者及有DMD家族史女性进行 DMD基因检测。对确诊的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和随访。 结果:通过对61 870名育龄女性CK检测,确定CK酶增高人数1078人,复查率57.33%(618/1078);对复查检测结果异常的120人进行基因检测,其中6人确定为 DMD致病基因携带者;DMD家族史者基因检测33人,确定 DMD致病基因携带者13人;筛查出1例DMD胎儿,经遗传咨询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结论: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为主体,利用CK检测筛查 DMD基因携带者是降低DMD患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MD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和贝氏肌营养不良症(BMD)患者群体的DMD基因变异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05年1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2 690例无亲缘关系的DMD和BMD 0~18岁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以及地区来源等基本信息并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二代测序Panel、Sanger测序及PCR扩增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其DMD基因的变异情况,对其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 690例患儿中男2 648例、女42例,年龄6.0(4.0,9.0)岁。所有患儿的血清肌酸激酶值均有异常增高。检测到致病性DMD基因变异的2 618例患儿中DMD基因大片段缺失、重复、微小变异分别为1 875例(71.6%)、231例(8.8%)和512例(19.6%)。缺失变异中,以3个外显子的缺失最为常见[15.4%(288/1 875)],第45~50外显子是最常见的缺失区域[6.3%(119/1 875)],第2外显子是最常见的重复区域[13.0%(30/231)]。微小变异在DMD基因的79个外显子上均有分布,无变异热点。此外还检测到46种新发现的微小变异。结论:外显子缺失是最常见的DMD基因变异类型,然后依次是微小变异和外显子重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颅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主要继发于多种获得性颅脑损伤,以外伤性颅脑损伤后的发病率最高,可同时反复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血压、体温升高和肌张力障碍等多种症状。PSH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以药物治疗控制症状为主,然而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同时,会对肝肾肺等多器官带来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为规范PSH患者的综合管理,减少发作次数以及因此造成的不良预后,本文主要从营养支持、高压氧治疗、避免不良刺激及家庭支持4个方面对颅脑损伤后PSH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少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肌少症主要与年龄相关,可引起跌倒、骨质疏松、骨折、营养不良、衰弱、肌肉减少性肥胖等风险,甚至可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从而增加住院风险,提高医疗成本。尽早诊断肌少症是预防这些不良事件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国内外诊断肌少症的影像学技术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以便给肌少症临床实践及未来发展提供合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及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及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牵头的“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数据库。对符合条件的入组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及全球营养领导层诊断营养不良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及握力诊断肌少症可能,分析患者住院期间血生化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及营养不良和肌少症可能对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1 180例患者,平均年龄(56.3±16.1)岁,平均身高(164.65±8.29)cm,平均体重(62.12±12.12)kg。其中体重、体重指数、小腿围、淋巴细胞计数、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指标在出院和入院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入院后营养不良和肌少症可能之间存在相关性。入院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38),出院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439);以年龄分组,<65岁组患者和≥65岁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5岁组患者和≥65岁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肌少症可能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以年龄分组,<65岁组患者和≥65岁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肌少症可能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营养不良患者较无营养不良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2±6.24)d比(12.08±5.25)d, P<0.001)];有肌少症可能较无肌少症可能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7±5.93)d比(12.02±5.22)d, P<0.001);有营养不良+肌少症可能的患者住院时间较无营养不良+无肌少症可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7±7.15)d比(12.07±5.22)d, P<0.001)],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2.19)万元比(2.24±2.33)万元, P<0.05)]。 结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住院期间营养不良和肌少症可能的发生率均较高,营养不良及肌少症可能有相关性,可导致住院时间的延长及住院费用的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皮质激素在八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现况,为进一步规范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7月8日至28日通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神经学组和儿童药物专业委员会对全国1 073家医院1 850名儿科医生,针对8种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进行电子问卷调研,病种包括细菌性脑膜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幼年型皮肌炎和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并与现行指南或共识进行比较以判断应用是否规范,规范性评价相关因素分析以医院等级、医生从业时间及有无小儿神经专科为自变量,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收集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 073家医院1 834名(99.1%)儿科医师的有效问卷。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率依次为幼年型皮肌炎5.8%(51/879)、重症肌无力13.7%(153/1 115)、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18.2%(142/781)、细菌性脑膜炎18.5%(310/1 680)、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23.0%(248/1 079)、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或多发性硬化33.4%(322/964)、吉兰-巴雷综合征43.5%(477/1 096),其中以使用疗程不规范最为常见,规范率36.8%(12.5%~62.2%)。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所在医院有儿童神经专科的医生在细菌性脑膜炎( OR=1.83,95% CI 1.39~2.43, P<0.01)、吉兰-巴雷综合征( OR=1.97,95% CI 1.50~2.59, P<0.01)、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 OR=1.85,95% CI 1.38~2.48, P<0.01)、幼年皮肌炎( OR=2.08,95% CI 1.03~4.19, P=0.040)、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OR=0.302,95% CI 0.20~0.46, P<0.01)的诊治中糖皮质激素应用规范率较所在医院无儿科神经专业的医师更高。 结论:儿科医生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中糖皮质激素应用总体规范率不足一半,所在医院有儿童神经专科的医生在多种疾病中的糖皮质激素应用更为规范,需进一步加强指南或共识学习及儿童神经专科医师相关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