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脾胃论》风药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挖掘《脾胃论》风药用药规律,为临床运用风药辨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筛选《脾胃论》中使用风药的方剂,提取其风药及用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风药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中药频次统计、中药用量统计、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等。结果:纳入方剂40首(40/61,65.57%),涉及中药14味,主要有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生姜等。风药古代使用剂量集中在0.68~4.00 g,最大值为8.00 g,最小值为0.09 g,现代使用剂量集中在3~10 g。常用风药剂量比例为3%~60%,其功效各有不同。关联规则算法提取风药组合为25个,升麻-柴胡支持度最高;在置信度为75%,支持度为10%、15%、20%的条件下,药物间关联规则分别为14条、7条、3条。常用风药间配比不同,其功效亦有不同。结论:李东垣注重生发和升提脾阳,善用风药以升阳、补元、祛风、胜湿、散火、开郁、泻肝、通便、通窍、引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以温为要,以通为顺”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阳气亏虚是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机关键,病变脏腑涉及肺、脾、肾、心,水瘀互结是其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以温为要,以通为顺”为本病基本治则,临床自拟肾病方作为基础方,肺病者配伍益肺宣散之品,常合用玉屏风散加减;脾病者配伍温阳健中之品,常合用实脾饮加减;肾病者配伍温肾固摄之品,常合用右归丸加减,心病者配伍辛温通窍之品,常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鼻咽癌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鼻咽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BATMAN-TCM数据库中寻找散风通窍滴丸的潜在作用通路,并从TCMSP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散风通窍滴丸各活性成分可能存在的靶点,GeneCards数据库挖掘鼻咽癌相关靶点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EVENN网站、BATMAN-TCM数据库进行网络可视化,最后采用PubChem化合物、RCSB蛋白质数据库、AutoDockTools、Autodock Vina以及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探究其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结果:散风通窍滴丸可以对癌症起作用,经筛选在鼻咽癌中发现13个治疗的潜在靶点:NCOA1、NCOA2、HSP90AA1、BAX、PTGS2、JUN、PIK3CG、DPP4、BCL2、PGR、CASP3、CHRNA7和NOS2;对应的靶蛋白为CREBBP、ITGB1、RAC1、HDAC1、STAT1和JAK2,作用通路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一些凋亡信号通路;多维网络分析结果提示散风通窍滴丸治疗鼻咽癌的3个靶基因为PTGS2、NCOA1、PIK3CG,有6条代谢途径参与该过程,代谢途径主要与凋亡和抗炎症反应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治疗靶点PTGS2和NCOA2与药物潜在活性成分紧密结合。结论:散风通窍滴丸可能通过参与调节激素分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抗炎症反应等治疗鼻咽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地氯雷他定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治疗21 d。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症状评分分别为(1.42±0.10)分、(1.20±0.13)分、(1.25±0.13)分、(1.33±0.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12)分、(1.68±0.15)分、(1.68±0.11)分、(1.68±0.13)分( t=17.20、17.10、17.85、12.95,均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6、8水平分别为(16.12±5.05)ng/L、(5.33±2.10)ng/L、(37.16±9.80)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2±5.58)ng/L、(8.12±2.15)ng/L、(48.55±9.65)ng/L,干扰素γ水平为(26.58±2.5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8±2.69)n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7、6.56、5.86、5.50,均 P < 0.001)。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总评分为(61.5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98±8.35)分( t=12.17, 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5/50),对照组为14.00%(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8, P > 0.05)。 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控制炎症的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阮岩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以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实践及成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阮岩教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门诊医案,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进行频数统计,运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获得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处方中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共收集处方 308 首,中医证型分布以肺气虚寒证和肺脾气虚证为主,涉及中药 80 种,高频中药以解表药和补气药为主,药物性味以辛甘温为主,多归肺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 4 个潜在的核心基础方,因子分析得到 5 个核心药方.结论 阮岩教授临床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以宣肺通窍、祛风散寒、健脾益气为基本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发作期多以驱邪为主,宣肺通窍、祛风散寒;缓解期则以"治病求本"为主要原则,从改善儿童体质入手,补肺健脾,以治其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介绍陈华教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和分析陈师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医案,根据陈华教授临证所谈以及本人的中医学术体会,探讨陈师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经验,并列举医案以验证.[结果]陈师认为,风、虚、痰、瘀是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瘀互结,将病程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于分期治疗中注重风邪,善用清宣祛风;重视脾胃,擅长健脾化痰;关注体质,运用温阳通窍;强调通络,常用活血化瘀.所列案例为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典型医案,临证时在经验方小儿鼻炎通窍方基础上随证加减,于发作期疏风清热,缓解期补脾益肺,兼以通窍散结,疗效确切.[结论]陈华教授继承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分期辨治小儿变应性鼻炎,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增强患儿体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学习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风药开玄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血管性痴呆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为在虚、痰、瘀、风、火五大病理因素作用下,脑玄府郁闭,神机失用.风药为具有风木属性的一类药物,味薄质轻,性升浮发散,能够助行药势,可疏散脑玄府郁结,开玄解郁.具体治法有治风开玄、补虚开玄、祛瘀开玄、化痰开玄,风动于内者,治风开玄,方可选七味追风散、小续命汤;需补益与开通配合者,补虚开玄,方可选益气聪明汤;气血瘀滞者,祛瘀开玄,方可选通窍活血汤;痰证明显者,化痰开玄,方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石菖蒲、葛根、川芎等.临床应用时仍需注意血管性痴呆的分型,因人而异,据证施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获益的重要方向.本文从阳微阴弦、气虚血瘀、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衰阴盛、浊毒内侵、热毒血瘀方面探讨MIRI中医病因病机;基于温阳活血、益气活血、行气通络、涤痰散结、解毒活血治法,总结中药复方通过调控自噬、细胞焦亡、线粒体融合与裂变动态平衡、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干细胞迁移与归巢、铁稳态、缝隙连接蛋白43 磷酸化、钠钙交换蛋白1/Ca2+-ATP酶表达、心电传导速度等多种机制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浸润、纤维化、钙超载、心律失常及降低心肌酶学水平、改善心肌组织损伤及心梗面积等防治MIRI的保护作用;根据益气温阳,活血通脉、通窍活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不同功效,全面回顾中药复方在总体疗效评价、临床替代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等方面防治MIRI的临床研究,初步显示中药复方防治MIRI具有协同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观察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1 年12 月—2022 年11月在茂名市人民医院诊疗的 100 例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儿服用氯雷他定片,1 次/d,12 岁以上和体质量>30 kg,1 片/次;12 岁及以下和体质量≤30 kg,0.5 片/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散风通窍滴丸,10 丸/次,3 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 3 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鼻炎症状、血清免疫因子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 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E、IgM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gA、IgE、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10 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4、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免疫因子指标,改善全身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 91 例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鼻渊通窍颗粒组(30 例)、氯雷他定组(30例)和散风通窍滴丸组(31例).鼻渊通窍颗粒组口服鼻渊通窍颗粒,1袋/次,3次/d.氯雷他定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1 次/d.散风通窍滴丸组口服散风通窍滴丸,20 丸/次,3 次/d.3 组均连续治疗 1 个月.观察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组中医证候积分、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是 90.32%,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 76.67%和氯雷他定组的 83.33%(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单项症状、体征疗效的总有效率是 93.55%,显著高于鼻渊通窍颗粒的 83.33%和氯雷他定组的 86.67%(P<0.05).治疗后,3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散风通窍滴丸组鼻塞、鼻黏膜肿胀评分显著低于鼻渊通窍颗粒组和氯雷他定组;散风通窍滴丸组流清/黏稠涕评分、口干评分、舌红苔薄白/黄评分、脉数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组(P<0.05).治疗后,3 组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散风通窍滴丸组RQLQ评分显著低于氯雷他定(P<0.05).治疗后,3 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 3 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鼻渊通窍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 6.67%,氯雷他定组是 13.33%,散风通窍滴丸组是 3.23%,氯雷他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散风通窍滴丸组(P<0.05).结论 散风通窍滴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变应性鼻炎肺经伏热证的药物,可明显改善各项中医证候指标,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和鼻黏膜肿胀症状,能降低血清IL-4 和IL-13 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