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PG,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TNF-α、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采用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采用Wintrobe法测定ESR。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足背动脉和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和峰值流速,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1.8%(2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66, P=0.03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TNF-α、IL-1、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6.113、4.180、7.655、2.825、2.534, P<0.01或 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ESR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649、9.894、15.280、3.455, 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 t值分别为4.184、4.415)及血流量( t值分别为2.253、7.859)均高于对照组( P<0.01或 P<0.05),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 t=6.346、6.427, P值均<0.01)。 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升高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降低峰值流速,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味通脉化癥汤干预Wnt/β-catenin通路促进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病灶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加味通脉化癥汤干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对子宫腺肌病(AM)小鼠病灶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造模法建立AM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1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加味通脉化癥汤组、孕三烯酮组各7只,另设7只雌性小鼠为空白组。加味通脉化癥汤组灌胃加味通脉化癥汤36.51 g/kg,1次/d;孕三烯酮组灌胃孕三烯酮0.32 mg/kg,2次/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干预2个月后,采用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糖类蛋白125(CA125)、泌乳素(PRL)水平,采用PCR检测子宫组织Wnt3a、β-catenin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Wnt3a、β-catenin、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通脉化癥汤组小鼠血清CA125、PRL水平降低( P<0.05),子宫组织Wnt3a、β-catenin mRNA水平降低( P<0.05),Wnt3a、β-catenin、Bcl-2蛋白表达降低( 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 P<0.05)。 结论:加味通脉化癥汤通过降低AM模型小鼠中血清CA125和PRL水平,缓解病灶进展,并可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促进小鼠异位病灶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气通脉汤治疗孤立性冠状动脉肌桥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益气通脉汤治疗孤立性冠状动脉肌桥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6年4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64例孤立性冠状动脉肌桥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人。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通脉汤。2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观察治疗前后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情况,记录运动诱发心绞痛需要的时间及平板运动后引起心电图中ST段动态演变的时间;评价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4.4%(27/32)、对照组为53.1%(17/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09, P<0.05)。治疗后,治疗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69.24±14.21)分比(59.42±11.71)分, Z=-2.61]、心绞痛稳定状态[(82.25±21.24)分比(69.11±19.52)分, Z=-2.64]、心绞痛发作情况[(80.24±18.31)分比(69.11±15.54)分, Z=-2.63]、治疗满意程度[(86.16±19.23)分比(61.19±17.35)分, Z=-2.22]、疾病认知程度[(74.41±21.13)分比(60.43±19.42)分, Z=-2.40]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运动诱发心绞痛时间[(476.15±62.15)s比(399.38±78.42)s, Z=-2.08]、运动后ST段下移1 mm时间[(394.54±75.61)s比(309.64±81.62)s, Z=-2.40]较对照组延迟( 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8%(30/32)、对照组为65.6%(21/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96, 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5.15±6.15)分比(36.38±10.42)分, Z=-2.56]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益气通脉汤可有效改善孤立性冠状动脉肌桥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延迟运动诱发心绞痛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难治性Meige综合征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Meige综合征是神经内科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及口面肌痉挛,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无根治方法,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基于络病理论及其与五脏生理、病理互相影响的关系,认为难治性Meige综合征应属络病,病位在脑,与五脏密切相关,病机为五脏气血失和,虚、痰、瘀滞于络脉致脑髓失养,筋脉失濡。以“通脉和络”为治疗总则,“调整体以愈局部、和五脏以养脑髓”为治疗关键,并自拟通脉和络方治疗。该方以黄芪建中汤佐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药加减而成,意在通过温养平和之剂健运中焦,达到益五脏气血之源、调人体气机之枢的作用,临床应用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冠心病疗效及不稳定斑块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对不稳定斑块形成、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3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12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表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脉化斑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动脉斑块面积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MDA、SOD,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tion, LPO),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6.7%(4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16, P=0.024)。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面积[(0.51±0.13)cm 2比(0.65±0.16)cm 2, t=5.416]、cIMT[(1.89±0.41)mm比(2.11±0.52)mm, t=2.650]均小于对照组( P<0.05);LPO[(3.31±0.83)μmol/L比(4.18±1.04)μmol/L, t=5.215]、MDA[(2.94±0.77)μmol/L比(3.79±0.95)μmol/L, t=5.54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SOD[(86.56±22.73)U/L比(78.79±19.07)U/L, t=2.085]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557、6.781、6.014, P<0.05或 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为10.0%(6/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00, P=0.751)。 结论:通脉化斑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斑块不稳定性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理中活血通脉汤治疗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理中活血通脉汤治疗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疮疡血管外科住院治疗的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60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活血通脉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活血通脉汤口服,两组均给以常规控制基础病、清创等治疗,均外用紫色疽疮纱条换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月,共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缩小率、创面证候积分、创面证候积分减少率、实验室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胃肠功能指标(胃残余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和急性胃肠损伤超声检查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创面面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个疗程两组患者创面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创面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创面证候积分减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HbA1c、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P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CRP、HbA1c、FIB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胃残余量、肠内营养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急性胃肠损伤超声检查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5.00%(51/60)高于对照组57.14%(16/2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判断安全性化验指标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理中活血通脉汤可有效改善半阴半阳证糖尿病足截趾清创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提高患者整体营养水平,降低患者局部炎症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经典汉方通脉四逆汤古今文献分析及关键信息考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系统梳理古今文献中关于通脉四逆汤的条文及研究,考证分析通脉四逆汤的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应用,为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以及制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通脉四逆汤"的主治病证、药物组成、炮制法、用药剂量、煎服法等信息的条文及有关临床研究,依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纳入书名、主治、药物及剂量、煎服法等,以考证通脉四逆汤的关键信息.结果 共搜集892条数据,最终筛选纳入通脉四逆汤相关条文52条,涉及古籍46本.通脉四逆汤首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以汉代度量衡为标准将药物剂量换算至现代,建议附子用量15 g,干姜41.4 g,炙甘草27.6 g,以水600 mL,煎至240 mL,温服,去渣,日2次.古代所治主要病证为霍乱、少阴下利、手足厥逆等.共纳入27篇现代文献,分析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结论 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发现,通脉四逆汤在后世流传中其药物组成、用药剂量、主治病证、煎服方法等均未有大的变化.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并为其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龚旭初运用温通法治疗外科杂病验案3则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外科疾病多由火毒所生,治以清热为主.龚旭初教授认为尚有诸多外科疾患或因素体阳虚,或因病程日久耗伤正阳,或因过施寒凉攻伐、手术刀圭、化学药物所伤,致痰凝、血瘀、水湿之邪来犯而生.龚师认为此类外科疾患病机以阳虚为本,痰凝、血瘀、水湿为标,治法的核心在于温通.温通法是温法与通法的结合,温即温阳补虚、温经散寒,通乃通达、消散.如治疗脾肾阳虚、痰瘀互结证之桥本甲状腺炎可使用温补脾肾、化痰散瘀之法,方选阳和汤;治疗阴寒血瘀证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使用温经散寒、化瘀通脉之法,方选当归四逆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脾阳亏虚、水湿停滞证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可使用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法,方选理中汤合五苓散.临证运用须以精准辨证为前提,紧扣核心病机,把握本虚标实,温通结合,相须为用,方可奏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自拟益气通脉汤内服联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发育不良等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性疾病[1],目前在我国因各种原因接受THA手术治疗的患者快速增长[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血脉理论辨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
编辑人员丨2024/7/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焦虑抑郁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转归,西医治疗主要以传统抗精神类药物治疗为主,但患者接受度差.中医认为焦虑抑郁状态与"瘀""郁""虚"关系密切,解郁通脉、益气养血是治疗焦虑抑郁状态的关键,"血脉理论"以"气-血-脉"为理论体系,在心-血-脉系统中,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心主血脉的基础,维系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该文以"血脉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PCI术后焦虑抑郁,"血脉痹阻,气机郁滞"和"血脉亏虚,心神失养"为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从"行气解郁、通利血脉"和"益气养血安神"两大治法出发,方选临床常用方金铃子散、解郁合欢汤,在"社会-心理-生物综合"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发挥中医治疗优势,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焦虑抑郁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