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麻下利用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之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8月—2024年 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 100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术在前踝管综合征的临床解剖学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伸肌下支持带治疗前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福尔马林固定过的人体标本20具,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7月.将标本分为超声引导组和传统操作组,每组10具,并在同一入路下进行针刀松解的操作.在完成针刀松解的操作之后留针,逐层解剖,观测针刀路径,比较超声引导下针刀与传统操作的成功率、准确率和损伤率.同时分析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超声引导组松解伸肌下支持带的操作成功率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vs 55%,P<0.05);超声引导组操作精确性高于传统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0±3.403%vs 74.30±2.716%,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技术治疗前踝管综合征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高,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先天性肌性斜颈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再手术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MT术后复发病例12例。患儿年龄8~16岁,平均13.2岁;男9例,女3例。分析疾病复发原因,随访观察患儿术后外观,利用患者满意度调查及Lee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2例患儿初次手术治疗在外院10例,本院2例;初次手术治疗年龄6个月~2.2岁;手术方式为微创小针刀治疗2例,小切口单头松解5例,单纯离断7例,断端丝线结扎4例。二次手术病例术中均证实存在胸锁乳突肌挛缩、黏连,其中颈阔肌挛缩黏连3例,术中颈血管鞘分离困难8例,2例颈内静脉破裂予以修补。手术均采取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中可无张力摆正颈部于中线为松解完全。患儿术后外观均得到满意改善。术后随访1.2~3.0年,平均2.3年,患儿满意度评分>90分9例,>80分3例。Lee评分观察患儿头颈活动度及头偏离中线的距离及度数,12例中效果优8例,良3例,中1例。结论:CMT患儿复发的根本原因为松解不彻底,肌肉瘢痕黏连,同时手术年龄过早、追求微创切口、术后康复缺失也可能是复发的直接因素。复发者通过双极松解,尤其是下极彻底松解,配合术后颈部牵引、固定、康复锻炼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膝骨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继发性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滑膜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针刀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松解刺激,解除应力集中点,恢复膝部力学平衡,改善KOA患者功能,是临床治疗KOA的有效方式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提出的《膝骨关节炎针刀临床诊疗指南》(简称《指南》)首次较为完整地对针刀临床诊疗方案进行规范梳理,更好地为KOA临床决策与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参考.为进一步推广与应用该《指南》,本研究从《指南》制定目的和意义、临床安全性、临床适用范围、推荐诊疗方案、不良反应标准化处理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提高针刀在KOA诊疗中的应用水平.重点解读了针刀在KOA诊疗中的适用范围与禁忌证、针刀治疗KOA操作规范化要求、KOA分期针刀诊疗方案、针刀诊疗方案和规范治疗点选择、针刀治疗KOA注意事项、《指南》的临床适用性及有效性、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建议等内容,促进《指南》在KOA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寻找安全性高、治疗效果佳、诊疗费用低、毒副作用小的医治方法,对近5年研究该疾病的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并结合临床实际阐明治疗观点.认为针灸疗法可从舒筋通络方面解决气滞血瘀,缓解疼痛:中药内服和外敷可从补肾、强筋、壮骨方面进行活血化瘀,缓解疼痛;针刀疗法可从松解黏连方面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推拿疗法可从改善肌肉紧张和痉挛方面加强血液循环,缓解疼痛.通过结合针灸、中药、针刀、推拿等诊疗方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安全、快速、有效解除病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筋理论指导可视化针刀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为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5周;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5周.在治疗第2周和治疗结束时以及结束后间隔7周,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干预第2周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结束时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周后随访时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传统针刀疗法比较,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可以快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焦虑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且远期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椎枕肌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椎枕肌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采用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椎枕肌治疗;B组采用毫针针刺治疗;C组采用手法推拿椎枕肌治疗.治疗2周后将各组治疗前后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进行组间与组内的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2周后各组ESCV、SF-36评分,LVA、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2周后A组ES-CV、SF-36评分,LVA、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均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椎枕肌群治疗颈源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快速缓解颈源性眩晕,且治疗方法精准、安全、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小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评价小针刀结合手法松解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实施治疗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给与小针刀和手法松解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症状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国际骨关节炎评分(International Osteoarthritis Scoring Standards,Lequesn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anti-tartrate acid phosphatase isomer-5b,TRACP-5b)、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变化,比较治疗疗效,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中有17例(42.50%)达到显效标准,有20例(50.00%)达到好转标准;对照组中达到显效标准的有11例(27.50%),达到好转标准的有19例(47.50%)(P<0.05);两组治疗后活动痛指数、静息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和关节肿胀指数及Lequesne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代谢炎症因子BG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RACP-5b和PGE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后骨代谢炎症因子BGP水平高于对照组,TRACP-5b和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方面,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结合手法松解可有效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肿胀状态,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骨代谢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可视化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分析可视化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狭窄性腱鞘炎患者43例,纳入有手部慢性劳损病史,手指屈伸不利且局限性酸痛,超声显像下腱鞘膜与肌腱之间有病理性改变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排除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及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病史,既往曾行开放手术,麻醉药物过敏者。比较超声引导小针刀松解术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两周及治疗3个月后在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定、疼痛强度评定、关节活动度和治疗满意度指数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腱鞘厚度变化并与健康组比较,观察超声定点与疼痛点的吻合程度及患处治疗前后比较超声显像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及腱鞘厚度比较采用t检验,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及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研究发现患者对前期治疗效果不满意后选择针刀治疗,简易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700、13.824,Z=-6.698,均为P<0.05),患者对疼痛强度耐受程度、疼痛性质及对疼痛害怕程度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关节活动障碍方面治疗后两周其正常比例达到60.4%,治疗后3个月其正常比例达到100%;治疗满意度方面,治疗两周后满意度为62.8%,治疗3个月后达到100%;治疗前病灶超声影像压痛点与超声下病变阳性影像标记点相吻合,病变部位超声影像出现回声减低情况、血流丰富信号情况,治疗前腱鞘厚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3,P<0.05),治疗3个月后病变部位的压痛点消失,局部回声减低区消失、血流丰富信号情况减少,腱鞘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减小(t=1.742,P<0.05),与健康组比较处于相近水平(t=1.742,P>0.05),提示腱鞘在治疗后随着循环好转,肌腱周围软组织环境改善。结论:超声引导能直观反映肌腱及腱鞘内层级变化,显示肌腱及腱鞘粘连精准影像,为针刀操作提供清晰明确的施术视野,提高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为临床精准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桃红饮加味联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颈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是因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痉挛致血流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眩晕综合征,常反复、间断性发作,患者多合并眼球胀痛、恶心以及耳鸣等表现[1].目前临床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给予的药物、物理因子以及手法等干预措施,疗效均不够理想,治疗方法急需改进[2].近年中医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优势日益凸显[3].中医学将其归入"眩晕""头眩"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表现为经脉瘀阻、清窍失养,多由于脑部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瘀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并贯穿于整个过程中[4-5].桃红饮来源于《类证治裁》卷五,其作用为活血、祛瘀、除痹,主治败血入络.小针刀是一种新型中医医疗器械,其将针与刀合一,发挥针刺与刀切割的双重功能,能够直接松解病灶局部组织粘连,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从而起到疏通气血、通络止痛等效果[6].本文观察桃红饮加味联合小针刀治疗瘀血阻络型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其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