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古代文献中阴谷穴临床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整理归纳阴谷穴古籍文献中的相关条文,对其古代临床应用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5 版)中收录的1 156 部中医古籍为检索源,依据纳排标准提取阴谷穴相关条文,以该穴主治病证、腧穴配伍、治疗方法、刺灸法计量及禁忌证为条目,建立相应的数据集并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条文 213 条,涉及西晋至清朝的 53 部古籍,阴谷穴主治病证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单穴主治病证共计 29 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舌纵、淋证、崩漏、阴痿、腹肿、腿痛、鼓胀、妊娠恶阻、体寒热、小便黄;配伍主治病证共计 38 种,优势病证为癃闭、腹胀、崩漏、喑哑、积聚、腹痛、鼓胀、阴茎痛、阴痿、霍乱、痫证.配伍腧穴所属经脉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出现频次排名前 5 的常用配穴为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复溜.治疗方法以针刺和艾灸为主,刺激量以"刺四分、灸三壮"最为常用.结论 阴谷穴主治范围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五官科,单穴主治病证 29 种,配伍主治病证 38 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四分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肾邪客"探析腘部三穴在肾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肾邪客"出自《灵枢·邪客》,其中记载"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说明肾与胭之间存在密切的气血联系.胭是肾受邪时邪气瘀血留滞严重之处,胭部疼痛等异常表现对肾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肾为邪客,病因多为邪气恶血留滞,病机多为邪盛气血同病,症状多为拘挛痹痛.委中、阴谷、委阳为临床常用的胭部三穴,根据"肾邪客"与胭的相互关系,委中穴可用于治疗恶血寒湿客于肾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型腰痛,阴谷穴可用于治疗寒水邪气客于肾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委阳穴可用于治疗湿热邪气客于肾引起的慢性肾小球肾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电针足三里穴对FGIDs大鼠胃肠微循环及5-HT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模型大鼠胃、肠表面微循环以及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综合方法复制FGIDs大鼠模型.电针足三里穴,并以阴谷穴和非经非穴为对照,每天1次,共针刺7d,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同步监测胃、肠表面微循环血流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下丘脑、脊髓、胃、肠中5-HT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足三里穴可以明显改善胃、肠表面微循环,增加其微循环血流量(P<0.05),并可以明显降低FGIDs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血、下丘脑、脊髓及胃肠等各部位5-HT含量(P<0.05),且与阴谷穴、非经非穴相比,胃肠表面微循环血流量和各部位5-HT含量的变化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改善FGIDs模型大鼠胃肠微循环状况而改善其症状,可能机制与整体调节各水平部位的5-HT含量有关,而且具有穴位特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选穴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明清时期针灸文献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选穴规律及配伍意义.[方法]收集明清时期针灸文献,利用Excel建立中风后失语针灸治疗处方数据库,用IBM SPSS modeler18.0、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中风后失语针灸处方108条,涉及经络14条,穴位111个,总频次494次,频次最高的穴位为合谷、百会、哑门,使用最多的经络为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部位集中在头面颈、上肢、下肢,特定穴频次最高的为五输穴、交会穴,配伍关联结果显示,排在前五的为然谷→阴谷、阴谷→然谷、复溜→灵道、阴谷→灵道、然谷→鱼际.[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处方选穴规律遵循:局部选穴、远端取穴、辨证取穴,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法,注重特定穴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分为3组,每组35例.对照1组接受Schuell语言训练,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间使、支沟、灵道、鱼际、合谷、阴谷、复溜、然谷)治疗.治疗16周后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方面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神应经》不语八穴联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提高了失语症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滋阴法运用穴位敷贴预防围绝经期女性反复发作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基于滋阴法运用穴位敷贴在预防围绝经期女性反复发作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关元、三阴交、肝俞、肾俞、太溪、阴谷、照海给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保健穴位关元、三阴交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1年内的复发次数及人数.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路感染复发次数及复发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滋阴法运用穴位敷贴预防围绝经期女性反复发作性单纯性尿路感染能有效降低围绝经期女性尿路感染复发率,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快刺液门、阴谷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快刺液门、阴谷结合常规针刺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快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26例.常规针刺组为针刺颈夹脊穴,快刺组在针刺颈夹脊穴的基础上,快刺液门、阴谷穴,6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证候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及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均P <0.05),且快刺组较常规针刺组更佳;快刺组总有效率为96.15% (25/26),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3.08% (1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快刺液门、阴谷配合常规针刺颈夹脊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颈夹脊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选穴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配大陵;潮热盗汗配合谷、复溜;头晕耳鸣配百会、风池、听会;大便溏薄配天枢、阴陵泉;浮肿配水分等.失眠、潮热汗出、情绪改变是绝经期阶段最显著的症状.“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重在醒脑安神,调补肝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e,KOA)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膝骨关节炎策略.方法 运用《膝骨性关节炎穴位敏化信息提取表》采集KOA受试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用美国WAGNER公司生产的电子压痛仪测量足三里、阴陵泉、委阳、阴谷等腧穴的压痛阈值,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采用Epidata3.1软件,根据病例报告表的项目建立本试验专用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2.0软件对一般病情资料及压痛阈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①老年人群的压痛阈值均高于中年人群.②中老年各腧穴压痛阈大小由高到低为:足三里>阴谷>委阳>阴陵泉.③中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脾和肾在KOA发生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不同.治疗老年人的骨关节病变时应注重从肾论治,而治疗中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则应注重脾肾同调,以从脾诊治为主.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提高辨证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电针对功能性胃肠病大鼠内脏敏感性影响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电针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机制,及其脏腑穴位特异性.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足三里组、阴陵泉组、阴谷组,每组8只.采用综合方法复制FGIDs大鼠模型,电针足三里组、阴陵泉组、阴谷组,每日1次,1次30 min,连续针刺7d,模型组只捆绑不针刺.电针后对大鼠行结直肠扩张刺激实验,进行腹部撤回反射(AWR)评分;后取大鼠下丘脑、脊髓(T5~10),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AWR评分较正常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各压力刺激下足三里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阴陵泉组在20、60、80 mm Hg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阴谷组比较,足三里组在各个压力刺激下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阴陵泉组在80 mm Hg压力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组与阴陵泉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p38蛋白活性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足三里组、阴陵泉组p38蛋白活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在下丘脑中:与阴谷组比较,足三里组p38降低明显(P<0.05);在脊髓中:与阴陵泉组、阴谷组比较,足三里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和阴陵泉穴均可改善FGIDs模型大鼠AWR评分,降低其内脏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能够抑制p38 MAPK蛋白活化水平有关,且电针足三里穴对p38 MAPK表达的调节作用较阴陵泉穴更为明显,具有穴位特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