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日咳毒素、丝状血凝素和百日咳黏附素精制抗原纯度的SDS-PAGE检测方法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方法检测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和百日咳黏附素(pertactin,PRN)精制抗原纯度,并进行验证.方法 对样品进行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后,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并用Image Lab软件进行分析,获得样品各蛋白条带的光密度值.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线性、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灵敏度和耐用性验证.结果 对应 2 套分子量标准蛋白,PT、FHA和PRN精制抗原分别在10.00~50.00 μg/mL的低质量浓度范围和 50.00~600.00 μg/mL的高质量浓度范围内,蛋白浓度和对应条带光密度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r)≥0.99.3 种精制抗原杂质水平准确度和重复性回收率均在 80%~120%,且重复性验证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0%;抗原水平准确度和重复性回收率均在90%~110%,重复性验证RSD≤10%;灵敏度 12.50 μg/mL的回收率均在 80%~120%,RSD≤10%;中间精密度验证RSD≤10%.结论 建立的测定PT、FHA和PRN精制抗原纯度的SDS-PAGE法,其系统适用性、准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良好,可用于以上精制抗原的纯度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本例人工材料注射隆乳后迟发型炎症反应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吗?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使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进行隆乳手术曾在中国十分流行。该文报道了1例PAHG隆乳20年后,无其他诱因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后出现单侧乳房迟发型炎症反应的患者。患者女,45岁,在2019-nCoV感染3周后出现右侧乳房明显红肿热痛,范围上至锁骨、下至上腹部,考虑诊断为病毒感染伴发乳房迟发型炎症反应。急诊手术术中发现PAHG呈黄绿色、稀糊状涌出,腐臭味明显,存在大量组织坏死糜烂及脓液,创面广泛弥漫性渗血,术中血红蛋白下降明显。术后无并发症,于术后1周出院。2019-nCoV对人体异物及免疫系统的影响还有很多未知区域,可能会引起凶险的迟发型炎症反应,如该例中的电解质紊乱、大量失血及可能发生的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中需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及时干预。报道各种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机制有利于提高整形外科医生的认识水平、加强对填充材料使用的谨慎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细粒棘球蚴EgG1Y162-2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及纯化鉴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pET30a-EgG1Y162-2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表达EgG1Y162-2重组蛋白,为研制细粒棘球蚴疫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细粒棘球蚴cDNA为模板,利用PCR法合成EgG1Y162-2目的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 EcoRⅠ和 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pET30a-EgG1Y162-2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大量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方法纯化重组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蛋白纯化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成功构建pET30a-EgG1Y162-2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洗脱液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15 × 10 3处出现EgG1Y162-2蛋白目的条带,且200 mmol/L咪唑洗脱的蛋白抗原成分较纯。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EgG1Y162-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 结论: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蚴pET30a-EgG1Y162-2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EgG1Y162-2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开展抗细粒棘球蚴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胸腔内凝胶移位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是一种医用软组织填充剂,于1997年引入我国,广泛用于注射隆乳等整形手术 [1]。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6年宣布全面停止PAHG生产、销售及使用。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硬结、肿胀、感染、无菌性炎症、血肿及凝胶移位等 [2],其中并发胸腔内移位较少见。现报道1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注射隆乳术后并发胸腔内凝胶移位的患者,病历资料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蛋白重组技术在制备视黄醇结合蛋白质控品和候选参考物质中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蛋白重组技术低成本、快速制备高浓度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hRBP4)参考物质,解决临床hRBP4高值参考物质难以获取的需求。方法: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查找hRBP4的互补DNA序列,经大肠埃希菌密码子优化后人工合成,然后将DNA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以构建重组hRBP4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至 E. coli BL21感受肽中,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如温度、转速和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等)、诱导质粒表达并对重组蛋白进行His融合标签纯化,获取纯化后的hRBP4重组蛋白。 结果:DNAMAN软件对比显示编码hRBP4蛋白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成功构建重组hRBP4原核表达质粒;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亲和纯化产物中可清晰可见约相对分子质量26 000电泳条带;临床尿液和血清hRBP4常规检测系统均可检测到纯化的hRBP4蛋白,且稀释倍数与检测浓度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成功构建重组hRBP4高水平表达系统,重组hRBP4蛋白纯度大、浓度高、生产周期短,有望在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和有证参考物质研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仿生微泡超声造影剂制备方法及其生物效能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以磷脂杂化法制备系列仿生微泡超声造影剂,通过检测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效能,评估该方法制备仿生微泡的可行性和广谱适用性。方法:通过薄膜-水化、磷脂杂化、机械振荡等步骤制备仿白细胞微泡(MB leu)、仿血小板微泡(MB pla)及仿红细胞微泡(MB ery),采用动态光散射检测仿生微泡的粒径、电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构,流式细胞计数检测MB leu、MB pla、MB ery典型细胞膜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仿生微泡所含相应细胞膜蛋白,并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检测安全性,超声成像检测离体和在体成像能力和稳定性,活体荧光成像检测在体代谢情况,超声分子成像检测仿生微泡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和急性肝炎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仿生微泡呈圆形、分布均匀、无明显聚集,细胞膜成功嵌于微泡磷脂膜上。三种仿生微泡的粒径与对照微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电位低于对照微泡(均 P<0.05)。离体和在体实验证实仿生微泡生物安全性良好。仿生微泡包含相应细胞膜的主要蛋白。超声造影显示仿生微泡稳定性及在体成像效果良好。活体荧光成像显示仿生微泡膜主要经肝脾代谢。MB leu、MB pla在两种疾病模型中均有良好的靶向成像效果。 结论:本研究通过磷脂杂化法成功制备三种仿生微泡超声造影剂,其安全性良好、性能稳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广谱适用性,是一种便于推广应用的仿生微泡制备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辐照中脱矿骨基质粒径对胶原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大小对γ辐照中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中胶原结构的影响以及辐照保护剂的有效性。方法:取同一供体的冻干皮质骨,依据Urist改良法制备不同粒径的(0.5~1.0 mm、1.2~2.8 mm、3.3~4.7 mm及5.7~7.0 mm)DBM样品,按照不同剂量分为:0 kGy、15 kGy、25 kGy及25 kGy(辐照保护剂),真空密封后储存于-80℃冰箱待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胶原表面形态,大体观察胶原表面结构损伤的程度;将样品按照0.2 g/ml生理盐水比例在50℃条件下72 h,利用浸提液颜色深度观察胶原被辐照损伤的程度;使用2,4-二硝基苯肼(吸光光度计法)测定样品中羰基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钠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样品中胶原分子量的变化;利用差示热量扫描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检测样品热变性温度以观察胶原热稳定性。结果:样品浸提液颜色与γ辐照剂量相关度较高,未辐照样品浸提液颜色清亮,而在同粒径下随辐照剂量加大浸提液黄色逐渐加深,5.7~7.0 mm粒径组颜色相对较浅;25 kGy组相比于25 kGy+保护剂组浸提液颜色加深。扫描电镜观察到γ辐照导致胶原结构紊乱,纤维断裂,随着辐照剂量增大损伤区域增多,当粒径增大时,损伤区域有减少的趋势;相比于25 kGy组,25 kGy+保护剂组胶原结构性破坏减少。差示热量扫描法得出样品热交换曲线,随着粒径增大,热变性温度有增高的趋势,粒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F=189.4, P<0.001);同粒径间差异不明显。SDS-PAGE发现同粒径下γ辐照剂量愈大,胶原分子量愈小;同辐照条件下随粒径较小,高分子量胶原含量减少明显;225 kGy+保护剂组相比于25 kGy组,高分子量增多。羰基含量结果显示在同一粒径下,γ辐照使羰基含量增多,0.5~1.0 mm组( F=13.631, P=0.002),1.2~2.8 mm组( F=6.390, P=0.016),3.3~4.7 mm组( F=5.630, P=0.023),5.7~7.0 mm组( F=4.150, P=0.04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粒径间随着粒径增大羰基含量逐渐减小但差异统计学意义( F=0.560, P=0.650)。 结论:γ辐照与胶原的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随着γ辐照剂量的增加,胶原损伤程度逐渐增加;DBM的粒径大小影响着胶原对γ辐照的敏感度,随着粒径的减小,DBM颗粒更易被γ辐照损伤;辐照保护剂在辐照过程中对胶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乳房假体相关并发症在 18F-FDG PET/CT上的诊断陷阱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59岁,体格检查发现右乳肿物2个月。患者2个月前体格检查行胸部CT发现右乳肿物,自述右乳偶有疼痛。进一步行钼靶提示右乳腺内下象限距乳头约40 mm处大小18 mm×12 mm肿块[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 4B类],左乳腺内下象限粗大钙化灶,双侧腋下多发致密影。乳腺超声提示相同位置低回声团,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回声欠均,BI-RADS 4B类;另双侧乳腺腺体层旁可见多个低回声团,范围较广。患者20余年前行双乳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注射式丰胸,14年前行双乳奥美定取出手术。为评估乳腺病变性质行 18F-FDG PET/CT显像(图1),可见乳腺超声及钼靶提示的右乳内下象限结节为高代谢,大小1.9 cm×1.4 cm,SUV max为3.9;此外可见左侧乳腺假体影,双侧胸壁皮下、肌间、左乳假体表面广泛分布大量软组织结节,边界尚清晰,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多伴钙化,代谢程度与右乳内下象限结节相似或更高,SUV max为6.5;双侧腋下、内乳淋巴链未见明确代谢增高或肿大淋巴结。结合患者有乳腺假体植入病史,双乳及胸壁结节分布广泛、多发、形态规则、明显钙化等特征,可判定这些结节很可能为炎性结节,而右乳内下象限病灶可能与其他结节性质相同,也有可能为其他性质病变,单从PET/CT上无法完全明确。之后患者进行了超声定位下右乳肿物局部扩大切除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病理提示炎性坏死结节,伴炎性细胞浸润、陈旧性出血、多核巨细胞反应及钙化,未见癌。结合病理结果,考虑双侧乳腺及胸壁结节均为乳房假体植入相关的炎性结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表达和纯化重组人Ⅲ型胶原蛋白(rhCol),并评价其性能。方法:构建重组基因工程菌pET30a(+)-1880/pACYCDuet-hy726/BL21(DE3),稳定共表达rhCol和脯氨酰羟化酶。通过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与盐析和柱层析蛋白纯化技术制备并纯化rhCol。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rhCol的纯度,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测序仪测定rhCol的N端氨基酸序列,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hCol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噻唑蓝法评价rhCol的细胞相容性。结果:高密度发酵最终菌体湿重约200 g/L,表达量约3 g/L,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的rhCol的纯度大于95%。rhCol的羟脯氨酸含量为11.44%,其水溶性及细胞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制备的rhCol可作为一种优良的生物材料广泛用于皮肤护理及生物医药等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羔羊胃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羔羊胃维生素B12胶囊原料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用0.9%氯化钠溶液提取,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采用二乙基氨乙基纤维素52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离、纯化凝乳酶和胃蛋白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HPLC分析原料药的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依次用水、磷酸盐缓冲液和碳酸氢钠完全提取原料药,并进行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消除活性测定。利用热水提法提取原料药中的糖蛋白,测定其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的促生长活性,分别用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和单糖组成。结果:纯化得到2种不同离子强度的凝乳酶F6-2、F7-2和胃蛋白酶F7-1的酶活力分别为27 557.10、17 532.60和17 728.15 U/g;SDS-PAGE分析显示3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相似,为35 000~40 000。原料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疏水性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3.03%。当样品浓度为5 g/L时,3种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37.80±0.45)%、(23.20±0.78)%、(62.80±0.74)%; 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分别为(57.87±0.55)%、(5.03±0.25)%和(26.67±3.10)%。糖蛋白提取物对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粪肠球菌均有促生长作用,其中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和粪肠球菌的促进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糖蛋白的蛋白质链由15种氨基酸组成,多糖链由葡萄糖和乳糖2种单糖组成。 结论: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羔羊胃原料药中分离、分析到至少2种凝乳酶和1种胃蛋白酶成分;原料药富含抗氧化活性成分;羔羊胃中糖蛋白成分具有体外促益生菌生长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