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复方青黛胶囊(国药准字Z20010157,国家医保乙类),有清热解毒、化瘀消斑和祛风止痒的功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方青黛胶囊保持了丸剂的良好疗效,但服用量减少,不良反应降低[1],得到了医患人员广泛认可. 多篇指南和共识推荐应用于银屑病及玫瑰糠疹等炎症性皮肤病[2-8],但对于临床适用人群、用药疗程等问题尚缺乏指南或共识的详细规范及指导. 为进一步规范复方青黛胶囊的临床应用,指导临床广大医师合理规范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起草本共识,采用推荐分级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体系评价证据等级,本共识专家组经多次研讨,形成《复方青黛胶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具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GEO芯片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青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GEO芯片和网络药理学预测青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方法:利用TCMSP、SymMa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Pharmapper数据库检索青黛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规范;通过GEO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基因,并利用Venn在线工具获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PPI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 1.2.1软件进行分子对接,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青黛10个有效成分和128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进一步分析得到42个核心基因。经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青黛参与活性氧代谢、血红素结合、蛋白磷酸酶结合、分泌颗粒胞吐、细胞质囊泡、细胞的焦点黏连及细胞底物连接等生物途径,并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信号通路、HF1信号通路及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青黛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PTGS2和CAT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青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通过PTGS2、CAT等核心靶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人巨细胞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指南共识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评价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CPGs)和专家共识的质量,并对推荐的中药灌肠方案进行内容一致性分析.方法 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和医脉通、SIGN、NICE、WHO等指南网站及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汇总分析中药灌肠相关推荐内容,并采用AGREE-China、RIGHT和JBI工具分别评价CPGs和专家共识的质量.结果 最终纳入2部CPGs和5部专家共识.内容分析结果表明:各CPGs和专家共识中中药灌肠推荐意见存在不一致,未详细报告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结肠宁、锡类散和康复新液以及血竭、复方黄柏、青黛、乌梅和三七等是不同CPGs和共识中推荐频率相对较高的方剂和中药.AGREE-China 5个领域的总得分(报告率)分别为:(62.86±29.82)分、(76.07±23.29)分、(30.00±31.74)分、(85.24±17.53)分和(14.29±34.99)分.其中,4篇强推荐、2篇弱推荐和1篇不推荐.RIGHT评价结果显示:CPGs报告项目占45.71%、未报告占44.29%、部分报告(不适用)占10.00%.JBI评价结果显示:专家共识整体质量较高.结论 我国中药灌肠治疗UC相关CPGs和共识整体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同CPG和共识中药灌肠治疗UC相关推荐内容不全面且证据基础不足.期待后期国内研究者整合现有CPG和共识证据,制定全面规范的本土化中药灌肠治疗UC的循证指南,提高适用性,正确指导临床和护理合理选择灌肠中药,发挥中药灌肠疗护UC的特色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中吹喉方外治喉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华医典》中吹喉方治疗喉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吹喉方治疗喉痹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SPSS、Gephi软件进行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复杂网络、聚类等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 481首吹喉方,涉及中药 259 味,其中频次≥40 的药物有 21 味,以冰片、硼砂、白矾、青黛为多,清热药使用最多,药性多寒凉,药味以辛、苦、咸为主,多归肺、肝、心、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 12个关联方,以僵蚕+冰片-硼砂置信度最高,硼砂-冰片支持度最高,二者为 481 首方中最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得到 4 个聚类方.结论 吹药多具消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喉痹的发生多因火热、痰邪,以清热利咽、涤痰消肿为吹喉方外治关键,在治疗上外治喉痹亦遵循审病求因、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青柏散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建立青柏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青柏散中的青黛、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青柏散中的靛蓝、靛玉红、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2种药材的薄层色谱图特征斑点清晰.靛蓝、靛玉红、盐酸小檗碱分别在46.79~140.37 μg/mL(r=0.999 9)、2.55~7.65 μg/mL(r=0.999 8)、3.55~10.65 μg/mL(r=0.999 8)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1%、97.60%、96.28%,RSD分别为1.82%、1.32%、1.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青柏散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基于数据挖掘对头痛吸嗅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方法 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从建库至 2022 年 8 月 30 日收录的运用吸嗅疗法调治头痛的方剂,并提取组成、主治病症等信息.采用SPSS 25.0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 分析药物配伍关联规则.结果 共纳入方剂 50首,涉及 3种剂型和 5种用法,以散剂(92%)和搐鼻法(62%)为主;包含 98 味药物,以解表药和活血化瘀药最为多见,常用药物为川芎、芒硝、细辛、乳香、白芷、雄黄.性味归经方面,药物的性以温为主;味以辛、苦居多;归经以肝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川芎—青黛、乳香—没药—雄黄、乳香—没药—川芎、川芎—石膏—芒硝等核心药对 11 个.聚类分析挖掘出 3个治疗不同证型头痛的吸嗅方潜在新方组合,瘀血阻络证常用药物组合为乳香、没药、芒硝、雄黄,风热证常用药物组合为薄荷、青黛、川芎、石膏、细辛,风寒证常用药物组合为白芷、鹅不食草、丁香、麝香.结论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初步分析了头痛吸嗅方的调治规律,结果表明,吸嗅方治疗头痛以散剂为主要剂型,主要使用方法为搐鼻法,体现"辛以解表,寒温并用,化瘀行气止痛"的治疗原则,强调从肝论治.建议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头痛患者的证型,辨证施护,并在有医嘱的前提下选用合适的吸嗅方剂型及给药方法,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复方青黛制剂及单味药的毒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复方青黛丸(胶囊、片)是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国家基本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之中.尽管复方青黛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优势,但因该制剂所引起的如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正在引起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通报了复方青黛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总结发现复方青黛制剂中单味药青黛、绵马贯众、白鲜皮具有一定的胃肠毒性和肝毒性.因此,从药味组成、不良反应、毒性成分及毒性机制等方面对复方青黛制剂进行综述,为该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天然产物色胺酮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1/20
色胺酮是一种天然的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是许多中草药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如青黛Indigo Naturalis、大青叶Isatidis Folium和板蓝根Isatidis Radix.色胺酮的抗菌、抗炎作用早有报道,近期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血管生成、抗寄生虫等药理活性.加之结构稳定、毒副作用小、易于被肠道吸收等特点,使之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色胺酮的药理活性,并对其天然来源,合成方法,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色胺酮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较为全面的文献信息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芳香烃受体探讨青黛及其主要成分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青黛及其主要成分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2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青黛组、靛蓝组、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每组7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10 d建立UC小鼠模型,各给药组从造模第4日开始予相应药液灌胃,连续7 d.记录小鼠一般状况,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芳香烃受体(AHR)、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白细胞介素(IL)-10、IL-22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减轻,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结构破坏,隐窝结构变形,上皮细胞坏死水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结肠组织CYP1A1、IL-10、IL-2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AHR、IL-10、IL-2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青黛组、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小鼠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5,P<0.01);各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膜损伤及溃疡情况明显好转,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靛玉红组和色胺酮组小鼠结肠组织AHR、CYP1A1、IL-10、IL-2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青黛可能通过激活AHR/CYP1A1信号途径调节炎症因子IL-10、IL-22表达,从而改善UC小鼠炎症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泻为主,自拟溃结方加减以治疗本病.溃结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熟附子、煨葛根、干姜、砂仁、枳壳、白扁豆、车前子、乌梅、秦皮、马齿苋、石榴皮、炙甘草、焦山楂、炒麦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单纯服用中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由青黛、败酱草、救必应、蚕砂、地榆炭、黄芪、毛冬青组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多虚中夹实,亦有兼寒兼热,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标本虚实,侧重用之,抓住病因,以取显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