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年度报告(2022年)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2年收到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315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22 868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21年(275家)增长了14.55%,报告ME例数较2021年(19 585例)增长了16.76%。22 868例ME报告中A级错误155例(0.68%),B级18 981例(83.00%),C级3 076例(13.45%),D级422例(1.85%),E级75例(0.33%),F级156例(0.68%),G级1例(<0.01%),H级2例(0.01%),I级0例。B~I级ME涉及的22 713例患者中男性12 668例(55.77%),女性10 045例(44.23%);年龄1 d~102岁,其中儿童(<18岁)2 453例(10.80%),青中年人(≥18~<60岁)11 374例(50.08%),老年人(≥60岁)8 886例(39.12%)。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234例患者,男性134例(57.27%),女性100例(42.73%);年龄4 d~94岁,其中儿童37例(15.81%),青中年人83例(35.47%),老年人114例(48.72%),主要发生在给药环节[74.36%(174/234)]。155例A级错误未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22 713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17 102例(75.30%),药师4 072例(17.93%),护士764例(3.36%),患者/家属461例(2.03%),其他人员314例(1.38%);医师引发ME占比已连续4年逐渐升高,但严重ME的引发人员主要为患者/家属[61.97%(145/234)]。发生场所在门诊者9 238例(40.67%)、病房7 183例(31.63%)、药房4 620例(20.34%)、静脉配置中心1 063例(4.68%)、护士站213例(0.94%)、患者家中321例(1.41%)、社区卫生站6例(0.03%)、其他69例(0.30%);234例严重ME中129例(55.13%)发生场所是患者家中,发生在患者家中的ME和严重ME占比均已连续4年升高。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是品种(4 285例次,18.40%)、用量(4 115例次,17.67%)和给药频次(2 808例次,12.06%)。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17 575例次,74.74%)、患者/家属(2 654例次,11.29%)和医师(1 752例次7.45%)。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8 665例次,31.94%)、疲劳(4 249例次,15.66%)和培训不足(3 502例次,12.9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优化管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流程在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6~12月住院的患者126例。该院自2015年9月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并在12个科室运行,将2015年6~9月的接受分散式用药护理的患者63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9~12月的接受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护理的患者63例设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在配置药物各环节的用时及患者对用药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配药、领药、贴签、摆药、调配及核对环节的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对用药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在临床优质服务中的应用,可进一步优化静脉用药调配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对比,选取2018年1~12月在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改进项目,将2018年1~6月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分为参照组,使用传统静脉药物配置;2018年7~12月将该院调配中心工作人员分为改进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人员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率、操作规范落实率及各科室退药率的价值。结果:干预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操作规范落实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各科室的退药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管理,可显著降低药配中心的差错率与各科室的退药率,并有效提高操作规范落实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集中调配模式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VAS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实施传统工作顺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6 580份医嘱作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在传统工作顺序基础上进行PIVAS集中调配模式的28名工作人员、抽取17 164份医嘱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配置差错率、摆药差错率、核对包装环节差错率、工作人员风险管理认知、职业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品人均配置速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药品破损率、调配错误率、退药错配率及总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输液批次分配错误率、输液贴签错误率、成品输液放置错误率及总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核对包装错误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设备运行、环境管理、针刺伤、体液污染4个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职业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7.86%)低于实施前(46.43%),实施后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低于实施前,工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IVAS在集中调配模式下能有效提高药品人均配置速度,减少配置药物、摆药及核对包装环节差错发生,增强风险管理认知,降低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率,改善工作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记录的静脉药物配置情况及相关护理管理资料,其中2018年1~6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护士考核情况。结果: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37‰,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的理论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操作考核评分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CA循环法应用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事件发生率,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保障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6月将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考核情况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采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相似药品调配错误、剂量错误、标签错误及病区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不合格率、配置差错率明显降低( P<0.05),临床科室护士及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P<0.05)。 结论: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士专业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冠肺炎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构建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后,由于隔离病区环境污染及防护服等导致操作受限等因素,定点收治医院的静脉用药应集中配置。结合现有流程,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流程进行优化,调整操作台操作模式,优化排班机制,探索并制定"一审五核对"的节点控制流程,以满足COVID-19患者24 h静脉用药需求;结合新冠病毒药物治疗特点,调整处方审核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行无纸化处方,减少不必要的传播媒介;实行分段式输液配送管理,确保无交叉感染;分级分区管控配置环境,加强药师防护管理,规避人员感染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本次流程重组及优化构建了COVID-19背景下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急管理模式,保障了COVID-19患者静脉用药需求和安全,救治工作有序进行,为今后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收费调查及发展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我国各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收费情况,为我国PIVAS收费标准的制订及修订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有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收费标准的文件.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网站收录的中国有关医疗机构PIVAS收费相关的文献,采用Excel和SPSS工具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已发表有关PIVAS收费的文献10篇,所述医疗机构分布于云南、湖南、甘肃、河北、山东、四川、河南、重庆及宁夏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抗肿瘤药物和肠外营养(TPN)设立了收费标准.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颁布了普通药物和抗菌药物的收费标准,占比58%(18/31).华北(河北、山西)和华中(河南、湖北及湖南)地区普通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TPN均已设立收费标准,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收费更加完善.普通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TPN的中位收费标准分别为3、4、18和28元;河北、山东、湖北和云南4省普通药物、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和TPN收费价格存在差异.结论 医疗机构建立PIVAS是必然的,但由于其运行成本较高,设置合理的收费标准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我国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医务人员职业损伤及防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0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逐年增加,再加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存在着职业损伤,如何在工作中进行防护是医院、科室等需共同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职业防护现状进行综述,提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建议,以期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高医院及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对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某院2022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咨询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药物咨询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PIVAS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的 2 339 份药物咨询记录,按咨询的人员、方式、科室、内容和药物分类进行统计与分析,并运用帕累托图分析咨询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果 2 339 份药物咨询记录中,咨询人员为护士(62.08%)和医师(37.92%);咨询方式主要为电话咨询(83.75%);咨询科室主要为肿瘤科(32.15%)、血液科(26.34%)、干部科(17.14%);药物分类主要为抗肿瘤药物(33.52%)、肠外营养药物(26.72%)、心脑血管系统药物(23.98%).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用法用量、超药品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与相互作用是医师咨询的主要因素;药物配置方法和贮藏方法是护士咨询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院PIVAS开展药物咨询可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精准药学服务和用药指导,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