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事故风险分析的医院病案科应急预案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病案科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是发生电脑网络系统被非法入侵、火灾等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预案编制目的是高效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尽快恢复工作秩序,工作原则是以人为本、人与病案兼顾、统一领导,科室现场应急指挥职责是负责与医院应急总指挥联系、组织实施预案.病案科存在网络信息安全、火灾、浸水、触电、失窃、治安及地震等七种事故风险,应对这些风险事故的主要应急措施包括:对网络病毒险情采取隔离网络或隔离中毒计算机措施,对火灾险情采取灭火、排除有毒烟气、转移受威胁病案等措施,对漏水浸水险情需要切断来水并尽快将水淹病案干燥处理,对失窃及治安险情需要及早报告医院及报警.事故善后工作主要是恢复病案信息数据、稳定员工情绪、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应急预案附则列明应急通讯具体联系方式、科室备用钥匙存放地点、应急疏散通道、伤员急救方法等.科室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应急预案、定期演练预案内容及适时修改完善预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19)疫情下北京某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护理管理面临的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方法:2020年2月,北京医院开展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组建领导小组、文献检索、头脑风暴,结合医院护理管理实际,制定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选取北京医院参与疫情防控的360名护理人员进行COVID -19防控护理风险评估问卷调查。 结果:北京医院发热门诊排名前5位的护理风险指标和风险值依次为:院内防护物资不足44.05%、伤医/护事件44.05%、同病区医辅人员被感染(非发热门诊)40.81%、医辅人员被感染(发热门诊)39.95%、感染暴发39.74%。结论:COVID -19疫情下,防护物资与消毒用品的后勤保障、院内重点人群/部门/环节的护理感染防控、伤医/护事件的风险值较高,护理管理者要加强部门协作完善后勤保障,重视院内全人群全风险周期的感染防护,改善服务稳定医疗秩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扎根理论的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风险因素,探索患者围术期心理活动,为围术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访谈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23例,并进一步整理分析访谈资料,提炼出其围术期风险构成因素。结果:共提炼了20个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围术期风险的初始概念,发展了6个主要范畴,构建患者、护士、管理、环境4因素模型。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风险因素较多,为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2013-2020年肺结核病例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时空分布模型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算法研究上海市肺结核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化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的2013-2020年上海市户籍肺结核病例,采用层次贝叶斯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拟合,识别肺结核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空角度,评估肺结核发病风险与人口、经济、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关系。结果:2013-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9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24/10万。2013-2020年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报告发病率最高(27.991/10万)。上海市肺结核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通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分析和风险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结核的高风险区域为郊区,低风险区域为中心城区。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RR=0.48)、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 RR=0.56)、归一化植被指数( RR=0.50)、夜间灯光指数( RR=0.80)有关。 结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肺结核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下,需要格外关注郊区的防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肺结核发病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风险分析与管理对降低放射性皮炎带教中实习护士错误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风险分析与管理降低放射性皮炎带教中实习护士错误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7月接收的护理实习生共35名,对过往护理实习生在放射性皮炎护理中的错误情况进行分析与整理后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于新接收的实习生中,并分析实施前后护理实习生的错误发生情况、护理综合能力情况与放射性皮炎护理效果。结果:经风险分析与管理干预后,实习护士的知识掌握错误次数、技术操作错误次数与患者投诉次数〔(13.7±2.5)次、(15.4±2.1)次、(16.4±2.7)次〕均低于干预前〔(19.5±3.4)次、(21.7±3.6)次、(25.6±1.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实习生的放射性皮炎理论知识考核项目得分、护理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得分与患者认可度考核项目得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风险分析与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护理实习生在放射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错误发生率,且可提高其综合护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瑞戈非尼肝胆系统损伤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瑞戈非尼相关肝胆系统损伤的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12年第4季度至2018年第3季度收到的瑞戈非尼相关肝胆系统不良事件报告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 ROR)与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PRR)对有关瑞戈非尼的肝胆系统不良事件信号进行筛选和统计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共检索到瑞戈非尼相关不良事件报告26 013份,筛选出28个首选术语为可疑肝胆系统相关的不良事件信号。采用 ROR和 PRR及其95%置信区间( CI)下限对不良事件信号强度进行分类排序的结果显示,黄疸及胆红素升高信号最强( ROR=8.56,95 %CI下限:7.66; PRR=8.46,95 %CI下限:7.58);其次为其他实验室检查异常( ROR=6.05,95 %CI下限:4.95; PRR=6.03,95 %CI下限:4.94)和肝脏相关疾病( ROR=5.46,95 %CI下限:4.71; PRR=5.43,95 %CI下限:4.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瑞戈非尼剂量≤80 mg/d,剂量为>80~<160 mg/d时,肝胆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更高( OR=1.702,95 %CI:1.230~2.356, P=0.001);相对其他肿瘤,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发生肝胆系统不良事件的风险更低( OR=0.436,95 %CI:0.240~0.792, P=0.006)。 结论:瑞戈非尼有导致肝胆系统损伤的风险,较高的药物剂量可能与肝胆系统损伤风险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风险评估在临床科研项目立项中的应用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临床科研项目立项存在的风险成因分析,引入风险评估理论,构建风险评估步骤,探索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在立项风险评估的实践应用,丰富科研项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笔者科研管理工作实践参考,系统总结了临床科研项目风险特点,并借鉴相关标准和模型,构建相关工作步骤,探讨了立项风险评估的一些方法应用。结果:科研项目立项阶段在合规性、安全性、研究选题、研究设计、执行能力及风险可控性等6个维度存在风险;立项风险评估实施步骤包括:前期准备、风险评估实施(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和提出风险应对建议共3个环节。结论:临床科研项目立项风险评估十分必要,需从提高意识、建立制度、明确架构及提升技术等方面,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能力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女性性工作者领域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能力建设需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为女性性工作者(FSW)提供艾滋病防治服务的社会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建设需求。方法:向2017-2018年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基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利用Excel 2016软件和SPSS 25.0软件整理分析社会组织的分布与基金获得情况,以及社会组织对项目管理能力的需求。结果:2017-2018年参与执行基金FSW项目的社会组织共184个,完成问卷调查的社会组织156个,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44.0%,81/184),以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居多;东部地区获得的基金支持最多;社会组织对项目数据收集及分析利用的需求最高,占68.6%(107/156),其次是项目风险分析应对及质控,占64.1%(100/156);社会组织负责人学历对项目计划管理和项目财务管理能力建设需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5.78 ,P=0.016; χ 2=8.99, P=0.003)。 结论:当前我国FSW领域的社会组织数量和基金获得比例的分布,与异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疫情分布不一致。仍需继续鼓励、引导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资金;结合社会组织对能力建设的需求针对性的制定项目能力建设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广东省护士区域注册现状报告与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广东省护士区域注册现状、执业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回顾性提取2018年5月1日—2019年11月8日"广东省医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5 583名备案的区域注册护士、1 323家备案的医疗机构有关区域注册的相关数据。结果:广东省已进行系统备案的区域注册护士中79.84%(4 458/5 583)为21~40岁,以女性为主(99.07%,5 531/5 583),职称方面以初级职称护士为主(74.62%,4 166/5 583);系统中备案的机构流向以民营医疗机构流向其他民营医疗机构为主(56.90%,3 177/5 583),民营医疗机构护士在公立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护士最少( n=69);二级以下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为主要接收多点执业护士的机构,达到4 727名(84.67%)。 结论:广东省护士区域注册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建立健全了备案制度,多点执业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执业护士流向多种多样,为下一步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统筹推进、相互促进奠定了基础。然而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促进现存的优质护理人才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仍然值得进一步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温州市二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及其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二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及其风险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二级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27家县(市)二级公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面板数据logistic回归方法对医院运营效率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较低的医疗服务收支盈余表明二级公立医院仍存在运营风险,且服务量、服务质量是影响二级公立医院运营的重要因素。结论:完善二级公立医院运营绩效管理和国家药品谈判制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是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的重要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