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产铁皮石斛多农药残留膳食摄入累积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检测铁皮石斛中农药残留情况,并对其进行急性及慢性膳食摄入累积风险评估,为安全监管、地方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2021年收集云南产铁皮石斛干制品81份,对铁皮石斛中的5种杀菌剂和2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进行测定.采用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法对铁皮石斛中多农药残留膳食摄入累积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苯醚甲环唑检出率最高,为98.77%,其次分别为甲霜灵91.36%、丙环唑77.78%、咪鲜胺58.02%和腐霉利12.20%,联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未检出.检出的5种农药的急性累积摄入(acute cumulative intake,aHI)合计为13.64×10-3,慢性累积摄入(chronic cumulative intake,cHI)合计为8.53×10-3,均<1.结论 云南产铁皮石斛杀菌剂类农药残留的急性及慢性膳食累积暴露风险较低,建议食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规范铁皮石斛中农药的使用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料食品风险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9/30
目的 了解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料的添加剂使用与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保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8-9月,随机从无锡市4个辖区内学校周边饮品店采集现制饮料108份,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添加剂和微生物的检测,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现制饮料》进行评价.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现制饮料中13种添加剂的使用均未超过相关标准规定限值,果汁中防腐剂检出率(52.78%)高于茶饮(16.67%)和奶茶(27.78%),奶茶中色素检出率(16.67%)较茶饮(52.78%)及果汁(47.22%)低(x2值分别为11.24,11.46,P值均<0.05).同一功能添加剂叠加使用均未超过规定限值;菌落总数超标率(9.26%),大肠埃希菌超标率(14.81%).结论 无锡市校园周边现制饮品存在一定卫生学风险.应对相关企业、商店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学生食品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30
-
富阳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了解杭州市富阳区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2022年采集富阳区11类市售食品样品1 176份,依据《2019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检测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9种食源性致病菌,并分析不同类别和来源的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32份,检出率为28.23%;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非O1/非 O139群霍乱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创伤弧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39.47%、36.92%、35.48%、34.09%、13.85%、12.26%、8.58%、6.65%和2.53%.水产品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餐饮食品、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乳与乳制品、蛋与蛋制品、熟制品和其他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38.36%、24.90%、15.48%、11.90%、5.68%、5.56%、4.48%、1.67%、1.25%和0.81%;冷冻饮品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农贸市场、超市、网店、摊贩和餐饮店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24.97%、15.19%、9.88%、7.89%和7.23%.结论2019-2022年富阳区市售食品副溶血性弧菌、阪崎肠杆菌和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率较高,水产品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和地方特色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河北省市售代用茶质量安全抽检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了解河北省流通市场各种代用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方法 在河北省3个地级市的流通环节采样63份代用茶;采用国标方法对每份样品进行霉菌、大肠菌群、镉、水分和灰分的检验,按照河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判定是否合格.结果 抽检的63份样品中,有16份霉菌超标,超标率为25.4%,超标样品的霉菌含量在140~18 000 CFU/g,中位数为600 CFU/g;4份大肠菌群超标,超标率为6.3%(4/63),超标样品含量在7.5~110 MPN/g,中位数为110 MPN/g;l份镉超标,含量为9.6 mg/kg;水分和灰分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63份样品中,5项检测指标均合格的有46份,总合格率为73.0%(46/63).不同产地及不同种类的代用茶合格率没有统计学差别.结论 依据河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代用茶》,本次抽检河北省市售代用茶不合格率较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部分样品霉菌超标,少数样品大肠菌群或镉超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实施效果跟踪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自2013年发布以来的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价,为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修订提供建议性意见.方法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工作方案》,在全国部分省区开展标准实施情况意见反馈工作,参与者包括地方标准管理部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人员等,所有反馈意见上报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平台.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者对标准的知晓率较高,科研机构对标准的科学性评价较高.对标准文本内容提出修改意见203条,有关标准实施意见的28条,提出新增技术要求的91条.主要涉及厂区环境、设备设施、原料、食品添加弃和食品相关产品等.主要意见包括明确标准适用范围、设置具体限值、作业区划分、供水水质检验等.结论 标准使用者食品安全法规意识增强,但危害分析和控制能力仍较弱,应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和监管人员全面认识和运用标准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6年义乌市学校周边现做饮料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义乌市学校周边现做饮料中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为监管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进行测定添加剂含量,卫生学评价标准为GB 2760-2014《国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结果 160份样品中甜味剂检出率43.13%,其中现榨果蔬汁60.29%,其它现做饮料为30.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榨果蔬汁中糖精钠(35.29%)、安赛蜜(19.11%)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现配饮料(19.56%和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糖精钠、安赛蜜和甜蜜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做饮料防腐剂检出率41.25%,其中现榨果蔬汁检出率39.70%,其它饮料为42.39%,二者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现榨果蔬汁共抽检68份,其中糖精钠超标24份,安赛蜜超标13份,甜蜜素超标4份,苯甲酸超标12份,山梨酸超标15份,合计超标33份(以一项以上超标计),超标率48.53%(33/68),其它现做饮料无超标;现榨果蔬汁和其它现做饮料复合添加率分别为30.88%、22.82%. 结论 2016年义乌市学校周边现榨果蔬汁类饮料甜味剂和防腐剂超标较严重,其它现做饮料检出率较高,复合添加现象普遍,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北京市丰台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手册》在不同场所进行无菌采样,按照国标、地方标准以及《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根据国家和地方标准进行结果判定,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结果 2014-2017年,本研究采集食品样本17种,773件,总检出率为2.72%,其中生肉制品检出率最高(15.00%),依次为豆与豆制品(10.00%),流动摊贩及外卖食品(4.88%),生水产产品(4.17%),熟肉制品(3.92%).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市售食品受到不同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存在发生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隐患,必须加强食品监督管理,减少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分析与修改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食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引起相关部门或机构的重视.方法 参照《食品检验工作规范》要求,结合产品执行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检验报告的格式、检验项目内容、结果判定等进行比较.结果 食品检验报告在报告的格式、引用标准、检验报告结论与单项检验结论、单项检验结论描述、限量符号使用、样品数量与检验所需数量的对应、异常检验数据、食品安全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的安全项目缺失、产品名称或标签内容描述判断等方面存在不准确、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食品检验报告方面的规范性管理文件,加强对食品检验机构的管理,同时,食品检验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食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严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7年河南省3种即食类地方食品的致病菌污染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河南省3种常见的即食类地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和污染情况.方法:参考《2017年河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采集豆油皮,复合调味料和发酵型蒸制面制品,按照GB 47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检测.结果:544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的样品6份,检出率为1.10%,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样品3份,检出率为0.55%.分析不同的食品类别,豆油皮和复合调味料中仅检出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78%和0.55%,发酵型蒸制面制品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检出率为1.64%.不同季度和不同包装类型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采样环节中,农贸市场的致病菌检出率高于超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省3种即食性地方食品中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孜州6个监测点松茸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松茸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松茸及其制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甘孜州6个监测点采集210份干制及冷冻松茸样品,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总砷和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测定无机砷的含量.结果 210份样品中,均检出了总砷及无机砷,检出率为100%,其中206份样品总砷的含量超过《食品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食用菌及其制品0.5 mg/kg的限量,超标率为98.09%,210份样品中无机砷含量有5份样品超过0.5 mg/kg的限量,超标率为2.38%.结论 通过对甘孜州6个监测点松茸中的数据检测,松茸中总砷含量基本超过国家限量标准,无机砷基本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应当结合有机砷及无机砷毒理学实验评价研究考虑建立松茸及其制品的以无机砷为卫生学指标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松茸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支撑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