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体化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不良预后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效能,为EGV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收治的389例肝硬化EGVB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随访3年,其中预后不良232例(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157例(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因素的最佳截断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语言软件4.0"rms"包建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腹水率、肝表面粗糙率、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62.48 ± 6.21)岁比(58.71 ± 5.93)岁、51.29%(119/232)比35.03%(55/157)、60.78%(141/232)比42.03%(66/157)、(13.89 ± 1.93)分比(11.32 ± 1.69)分、(8.93 ± 0.77)分比(7.46 ± 0.63)分、(37.73 ± 5.21)U/L比(32.13 ± 5.03)U/L、(64.19 ± 11.31)U/L比(57.36 ± 10.29)U/L、1.73 ± 0.41比1.61 ± 0.39和(24.31 ± 2.63)μmol/L比(19.86 ± 2.17)μmol/L],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钠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36.21 ± 4.51)g/L比(39.12 ± 4.96)g/L、(86.31 ± 8.27)g/L比(92.28 ± 9.67)g/L和(136.58 ± 18.24)mmol/L比(141.21 ± 19.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ELD评分、CTP评分、白蛋白、ALT、AST、血红蛋白、INR、TBIL和血钠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岁、14.20分、9.30分、35 g/L、38 U/L、67 U/L、88 g/L、1.90、25 μmol/L和135 mmol/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腹水、MELD评分≥14.20分、CTP评分≥9.30分、白蛋白<35 g/L以及INR≥1.90是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HR = 1.528、1.439、1.637、1.795、1.521和1.596,95% CI 1.165~1.891、1.088~1.790、1.308~1.966、1.385~2.205、1.262~1.780和1.259~1.933, P<0.05或<0.01)。整合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预测效能较好(C-index为0.839,95% CI 0.781~0.948)。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校正曲线结果显示,实际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当高风险阈值>0.02时,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时可提供明显的额外临床净收益,且其提供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单个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基于年龄、腹水、MELD评分、CTP评分、白蛋白和INR等影响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筛选与识别肝硬化EGVB患者不良预后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曲张静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的患儿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经皮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的患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PTVE的14例门静脉高压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诊断为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7个月~12岁10个月,中位年龄1岁11个月。门静脉高压病因分别为门静脉海绵样变5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吻合口狭窄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2例。所有患儿均行PTVE,分析手术入路、术中测量的门静脉压力、并发症,随访预后、术后治疗、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14例患儿术中测定门静脉压力为(21.3±4.1)mmHg(1 mmHg=0.133 kPa),门静脉压力范围为15.8~28.6 mmHg。1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PTVE,经肝入路11例,经脾入路3例。所有患儿均无异位栓塞、穿刺道出血等并发症。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中,4例于PTVE术后1~27个月行Meso-Rex术,剩余1例因患儿无Meso-Rex术指征,于PTVE术后11个月行肝移植术;7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吻合口狭窄患儿于栓塞同期行血管球囊扩张术;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分别于栓塞术后3个月、7个月行肝移植术。所有患儿随访5~60个月,无死亡,2例消化道出血,其余12例均未发生术后消化道出血。结论:PTVE是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高风险患儿有效的微创防治手段,术后出血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肝硬度和脾硬度在预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高风险静脉曲张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2D-SWE)测量的肝硬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和脾硬度(spleen stiffness measurement,SSM)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高风险静脉曲张(high risk varices,HRV)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招募2019年11月至2022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7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基于2D-SWE测量LSM和SSM。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HRV组和非HRV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RV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LSM、基于2D-SWE的肝硬度×脾长径/血小板(liver stiffness-spleen size-to-platelet,LSPS)评分、SSM预测HRV的诊断效能。结果:6例(6/70,8.6%)患者因脾脏体积小,SSM测量失败。64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HRV占46.9%(30/64)。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SM和血小板是预测HRV的独立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1.126( P=0.006)、0.971( P=0.039)。LSM、LSPS评分、SSM预测HR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0、0.828、0.858。SSM和LSPS评分的AUC显著高于LSM(均 P<0.05),但SSM与LSPS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8)。 结论:2D-SWE测量LSM和SSM的成功率高。SSM和LSPS评分在预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HRV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效能均高于LS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种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GBS(glasgow-blatchford score)、AIMS65评分系统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EGVB)患者风险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入院的182例肝硬化EGVB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标准针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评估各评分系统正确将肝硬化EGVB归为"高风险患者"的能力,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各评分系统针对不同临床结局(输血、再出血、住院死亡)的预测能力,AUC>0.7认为有较高准确性。结果:临床结局包括输血113例(62.1%)、再出血31例(17.0%)、死亡11例(6.0%)。MELD评分得分为7~25分,其中得分<9分4例(2.2%);GBS评分得分为3~16分;AIMS65评分得分为0~3分,其中得分0~1分139例(76.4%,0分68例、1分71例)。MELD、GBS、AIMS65评分系统预测输血的AUC分别为0.514(95% CI:0.439~0.589)、0.681(95% CI:0.608~0.748)、0.669(95% CI:0.596~0.737);预测再出血的AUC分别为0.525(95% CI:0.449~0.599)、0.528(95% CI:0.453~0.602)、0.580(95% CI:0.505~0.652);预测住院死亡的AUC分别为0.642(95% CI:0.567~0.711)、0.581(95% CI:0.505~0.653)、0.786(95% CI:0.719~0.843),AIMS65优于MELD( P=0.083 6)和GBS( P=0.047 0)。 结论:GBS能正确将肝硬化EGVB患者归类为"高风险人群" ,优于AIMS65和MELD评分系统。对于肝硬化EGVB患者,3种评分系统对输血和再出血的预测价值均不高,AIMS65对住院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超声及实验室参数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其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胃镜检查结果分为低风险(G1级)组14例和高风险(G2级+G3级)组59例,均接受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上述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胆碱酯酶、血浆白蛋白及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脾静脉内径、脾静脉流速、脾脏面积、脾脏弹性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白蛋白、脾静脉内径、脾脏弹性均值均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建立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Logistic回归模型,公式为:Logit(P)=2.172+1.453×脾脏弹性均值+0.396×脾静脉内径-0.135×血浆白蛋白.ROC曲线分析显示其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曲线下面积为0.965,灵敏度为92.40%,特异度为91.90%.结论 基于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实验室参数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5474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者高风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所检出的高风险因素,以提高个性化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方法 选取2016年广汉市计划生育服务站5474例(女性2748例、男性2726例)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对象,检查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9项、病毒筛查4项、妇科超声常规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结果 高风险人群占24.30 %(1330/5474),女性占36.28%(997/2748),男性占12.22%(333/2726).高风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女性>35岁(含与其他因素共存)占22.16 %(609/2748);体质量指数异常占7.27 %(398/5474)(女性233例、男性165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占3.49 %(191/5474)(大三阳24例、小三阳131例、其他36例);男方中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占1.43 %(39/2726);女性生殖系统异常占1.20 %(33/2748);中度以上贫血(含地中海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占0.55%(15/2748);不孕不育占0.42%(23/5474);分娩过出生缺陷儿占0.36%(10/2748);不良妊娠结局占0.36%(10/2748);内科疾病占0.27%(15/5474);自身缺陷占0.25%(7/2748);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家族史占0.07 %(4/5474);精神疾病占0.07 %(4/5474);Rh阴性占0.07 %(2/2748).结论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被检出的高风险因素较多,并且女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偏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脾硬度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脏、脾脏硬度诊断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和评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 对71例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患者行胃镜、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等相关检查,对EGV程度分级并测定患者的肝、脾脏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其诊断EGV和评估静脉破裂出血高风险的价值.结果 有EGV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脏SWV(LSWV)和脾脏SWV (SSWV)均高于无EGV乙肝肝硬化患者(P均<0.001);以胃镜结果为金标准,LSWV、SSWV诊断EG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7和0.910(P均<0.001),最佳界值点分别为2.01 m/s和2.84 m/s,敏感度为93.5%和76.1%,特异度为76.0%和92.0%;其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高风险的AUC分别为0.882和0.914(P均<0.001),最佳界值点分别是2.27 m/s和2.94 m/s,敏感度为77.1%和85.7%,特异度为83.3%和91.7%.结论 肝脏、脾脏硬度有助于诊断乙肝肝硬化患者EGV以及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一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孕妇的肝硬化发病率很低,约为1/5 950[1].肝硬化患者的生育率降低,并伴有并发症的高风险.母体并发症包括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肝硬化与子痫前期、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和新生儿死亡也有一定关系.1 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肝硬化失代偿2年余,停经8个月余,腹胀6个月”,于2017年9月11日收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7年1月15日,月经量正常,偶有痛经、血块史,孕妇自诉于孕8周开始出现腹胀,未做特殊处理,孕24周腹胀加重,并出现脐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彩超检查探讨女性下肢静脉曲张与盆腔静脉曲张症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女性下肢静脉曲张与盆腔静脉曲张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东莞市桥头医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已婚女性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90例无下肢静脉曲张的已婚女性患者纳入对照组.均行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盆腔静脉曲张患病率及超声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盆腔静脉曲张症患病率为48.89%(4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89%(1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77,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下肢静脉直径与盆腔静脉曲张直径正相关(r=0.407,P<0.05);但两组股隐瓣膜反流、不同CEAP分级患者的盆腔静脉曲张症患病率、盆腔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或合并更高风险的盆腔静脉曲张发生率;合并盆腔静脉曲张者,其盆腔曲张静脉直径与下肢曲张静脉直径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在非转移性肺癌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筛选中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36例,并随访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分为VTE组(39例)和非VTE组(97例).其中VTE组根据栓塞类型再分为肺栓塞(PE)组(5例)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组(34例).对比分析不同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参数以及Caprini评分的差异性.运用单因素分析评估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相关临床参数中与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将单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到多因素分析中评估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参数.结果 28.2%(11/39)的VTE事件发生在出院后.VTE组的住院时间和Caprini风险评分分别为(16.3 ± 3.6)d、(10.5 ± 2.4)分,均高于非VTE组的(8.9 ± 3.4)d、(9.3 ± 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87、2.891,P<0.01),在VTE事件中PE组的发病时间提前(P=0.019),并且住院时间和Caprini评分均差于DVT组(P<0.05).Caprini风险评分中高危风险截止值为9分时,准确度为76.5%,阳性预测值为58.1%,阴性预测值为84.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1%和81.4%.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中的相关临床参数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肢肿胀(P<0.01),静脉曲张(P<0.01),脓毒症(P<0.01),严重急性肺病(P<0.01),充血性心力衰竭(P<0.01),中心静脉置管(P<0.01)以及VTE病史(P<0.01)均是与VTE事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危和高危的肺癌术后患者VTE的发病风险是低危风险患者的3.5倍和8.4倍.结论 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结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最有可能预测肺癌术后患者发生VTE的发病风险,并且使用9分作为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中高风险的截止值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