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加或不加尼妥珠单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加或不加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Ⅲ-Ⅳa期(T 3N 0M 0期除外)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先行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化疗后2周,试验组行同步放化疗加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对照组行同步放化疗。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主要采用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100%∶98%( P=1.000),完全缓解率为92.0%∶80%( P=0.084)。试验组和对照组3年DMFS率为91.4%∶76.1%,( P=0.043),3年PFS、OS、LRFS率分别为87.3%∶74.1%( P=0.097)、94.5%∶85.6%( P=0.227)、90.5%∶85.2%( P=0.444)。年龄<60岁( HR=0.34,95% CI为0.12~0.94, P=0.03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4( HR=0.34,95% CI为0.13~0.89, P=0.028)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加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PFS更好。多因素分析发现,NLR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疾病进展( HR=5.94,95% CI为1.18~29.81, P=0.030)、远处转移( HR=13.76,95% CI为1.52~124.36, P=0.020)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加用尼妥珠单抗,比不加显著提高了DMFS率,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加尼妥珠单抗治疗方案可能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一个优选的治疗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治疗前血浆EB病毒DNA载量和不同治疗方式对Ⅲ期鼻咽癌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不同EB病毒(EBV)DNA载量和诱导化疗+放疗、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对Ⅲ期鼻咽癌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以治疗前EBV DNA载量1 000拷贝/ml为界,将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EBV DNA≥1 000拷贝/ml, n=53)和低病毒载量组(EBV DNA<1 000拷贝/ml, n=125),其中高病毒载量组14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低病毒载量组30例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诱导化疗+放疗组( n=105)和同步放化疗组( n=73)。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复发率、5年总生存(OS)率、无瘤生存(DFS)率、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 结果: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复发34例,占19.10%;死亡29例,占16.29%。诱导化疗+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0, P=0.01)。高病毒载量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33.96%(18/53),低病毒载量组为12.80%(1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9, P<0.01)。高病毒载量组患者淋巴结转移复发率[(9.43%(5/53) vs. 1.60%(2/125), χ2=4.15, P=0.04]、远处转移率[18.87%(10/53) vs. 5.60%(7/125), χ2=7.59, P=0.01]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为17.14%(18/105),同步放化疗组为21.91%(16/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3, P=0.43)。178例Ⅲ期鼻咽癌患者5年OS率、DFS率、LRFS率和DMFS率分别为84.68%、72.80%、79.68%和79.54%。高病毒载量组患者5年OS率(79.25% vs. 92.80%, χ2=6.86, P<0.01)、DFS率(73.58% vs. 88.00%, χ2=5.67, P=0.01)、LRFS率(73.21% vs. 89.24%, χ2=8.32, P<0.01)、DMFS率(65.24% vs. 78.00%, χ2=4.15, P=0.02)均明显低于低病毒载量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化疗+放疗组患者5年OS率(89.52% vs. 87.67%, χ2=0.15, P=0.70)、DFS率(84.76% vs. 82.19%, χ2=0.21, P=0.65)、LRFS率(80.38% vs. 79.84%, χ2=0.00, P=1.00)和DMFS率(79.52% vs. 81.78%, χ2=0.05, P=0.83)与同步放化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4例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7.49%)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1, P=0.02)。高病毒载量组中,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5年OS率(93.77% vs. 84.13%)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1, P=0.03)。 结论:诱导化疗+放疗能达到与同步放化疗相同的疗效。高病毒载量与较高的复发率和较差的生存率相关,对于这些高病毒载量患者需要加强治疗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T 1-2N 1M 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作用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在治疗T 1-2N 1M 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08—2016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治疗的T 1-2N 1M 0期鼻咽癌患者3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IMRT,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和放化疗组(CRT组),后者又分为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IC+CCRT组)和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组(CCRT+AC组)。采用 Kaplan- Meier法评价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FS)、远处无转移生存率(DMFS)、无进展生存率(PFS)、肿瘤特异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 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303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1个月(49~138个月)。CRT组∶RT组的5年OS、CSS、PFS、LRFFS、DMFS均相近(93.7%∶93.9%、93.7%∶93.9%、89.0%∶87.7%、93.8%∶92.8%、93.8%∶91.2%,均 P>0.05)。T 1N 1期和T 2N 1期亚组分析也显示CRT组与RT组的治疗结果均相近(均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年龄是OS、PFS、CS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年龄增长与上述结局呈负相关。CCRT组、IC+CCRT组、CCRT+AC组与RT组的治疗结局均未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且上述3种联合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也相近(均 P>0.05)。 结论:T 1-2N 1M 0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单纯IMRT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与联合化疗相当。但未来是否可在T 1-2N 1M 0期人群中取消化疗仍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局部晚期鼻咽癌局部残留后程推量放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高发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局部复发是局部晚期鼻咽癌主要失败模式之一。局部晚期鼻咽癌在接受根治性放疗后,残留病灶的后程推量放疗存在争议。在以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为主流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现代治疗模式下,对于经过病理或影像学确诊为局部残留的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程是否进行推量放疗、推量时机、推量方式、剂量等尚未达成共识。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残留,如何精确勾画推量靶区,采用何种剂量分割可最大限度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是鼻咽癌临床研究需要继续关注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蛋白质摄入水平在头颈肿瘤放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蛋白质摄入量对头颈肿瘤患者根治性放化疗期间黏膜损伤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2例头颈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根据剔除标准,最终干预组纳入患者32例[男性27例、女性5例,年龄(51.67±12.92)岁]、对照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6例,年龄(56.03±8.26)岁]。干预组在常规膳食基础上接受在院蛋白质补充方案[补充乳清蛋白粉50 g/d,使总蛋白质摄入量达1.5~2.0 g/(kg·d)];对照组采用在院常规膳食方案[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 g/(kg·d)]。所有患者均采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方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黏膜损伤程度、营养指标变化、治疗疗效和相关并发症。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四格表 χ 2检验;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成组 t检验。 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身高、血压、心率( t=-1.59~1.26)、性别、学历和病种(鼻咽癌与其他疾病)( χ 2=0.01~0.45)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口腔黏膜损伤方面,干预组患者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16%(5/32)对38%(11/2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3.913, P=0.04);在营养指标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了骨骼肌、体脂肪和血红蛋白外,干预组在体重[(-2.80±2.66) kg对(-4.85±2.35) kg, t=3.18, P<0.01]、体重指数[(-1.00±0.95) kg/m 2对(-1.81±0.89) kg/m 2, t=3.38, P<0.01]、握力[(5.59±4.20) kg对(2.59±5.32) kg, t=2.46, P=0.02]和血清白蛋白[(-1.40±3.37)g/L对(-3.07± 2.92) g/L, t=2.06, P=0.04]指标的维持上均优于对照组。2组在疗效评价、腹泻、便秘和发热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 2=0.24~1.30,均 P>0.05)。 结论:在头颈肿瘤根治性放化疗中,补充蛋白质有缓解患者放射性黏膜损伤程度的作用,在保持患者营养指标上也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MMP-2及MMP-9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MMP-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46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根据侵袭程度分为早期鼻咽癌组( n=32)和侵袭性鼻咽癌组( n=14)。早期鼻咽癌组采取单纯同步放化疗,侵袭性鼻咽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收集治疗过程中4个阶段的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MP-2及MMP-9浓度。 结果:早期鼻咽癌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越长,血浆MMP-9浓度越低( P=0.007);侵袭性鼻咽癌组患者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后、治疗结束及首次预后随访时MMP-9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鼻咽癌组、侵袭性鼻咽癌组治疗前后MMP-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MMP-2和MMP-9浓度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和治疗响应率无相关性( P>0.05);血浆MMP-9含量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 r=0.85、 P=0.004, r=0.82、 P=0.003)呈正相关;MMP-9/MMP-2比值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r=0.86、 P=0.003, r=0.83、 P=0.001)。 结论:同步放化疗可以降低早期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但对侵袭性鼻咽癌患者血浆MMP-9浓度无影响,提示同步放化疗不能阻止侵袭性鼻咽癌患者癌细胞扩散与远处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鼻咽癌调强放疗时代诱导化疗后序贯放疗±同步化疗疗效与安全性的 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Meta分析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诱导化疗(IC)联合单纯放疗(RT)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已经发表的回顾性或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2010—2020年发表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包括接受IC+CCRT或IC+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使用STATA 12软件合并风险比(HR)、危险比(RR)及95%可信区间(CI),并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了8项回顾性研究中的2 483例患者。IC+CCRT组与IC+RT组总生存相仿( HR=0.78,95% CI为0.58~1.04, P=0.091);但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 HR=0.56,95% CI为0.42~0.74, P<0.001)及无进展生存期( HR=0.65,95% CI为0.54~0.77, P<0.001)较IC+RT组提高。IC+CCRT组急性不良反应较IC+RT组明显增加。 结论:鼻咽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总生存相当,而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较优于IC+RT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IC+CCRT或许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的一种推荐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多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严重体重丢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旨在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期间的严重体重丢失(体重丢失率>5%)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连续定点取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放疗开始前1 d收集一般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进行营养筛查,应用NRS 2002中营养状态受损评分为3分、体重指数<18.5 kg/m 2伴一般情况差、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评定(诊断)标准共识2018(不包括肌肉量丢失指标)三个标准分别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应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膳食摄入情况,并记录患者放疗前和结束时体重。 结果:最终纳入435例患者,放疗前患者平均体重为(65.52±12.20)kg,结束时为(61.01±11.17)kg,平均体重丢失(4.50±3.17)kg(-3.20~20.90 kg),平均体重丢失率为(6.72±4.34)%(-5.19%~25.49%),66.0%的患者存在严重体重丢失。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计划放疗剂量( OR=1.069,95% CI=1.014~1.127, P=0.013)、同步放化疗( OR=1.798,95% CI=1.148~2.816, P=0.010)、基线无营养不良( OR=2.693,95% CI=1.223~5.933, P=0.014)以及鼻咽部肿瘤( OR=2.059,95% CI=1.158~3.661, P=0.014)是严重体重丢失的影响因素。 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严重体重丢失比例高,计划放疗剂量高,同步放化疗、基线无营养不良、鼻咽部肿瘤的患者发生严重体重丢失风险更高。研究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放疗期间应关注患者体重丢失,针对上述人群尽早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强化营养教育、提高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体重丢失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对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尼妥珠单抗(NTZ)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NTZ+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NTP)组(n=24)与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顺铂(TP)组(n=24).NTP组2或3个周期诱导治疗后序贯NTZ配合顺铂同步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EGFR表达水平,探究NTP组患者EGFR表达强度和尼妥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诱导治疗结束后的近期疗效、肿瘤退缩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TP组EGFR阳性表达率为100%,EGFR表达强度与联合NTZ的诱导治疗疗效相关(P<0.05);诱导治疗结束后的两组疗效比较,NTP组颈部淋巴结的客观缓解率(ORR)明显高于TP组(75.0%vs.45.8%,P=0.039),两组肿瘤原发病灶及总体(肿瘤原发病灶和颈部淋巴结)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NTP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TP组(P<0.05),皮疹发生率高于TP组(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不同强度的EGFR表达,EGFR表达强度较高时,联合NTZ诱导治疗临床获益更明显;NTZ联合TP诱导方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和其他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 2021-2022 年该院肿瘤科收治的 100 例鼻咽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调强适形放疗,期间使用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日1次,连续应用14 d,停用7 d;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 6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及其他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 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88.5%(46/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同步放化疗用于鼻咽癌患者,可减少放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