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性肾病足细胞抗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膜性肾病是一种免疫性肾小球疾病。自发现中性内肽酶是膜性肾病的足细胞抗原以来,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足细胞抗原的研究,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诊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Exostosin 1和Exostosin 2、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神经源性表皮生长因子样分子1、信号素3B和原钙黏蛋白7等新抗原的发现,成为膜性肾病精准诊治的潜在靶点。现就膜性肾病足细胞抗原特点、致病机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ELL-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介绍了NELL-1的结构和当前在其他领域研究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其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中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队列临床测试和分析结果的总结,得出NELL-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NELL-1已经成为继PLA2R和THSD7A之后原发性膜性肾病新标志物;NELL-1相关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例中表明主要的IgG亚类是IgG1。NELL-1主要沿着肾小球基底膜(GBM)呈现颗粒样沉积,染色不均匀甚至存在节段性沉积。NELL-1的研究或许可为相关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原发膜性肾病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膜性肾病(M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膜性肾病(PMN)在儿童并不常见,但为导致儿童终末期肾病的原因之一。针对M型磷脂酶A2受体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的抗体不仅见于成人PMN,亦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PMN,为诊断和监测儿童PMN的有用指标。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已成功用于治疗成人PMN,还可能对儿童PMN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成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初步探讨PLA2R对HBV相关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MN)预后的可能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31例HBV-GN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和中年组(>35岁),比较两组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HBV-MN患者肾小球PLA2R和THSD7A的抗原表达。结果:HBV-GN患者中肾病综合征占54.8%,病理为MN占77.4%,约77.4%伴镜下血尿,青年组肾功能更好( P<0.05)。HBV-GN患者肾组织HBsAg和HBcAg同时阳性为主,伴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青年组HBV-MN比例更高,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只分布在中年组( P<0.05)。2例HBV-MN患者肾小球PLA2R为阳性(8.3%),IgG亚型以IgG4为主,其中1例在84月随诊时出现肾功能进展。 结论:成人HBV-GN常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多见,青年组肾功能更好。病理类型主要为MN,HBV-MN患者很少伴PLA2R阳性,但伴PLA2R阳性时可能提示肾脏预后不佳。PLA2R对HBV-MN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机制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HSD7A对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PubMed、Embase、CNKI、万方、VIP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1月到2019年6月发表关于THSD7A的中英文文献。严格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根据检测方法、种族及样本量进行亚组分析。通过依次剔除一篇文献来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验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筛选出18篇文献,纳入IMN患者6097例。THSD7A在纳入的IMN患者中阳性率为4%(95% CI:3%~5%),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的IMN患者中阳性率为8%(95% CI:6%~11%)。亚组分析结果提示血清抗体与肾组织抗原、高加索人与东亚人、样本量<100例与样本量≥100例分组间IMN患者THSD7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HSD7A在IMN患者中阳性率为4%,并且在PLA2R阴性患者中显著升高。THSD7A对诊断PLA2R阴性的IMN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膜性肾病靶抗原和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伴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的一类肾小球疾病,传统MN的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病理结果。近年来,磷脂酶A2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MN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出现改变了其诊疗模式。特异性靶抗原阳性MN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可以指导诊断和预测预后。免疫抑制治疗是特发性MN的主要治疗方法,生物制剂等新型药物的出现是MN治疗的新进展,为特发性MN治疗提供了新选择,而继发性MN的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文献,对MN靶抗原及免疫抑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Ponticelli方案治疗基因多态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磷脂酶A2受体、8-羟基脱氧鸟苷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改良Ponticelli方案治疗基因多态性膜性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磷脂酶A2受体(PLA2R)、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186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CYP2B6*4组(108例)和CYP2B6*5组(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Ponticelli方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PLA2R、8-OHdG、THSD7A水平,同时检测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CYP2B6*5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CYP2B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CYP2B6*5组患者的血清PLA2R、8-OHdG、THSD7A水平及尿液中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YP2B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膜性肾病患者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PLA2R、8-OHdG、THSD7A、尿蛋白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改良Ponticelli方案治疗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CYP2B6*4及CYP2B6*5多态性是患者疗效和血清PLA2R、8-OHdG、THSD7A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间隔区结构域突变对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13(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阐明ADAMTS13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ADAMTS13间隔区结构域中的氨基酸残基TEDRLPR以点突变技术逐个基因突变(突变体M1~M7),将构建的ADAMTS13与其突变体质粒转染至人胚肾HEK293细胞,稳定表达后提纯重组蛋白.观察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在变性条件、剪切应力作用和ADAMTS13抗体处理后裂解vWF的能力.结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实验,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对FRET-vWF73剪切能力降低(P<0.05).变性条件下,野生型ADAMTS13可以将vWF多聚体裂解,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的裂解活性明显降低(P<0.01).在体外剪切应力作用下,与野生型 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 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裂解vWF多聚体的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ADAMTS13比较,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与vWF之间的结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DAMTS13的C末端与vWF之间存在多个结合位点.ADAMTS13抗体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野生型和突变型ADAMTS13裂解vWF的能力.结论:间隔区突变后ADAMTS13的活性降低.ADAMTS13突变体M4(R635A)和突变体M7(R638A)可能是ADAMTS13在底物识别时的重要作用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白头翁皂苷B4对高脂饮食诱导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研究白头翁皂苷B4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的C57小鼠设为对照组,共6只,给予正常饮食;给予ApoE-/-小鼠高脂饮食喂养9周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5mg·kg-1)组及白头翁皂苷B4低、高剂量(5、20 mg·kg-1)组,每组7只.ig给药9周,C57对照组和ApoE-/-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的氯化钠溶液.给药的同时造模小鼠仍给予高脂饮食,每周统计1次体质量,给药9周后进行取材.通过兽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全血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及淋巴细胞(Lym)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通过全长主动脉油红染色检测主动脉中脂质积累情况;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和油红O染色法检测主动脉窦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在白头翁皂苷B4及辛伐他汀给药后,体质量呈降低趋势;PLT、WBC、Neu、Lym、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0.001);血清TC、F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01);全长主动脉被染红区域显著缩小(P<0.001);主动脉窦油红染色区域面积明显减少,小鼠主动脉窦斑块减少,可见少量泡沫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中膜层平滑肌及弹性纤维排列增厚不明显,胶原含量多且分布规律,胶原间的腔隙减少,油红染色区域面积明显减少.结论 白头翁皂苷B4对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脂质浸润和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数据非依赖型采集蛋白质组学分析劳力性热射病大鼠血浆蛋白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采用数据非依赖型采集(DIA)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劳力性热射病(EHS)大鼠血浆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5)和EHS组(n=5),EHS组造模前1周完成温度遥测胶囊植入术,术毕恢复7 d后大鼠在人工气候舱内(温度40℃,相对湿度70%)跑步,监测核心温度达到42.5℃时视为发生EHS.停止跑步后采血进行DIA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以表达倍数>1.5倍且P<0.05为筛选标准,共筛选出625个上调差异表达蛋白(DEPs)和8个下调DEPs.亚细胞定位注释表明,DEPs主要位于细胞外和细胞质;基因本体论(GO)注释显示,DEPs分子主要功能为蛋白质结合;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注释显示,DEPs主要参与免疫反应、能量代谢等信号通路;同源蛋白簇(COG)注释显示,DEPs主要发挥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周转和伴侣功能.蛋白结构域富集分析显示,DEPs结构域主要集中在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和补体Clr样EGF样结构域;GO富集分析显示,DEPs主要参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溶酶原激活、急性炎症反应的调节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Ps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免疫和细胞黏附分子等信号通路;Reactome通路富集分析显示,DEPs主要参与先天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和血小板活化等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发现,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的蛋白网络互作较多,且以上调蛋白Fgg、Plg和Serpinc1为主.结论 EHS明显改变大鼠血浆中蛋白表达谱,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炎症反应失控和凝血功能紊乱的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