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加速舌系带成形术患儿围手术期康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是否有助舌系带成形术患儿快速康复。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100例行舌系带成形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E组,50例)和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组(DE组,50例),观察患儿滴鼻前(T 0)、入室后(T 1)、手术开始(T 2)及术后10 min(T 3)、30 min(T 4)、60 min(T 5)、120 min(T 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及呼吸频率(RR),术后入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术后10、30、60、120 min改良Aldrete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苏醒躁动评分及观察进食(清水)时间、离院时间。 结果:两组患儿SpO 2、RR、T 0和T 6时血压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DE组T 1、T 2、T 3、T 4、T 5时MAP及HR低于E组(均 P<0.05);DE组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E组,苏醒躁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E组,进食(清水)时间及离院时间短于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小儿舌系带成形术中,右美托咪啶滴鼻复合艾司氯胺酮较单独使用艾司氯胺酮能更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躁动,缩短患儿术后进食时间,尽早离院,实现患儿加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Aldrete量表和Steward量表用于评估接受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复苏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用于评估接受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患者复苏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7—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非插管全身麻醉下胃肠镜检查的患儿199例,将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36例、低学龄组75例及高学龄组88例。同时进行Steward量表和改良Aldrete量表麻醉苏醒评估,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及达标所需时间,对比2个量表的评分效率及安全性。结果:患儿Steward量表达标所需时间(17.5 ± 9.3)min,显著低于改良Aldrete量表的(20.8 ± 12.6)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97, P<0.01)。低学龄组在达到改良Aldrete量表出室标准时血氧饱和度(0.989 ± 0.010)高于Steward量表的(0.980 ± 0.0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2.17, P<0.05)。Steward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 r = - 0.385, P<0.01)。改良Aldrete量表达标时间与患儿年龄无显著相关( r = - 0.089, P>0.05)。 结论:在全身麻醉胃肠镜检查儿童麻醉复苏评估中,Steward量表虽比改良Aldrete量表评估效率高,但改良Aldrete量表比Steward量表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容量保证模式(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或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体重指数19~27 kg/m 2,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VCV组(V组)和PCV-VG(P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2组通气参数设置:V T 7 ml/kg(校正体重),PEEP 5 cmH 2O,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50%,新鲜气流量2 L/min,RR 12~15次/min,于停药前5 min使用30 cmH 2O复张压力持续30 s行手法肺复张。于气管插管后5 min(T 1)、改变体位后5 min(T 2)、气腹5、30、60、90、120 min(T 3-7)和结束气腹且恢复平卧位后5 min(T 8)时,记录气道峰压(P peak)、气道平台压(P plat)、驱动压(DP)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于T 1、T 4、T 6和PACU中改良Aldrete评分达10分时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 2、PaCO 2、SaO 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 A-aO 2)。于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即刻采集桡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肺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IL-6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记录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V组比较,P组T 1-8时P peak、T 5-7时P plat和DP降低,T 2-7时Cdyn升高,T 1,4,6时P A-aO 2降低,术毕即刻血清CC-16、IL-6和NE浓度降低( P<0.05),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CV-VG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在日间胸腔镜手术全麻术后苏醒的应用价值对比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警觉与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terness/Sedation, OAA/S)评分在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中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行全麻下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600例,依据苏醒延长时间判定苏醒延迟情况,将患者纳入苏醒时间延迟组(200例)和苏醒时间未延迟组(40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价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在临床资料上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对患者苏醒情况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评分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3项评分评估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临床效能。结果: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延迟在年龄、低体温、低血压、低血糖、高碳酸血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低血糖、低血压、出血量≥200 ml、手术时间≥4 h、高碳酸血症、年龄≥60岁、低体温是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与苏醒时间未延迟组比较,苏醒时间延迟组患者的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Aldrete评分、Steward评分、OAA/S评分评估苏醒时间延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966、0.855和0.720。 结论:低血糖、低血压、出血量≥200 ml、手术时间≥4 h、高碳酸血症、年龄≥60岁、低体温是全麻下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Aldrete评分在评估麻醉术后苏醒时间中的临床效能高于Steward评分、OAA/S评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在麻醉重症监护室的恢复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或舒芬太尼在麻醉重症监护室(AICU)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择期行全身麻醉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组(Q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术后常规监护和治疗基础上干预,Q组以羟考酮0.03 mg/(kg·h)+右美托咪定0.4 μg/(kg·h)持续泵注,S组以舒芬太尼0.03 μg/(kg·h)+右美托咪定0.4 μg/(kg·h)持续泵注。记录入AICU后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苏醒质量(Aldrete评分和呛咳评分)和舒适度情况[Bruggrmann舒适度量表(BCS)评分];记录入AICU后3、5、7、10和14 h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镇痛评分[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平均动态压(MAP)和心率];入AICU即刻、5 h和14 h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记录AICU期间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事件、引流管出血量及出AICU时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结果:Q组呛咳评分明显低于S组[(1.02 ± 0.77)分比(1.88 ± 0.34)分],Aldrete评分和BCS评分明显高于S组[(8.93 ± 0.25)分比(5.97 ± 0.32)分和(3.03 ± 0.32)分比(0.93 ± 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入AICU后3和5 h Ramassy评分、NRS评分、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Q组入AICU后7、10和14 h Ramassy评分明显高于S组,NRS评分、MAP和心率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入AICU后即刻TNF-α、IL-6和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Q组入AICU后5和14 h TNF-α、IL-6和CRP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Q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引流管出血量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躁动、发热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4.63 ± 1.10)次比(18.80 ± 1.54)次、(129.67 ± 4.14)ml比(164.00 ± 8.14)ml、10.0%(4/40)比52.5%(21/40)、2.5%(1/40)比25.0%(10/40)、7.5%(3/40)比47.5%(19/40)、0比20.0%(8/40)、2.5%(1/40)比22.5%(9/40)和2.5%(1/40)比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和谵妄。Q组出AICU时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S组[(3.53 ± 0.63)分比(2.70 ± 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AICU老年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患者持续微量泵注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能明显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舒适度,不影响拔管时间,且可有效减轻恢复早期疼痛程度、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性别因素对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拟择期行骨科手术老年患者106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M组,52例)和女性组(F组,54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马唑仑总量、术前白蛋白浓度、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及血管活性药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相关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总停留时间及拔管后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关指标:诱导后5 min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术中知晓、苏醒延迟、苏醒期躁动(Riker镇静-躁动评分≥5分)、PACU缺氧(SPO 2<90%)、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分析。 结果:M组与F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诱导后5 min低血压、心动过缓、苏醒期躁动、PACU缺氧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21.6 ± 9.2) min比(22.6±10.4) min, t=-0.502;低血压:13.5%比20.4%, χ2=-0.897;心动过缓:3.8%比7.4%, χ2=0.628;苏醒期躁动:19.2%比11.1%, χ2=1.363;PACU缺氧:7.7%比13.0%, χ2=0.791, P>0.05]。两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及苏醒延迟。M组拔管时间、PACU总停留时间及拔管后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低于F组[(21.8±9.1) min比(26.4±13.7) min 、(61.1±16.5) min比(73.4±29.4) min 、(39.2±11.6) min比(46.9±22.5) min, t=-2.033、-2.670、-2.220, P<0.05]。M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发生率低于F组[5.8%比22.2%、11.5%比27.8%、5.8%比20.4%, χ2=5.903、4.397、4.927, P<0.05]。 结论:在接受瑞马唑仑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中,男性苏醒质量优于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低剂量艾司氯胺酮与阿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TCI在肝细胞癌射频消融中镇静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与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TCI)用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择期行HCC RFA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组(E组,39例)和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TCI 1%丙泊酚进行镇静,当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 concentration, Ce)达到1.5 mg/L,E组患者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5 mg/kg,A组患者静脉注射阿芬太尼2.0 μg/kg。给予艾司氯胺酮或阿芬太尼2 min后,使用改良警觉/镇静(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MOA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镇静水平,目标镇静水平为MOAA/S评分=2分。若MOAA/S评分>2分,上调丙泊酚靶控血浆药物浓度(targeted plasma drug concentration, Cpt)至2.5 mg/L,若术中出现MOAA/S评分<1分或气道梗阻等不良事件,立即停止TCI。当目标丙泊酚Ce达到2.5 mg/L时,重新评估此时的MOAA/S评分,若MOAA/S≤1分,则以每3 min 0.5 mg/L的速率下调Cpt,直至MOAA/S评分=2分,若MOAA/S评分>2分,则以每3 min 0.5 mg/L的速率上调Cpt。丙泊酚Cpt每增加0.5 mg/L,E组追加艾司氯胺酮0.05 mg/kg,A组追加阿芬太尼1.0 μg/kg。艾司氯胺酮和阿芬太尼的最大使用剂量分别为0.5 mg/kg和7.5 μg/kg。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总用量、E组艾司氯胺酮使用剂量和A组阿芬太尼使用剂量,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患者及医师满意度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入PACU苏醒后30 min(T 1)、60 min(T 2)、90 min(T 3)时的麻醉后恢复改良(Modified Aldrete Score, Aldrete)评分及T 1、T 2、T 3、出院后1 d(T 4)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及需要气道干预例数、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及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干预例数,记录两组患者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E组丙泊酚总用量低于A组( P<0.05)。E组艾司氯胺酮使用剂量为0.25(0.20,0.32)mg/kg,A组阿芬太尼使用剂量为5.5(4.5,6.8)μg/kg。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患者及医师满意度评分,T 1、T 2、T 3时的Aldrete评分,T 1、T 2、T 3、T 4时的VAS疼痛评分,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及需气道干预例数,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及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干预例数,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可减少HCC RFA患者围手术期丙泊酚总用量,与阿芬太尼相比不影响患者的恢复时间,不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麻醉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麻醉患者苏醒情况、术后恢复质量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2020年5月—2021年5月入麻醉苏醒室的190例老年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于入麻醉苏醒室(干预前)和出麻醉苏醒室前(干预后)采用Aldrete评分、术后恢复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苏醒情况和术后恢复质量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Aldrete评分和术后恢复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21%(4/95),低于对照组的11.58%(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小组管理模式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麻醉患者的苏醒情况及术后恢复质量,减少患者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地氟醚与七氟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情况及手术室周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两种吸入麻醉药地氟醚与七氟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情况及手术室周转的影响。方法: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氟醚组和七氟醚组,每组40例。地氟醚组吸入6%地氟醚,七氟醚组吸入1.5%七氟醚,均予0.2 μg·kg -1·min -1瑞芬太尼连续输注复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 1)、诱导后(T 2)、气腹开始时(T 3)、气腹结束时(T 4)、拔除喉罩后(T 5)、出手术室时(T 6)的心率和MAP,记录患者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出手术室警觉/镇静观察(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评分、拔除喉罩时间和手术结束至出手术室时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和各时点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七氟醚组相比,地氟醚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和手术结束至出手术室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出手术室OAA/S评分、麻醉复苏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短小手术,地氟醚与七氟醚相比具有促进患者苏醒、有助于手术室周转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比较七氟醚和地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嗅觉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地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嗅觉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6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38例。S组和D组患者术中分别吸入1.0 MAC七氟醚和地氟醚维持麻醉,其他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 1)及在PACU当Aldrete评分≥9分时(T 2):记录两组患者心率、MAP;采用康涅狄格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嗅觉功能检查法对患者进行嗅觉记忆测试,记录嗅觉识别分数;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和褪黑素水平。 结果:T 1、T 2时两组患者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1时,两组患者嗅觉识别分数、S100β蛋白、NSE和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 2时,S组嗅觉识别分数、褪黑素水平低于D组( P<0.05),S100β蛋白和NSE水平高于D组( P<0.05)。与T 1时比较,T 2时S组嗅觉识别分数、褪黑素水平降低( P<0.05),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升高( P<0.05);D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地氟醚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短期嗅觉记忆无明显影响,而七氟醚影响了患者术后短期嗅觉记忆,这可能与七氟醚增加血浆S100β蛋白、NSE水平和降低褪黑素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