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体内检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致幻作用的化合物,通过影响单胺能神经递质的水平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滥用该类物质后,会产生刺激和致幻作用并伴头痛、头晕、焦虑、失眠、呕吐、胸痛、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和公共安全.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药理毒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成为法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已有的哌嗪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体内过程、样品处理以及分析方法,以期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口服塞来昔布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前镇痛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3%罗哌卡因20 mL阻滞股神经;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每天2次).比较两组实施干预前10 min、干预后30 min、干预后2 h、手术前1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治疗后恶心呕吐、头晕、药物不良反应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术前10 min的VAS评分(3.85±1.11)较干预后2 h升高(3.24±1.02);试验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6%vs 41.2%,x2=4.53,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和口服塞来昔布药物均能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疼痛,但前者治疗更安全,并可以持续减轻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镇痛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患者镇痛效果和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全麻下LTH患者72例,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联合组)、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单一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镇痛泵使用时间)及阿片药物用量、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血流动力学[入室时(T0)、气管插管时(T1)、切皮时(T2)、置入腔镜时(T3)、手术开始时(T4)、手术结束时(T5)和拔管时(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平均动脉压(MAP)]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术后苏醒时间(9.5±0.9 min)和首次排气时间(12.9±1.7 min)均短于单一组(12.9±1.7 min、16.0±2.1 min),首次使用镇痛泵时间(11.87±1.06h)晚于单一组(8.36±0.98h),术后 48 h 舒芬太尼用量(121.83±7.71μg)少于单一组(138.79±8.12μg),术后12 h VAS评分(2.87±0.64分)低于单一组(3.86±0.78分),Ramsay镇静评分(2.99±0.52分)高于单一组(2.53±0.46分),T1~T6时HR、MAP和SBP均低于单一组,术后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单一组(25.0%)(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可有效减少LTH患者阿片药物用量、缓解术后镇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特发性高颅压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特发性高颅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临床特点,以及归纳梳理相关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神经内科住院的I1H患者32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身高、BMI、颅内压)、临床表现、MRV或DSA及超声检查的各项参数(颈内静脉的内径及流量、视神经鞘直径、视盘高度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①本研究共入组32例患者,年龄(32.0±10.6)岁,男女比例9∶23,身高(162.0±8.3)cm,BMI 27.5(24.0~31.8)kg/m2,颅内压330.0(300.0~396.3)mmHg(1 mmHg=0.133 kPa).②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16例(50.0%)、视物模糊16例(50.0%)、恶心/呕吐12例(37.5%)、头晕6例(18.8%)、耳鸣/脑鸣6例(18.8%).③入组的32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6例(50.0%)、高脂血症13例(40.6%)、高血压7例(21.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例(12.5%)、自发性脑脊液漏2例(6.3%);入组的23例女性患者中,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21.7%).④超声测量入组患者的视神经鞘直径4.92(4.90~5.09)mm,视盘高度0.83(0~1.28)mm.⑤MRV或DSA结果显示,颅内静脉窦狭窄共7例(21.9%),其中右侧颅内静脉窦狭窄5例(15.6%),左侧颅内静脉窦狭窄2例(6.3%).⑥颅内静脉窦非狭窄组中,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内径[(6.48±1.69)mm vs.(5.63±1.10)mm,P=0.006;(4.62±1.44)mm vs.(3.42±0.88)mm,P<0.001],右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大于左侧颈内静脉J2、J3段流量[(376.8±172.8)mL/min vs.(229.6±93.3)mL/min,(214.4±104.0)mL/min vs.(115.2±62.9)mL/min,均P<0.001];颅内静脉窦狭窄组中,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内径小于健侧内径[(3.23±1.05)mm vs.(3.99±1.25)mm,P=0.011],狭窄侧颈内静脉J3段流量小于健侧流量[(91.4±68.7)mL/min vs.(192.9±87.9)mL/min,P=0.004].结论 结果显示,IIH与肥胖密切相关,且伴较高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自发性脑脊液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颅内静脉窦狭窄发病率.同时,颅内静脉窦狭窄侧J3段颈内静脉内径及流量均小于健侧.IIH引起视神经鞘直径的增宽和视盘高度的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院急诊医学科近3年就诊患者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某院急诊医学科近3年就诊患者疾病谱,探究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对急诊科就诊患者的影响,为合理分配急诊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院急诊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3年间患者年龄、就诊专业、预检分诊、症状和疾病种类等分布特点.结果 共收集患者521 229例,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1362例,符合标准病例519 867例.其中男女比例为1:1.16,平均年龄50.76±20.176岁,以60岁~79岁和40岁~59岁年龄段相对集中.与2019年1级、2级、3级、4级患者比较,2020年各级均有下降,分别为-50.99%、-60.18%、-45.47%和-10.71%;2021年分别为-46.54%、-44.44%、-47.35%,+21.13%.按专业分布,2020年度以职业病科、急诊眼科、急诊耳鼻喉科、急诊内科下降最多,分别-57.23%、-45.48%、-41.06%和-30.50%;而急诊外科和急诊妇科在2021年度上涨了3.2%和75.35%.按症状分布,以腹痛、头痛、头晕、胸痛、胸闷、心悸患者逐年上升;发热、咳嗽、呕吐逐年减少;喘憋先下降后上升.按疾病分布,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年下降,心脑血管疾病逐年上升趋势.1级患者,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下降显著;2020年和2021年4个季度基本稳定;1级患者中60岁以上者占比51.3%-73.17%.结论 公共卫生事件常态下急诊患者出现骤然下降后逐渐上升接近恢复常态;老年患者恢复迅速,其中老年重症患者比例较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替加环素致低血糖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对替加环素致低血糖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4月,纳入替加环素致低血糖症的中英文病例报道,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整理及统计.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篇,经筛选后纳入中文5篇,英文5篇.所报道的病例中,男性占比70%,年龄中位数为71岁.不良反应的表现有心慌、出汗、手抖,以及伴发头晕、恶心、呕吐等.血糖检测结果最低值为1.1~1.5 mmol/L.50%的病人为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后35 h,最长为用药后第8天.采取的措施一般为停药,予以葡萄糖静脉滴注或静推,病人经及时处理后血糖都能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应用替加环素的过程中应警惕低血糖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选取寿光市中医医院2021年 1月—2024年 1月收治的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血管再通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77±0.72)分,低于对照组的(10.44±0.58)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为(75.08±4.11)分,高于对照组的(67.25±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身体浮肿、皮肤瘙痒、食欲降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0.00%,低于对照组的 24.4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联合与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促使血管再通,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种类众多,各检查项目靶点及阳性率各有不同,临床上眩晕患者如何恰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有不同观点.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外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眩晕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眩晕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起病7 d内完成纯音测听(PTA)、温度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HST),比较不同眩晕疾病的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其中突发性聋伴眩晕(SDV)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前庭性偏头痛(VM)组各 40 例.SDV组患者PTA均为感音神经性聋,温度试验异常 25 例(62.50%),vHIT异常 16 例(40.00%),HST异常 28 例(70.00%).BPPV组患者PTA异常9例(22.50%),其中7耳为感音神经性聋,2耳为传导性聋;温度试验异常18例(45.00%),vHIT异常21 例(52.50%),HST异常20例(50.00%).VM组患者PTA异常21例(52.50%),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26耳为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7耳为低频轻中度下降,温度试验异常16例(40.00%),vHIT异常17例(42.50%),HST异常 27 例(67.50%).三组患者PTA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01);三组患者温度试验、vHIT、H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周围性眩晕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个体化护理在BPPV合并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合并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的BPPV患者210例,无合并疾病BPPV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BPPV合并疾病患者173例为试验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复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11.5%,对照组复发率为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DH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可以为合并疾病BPPV患者治疗提供护理保障,护理操作流程具体、明确、步骤清晰,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治疗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治疗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4 例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 例,脱落 2 例)和对照组(42 例,脱落 1 例).对照组予前庭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泥丸内八阵穴治疗,以百会穴为中心,百会到印堂连线 3 等分,以内 1/3 等分点到百会为半径画圆,将圆分为八等份,以百会穴及8 个等分点为针刺点,留针30 min,隔2日1次,每周2次,连续治疗 4 周.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眩晕障碍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眩晕程度、情绪情况和睡眠质量,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DHI、HAD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HADS、PSQ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P<0.05).结论: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可改善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眩晕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